03.06 為什麼一給教師漲工資,大家都紅眼?

朗陵古道


為什麼教師一你漲工資,大家都紅眼!

首先,給教師漲工資宣傳力度過大。其實經常是以訛傳訛!其實大多數的時候只是宣傳,沒有實際性的漲工資。只是空穴來風,還不知長工資在哪了,先鬧了個滿城風雨。教師還沒等漲工資就大張旗鼓的宣傳。因為老師的人數比較多,人多嘴雜造成的。因為傳播的面比較廣,在社會上的人看來以為老師天天在漲工資。他們經常聽到老師漲工資,對比自己的不動的工資,就對老師漲工資產生了意見,得了紅眼兒病!其實並不是讓人傳說那樣!


第二,教師的工作聯繫到千家萬戶。我們的教育要求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可是要達到人們的滿意,談何容易。學生考60分兒他希望考到70分兒學生考的70分,他想考到90分兒。……人的慾望是沒有止境的,很難達到他的滿意!達不到他的需求就對老師不滿意!對老師的工作不滿意,還經常聽說老師漲工資,你說他們心裡能舒服嗎?


第三,因為對老師工作不瞭解,在外人看來,以為老師每天就是上兩節課其餘的時間都是輕鬆自在的遊玩。他不知道老師上兩節課要花多長時間備課?他不知道老師幾點到校,幾點回家。他不知道老師要監督學生晨讀,午讀,課間操。 他不知道老師要判一份兒作業,不上廁所不喝水,整整兩個小時。他不知道老師要填寫多少表格,迎接多少次檢查。他不知道問題學生常常糾纏老師,辱罵老師。他不知道老師心裡有多麼的煎熬。他不知道學生之間矛盾重重,沒時每刻都有小摩擦,需要你去解決。是的,這些勞累他們並不知道。他以為老師又輕鬆又賺錢,聽到老師經常漲工資的消息,自然得了紅眼兒病!


第四,教師有兩個大假期。兩個長假呀!這是社會人最羨慕的!他們不知道假期時間,老師還要值班老師還要進行去培訓老師還要進行學習。其實假期也是對老師平時辛苦工作的一種補償,老師平時的工作幾乎沒有上班的時間,也沒有下班的時間,教育即生活即教育。有的老師晚上判作業判到深夜兩三點。有的老師接待家長,有時打電話一打一兩個小時。有人說如果把老師平時上班的時間改成朝九晚五,我願意取消兩個大假期。

第五,教師補課現象,教師補課讓許多人得了紅眼病。不可否認,教師補課收入是十分可觀的。在沒禁止教師兒補課之前,有的教師一天收入可以達到1萬多元。這樣高額的收入,讓社會上許多人的人豔羨不已。羨慕妒忌恨,真希望自己也能去給學生補課。老師有這麼高的補課的收入,還在漲工資,所以他們心裡不舒服。他們不得病才怪呢?

我是松高尋鶴,你身邊的教育專家。願意為您在教育上的問題排憂解難,期待您的關注!也歡迎您的轉發和評論!


景行說教育


現在哪一個老師不是覺得自己,一是工作辛苦,二是收入低。可是除了老師,其他人很少這麼認為。這在N年以前可不是這樣,那會兒大多數人評價老師是這樣的,倒是沒有說工作辛苦,但是說老師操心,不掙錢,沒錯吧?那會兒老師的收入,和普通人都差不多,也沒有說那個老師搞什麼有償課外培訓的事情,後來這些事情都是伴隨著老師不斷地漲工資的過程中才出現的。別說我讀了多少年書,有文化之類的,現在的大學生每年有多少畢業的你知道嗎?光是一類大學就一堆一堆的,還有碩士、博士等等。每年報考教師隊伍的也不少吧,有些人筆試數一數二的,最後面試被刷下來的,那水平應該不低吧,還有一些校外培訓機構的老師,很多水平也蠻高的,他們的收入可不穩定,完全取決於生源情況。收入這個事情,就跟人的慾望一樣,沒有止境的,嫌工資低的,可以改行啊!就目前這個待遇水平,再招一個老師問題應該不大吧?


崔大乘


提問者的題問讓人一看就不順眼,什麼叫“大家都眼紅”?在描述中還說“很多人都吐口水”。

從提問者的的提問來看,應該是個人民教師,是受過一定的教育,說出這樣話感覺像沒有受過教育似的,甚至還不如一個普通的黎民百姓。你看到大家都眼紅了嗎?你看到有人向你吐口水了嗎?真是不可理喻。一個如此素質的人能教好學生?學生家長能放心把孩子交給他去教導嗎?真是有失風範!

其實國家近幾年給教師加工資,這本身是無可厚非的。這也是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關心,對教師工作的肯定。現在家長與教師之間有一些矛盾和問題,本身是不足為怪的,如何正確的理解和處理矛盾才是根本。像這位教師的說法,不是平息矛盾而是將矛盾激化,弄成勢不兩立,這樣好嗎!

因此,對教師的文化水平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了!

教師又要加工資了!!

其實錢還沒有到手,在各種場合這些人卻鬧得沸沸揚揚,生怕別人不知道,這讓其它行業的人有一種感覺怎麼教師年年在加工資,而其它行業卻沒有動靜。當老師好,一年有兩個假期,還多發一個月工資,嫉妒之心由然而升。這無疑給家長和老師又增加了新的矛盾。

記注了,大家不是眼紅!還“大家”呢!


漁友王政秋


一給教師漲工資,大家都眼紅,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人們都羨慕教師一年有兩個假期。

每當有人談到老師,總是說:“你們教師多好啊,一年歇那麼多天。工資也不少。”外行人總是盯著假期,其實,假期裡,學生們放假了,老師要參加各種培訓,各種學習,還要輪流值班。去年我們評選文明城市,我們還要輪流到馬路邊當志願者。假期老師真正休息時間並不多。

2、羨慕教師辦補習班,賺外快兒。

上級三令五申不允許在職教師辦輔導班,因此大多數老師是不辦輔導班的。只有個別老師偷偷摸摸辦輔導班。如果被人舉報,上級主管部門會對該教師進行處分。去年,我們當時有兩位教師就因假期辦輔導班被舉報後,全縣通報批評,並且本年度“不評先”“年終考核不合格”。

3、不瞭解內情的人覺得教師工作清閒。

很多人不瞭解教師工作的辛苦,只看到了表面現象。教師每天工作時間長,工作勞累。一個班五六十個人,要想教會不容易。每天教師來到學校除了上課,就是備課、批改作業、輔導學困生提高成績,處理學校各種事務。還要應付上級各種檢查,進行各種培訓學習等。由於長期批改作業,備課等勞累過度,教師中視力下降,頸椎病,失眠健忘,神經衰弱,乳腺病等大有人在。

4、教師工資低,是不爭的事實。

多數老師上有老下有小。老人要養,孩子要教育。一家人大大小小的開支是個不小的數字。羨慕老師,但,在我們身邊,夫妻都是老師竟買不起單元房。我同事姐弟五個,她排行老二。她學歷在姐弟中是最高了,但,小學畢業做生意的姐姐在居住的城市房子有三套,還在海南、山東有房,光汽車就有四輛。初中畢業的弟弟做生意,在城市,有自己的三層小樓,另有三處面積不等的單元房,還買了商鋪等,車輛更不必說。但,在姐弟中學歷最高做教師的她買房,需要向姐姐和弟弟借錢,才勉強有了自己的住房。

因此,不要一給教師漲工資,大家就紅眼。老師工作辛苦,但,老師工資不高。老師也是俗人,老師要住房,老師也離不開柴米油鹽。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歡迎朋友們點評,謝謝!


臨溪撫琴


給教師漲工資,大家都紅眼,這事還真的值得說道說道。

1.政府的宣傳。每到春節、教師節等節日,領導總是要到學校中走一走的,總是要和教師握握手的,新聞媒體總是要報道的,領導總是說要提高教師待遇的,給人們的感覺是怎麼老師總在加工資?

2.教師兩假。說起來真的令人羨慕,寒暑假加起來快三個月了,曾能讓人不眼紅,光享受帶薪休假也就罷了,還總是要增加工資,讓我們這些老百姓怎麼不羨慕嫉妒恨?

3.教師形象。教師通常比較注重個人形象,穿戴比較整齊,在日常往來中也顯得不那麼斤斤計較,很容易給人"收入不錯,不然怎麼會這樣“的錯覺。

其實,教師的工資真心不高,平常人很少能知道教師的苦。

1.工作時間長。所謂的”朝九晚五“是根本不存在的,早晚兩頭見不著太陽倒是真的。以本地城市小學老師的工作量看,平均課時量基本在20-25節之間,也就是說每天4-5節課,光站著就累死人。何況還要備課、改作業、做課件以及學校安排的林林總總的事情,簡直就是停不下來的節奏,每天回家坐下來就不想動。

2.責任大壓力大。用"亞歷山大”來形容教師的責任大壓力大一點也不過分,先看質量壓力,如果質量不如人,績效、職稱跟你就不友好;再看安全,責任事故就不說了,學生放學不小心摔跤,家長要找學校;學生放學沒回家,家長找學校;孩子感冒咳嗽,家長還要找老師,埋怨老師沒有及時關教室的窗子,凡此種種,老師的責任簡直比孩子他媽還大。

3.收入來源單一。教師的收入基本上只能是工資,工資外的收入基本為零,在本地無數的青年教師還在“啃老”,結婚後,如果家裡的那口子收入還行,日子還能過得下去,如果那口子也是教師,就要小心了。捱餓到也不至於,但是總在捉襟見肘的邊緣,也不是一個滋味。

算了,不說了,說得再多也沒什麼人同情你,除了同樣當教師的可能表示有類似的感受,也改變不了什麼,還是去寫教學反思吧。


林督學的教育觀察


做為一個跟教育打了十幾年交道的家長,就這個問題,我談談我的真實看法!

單從教師這一職業來講,先不考慮教師隊伍裡的低素質蛀蟲(任何行業裡都不可避免蛀蟲存在),凡是眼紅教師漲工資的,都是些只看重利益,而在學校沒學好不尊敬老師的人!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2000多年前的古書《禮記》裡記載:“天生時而地生時,人其父生而師教之。”社會是由人組成的,人的素質決定著社會文明和國家強盛,而人的素質的形成與他所接受的教育密切相關,教師則起著關鍵性作用。

尊師才能重教,這不僅是對教師的尊崇,也是對體現在教師身上的人類文明的充分肯定。

我覺得,教師是最應該受人尊重,也最有資格拿高工資的人!(聲明:我不是教師哦~)

沒有教師的辛勤傳授知識,其他任何行業都是白搭!仔細想想,你就明白了。


向教師致敬!!!

以上都是我內心的一些真實看法,還請各位多多指教!


墨初親子學堂


這個問題的優質回答已很多。不過,我還是想分享一下我的個人看法。



前兩天,我碰到我的一個學生,他大學畢業參加工作6年了,一直在政府部門供職,現在副科級別。我們在談到工資問題時,他說了一句話:

"你工資比我還高嘛。”

當時,我只用"你是我學生”這句話來反駁了他。此刻,如果用我學生的那句話來回答題主的問題,我認為可算作“最佳回答”。



現在社會上幾乎達成了一種共識:老師的工資如果比其他行業高,就是一種不正常!

近些年來,教師工資水平,確有提高,似乎有接近或超過公務員的趨勢。當然,究竟高不高,沒有比較,誰說了都不算。但是,目前人們口頭上浮誇的"提高教師工資”風,卻是一波接一波。人們普遍認為“教師工資已經很高了",很正常。

既然“教師工資已經很高了",如果還要"漲工資”,那不真的趕上甚至超過公務員了嗎?這還正常嗎?

何況老師"工作輕鬆”,一年還有兩個長長的假期不用上班,公平嗎?能不眼紅嗎?



總之,這一切的一切,說來說去,還是社會對教育的不理解、不重視。換句話說,在世界上一些重視教育的發達國家,教師的待遇比其他行業高,國民認為那是理所當然的事。


三味聊教育


教師工資漲不漲,其實重點不在於漲,而在於大家已經認為教師的工資比較高了。那麼,到底高還是不高?下面談一下我的幾點理解。

1、什麼樣的職業才可以配得上高工資?

如果你的職業必須有長時間的積累,特別是腦力的才可以實現,那麼這種職業就應該是高工資。比如高級技術工,國外的藍領工資比較高,相信大家都沒有異議。那麼教師所掌握的知識需不需要長久的積累呢,大家可以自行判斷一下。如果你認為可以短時間就可以,不妨給你一本專業書,培訓兩個禮拜給大家講講課。如果一項職業能夠經過短時間的培訓就能夠實現,那麼捫心自問,你認為這個職業該是有多高的工資呢?比如.......

2、教師的工資真的高嗎?

其實這個判斷很簡單,不用去看工資條。你只需要從教師群體的吃穿住行方便去比較。就比如說,各行業的人開的什麼車?什麼牌子?價位怎樣?基本就可以去大致判斷他的一個整體情況了。注意是整體,而不是個別。

3、什麼行為才能稱為勞動?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行行也有行行的勞動形式。如果你是體力勞動者,那麼肯定是要付出一定的體力,如果你是技術工人,也許你的體力不用那麼多,但是你要有技術。如果你是廚師,那就得必須能夠做好飯。如果你是教師,那就得必須備課,設計板書、PPT,講課,看作業,整理作業,出試卷、監考、成績分析、試卷分析,改進措施。除此之外,還需要會慕課、說課、微課等等後續一系列現代化的課,當然也還要會準備各種各樣的資料各種各樣的檢查。你不能穿的破衣襤衫,因為你要為人師表;你也不能穿的太顯眼,因為你要為人師表;你說的話要負責任,因為你要為人師表;你說的話要經得起道德批判,因為你要為人師表。你要只求貢獻不講索取,因為你要為人師表。

任何職業只是社會主義構成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哪一個更重要,也沒有哪一個不重要。而各行各業之間,需要更多的溝通和理解,而不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方式和眼光去理解另外一個職業。很多人愛養魚,但魚快樂嗎?


Hieverybody



教師們都很有文采,所以隨便發一篇文章就讓教師變得高大上。實際上我國社會中的各行各業,哪個不辛苦?哪個不是為生活而努力。教師固然辛苦,但是我覺得他們帶薪休假是別人比不來的就夠意思了。而且還有的教師課堂不講重點,辦補習班牟取暴利,真是醉了,一個普通的職業被那麼一炒作,竟然可以上升到那麼重要的地位。其實如果沒有農民種田,都得餓死。


只不過老農民沒有文采,引不來社會關注罷了。

教師其實待遇,工作條件已經很好了,還想憑藉自己文采在網路無病呻吟,有炒作的嫌疑。


忘川星玉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因為這裡暗含了兩個判斷,而這兩個判斷,至少目前,是不現實的或者不科學的:一個是給教師漲工資,一個是大家都眼紅。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教師的工資會漲嗎?

很多人會用1993年頒佈、1994開始施行的教師法來說事,因為這部由全國人大通過的法律中明確規定,教師的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現實的情況是,教師確實不同級別或參照執行的同級別的公務員多了基本工資的10%,以一個工作20年的中學高級教師為例,基本上每月也就多了200——300元(根據地區的不同會略有差別),全年也就3000——4000元。但公務員的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比教師高得多,每年會有數萬元到數十萬元的目標獎勵(一般為3-10萬元,各地會有差異),這兩項加起來,同級別的公務員就比教師年收入多了數萬元。想想,94年到現在,24年了,當年出生的嬰兒,有些都應做老師了!

也有人會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為例,來說名教師工資上漲已成定局。因為,在這個文件中,明確提出了4點要求:

1.到2035年,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

2.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建立教師個人信用記錄,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著力解決師德失範、學術不端等問題。

3.突顯教師職業的公共屬性,強化教師承擔的國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務的職責,確立公辦中小學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特殊的法律地位,明確中小學教師的權利和義務,強化保障和管理。

4.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統籌考慮當地公務員實際收入水平,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說實在話,這個文件,還是很讓人期待的,在綜合改革的大的國家發展戰略背景下,教師的工資結構體系改革,本身也就是國家綜合改革的一部分,再說,作為最基礎的民生工程和國家民族社會發展最關鍵的人力資源基礎工程,教育不興國家不興,民族不興,連我等普通百姓都能認識到,社會治理者肯定會有更充分認識到的,之所謂“肉食者謀之”,不能再給人“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的不當印象。

但期待歸期待,真正實行,才是關鍵,這就像是民間通常說的“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這或許是廣大教師最想說的。再說了,在效力上,文件和法律究竟誰大呢?

再來看第二個問題:大家都紅眼。

我不知道這個“大家”是什麼意思,是除教師之外的所有人還是社會中的大部分人或者某個群體的大部分人,這個“大家”,有沒有經過科學的調查統計?我想,據我所知,是沒有人來做這個統計的,也就是說,這個“大家都眼紅”的結論,是經不起推敲的。

那麼,有沒有人對教師漲工資一事持不同意見呢?肯定會有的,畢竟,現在是一個多元社會,既然社會是多元的,就要允許不同的意見存在,孔子不也說“擇其善者而從之”嗎?在民主的原則下,那也有一個多數原則嘛!

贊同還是不贊同,都需要理由,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得恨。對吧!這就涉及到為什麼有人不贊同教師漲工資的原因了。我以前寫過幾篇文章,談教師的待遇問題,得到了教師的廣泛贊同,其中也有一些不同意見,其原因有如下幾點;

1.師德問題。據統計,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共有教師近2000萬人,這相當於一箇中型國家的人口總數(2016年,澳大利亞共有2400多萬人,與中國的教師數量接近;奧地利700多萬人,相當於中國教師總數的三分之一)你想,那麼大一個群體,難免魚龍混雜。再加上近期一些教師的所作所為,確實扯動社會的眼球,諸如“扒動車事件”“虐狗事件”“某長江學者性侵事件”等等,確實給教師隊伍抹了黑,引起了社會上一些不能從整體上來系統思考問題的人群的不滿——你們道德有問題,還漲什麼工資呢——可事實上,絕大多數老師,在三尺講臺,嘔心瀝血,卻被這些突發事件,給掩蓋了。

2.有償補課問題。個別教師,因為工資待遇低或者出於對所謂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姑且這樣說吧,有點冠冕堂皇的理由),為學生有償補課,甚至,不排除還有極為個別的老師,課堂上不講,在補課的時候講。這些老師,有償補課的收入,往往是正常收入(從經濟學的角度,別人提供了勞動獲取報酬,似乎也不能說不正常)的數倍,有的甚至因此開上豪車,住上了豪宅。人們在看待問題的時候,往往會“一葉障目”“以點帶面”,認為所有的老師都如此。

3.入學難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應該叫做“入好學校難”,也就是所謂的“擇校問題”。我曾經套用中國社會基本矛盾的判斷,說過這樣一句話,個人認為可以成為名言,“中國教育的最大矛盾是老百姓日益增長的對優質教育資源的追求與優質教育相對短缺的矛盾”。這個矛盾,不是教師個人造成的,但“愛屋及烏”,“恨屋也會及烏”,一些想讀好學校卻讀不了好學校的人,就將這一憤懣,轉嫁到教師身上。

4.教師的專業素質與能力問題。經濟學上有兩個著名的判斷“高風險高收入”“高專業性高收入”,理解起來很簡單:一個疑難雜症,治好了,醫生專業素質高能力強;治不好,那素質不高能力不強。所以,有些醫生,掛號費都是幾百,何也?

由於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的專業程度普遍不高——你教學生的哪些知識,讀過書的人認為自己也可以教,你的專業性有多強呢?本人是語文教師,現在,給自己的孩子輔導數學,那還是綽綽有餘的(作為老師,我很清楚,我的輔導與老師的講解差別很大,我只能幫孩子解題,卻不能給引導孩子用數學思維來解決數學問題,但一般的民眾不會這樣想,他們會說,我都會講!)另外,也還存在個別教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存在欠缺的現象,也就是說,教師自己的知識與能力結構都存在問題,怎麼教學生?我曾經聽到過一節數學課,幾分鐘之後就聽不下去了——把簡單的事情弄得很複雜,大人都迷糊了,何況孩子?

總之,面對社會有質疑的聲音,作為教師,要保持淡定,遇到問題,不能總是找別人的原因,要多從自己的角度,思考我們還存在哪些不足,我們還應該做哪些調整和改變——我們雖不能用“選擇教師就意味著選擇清貧”來進行自我的精神麻醉,也不能太過於庸俗,鑽進物質利益的窟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