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農村現在種什麼比較好?

湘味農村


說到農村現在種什麼比較好,還真沒有個確定的答案,不過從目前瞭解的情況來看,適合種植一些產量大,收購價稍微高一點的作物。

就目前來說,農村比較常見的就是種植小麥,水稻等這些豆類作物。但是這些一方面來說,產量是可以,但是收購價格上來說 有點低,而且農民投入的成本也是比較大的。

從整體情況來說,可以種植以下幾類作物

油菜花

油菜花可以說是一個大眾性的作物,而且也是家家的必需品,營養也比較好, 只要不受災,產量還是可以的。一畝地產油菜籽300斤,一斤在2.5左右,如果還想價值高點可以把油菜籽榨成油出售,這也是非常不錯的一種方式。

紅薯



紅薯這個東西是一個售賣季節性比較長的作物,就拿秦薯來說,這裡只是舉一個例子,紅薯畝產值在3000斤左右,一般收購價格在1塊左右。這個沒有除成本,算下來跟小麥這些作物比起來是不是產值比較大呢。

為啥我說紅薯呢,因為最近有朋友也在做這個產品,他是1.2從農民那裡收購來,然後以網絡的形式出售給其他人,打包好,直接訂單式的賣,規格是五斤,一份大概在15到18之間的價格出售,其實這種形式不是人人都能操作的,有資源才可以。

其實說了這麼多,關於種什麼好,這個還是要結合當地的氣候,土壤以及其他條件決定的。

更多農村新鮮事,請關注【農村身邊事】


農村身邊事


問題:農村現在種什麼比較好?


答案:農村現在種植水稻、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很難賺到錢。從目前市場行情看,種植土豆、紅薯,比較之下,還是划算一些,經濟效益高些。

夏秋季農作物可以改種紅薯。種植水稻,平均畝產500公斤,毛收1200元。改種紅薯情況就不一樣了,畝產6000~8000公斤,市場批發價每公斤0.80元左右,畝產毛收5000元左右。這樣從水稻和紅薯單產來比較,種植紅薯,經濟效益是種植水稻的毛收五倍。所以,本人認為稻改薯,經濟效益高。目前主要矛盾是紅薯加工廠相對較少,不能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


冬春季農作物可以改種土豆。種植小麥每畝350~400公斤,收購價是1.20元/斤,每畝毛收1000元左右。而土豆平均畝產1000~1500公斤,市場價是0.5~0.8元/斤,平均每畝毛收1000~2400元。從小麥和土豆單產比較來看,種土豆經濟收入比種小麥佔有很大的優勢。可以將小麥改種土豆,可以實現農田科學輪作制,對防治小麥土傳病害是非常有意義的。

總之,目前種植水稻和小麥,實在賺錢不多,若是改種紅薯和土豆,確實使畝產經濟效益可達到最大化收益。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鄂東三農


聽你的描述,你家既然能夠種植臍橙,也可以種植水稻,想必肯定是南方地區朋友吧,其實你們比著北方地區在農業種植方便可選擇性就多了不少。

如果說在南方的農村地區種植什麼比較好,筆者覺得,你們不妨嘗試一下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套種,這樣既可以保證最基本的種植收益,在一些特殊的年景說不定還有額外的收入。


至於說如何種植,筆者有以下的建議。

稻穀種植改普通品種為優質品種。

這些年來,我國稻穀託市收購價格一降再降,這就直接導致我國的稻穀市場價格越來越低,農民的種植收益也收到影響,早知道,前幾年的時候,稻穀可是我國種植收益最高的糧食作物。不僅價格不低,而且產量還高,還可以做到一年兩熟甚至三熟,這一點是北方農民羨慕不已的,最主要的一點,還可以賣一個好價錢,而且國家以託市的名義進行收購,幾乎產多少就能夠賣掉多少,不用擔心賣糧難的問題。

但是,隨著我國稻穀消費結構的變化,稻穀市場需求也在發生著改變,人們對於普通稻穀的消費量越來越低,而對於優質稻穀的需求卻越來越高,但是我國稻穀種植結構和供應結構已經是老樣子,傳統稻穀居多,而且只將就產量,忽略了質量。優質稻穀種植很少,殊不知它在市場上越來越搶手。


所以,筆者建議你和你的家人,在今後的糧食種植過程中,可以考慮進行一下種植結構調整,不好賣且賣價低的普通稻穀品種少種或者不種,市場緊缺且賣價高的優質稻穀品種可以考慮增加種植。

這也是國家糧食供需大趨勢,在這個背景下,每一個農戶都沒辦法獨善其身,只有順應其潮流,才有好的收益。否則,之前的老路行不通了。


糧油市場報


"農村現在種什麼比較好?"針對這個問題,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種植玉米和水稻等,確實不怎麼賺錢。主要是價格不怎麼高,比如玉米,在我老家這邊0.8元/斤,畝產大約1000斤左右,產值約800元,除去各種成本,利潤不到500元。那麼,種植什麼或者養殖什麼可實現利益最大化呢?



建議栽培金針菇

選擇金針菇,主要是因為栽培的過程之中,不用頂著烈日,揮汗如雨。而是在大棚之內工作,相對而言比較輕鬆一點。另外,金針菇經濟效益高是主要原因。它是國內四大主要食用菌品種之一,營養價值高,市場需求量大。



金針菇的種植效益

金針菇投入的成本可大,可小,依據個人的經濟實力而定。通常情況下,一袋金針菇成本在1.5元左右。種植10000袋,就需要15000元。種植1000袋,就需要1500元。這裡以1000袋為例分析。

金針菇經過配料、裝料、滅菌、接種、催蕾和出菇等程序之後,就可以收穫了。按照投入與產出比1:2~3分析,1元的投入,產值2~3元。那麼,投入1500元,產值約3000~4500元,利潤在1500~3000元之間。照此分析,利潤是玉米種植的3被倍以上。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如果有不同意見或者對本人觀點有疑問的,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


有點意思的事兒


過去都說勤勞致富,但現在想要依靠種植水稻、小麥致富,那就只能走規模化的發展道路,否則的話依靠幾畝地,連生活都沒有保障。尤其是現在的糧食最低收購價降低,農民種地的收益大大減少。那麼農村種植什麼比較好呢?


1.草莓 現在草莓的種植還是比較火的,尤其是在冬季的時候,草莓可以賣給紅白喜事上食用。同時草莓的投資並不是很大,一般時間都比較短,很快就可以回本。草莓的種植多數都是在路邊種植,這樣可以方便大家的採摘,畢竟現在的農村休閒旅遊也一直都比較火爆,這樣的話草莓的價值相比就更高了,達到了25-30元一斤。

2.蔬菜 現在的蔬菜種植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蔬菜種植後很快就能夠生長,要不了多久就能夠收穫。中間所涉及到了成本問題並不是很高,但市場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賣給當地的超市或菜販子即可。

3.土豆 大家都知道土豆的畝產量非常的高,一般管理恰當的土豆的產量可達到5000斤以上。正因為這麼高的畝產量才有了土豆第四大主糧的地位,同時收購價一般也為0.5-0.8元一斤,這樣一來一畝地最少也可以收穫2500元以上。但種植小麥需要則最少需要3畝地才能達到這樣的收益。

4.紅薯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紅薯畝產量達到8000斤,同時收購價也達到了0.8元一斤,這樣一來一畝地的收益可以達到5000元以上,種植5畝水稻才能有這樣的收益。

以上就是農村種植的方向,但想要賣個好價錢,主要還是得有好的品質,這樣才能被市場認可,大家怎麼看呢?


惠農圈


農村現在種植什麼好?其實這個問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並且要結合當地的實際,以及自己的資金、興趣等等綜合考慮。下面筆者介紹兩項投資少,見效快的項目,與大家共享。

一、種植蔬菜。蔬菜是人們日常的必需品,每天都要吃的東西,因此在銷路上是有很好的保證的。再者,種植蔬菜的週期短,土地面積要求也不大,資金投入也不大,十分適合創業者投資創業。種植蔬菜不要面面俱到,什麼都種。建議專門種好三兩個品種就可以了。這樣可以方便你的管理,容易掌握種植技術,提升產品的品質。

二、種植草莓。草莓同樣是投資少,週期短、見效快的一個種植項目。草莓的種植面積同樣不需要很大,只要選擇在路邊、近郊的地方便可以了,這樣方便人們前來採摘。現在的人們都喜歡週末鄉村休閒遊,週末帶上愛人、孩子到郊外走一走,順便和孩子到田園裡採摘一下草莓,體驗下勞動的樂趣,感受大自然的氣息成了越來越多人的週末選擇。因此,草莓田頭採摘價一般都達到了25——30元/斤,經濟效益是十分可觀的。

總之,如果是種植傳統的水稻、小麥等作物,經濟效益肯定會比較差,既然如此,我們不如考慮種植週期短,見效快的經濟作物。

好了,這話題就於大家分享這麼多了,有什麼意見或建議希望大家指出。


華南農小白


朋友你好!我是張家界農村大松哥。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和大家一起探討。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也面臨著和你一樣的問題,現在年輕人大都出去打工,家裡留下的只有老人,看著村裡的優質良田沃土慢慢的變成荒地,心裡特別不好受。但是現在在農村搞種植,確實沒有太大的經濟效益,而且在農村種植,也需要因地制宜,畢竟每個地方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是不一樣的。在我們張家界,現在基本都是種植稻穀,玉米,油菜,經濟作物就是橘子,葡萄,現在也有農戶開始種植甘蔗,在我看來,這些要麼就是效益不高,要麼就是已經有人在做了,而且不適合我們小山村裡種植。

最近一直在琢磨,隨著現在消費水平的提升,很多消費者對健康,對原生態有了很高的關注度。我覺得農村可以適當發展以生態農業為核心,以休閒養生為主題的農業基調,打造一片生態休閒農業園,做旅遊農業。

種植一些應季的野果野花,不僅具備觀賞性,也具備一些體驗性。而且種植野果樹藤,只需要到山上去挖樹苗,不需要太多的金錢成本。比如樹莓、草莓、八月瓜等城市之中很難見到的野果。

修建桑基魚塘,餵養稻花魚,放養泥鰍和黃鱔。鄉下農田是非常常見的,種植水稻也是基本操作,放養魚鱔也不需要太多打理。

當然,這是我個人額觀點,個人的一點思路,而且要想做成功也需要付出很多,需要藉助現在的一些互聯網的工具,畢竟這裡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消費者。所以也需要總和考慮。歡迎有經驗的農村大神們指導交流,私信評論見!


農村大松哥


大家眾所周知,如今依靠傳統種植根本就是不掙錢,甚至還有虧本的風險。現在農村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經濟型作物的種植,不過有些人確陷入苦惱,不知現在該種些什麼比較好,下面我就來說下我們當地的種植產業。

瓜蔞種植

我們這邊大面積種植瓜蔞,而且也成立了瓜蔞合作社,這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瓜蔞種植這個大家庭,目前種植面積仍在不斷擴大。瓜蔞這種作物全部都能入藥,瓜蔞不僅有著藥用價值,同時也有著食用價值。


其中瓜蔞對土地的要求也不是太嚴格,種植瓜蔞主要也就是整地栽種、田間管理、花期的管理、後期採收管理等。下面我初步為大家算下一畝地帶來的收益。

一畝地前期各種材料投入大概要投資4000元左右,前兩年的話也就靠瓜蔞籽來回本,瓜蔞籽正常價格在15元左右一斤,每畝大概能產110斤左右。三年後就是瓜蔞根的收成,瓜蔞籽和根的收入正常一畝地收入在5000元左右,以上只是我們的當地的一些收購價和成本,僅供大家參考。



以上只是簡單分析下種植的情況,有意於農村不知種植什麼好,可借鑑參考。最後我也要提醒大家,不管種植什麼都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千萬不能盲目的跟風,而且種植方面也要有相當的技術,而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種植出來的。希望這個回答能夠幫助到大家,感謝大家對肥仔的支持,歡迎與肥仔一起探討精彩三農。謝謝大家!!


肥仔農經


種植花椒新品種“大紅袍”賺錢:花椒不但是高效經濟作物,而且還是圍園護院的“衛士”,特別是近年新育成的品種“大紅袍”,高產又優質,枝、葉均帶銳刺,栽植2~3年便可形成一道勝過鐵網磚砌的綠色圍牆,人畜難入,豬羊繞道。此外,該花椒樹耐熱抗寒,抗病蟲危害,各地可種。播種當年株高可達1~1.5米,以後把高度控制在3米以內,便可形成一道理想的綠色圍牆。該花椒667平方米可產葉250公斤、果實5000公斤左右,經濟效益明顯,且產量和產值隨樹齡而逐年增加。既圍園又增收,一舉多得,一次栽種,受益20年以上。按株行距2米×2.5米定株,667平方米栽130株。苗價每株10元,30株起郵,50株9元,千株以上6元,量大可優惠。


石盛博


種植管兆國牌真木瓜,觀花木瓜海棠,木瓜蘋果,富貴果,特別是觀光釆摘園,加工食用藥用保健效果顯著。詳情看管兆國海棠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