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沒有了賈躍亭,樂視的區塊鏈故事會有人信嗎?│粒·公司

您正在閱讀算力智庫第127篇原創作品


沒有了賈躍亭,樂視的區塊鏈故事會有人信嗎?│粒·公司

算力說


聲名狼藉的樂視要搞區塊鏈了!但或許是由於賈躍亭失信事件的關係,樂視股價不漲反跌,且很快便收到了交易所問詢函。算力智庫注意到,樂視此次進軍區塊鏈的“玩法”與迅雷、暴風等公司頗為相似,但由於目前區塊鏈已進入“冷場期”,樂視此次不僅未掀起任何波瀾,反而還鬧出侵權風波。

樂視要入局區塊鏈了。

7月11日,樂視網旗下超級電視運營主體樂融致新宣佈發佈一款涉及區塊鏈技術、可以挖礦的電視盒子——一鏈盒子。

不過,這個時間點才來刷區塊鏈存在感,樂視未免有點姍姍來遲。相比於2016年僅有的12家涉及區塊鏈的上市公司,這一數字在2018年已經達到了88家,其中不乏有與樂視做相似業務的,如迅雷、暴風科技等。

樂視在2017年陷入了極大的麻煩,“下週回國賈躍亭”一時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這或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樂視進軍區塊鏈的步伐。

現在看來,樂視總算是喘過氣來,要為未來進行打算了。可是,區塊鏈真的能幫助樂視打一場翻身仗嗎?

倉促上鍊遭問詢

樂視上市時,被稱為中國視頻上市第一股,曾經風光無限,有千億市值。這幾年,在賈躍亭和樂視的夢想泡沫被吹破後,超額的負債率再次讓樂視成為A股的“明星”。

財報顯示,2017年樂視虧損137億,是去年A股的虧損王。今年上半年,樂視給出的成績單也不好看。據樂視網發佈的2018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8年1至6月虧損範圍11.05億元至11.1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6.37億元,存在暫停上市風險。

可能是為了“救危難於水火”的關係,樂視這次瞄準了區塊鏈。但箭未離弦,就接到了監管的問詢。

在樂融致新宣佈進軍區塊鏈領域的第三天,樂視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下發的問詢函,質疑其佈局區塊鏈的動機,並要求其對區塊鏈技術的研究應用階段,同行業競爭情況、以及公司、一鏈科技在區塊鏈業務的人員、資金、技術專利儲備等多方面情況做出解釋。

那麼一鏈盒子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呢?簡單來說,“一鏈盒子”,是一款可以挖礦的電視盒子。通過“一鏈盒子”,用戶可以將閒置的帶寬共享給社區,社區按算法回贈OC(OnechainToken)作為激勵。

這一玩法與P2P、BT下載類似。當用戶想觀看某個影視內容,傳統的模式需要在樂視的服務器下載,之後在本地播放。而P2P、BT下載的模式則是,搜索附近哪個用戶本地擁有該影視文件,並從這些用戶上傳的該視頻內容中分享一部分給有需要的用戶,從而節省整個樂視服務器的帶寬。

根據說明,用戶分享帶寬後獲得的OC可以在項目團隊與新樂視合作的共享生態中流通,可在樂視商城兌換電動滑板車、音箱、超級會員折扣券等商品。一鏈科技稱,OC幣總量為18億枚,未來不會增發。

但是上線幾日後,這款產品似乎賣的並不好。在天貓平臺,只顯示一家專營店在出售該產品,上線一週顯示付款人數僅為356人;京東平臺並沒有銷量數據。

內容平臺被控訴

除了“一鏈盒子”外,樂視體育也在佈局區塊鏈上有新動作,但卻一波三折。

樂視體育在樂視風波之後發生動盪,且資金鍊斷裂。因為股權結構複雜、重組方案也無法推行,原樂視體育團隊30人進而轉型做區塊鏈內容平臺“抓飯”。

該平臺以原先的章魚TV為藍本,並獲得新湃資本500萬美元的投資,專門成立新湃科技運營此項目。

前樂視體育CTO周文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抓飯”打算做成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內容App,內容形式包括直播、短視頻、紅人生態等。特色點在於給紅人和KOL發行區塊鏈的積分,促使每個KOL生產自己的內容。初期簽約的紅人有30個左右。

這一玩法類似於內容平臺通過Token機制激勵創作者。

樂視方面成,引入區塊鏈技術後,交易數據可追溯和查閱,公開透明,避免了內部操控、惡意刷票等,由粉絲來點贊推廣,高質量視頻得以存活,而造假低俗的內容,也能通過區塊鏈可追溯的特性,進行清理或監控。

按照原本打算,“抓飯”在今年6月2018年世界盃期間上線,並推出世界盃解說內容。然而開賽不久,“抓飯”平臺的運營公司新湃區塊鏈技術(杭州)有限公司便被咪咕公司一紙訴狀告上法庭,原因便是“抓飯”未經合法授權許可,在其平臺上直播2018世界盃賽事。

7月4日,杭州知識產權法庭作出裁定,新湃公司刪除在抓飯直播網站的首頁頁面、分類頁面上出現的2018世界盃直播賽事節目,效力維持至2018年7月15日。

倡導內容價值化導向的“抓飯”卻因侵權被訴,頗具諷刺意味。

區塊鏈稻草也抓不住?

樂視在區塊鏈上的種種動作,能看得出其強烈的“生存慾望”,但樂視推出的這些區塊鏈產品並無太大亮點可言。

樂視“一鏈盒子”不是第一個採取挖礦模式的項目,早些時候有迅雷的玩客雲,暴風的“暴風播酷雲”,都是利用用戶的閒散帶寬進行挖礦。

重要的是,這些“玩法”都已經被玩壞了。

在玩客雲推出一個多月後,迅雷股價28個交易日累計上漲394.5%;

暴風科技在發佈暴風播酷雲後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暴風播酷雲創始人,暴風集團前副總經理崔天龍在復牌後,宣佈減持暴風集團股份,套現1600萬。

然而股價的暴漲很快引來了深交所的問詢,迅雷和暴風撇清了與推出該業務的子公司之間的關係。

在已有先例的情況下,樂視仍然選擇“依葫蘆畫瓢”,因此很快受到監管關注是意料之中的事,難以獲得市場追捧。

但話說回來,就這一模式本身,其實並不被業內人士所看好。

能源區塊鏈實驗室創始人曹寅認為,國內的帶寬是一種共享帶寬,在用戶具體使用時可提供100M的上行或下行流量,但如果一直通過共享帶寬的方式“挖礦”,實際上是堵住了帶寬通道,模式無法長久。

另一個現實問題是,目前的數字貨幣市場進入熊市,硬件挖礦也難有賺錢的餘地。如果代幣只能在自己的生態裡流通,其所能換取的產品是非常有限的,用戶只能圖一時新鮮。

也就是說樂視的這一項目其實前景來說並不樂觀,頂多是蹭一時的熱度。

其實樂視的區塊鏈佈局比互聯網巨頭們都要早。早在2016年,樂視就成立“樂視金融區塊鏈實驗室”,欲通過區塊鏈技術,打通樂視互聯網雲平臺,文化娛樂、體育、電視、手機、新能源汽車和互聯網金融七大生態圈。

而其首先佈局的就是跨境支付市場,樂視金融區塊鏈實驗室宣佈與Stellar基金會達成合作,用Stellar技術打通國際B2C雙向資金劃轉。

然而最終的結果是,樂視因為沒有支付牌照而使得該區塊鏈項目無疾而終。樂視雖然在區塊鏈佈局上佔盡先機,但是因為先天不足而落得一個尷尬收場。

所以其實可以看出來,樂視在區塊鏈領域的探索並非一帆風順,雖然區塊鏈的世界很熱鬧,但似乎樂視的區塊鏈故事沒有人在聽,難道是因為缺少講故事的人嘛?

文章所載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且不構成投資建議

敬請注意投資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