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疫情之下如何加大對江蘇企業金融支持力度?專家:健全金融扶持企業長效機制

2020年春節,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蔓延至全國,此次疫情對江蘇省實體零售、餐飲、交通運輸、旅遊住宿

等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線下服務業影響嚴重,製造業中小企業面臨巨大生存壓力。如何加大對疫後我省企業金融支持力度?江蘇省蘇科創新戰略研究院成員南京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童馨樂、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調查統計處博士徐虹、南京財經大學糧食經濟研究院教授楊向陽給出中肯建議。

疫情影響不容小覷,多個行業遇到挑戰

童馨樂、徐虹、楊向陽三位專家表示,疫情期間,受居家隔離、交通管制、春假延長等防控措施的影響,江蘇省實體零售、餐飲、交通運輸、旅遊住宿等行業受到較大沖擊。例如,受疫情影響,多家國內服飾零售商春節表現一落千丈,整個滬深的服裝家紡板塊總市值下跌7%,蒸發近186億元。對此,零售企業可藉助互聯網平臺恢復部分銷售,故預計第一季度結束後的市場表現會有一定起色;若疫情形勢好轉較快,則零售企業第二季度受疫情的影響將明顯緩解,並有望在下半年獲得較大反彈。


疫情之下如何加大對江蘇企業金融支持力度?專家:健全金融扶持企業長效機制

根據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調查數據顯示,全省餐飲服務網點38萬戶中,小微餐飲服務提供者佔84.1%,已有95%的餐飲企業休市停業,目前只有不到5%的企業提供外賣服務,其他都處於閉門狀態。其中,連鎖餐飲企業因門店多和員工多而受損巨大,存在現金流嚴重不足的問題。從1月下旬到2月上旬,餐飲行業經營損失高達350億元。餐飲企業如果能支撐到第一季度結束,現金流入情況將在第二季度開始好轉,待下半年消費進一步回升,餐飲行業逐漸扭虧為盈的可能性較大,目前最急需的是渡過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困難期所需的現金流支撐。

旅遊業佔江蘇省GDP的比重早在2017年就已經超過6%,由於旅遊行業中幾乎所有細分領域均涉及人群聚集與社交,流行性傳染病窗口期將對該行業構成全面衝擊。受本次疫情影響,截至2月7日14時,江蘇累計已有29.17萬人取消境內外出遊計劃。以疫情得到徹底控制還要2-3個月來估算,則對我省旅遊及住宿行業的影響將至少持續到夏季。目前江蘇省已暫退80%服務質量保證金,預計超過7億元用於支撐文化旅遊行業,但這筆資金對於長達兩個季度的租金、人員費用等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應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政策幫扶文旅行業的力度,時間範圍應至少延長至下半年。

相關人士指出,製造業中小企業在疫情之下面臨的不僅是需求衝擊,還有較大的供給衝擊。具體而言,製造業企業在用工、訂單、庫存、生產、運輸等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此外,各企業復工時間不一、生產恢復程度不一,如果供應鏈中的上游企業推遲交貨,則中游企業的原材料將出現短缺,無法順利生產產品轉移到下游企業,導致供應鏈出現卡頓乃至斷裂;同時,多地交通管制導致物流受阻,這將加大產品在途時間和物流運輸成本,致使訂單延誤、供應不暢。但隨著疫後交通管制措施逐漸減弱、物流企業逐漸全面復工,該因素對供應鏈的影響將明顯緩解。供應鏈自行修復時間根據產業鏈長度、企業規模等情況有所不同,但第一季度結束時製造業有望前全面復工,企業停產等損失有望得到根本控制。

健全金融扶持企業長效機制,引導金融機構信貸資源傾斜

針對金融機構為相關行業提供信貸支持方面,專家們建議,第一季度內,支持和引導金融機構給予餐飲、交通、旅遊住宿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服務業企業信貸資源傾斜,資金釋放規模在下半年適當縮減。

首先,對已制定類似於互聯網訂單服務項目、“共享員工”等自救計劃的企業,應優先發放貸款,適當提高授信額度,加快審批速度。

其次,落實授信盡職免責的政策,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合理信貸需求產生的不良貸款,適度提高容忍度。

再次,對連鎖經營企業或其他大型線下服務型企業,可通過銀團貸款、聯合貸款、同業合作等方式給予資金支持,並積極爭取總行直貸、系統銀團或直接申請單列信貸規模。

最後,針對佔比較大的租金和人員工資兩項大頭費用,支持線下服務企業通過企業債券、項目融資、產權置換等方式籌措資金用於企業租金支付;支持企業發行中期票據、資產支持證券、公司債券募集資金,用於人員工資支付,江蘇省證監會協調擬發行上述產品的企業取得註冊發行“綠色通道”支持。

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建立健全提高金融機構服務企業效率的長效機制方面,專家建議江蘇應進一步加強與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的溝通、協調與合作,繼續強化預期引導,通過常備借貸便利、再貸款、再貼現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為金融機構提供充足流動性,保持金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維護貨幣市場利率平穩運行。對於因春節假期調整受到影響的金融機構,可考慮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提高2020年第一季度存款準備金考核的容忍度,鼓勵江蘇省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促進貨幣信貸合理增長。

增加中小企業信用保險供給,儘快修復上下游供應鏈

中小企業受此次影響較大,專家們建言,疫後物流企業全面復工後,江蘇省金融機構可與各類物流企業聯手,為中小生產企業提供第三方擔保、存貨質押、倉單質押、保兌倉等服務,幫助有存貨的企業獲得應急資金流。同時,金融機構可與供應鏈核心企業快速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對核心企業進行統一授信,通過核心企業擔保,將貸款發放給上下游企業,實現供應鏈物流和資金流匹配。

疫情之下如何加大對江蘇企業金融支持力度?專家:健全金融扶持企業長效機制

結合供應鏈物流企業服務上下游企業特點和優勢,江蘇省各大商業銀行應儘快探索建立相適應的信貸管理體制,改進授信業務流程及轉授權或特別授權等,實行差別化授權和授權彈性管理。另外,簡化金融信貸機構對供應鏈物流企業的信貸審批手續和環節,提高貸款審批效率,提升供應鏈物流業服務上下游生產企業的效率。

專家指出,江蘇省政府應將中小企業商業保險納入對中小企業金融支持體系中,充分發揮保險的經濟槓桿作用;同時可由省政府牽頭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制,形成企業、政府、銀行、商業保險公司多方風險共擔機制,有效增加中小企業信用保險供給,降低商業保險公司的承保風險,增強其承保意願。

(尹丹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