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人販子又想出新招數,媽媽防禦技能要跟上

對於一個有孩子的家庭來說,最可怕的災難,恐怕就是孩子走丟、或被人販子拐走了,簡直就像整個家庭的末日。但這樣的噩耗,卻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

5月9日12時25分許

在東莞鳳崗雁田市場門口的一家電器店外

三名兒童正在玩耍

一位身著黑色上衣的男子走上前來

摸了摸其中一名小孩的下巴

隨後便拉住孩子的手臂向前拖拽了幾步

試圖拉走小孩

人販子又想出新招數,媽媽防禦技能要跟上

小孩明顯在抗拒

當男子強行拉拽走了幾步後

旁邊的男孩發現異樣

急忙上前將小孩拽回

小男孩這才倖免於難

人販子又想出新招數,媽媽防禦技能要跟上

除了人販子對孩子的威脅,因為父母大意、人多而亂、寶寶貪玩等原因,走丟的寶寶也不在少數:

人販子又想出新招數,媽媽防禦技能要跟上

人販子又想出新招數,媽媽防禦技能要跟上

人販子又想出新招數,媽媽防禦技能要跟上

也許你會說,我們平時總給孩子灌輸安全意識的“不和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東西”……

多數家長對自己平時給孩子做的安全教育工作都迷之自信,並非常篤定的認為“我的孩子絕對不會搭理陌生人的,更不會跟他走”!但這個國外的實驗,卻啪啪打臉啊:

人販子又想出新招數,媽媽防禦技能要跟上

實驗員在經過和寶媽的溝通之後

牽著狗狗開始去搭訕孩子

“你看是小狗耶!你喜歡小狗嗎?”

“喜歡,我可以摸嗎?”

“當然可以啊”

孩子這時因為撫摸、逗弄小狗

完全放鬆了警惕

人販子又想出新招數,媽媽防禦技能要跟上

實驗人員說

其實我家還有很多小狗,你想去看看嗎

無一例外

被測試的幾個孩子

都興高采烈地牽著實驗人員的手離開了

人販子又想出新招數,媽媽防禦技能要跟上

你知道嗎?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不管是在街道還是商場,在所有測試中,95%的孩子都會輕易就被騙走。

你以為你給孩子的安全教育足夠多,但其實遠遠不夠,甚至是做錯了,教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說話”?錯!當TA真的遇到危險,可能不敢跟任何人求助。

試想,如果孩子跟家長走散,甚至被壞人騙走,當TA有機會逃跑、求助的時候,家長一直教育孩子的“不要跟陌生人說話”,可能就會讓孩子再次陷入危機。因為想要獲得幫助,TA就必須要開口說話,向別人求助!

與其跟孩子說“不許跟陌生人說話”不如教會孩子遇到危險時,可以和誰求助。

1、給孩子設置安全人員名單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為一級安全人員,任何問題都可以和這些人說。

叔伯姨嬸等遠親、家中保姆、老師,為二級安全人員,爸爸媽媽不在的時候,遇到問題可以和這些人說。

經常見到的鄰居,或同學家長等,為三級安全人員,緊急情況下,也可以向他們求助。

萬一孩子走失,這些人都找不到的情況下該怎麼辦呢?

2、優先向警察、保安員、售貨員等,穿著制服的人求助

千萬別再拿警察來嚇唬孩子了“再不聽話讓警察把你帶走”“再哭就把你關派出所去”……

之前有個新聞:一個孩子被人綁架了,小孩曾有一次趁犯罪分子不注意的時候偷偷跑了出來,在小孩逃跑的過程中其實有兩次求救的機會,一次是看到路口指揮交通的交警,另一次是看到停在路邊的警車。

但是由於家長經常用警察叔叔抓小孩的來嚇唬孩子,讓孩子形成了“警察叔叔=壞人”的想法,而不敢向路邊的警察求助,後又被犯罪分子抓走!

這些遇到危險,不敢向警察求助的孩子,之所以把警察看得比壞人還恐怖,都是被家裡人錯誤的教育方式嚇的

那些街邊乞討、缺胳膊少腿的小孩兒,被人販子拐賣的孩子,可能都有一個愛說“再鬧就讓警察叔叔把你抓走”的家長

人販子又想出新招數,媽媽防禦技能要跟上

教孩子“向老人和婦女求助”?錯!拐賣兒童的作案者多數都是婦女和老人

正因為我們對婦女和老人疏於防範,才讓壞人們有了可乘之機。

如果身邊沒有找到警察、保安、售貨員等制服工作人員求助,只有路人、全都是陌生人,怎麼辦?要不要跟他們求助?當然要!但是要有選擇性的:向3-5人的小群體中的一個人求助或向一對男女中的男方求助

Tips:

求助時要主要跟一個人訴說,避免“分散效應(向多人求助時,大家都覺得別人應該負責人,最後誰也沒管)”。

向陌生人求助時,保持80釐米的安全距離

這是一個安全的人際距離,既避能清晰的和人交流,又避免了危險衝突,關鍵時刻還能馬上逃跑躲開。

教孩子“別把住哪、電話告訴別人”?錯!真遇到危險,孩子都不知道怎麼找到家長

小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可能很難說清楚到底遇到了什麼危險或問題,需要哪些幫助。所以,你只需教孩子在求助時說:“請幫我聯繫我的爸爸媽媽”

大一點的孩子,最好能背下來自己住哪、家裡的電話號碼和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以方便在獲得救助時,讓別人儘快幫忙聯繫到家人,或送回家中。

小一點的寶寶,如果記不住,最好外出時給寶寶隨身攜帶聯繫卡,上面有住址和電話等信息。

教孩子“走丟了要在原地等”?錯!這個“原地”可能連家長自己都不知道在哪

我們經常在外面對孩子說:“萬一找不到爸爸媽媽了,別亂走,要在原地等,爸爸媽媽會回來找你的”……

但,這個“原地”的概念就太模糊了,尤其是在商場、超市這種地形複雜、人群雜亂的環境中,家長自己可能都不知道,孩子是什麼時間、在哪裡不見的,這個“原地”到底是哪裡?!

不要籠統的跟孩子說“在原地等”,而是要跟孩子約定好“在哪等”,比如服務檯、噴泉、大門口等標記性位置經常和孩子玩防拐的模擬遊戲

在《媽媽是超人3》裡,霍思燕總會抓住機會問嗯哼:“找不到媽媽了怎麼辦?走丟了怎麼辦?”

嗯哼脫口而出:“告訴警察人員、服務員、穿制服的叔叔阿姨。”

霍思燕不放心,於是便躲起來去測試嗯哼是否真的能像他說的那樣去做。

結果嗯哼在商場找了兩圈後沒看到媽媽,就如平時媽媽所教的那樣,跑到服務員那裡尋求幫助。

人販子又想出新招數,媽媽防禦技能要跟上

當然,這裡不是讓大家都帶孩子去商場實踐。而是提醒大家,可以利用孩子的年齡特點,平時家庭成員之間可以角色扮演,比如媽媽當寶寶,孩子當壞人,交換扮演不同角色,嘗試多種可能性,通過情景模擬的方式,來增強孩子的防拐和自我保護意識

告訴孩子“如果大人向你求助”不要輕易幫忙,讓他求助其他大人

之前就有這樣的新聞:外賣員趁家長不注意,請求孩子幫忙,讓孩子下樓去拿東西,結果把孩子拐騙走了。

所以,必須嚴肅的告訴孩子,幫助別人是好事,但一個大人遇到了麻煩,是絕對不會請求一個小孩子幫助的,如果真遇到向你請求幫助的大人,不要輕易幫忙,讓他去求助跟他一樣的大人幫忙!

讓孩子記住一個“安全密碼”只跟能回答出安全密碼的人走

在綜藝節目《二胎時代》中,有個環節安排夏克立夫婦離開,留下夏天和弟弟。夏克立找了個陌生人去接孩子。

夏天看到陌生人時,第一反應十分警覺,拒絕了和陌生人一起走。在路人反覆勸說之後,夏天問他:那,我們的安全密碼是什麼?

人販子又想出新招數,媽媽防禦技能要跟上

結果,路人答不出來,夏天立即堅定的說:你不行,我不給你機會了。此後,無論路人說什麼,她都不願相信。

人販子又想出新招數,媽媽防禦技能要跟上

其實,很多孩子一開始都會像夏天一樣,充滿警覺。可是,在人販子各種套路的遊說之後,往往就會輕信。

所以,設置一個只有你、孩子還有可信任的親人朋友知道的暗號。當需要別人代為接送或照顧孩子的時候,讓孩子知道暗號對上了,才能跟他走。

除了這些家長在給孩子做安全教育時忽略的細節,或常犯的錯誤要避免,別再按照老傳統去教孩子自我保護外。我們還要學會一些新方法,防患於未然,降低孩子走失和被拐的可能性:

還有這些細節媽媽也要注意

1.出門在外,必須時刻抓住孩子的手,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最好配備有定位裝置的手環,如果孩子距你的位置超過安全距離,就會收到警報;

2.朋友圈曬娃、實名投票需謹慎。不要過多暴露孩子的個人信息,如孩子的照片、姓名、學校,經常去的地方等;

3.把孩子的照片或和孩子的合影放在錢包裡,記住孩子的身體特徵,比如哪裡有胎記等,,如果出現人販子賊喊捉賊的情況,就可以當場對峙了;

4.發現孩子走失,一定一定要第一時間打電話報警,不需要等待24小時。或者可以登陸中國兒童失蹤預警平臺,發佈關於孩子走失的相關信息。平臺上的志願者在收到預警以後,會及時觀察自己的周圍來提供線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