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為什麼窮人一直努力工作,卻還是越來越窮

有人說,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都是會遺傳的。之前BBC一部紀錄片也出現過這個現象,富人的孩子最終都成了富人,窮人的孩子後來還是窮人。為什麼窮人努力工作,反而越來越窮,這幾點需要大家思考一下。

為什麼窮人一直努力工作,卻還是越來越窮

貧窮的思維根源:稀缺心態

窮人的心態是最大的魔障,窮人富不起來的原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心態問題,越是沒有錢,越是缺錢,就越在意錢,不敢隨便花錢,也不敢去投資,忽略了很多重要的事情。金錢的稀缺俘獲了窮人的大腦,阻塞了窮人的認知能力。在印度,有一個菜市場,菜市場中的小攤販,每天都會去找富人借1000塊去進貨,然後賣掉後還給富人1050塊。自己只賺50塊。其實,如果這些小販每天只需要節省5塊錢,依靠複利效應,50天后就不需要再去找富人借錢了。而且以後的收入也會攀升。但是結果卻是,小販日復一日的借錢進貨然後賣菜還錢,而富人則不需要工作卻越來越有錢。

長期處於稀缺狀態的窮人,會被稀缺心態消耗大量帶寬,其判斷力和認知能力會因過於關注眼前問題而大大降低,而沒有多餘帶寬來考慮投資和長遠發展事宜。這種心態讓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能賺錢,就努力工作,拼命加班,缺少一個長期的職業規劃和自我提升。更沒有心思去思考理財和投資。

貧窮的現實根源:收入跑不過支出

有這麼一個問題,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很多小老闆、有錢人,認為錢是靠賺的不是靠省出來的,但是巴菲特和芒格仍推崇節儉生活。《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表示,說錢是賺來的不是省來的都是在“傻人花傻錢”,富人一般都是富起來後才花錢享樂,但是窮人都是還沒富起來就開始享受。人的收入一般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升,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家庭責任也越來越大。一個人的收入會有上限,但是一個家庭的支出卻沒有上限。一位高中同學,畢業後在一家不錯的企業上班,做到了銷售經理的職位,年收入也有接近20萬左右。但是工作5年後,他不僅沒有存錢,反而還欠著債,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肯定是日常消費沒有一個節制,不該花的錢亂花了,支出超過了收入。貧窮的首要問題不是收入低,而是支出太高。

為什麼窮人一直努力工作,卻還是越來越窮

打破思維和顯示的侷限

有錢人跟窮人有一個根本的區別,那就是有錢人什麼都不幹,都有著穩定的收入,窮人一旦停止工作,就沒有了收入。麥當勞的創始人曾經給大學生講了一堂課,當他問學生們,自己是怎麼發家的,學生都回答說是賣漢堡,但是麥當勞創始人卻不認同,他覺得自己是靠房地產發家,麥當勞和房地產有什麼關係?創始人解釋說麥當勞最大的營收來源於加盟商租賃麥當勞分店。由於克羅格一向很重視店面的地理位置,寧可把公司的絕大部分營收用來買地,所以每個分店的出租價格都非常高,利潤很豐厚。麥當勞擁有的房地產比教皇都多,已經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獨立地產商,每年出租土地的利潤佔了公司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真正為麥當勞賺錢的的不是吃完就算的漢堡,而是可以不斷利用的土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富人的思維是走在窮人前面的,賣漢堡賺到了錢,沒有把眼光放在漢堡上,沒有想著努力賣漢堡,而是用賣漢堡賺的錢,購買更加優質的資產,那就是土地。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成為財富的主人,而不是財富的努力。想要脫貧致富,先要轉變稀缺心態,跳出金錢本身來進行長遠的規劃,把自己的財富轉化成可以錢生錢的優質資產,說簡單點就是學會投資理財。首先,要強行拉開自己的視野,比自己去長遠的規劃自己的人生。把時間尺度放在20年以上,去思考自己的人生願景和使命到底該是什麼,以及該如何實現。然後,學會投資理財,投資錢生錢的資產。何為資產,就是不需要你花太多時間和精力,卻能幫你帶來收入的就是資產。也許,大家會困於手中沒有錢去投資,其實投資很簡單,現在的p2p理財就是一個很簡單的個人投資,年收益在10%以上,非常適合上班族,不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只需要每月定存,就可以躺著賺錢。自己從17年初用零錢罐,起初看不上那14%的收益,驀然回首,已經幫自己賺了不少的錢。

為什麼窮人一直努力工作,卻還是越來越窮

窮人跟富人的遺傳不是基因,而是思維、眼光、習慣。如果無法改版自己的窮人思維,無法打開自己的眼界,不能拋棄窮人的習慣,那麼你,依舊會越努力工作越窮,因為你努力工作的同時消費著自己的身體和健康,等到一定的程度,高昂的醫藥費,會讓你更加的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