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藥明康德開板後已跌近20%,還有多少下跌空間?

藥明康德開板後已跌近20%,還有多少下跌空間?

藥明康德是國內規模最大、全球排名前列的小分子醫藥研發服務企業,2017年營收77.65億,淨利潤12.27億,毛利率41.83%,淨利率16.7%。

藥明康德開板後已跌近20%,還有多少下跌空間?

公司主要業務為承接藥企外包的藥物研發服務,主要業務包括臨床前CRO和CMO/CDMO,世界前二十大製藥企業均是其客戶,2017年1月~9月,其十大客戶分別為強生、默沙東、葛蘭素史克、羅氏、輝瑞、福泰製藥、諾華、禮來、特沙羅及吉利德科學,以上均為大型跨國藥企,合計佔其營收比例為32.18%。

國內藥物研發服務的絕對龍頭,是國內少數能直接與外企競爭的醫療企業,科研實力強勁。

一、行業基本情況

1.行業概況

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即合同研究組織,是在藥物研發過程中代表客戶進行全部或部分的科學或醫學試驗,主要提供包括新藥產品發現、研發、開發等臨床前研究及臨床數據管理、新藥註冊申請等專業技術服務支持,以獲取商業性或基於委託者與受委託者關係的報酬,可理解為藥企將新藥研發工作外包。

CMO/CDMO:字面意思為合同生產組織,主要為接受制藥公司的委託,為藥品生產涉及的工藝開發、配方開發提供支持,主要涉及臨床用藥、中間體制造、原料藥生產、製劑生產(如粉劑、針劑)以及包裝等定製生產製造業務,按照合同的約定獲取委託服務收入。

根據服務階段的不同,醫藥研發服務行業產業鏈分為如下環節:

藥明康德開板後已跌近20%,還有多少下跌空間?

三個環節中技術含量最高的為CRO,CRO是醫藥研發服務行業的主要組成部分。

2.行業規模

據相關資料統計,全球有超過50%的藥企會選擇專業CRO協助進行新藥研發服務。據公司招股說明書,全球CRO行業2011年規模為213億美元,2015年已達了293億美元,2011-2015年4年年化複合增長率為8.30%,在未來5年,全球CRO行業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預測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421億美元。

2011年,我國CRO行業銷售額140億元,到2015年已經達到了379億元,2011-2015年4年的複合增長率為28.04%。考慮到製藥企業未來將繼續增加CRO服務佔整體研發投入的比例,我國的CRO企業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維持較高的增長速度。

根據南方所預測,2016年我國CRO行業銷售額達到462億元,將維持20.53%的年複合增長率,於2020年達到975億元。

藥明康德開板後已跌近20%,還有多少下跌空間?

行業規模持續上升主要得益於全球新藥研發規模持續增加,全球新藥研發投入從2008年的1,280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1,570億美元,而CRO行業滲透率也從2006年的18%大幅提高到2015年的44%,未來仍呈進一步上升狀態。

二、公司基本情況

1.業務概況

公司主要業務為從事小分子化學藥的發現、研發及生產全方位、一體化平臺服務,同時也從事少量的大分子生物藥業務和醫療健康科技服務等其他業務。

公司的主營業務分為CRO服務和CMO/CDMO業務兩類,CRO服務主要為臨床前CRO,近年來,這兩類業務的佔比一直比較穩定,其中CRO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佔比穩定在74%左右,CMO/CDMO業務佔比穩定在26%左右。

公司CRO業務主要劃分為中國區實驗室服務、美國區實驗室服務及其他CRO服務,開展不同的業務具體情況如下圖顯示:

藥明康德開板後已跌近20%,還有多少下跌空間?

公司中國區實驗室服務從2014年開始業務佔比逐漸提升,2017年營收佔比已達53.37%,而美國實驗室服務營收佔比一直穩定在14%。

2.核心競爭力優勢

藥明康德開板後已跌近20%,還有多少下跌空間?

1)國內臨床前CRO絕對龍頭

在國內CRO行業(含CMO/CDMO),藥明康德處於國內絕對龍頭地位。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1.16億元,淨利潤9.75億元,遠超同行業的其他上市公司。

藥明康德開板後已跌近20%,還有多少下跌空間?

從上圖可看出,藥明康德無論從營收還是淨利潤均是國內領先水平,其中泰格醫藥主要從事臨床CRO、昭衍新藥專注於臨床前安全性評價(動物實驗),而博騰股份、凱萊英與藥明康德業務有一定相似(主要從事CMO/CDMO),但規模上仍有明顯的差距。

在全球CRO市場中,藥明康德亦能有效與國外著名企業進行競爭,全球CRO市場份額情況如下圖:

藥明康德開板後已跌近20%,還有多少下跌空間?

在全球市場份額靠前的公司中,藥明康德是除科文斯(Covance)外少數實現全產業鏈覆蓋的CRO公司(核心優勢)。

藥明康德開板後已跌近20%,還有多少下跌空間?

根據“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等聯合研究的文獻報告,在藥物研發的化合物研究、臨床前研究階段,所需要的研發投入平均在1,500萬美元,而在臨床階段所需的研發投入平均在2億美元。若單獨計算臨床前CRO業務,藥明康德的市場佔有率應大幅提升。

2)科研實力強,客戶粘性高

截止2017年9月30日,公司擁有47項發明專利,主要為相關化學中間體的製備方法,其專利賬面價值為5,820.02萬。對比之下,根據2017年年報數據,凱萊英的專利賬面價值為20.12萬,博騰股份為689.7萬,均與藥明康德有較大差距。

公司客戶數量超過3,000家,主要客戶覆蓋全球排名前20位的大型藥企及各類新藥研發機構,截至2017年12月31日,發行人為客戶在研1,000餘項新藥開發項目,並同時支持或承載著包括輝瑞、禮來、默沙東等全球多家知名藥企200多個臨床I-II 期、30 多個臨床III 期及商業化階段的小分子化學藥生產。

公司是中國第一個通過美國FDA審查的化學制造與控制(CMC)研發平臺,中國第一個符合美國、歐洲以及中國質量標準的cGMP藥物產品生產設施、GLP生物分析實驗室,中國第一個同時獲中國、美國、歐盟、日本、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亞以及新西蘭等政府監管機構批准,為小分子創新藥生產商業化原料藥及GMP中間體的CMO/CDMO企業。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員工合計14,763人,其中研發專業人員11,721人,佔比79.39%,是公司人數佔比最高的群體,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5,757人,另有600餘人擁有海外博士學位或擁有10年以上海外新藥研發工作經驗的資深海外歸國人士,公司在人才方面擁有明顯的優勢。

3)管理團隊成熟,科研背景深厚

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均來自科研一線,具有豐富的科研技術實力。

4)本次募資有效擴張公司規模

本次投資項目在現有主營業務的基礎上進行了產能提升和技術升級,將從研發基礎設施、儀器設備、配套軟件、工作環境等多方面提升產能、改善研發條件、提高技術開發實力,認為將有效實現營收與淨利潤的快速增長。

藥明康德開板後已跌近20%,還有多少下跌空間?

3.財務狀況

截止2018年一季度,公司賬上現金17.32億,另有上市募集的10億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公司連續3年經營性現金流為證,2017年經營性現金流淨流入17.94億,企業自由現金流14.36億,現金流情況良好,並無流動性風險。

2018年一季度公司賬上商譽9.5億,初步觀察會以為公司商譽較大,而實際上CRO企業併購是快速壯大的途徑,因為CRO服務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併購能快速獲得核心技術及人員團隊,而且CRO企業普遍為輕資產企業,併購會產生較大的商譽。

以CRO領域排名世界第一的昆泰為例,1982年成立至今,已經發生48起併購,而且與國際知名的CRO企業對比,藥明康德的商譽仍處於較低水平。

藥明康德開板後已跌近20%,還有多少下跌空間?

雖然公司賬上應收賬款金額較大,公司的客戶主要為商業信用良好的國內外大型藥企,截至2017年9月末、2016年末、2015年末和2014年末,藥明康德賬齡在6個月以上的應收賬款佔比很小,分別為1.60%、1.67%、1.67%和0.94%,應收賬款質量較好。

公司2018年一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13.72%,主要為匯兌損益導致。人民幣升值產生的匯兌損益為-11,843.89萬元,導致公司今年一季度財務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較多。

若扣除上述匯兌損益對歸屬於發行人股東的淨利潤的影響-9,961.70萬元,則公司歸屬於發行人股東的淨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14.96%。

三、總結

藥明康德是國內絕對的CRO藥企龍頭企業,具有深厚的技術研發和人才儲備,也是位數不多的能與國外企業直接競爭的企業;CRO行業目前保持著快速的發展,而隨著公司募投項目的逐步到位,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將進一步加強,醫藥獨角獸將再度出發。

目前公司處於市場的炒作階段,估值較高,如後市價值迴歸股價整至90元

一帶,可重點關注。

(更多驚喜,盡在“澄泓財經”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