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理解拼多多的商業模式?

暴打魏蜀吳


拼多多主要是拼團和砍價模式,起源於微信公眾號第三方商城系統開發者,開發的活躍用戶,拉公眾號粉絲,趣味購物的社交電商系統。

簡單分析一下這種商業模式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標新立異的地方,只是在傳統的團購模式上有了一個新的創新,即,將“分銷”與“團購”相結合

這種模式有其內在的優勢所在:

第一, 利於培養用戶習慣。電商前期最難在於所謂的補貼培養用戶習慣,為產品打開知名度。結果事實上,有補貼了用戶就買,沒補貼了用戶就走。無論是京東還是蘇寧在前期打市場的的時候,都是花錢如流水一般,沒有這樣的投入根本留不住用戶。

拼多多初期利用的也是低價,組團邀請好友成團的形式,被邀請的人需要註冊提供手機號、地址。即便是用便宜的商品來獲得用戶,多次分享的曝光很快就讓產品的知名度打出去,同時獲取大量用戶註冊。

這種模式是當然具有一定的優勢,就算是有很多用戶不堪其擾,但更多的還是在不斷的轉發營銷和低價誘惑下注冊了軟件的用戶

第二, 成本可控。之前已經說過了,很多電商平臺前期砸下去的錢簡直就是無底洞。但是拼多多並不是。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再拼多多上性價比特別高的商品組團成功之後是需要抽獎的,也就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夠低價購買到商品,能買到的其實只是少數人罷了,這一下就將前期投入的成本降了下來。

當然,這種模式也不是完美的,還有很多弊端存在:

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這種底價模式的質量堪憂

底價模式,然後用爛貨充數,結果沒有人復購了。至於分享購物,這個是很不好的一個商業模式。有些高質量的人從來都不會去騷擾自己的朋友,大家各自有自己的生活。聚一聚的時候自然掏錢去聚,沒時間的時候自然也保持距離。不是說弄個快了八毛的東西去騷擾一下別人。

拼多多用“拼著買更便宜”吸引來用戶,流量大又吸引來商家,但最終又因一些產品和部分商家服務質量差造成投訴不斷,形成惡性循環。

目前拼多多屬於社交電商的黑馬,而且利用拼團和砍價模式,集合了大量有閒,喜歡貪圖便宜的消費者。增加了樂趣,集合了大量的用戶,其中很多用戶是被迫下載和註冊的,是砍價和拼團的犧牲品。

未來的成功關鍵看點,就在於這種社交趨勢是否能抓住大家的心。希望能出一個類似旺旺的社交溝通號,每天談論的就是拼團,一起砍價,社交和電商屬性就大了。

我是李合偉:伯樂創投俱樂部創始人,創投商學院首席講師,著作《覺悟行果創業論》。幫助過300多位創業者創業成功。期待與您分享交流~~~


合偉說


拼多多是老模式,新花樣

拼多多的核心依然是『拼團』+『廉價』。病毒式營銷+價格戰,是一種很不健康的模式,在中國商業環境還不夠成熟的情況下,惡意營銷和價格戰都是常見的擴張手段,但是,拼多多可謂是登峰造極。


虛假繁榮的拼多多

拼多多的思路非常清晰,一切為流量服務。儘管流量是互聯網行業極其重要的競爭利器。但是,如果不是通過產品和服務贏得流量,為了流量而不擇手段,那麼這種流量的價值非常低。這個問題在拼多多和趣頭條上都非常明顯,大家可以發現,拼多多的花錢買流量已經不再是商品廉價的程度了,最近直接推出了拼團分紅包活動。拼多多和趣頭條為代表的一系列公司,已經成為單純的流量平臺,失去了原本的功能。拼多多的商品和服務沒有給人留下積極印象,倒是負面新聞不少。這種模式,恐怕難以持久。


亟待轉型的拼多多

拼多多的商業模式,截至目前還是比較清晰的。

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不擇手段搶佔流量,從而獲得資本青睞,不斷融資。

從商品市場來看,堅持通過『拼團』的模式病毒式營銷擴散,以廉價搶佔市場。雖然口碑不佳,份額的確是有提高的。

但是,從拼多多及其支持者提出各種概念,比如說『消費降級』,『消費分級』或者是『匹配模式』等等概念,同時黃錚還在極力撇清跟騰訊的關係。所有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一個目的:重塑拼多多的形象,並且希望儘快轉變市場定位,收割早期砸錢獲得的流量。

擺在拼多多面前的大難題就是:如何讓下載過拼多多的人願意保留這個應用,並且願意在這個平臺消費,不僅僅是超級廉價商品,也包括普通商品。

因此,從這個角度看,拼多多的模式也可以理解成:低價搶佔市場,再往上走,通過海量流量來盈利。

但是,這條路未必走得通。需要時間驗證,需要拼多多領導層拿出真本事才行。


毒舌好心人


“我是12年零售電商軟件開發經驗Micronet微網的營銷顧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感覺有種莫名的熟悉感,因為微網本身就有銷售拼團微信商城系統,而這種拼團模式的首創者這就是今天要談到的主角——拼多多。



拼多多現在有幾個端口,小程序商城、微信商城和APP,商業模式主要是吸引商家入駐,交入駐費,就可以在上面開店,所有的商品基本上都是供消費者拼團以及砍價,主要以拼團為主。其流量思維是降低利潤以求銷量的提升。


在拼多多上面開店的商家基本上審核門檻都不是很高,給了很多中小品牌機會。在拼團的過程中,消費者可以發起拼團成為團主,轉發分享拉人來湊團,或者自己也可以加入別人發起的拼團活動。總而言之,就是要不斷的拉人,很多人覺得可能有點煩人,但是在拼團下的產品的確價格非常低,有人說同樣的產品是淘寶價格的六分之一。



之前有人說拼多多涉嫌傳銷,但是一直以來微信並沒有封殺它,而且京東、蘑菇街也有自己的拼團模塊,本月騰訊更是和另一家風投機構投資了拼多多30億,幾乎可以說未來拼多多的模式是受到微信保護的,因此推論拼團模式也是安全的。


所以很多詢問微網,想要在自己公眾號搭建一個獨立的拼團微信商城或小程序商城的用戶其實可以放寬心。最後我要說相比入駐拼多多每年交費用,自己做個獨立的拼團系統其實成本更低,如果有需要的諮詢的也歡迎諮詢!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如果大家覺得答案有幫助,歡迎關注頭條號“Micronet 微網”,這裡有定期更新的電商零售案例剖析以及最新的互聯網資訊,歡迎來評論互動哦!


Micronet微網


拼多多出現已經有幾年的時候了,現在主要的影響在三四線城市和縣城及以下的地區

為什麼出現這樣的情況

咱們從拼多多的交易模式說起

拼多多的交易模式

1、1元秒殺

類似網易一元購,這種類似買彩票,比較火是因為上面說道人群的愛便宜,賭一把的心理

2、拼團(重點)也是拼多多出貨的重要渠道

拼多多重在“拼”字,就是讓人們通過拼來減低購買物品的價格,這個無可厚非,俗稱薄利多銷。但是,這裡面有非常大的隱患,而且暴露的問題已經被越來越多人的感受到。

這裡的隱患就是:廠商與用戶之間的噁心循環

用戶要便宜,廠商推出拼團商品大量出貨,同類廠商眼紅進入競爭,推出更低價拼團商品,長此以往培養出用戶只要低價不求品質的購物習慣。

如果你在拼多多有多次購物經歷,你就會發現,同樣的產品收到的一次質量不如一次。就是廠家每次為了平虧損,要麼減量,要麼降低品質。

3、拼多多也有直接購買的方式(很少,價格巨貴)

這個渠道又把人群擠壓到拼團的那邊,繼續惡性循環

總結:我非常不看好拼多多這種模式,這種惡性循環可能也是他們所始料未及的,但是現在這種趨勢他們都難以遏制,我們已經退出拼多多渠道,相信有更多的廠商會認識到這一點。

我是每日心選,深度分析我在行


每日心選


拼多多很會揣測某些人的購物心理,想少花錢又不想吃虧、估計誰都有這樣的想法,一元拼團,不成功還返還,這個廣告做的很成功!能在各大電商中的夾縫生存,拼多多可見用盡了心思!但是有一句永恆不變的真理:一分錢一分貨,拼多多的商品,多半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有時甚至想退貨,都不值當花那郵費!但網購者,總是幻想著下一次拆包的時候能帶來驚喜,畢竟,某些人抵擋不了低價的誘惑!於是,這種微妙的惡性循環每天都在上演,那些追求品質的網購者,也許不屑從拼多多買東西,淘寶也許是首要選擇,而京東自營商品,又是一群追求極致生活的人追求的東西……


極速傳說的車


人性:貪,越多人拼團,越是便宜,誰不想要

供應:很多做低端貨的廠家,因為拼多多,而活了下來。同時,因為這類買家短期來講一定很多,我知道一些生活得不怎麼樣的大媽在用拼多多。如果淘寶還是商業街,拼多多就是地攤類的市場。中國這麼大,肯定還能火很久啊。利潤率低,但是還是會有很多賣家乾的。


商錢路


第一次聽說拼多多是一個女同事介紹拼團買水果,第二次聽說是一個水果批發商說,拼多多每天銷量淨賺200元,但是要1萬押金。第三次聽一個企業高管說拼多多模式可以參考學習下。從這裡可以看到拼多多用戶覆蓋和口碑營銷確實很不錯。


創贏小閻王


垃圾平臺,一個勁的剝削商家,除了低價產品,其他根本賣不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