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補時絕殺成了俄羅斯世界盃常態

補時絕殺成了俄羅斯世界盃常態

北京時間6月27日22時(俄羅斯當地時間17時),世界盃F組末輪在喀山開始1場較量,德國0比2負於韓國,積3分小組墊底,成為近5屆世界盃第4支小組賽出局的衛冕冠軍!上半時,孫興慜錯過兩次得分機會。下半場,趙賢祐神勇撲出戈雷茨卡頭球。補時階段,金英權進球被判越位後,在VAR幫助下改判有效,孫興慜反擊再下一城。

補時絕殺成了這屆世界盃的主題。

80分鐘以後的進球很可能最終決定勝負和走勢,也是我們俗稱的“絕殺”,具體到本屆世界盃,在已經進行的44場比賽裡,80分鐘以後的進球數為27粒,佔據總進球數的23.3%;而在傷停補時階段的進球則高達19粒,佔據總進球數的16.4%。

補時絕殺成了俄羅斯世界盃常態

歷屆世界盃補時進球佔比

這是什麼概念?自1958年世界盃引入補時概念以來,此前最高的比例就是上屆世界盃,補時進球佔比10%,但和今年相比也是小巫見大巫。

比如揭幕戰俄羅斯爆錘沙特,有的球迷本以為3-0就收工了,結果提前關掉電視,轉天一看比分又多了倆進球!

此外還有一個數據更為誇張,80分鐘後進球並且決定勝負的比賽有11場,佔比25%!換句話說,可能每看四場球就能看到一場絕殺,幾乎一天一場,實在是太刺激了!

本屆盃賽80分鐘後出現進球的場次,見下表:

補時絕殺成了俄羅斯世界盃常態

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D組和F組的比賽,由於上屆冠亞軍德國和阿根廷的疲軟,讓這兩個小組的局勢瞬息萬變,不僅需要在自己的比賽中拼盡全力,還要考慮另一場球的結果。

克羅斯能在第95分鐘絕殺瑞典,也能在第91分鐘送出烏龍助攻,而亞洲第一球星孫興慜更有意思,他的兩粒進球全是在補時收穫的。

除了昨天德國韓國一戰,巴西艱難擊敗哥斯達黎加的比賽也扣人心絃,在狂攻全場無果後,巴西隊同樣在補時階段斬獲了兩個進球,其中內馬爾在第96分48秒的進球還創造了世界盃的歷史,無加時點球的常規時間最晚進球!

補時時間增長是絕殺頻頻的一個重要因素,根據國外網站的一項數據,本屆世界盃的平均補時時間在6.4分鐘!遠遠高於2010年的4.3分鐘和2014年的5.4分鐘,再拿德國韓國之戰舉例,本場比賽上半時補時3分,下班時補時9分鐘,共計12分鐘!

VAR的介入成為本屆盃賽補時時間增加的最重要因素,這項技術最被人詬病的問題就是很容易將比賽碎片化,遇到爭議問題時,裁判可能會中斷比賽聽一聽視頻助理裁判的意見,如果能得到明確的答案還好,但多數情況下主裁判要親自來到場邊觀看回放,這個過程少則1、2分鐘,若是碰到雙方球員爭執不休的時候,主裁還有多花時間來維護球場秩序,這些被耽誤的時間全部會算在傷停補時中。

小組賽行將結束,在接下來的淘汰賽階段內,VAR的使用可能會更加頻繁,再加上單場定勝負的賽制,拖延時間情況也會大大增加,補時越來越長的可能性非常大,也為更多的絕殺提供了機會。

俄羅斯世界盃果然與眾不同。

唯一不變的就是世界盃衛冕冠軍的魔咒。穩如德國這樣的球隊,都沒能過了這一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