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現在最好的理財方式是什麼?

壹路虔行


目前常用的理財方式有:

1、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產品包括自行發售理財產品和代銷理財產品兩種。不過門檻一般是五萬起投,投資時間一般為半年、一年、兩年不等,一般收益率在5%左右。

2、基金理財

基金就是把眾多投資人的資金彙集起來、由基金託管人託管、通過投資股票、債券等獲取收益。基金的種類,通常有兩種劃分方式:按是否可贖回劃分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按投資對象劃分又可分為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以及混合型基金。

3、信託理財

信託理財是一種財產管理制度,它的核心內容是“受人之託,代人理財”。具體是指委託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受託人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者處分的行為。信託的投資收益高,安全性也比較大,受銀監會的監管,但是信託投資的起投資金比較高,資金的流動性也比較差,認購的程序非常複雜。起投門檻都在100萬以上,很多人會通過幾個人湊份子購買。年利率一般在百分之八之上。

4、P2P理財

P2P理財是新興的互聯網金融,P2P理財的起投門檻很低,一般是100元起投,投資期限靈活,有1月、3月、6月和12月等不同期限的標的,操作也比較簡單,只需要一臺手機就可以投資。由於其收益率高、風險也不大,深受80後、90後年輕人的青睞。

從眾多理財方式來看,銀行理財門檻有些偏高,5萬起投;基金理財,投資靈活,收益率偏低;信託理財,門檻較高,都在100W以上。而p2p理財收益較高、風險一般、投資門檻較低,滿足廣大投資理財用戶需求,因此受到眾多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青睞。


通通金融


關於什麼理財是最合適的,因人而異。每個人的年齡、性格、財力、經歷、認知、所處境地不同會有不同的決定。

像我,一個五線小城鎮的醫務人員,一窮二白起家,前十年養孩子還房貸,接下來五年入手了一套單位的二手小產權房,買了一輛家用轎車,這期間家人生病,孩子學習。二十年下來手裡也就十萬元的結餘。2015年接觸到餘額寶,就把餘款分三份,一份買銀行的理財產品,一份買餘額寶中的定期產品(期限長短根據自己的用錢情況錯落搭配),一份就放餘額寶中作為機動資金,這樣每天賺個早餐錢,雖然不多但也安穩。

2017年底接觸到了p to p雖然知道風險比較高,以前有平臺雷了,國家正出臺政策整頓,但還是100元,200元,1000元,累計投了一萬元,想著10.5%的利率也不是太高,賭一把。結果2018年7月6號一份到期款上午9點還沒回款(以前早晨6點準時回款),心裡有些嘀咕,中午12點左右回款打過來了,心想:這個平臺還靠譜。就追加了一萬連同回款一起又投進去了,結果你已經猜到了吧,7月13號“爆”了,那心情……只有受過傷的才知道……

去年,給孩子付了首付買了套房子,現在又在還貸的路上,每天數著那有數的工資計算著過日子,連每年一次的旅遊也取消了(不只是沒錢,也沒時間)。每月去除了房貸,生活必須費用,所剩無多。高風險的投資我就不考慮了。以後銀行的理財產品也是風險自負,只考慮餘額寶和平臺上的定期理財,利率雖然不高但產品相對安全,方便。

這是我這幾年的一點理財體會,僅供各位參考,每個人情況不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zzzXh


想要最好的理財方式,問題過於開放,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推薦的也不一樣。答主把問題歸納於大眾化,不喜勿噴。

有哪些比餘額寶更好的理財方式?

有,具體的話需要根據情況具體分析。接下來我還是推薦一些我熟悉的產品,各位隨便看看,有滿意的自行抱走。

1、餘額寶

首先你得先了解餘額寶,餘額寶的基金公司是天弘基金,成立於2004年,其實一直都是市場上規模不大的基金公司。

論收益:基本上就沒排進過前幾名,以年來看,這兩年國內收益最好的貨幣基金是萬家貨幣(多年連續第一)和南方貨幣(萬年老二)。而近年來以中信和招商為代表的類餘額寶產品,不但具備了每日收益和銀行卡隨時取現,隨時消費的屬性,而且此類募集資金優先投放在本行,所以能獲得較第三方基金公司稍高的收益,是一款極具競爭力的理財品類。

2、可轉債基金

優勢:簡單粗暴,上不封頂,下有保底,熊市類債券,牛市換股票兩頭賺錢方式,總體上較難虧本,國內最老的可轉債基金興全可轉債,成立10年多累計收益率382%,年複利15%左右,表現非常穩定,可以說是長期投資者的優秀選項。(特別註明:本回答推薦的是可轉債基金,不是直接標的可轉債,且適合長期持有。若是標的可轉債,沒有足夠的投資經驗和非市場專業人士還是不要碰了。)

3、萬能險

好的投連險、萬能險收益率通常在5-7%之間,較餘額寶收益高。保險公司具有隱形剛性兌換屬性(有種說法是大到不能倒),但並不是說你找到一個理財產品就能買,大多情況下,你買回來的都是坑爹的產品。個人推薦:網易理財收益保、定活保,收益6-6.6%,其中較好的是收益保,每半個月可贖回一次,保證了流動性,可惜很久不賣了。

4、信託

有較高的門檻,起步通常需要100萬起,較一般理財產品收益高(8-13%),但普通民眾有沒有方式購買?有,但需要變通,諾亞財富新推出的產品——員工寶,本質上是將部分信託分拆,給個人投資者一個低門檻的投資機會,當然,中間收益也是被降低了,但仍然有7.5-8.8%左右的收益,優勝於大部分理財產品,有時也會放出部分非常好的額標的產品,風險較高,雖不保本,但具有想象力。

5、P2P特定項目

相較於市場上大部分理財產品,風險高不高?高啊,作為行業的前身——民間借貸如此多年,違約事件似乎也不是天天可以發生,一位朋友對P2P貸款,以垃圾債的思維做風險投資,根據時間長短,收益為7-11%,給大家來個接地氣的答案——人人貸的U計劃,風控會較普通投標更為嚴格,且近似於平臺信用擔保,有託管方,有較高的收益,是為數不多的好產品。(特別提醒:P2P是高風險投資,切記切記)

6、國債(企業債逆回購)

超短期資金好去處,逆回購具有單日最大收益的機會,怎麼說呢,打個比方,如果有人今天借你10個億,但是隻允許在你賬戶上放一天,第二天就要還錢,這連餘額寶都不能為例的情況下,逆回購給了你單日最大收益的機會,當日資金輪轉帶收益的特性使得逆回購具有極強的流動性(例子也許會過於理想化,在實際操作中錢需要在T+2工作日才能取到銀行卡)。

另外,由於利率和市場利率會在日內波動,大部分時候逆回購收益率不如別的產品(略高於或略低於餘額寶類產品),但如果是遇到特殊事件(像錢荒)、特殊時點(半年末、年末)將直接遠超其他產品的短期收益,逆回購是一個良好的理財補充門類。(特別提醒,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為數不多的幾個理財產品

現在很多理財產品已經被各種各樣的手段限制了流動性,其中餘額寶整頓,基金新政策,信託新政,各種金交所的限制等等,目前只留下幾個理財產品(本人在投資的)

立馬理財

網易理財升級版,安全性可以說是一流的,為光大海航網易三家聯合背書的平臺,唯一的槽點是海航有時候會搞自融,海航雖一直高融資高槓杆,但由於在A股有海航系的多個股票,因此安全邊際還是很高。

興業小金卡

作為餘額寶的00,補充,目前餘額寶限額10萬,招商朝朝盈限額5萬,加起來都是個不大不小的尷尬數字,如果你有20、30萬的閒錢,對於年輕人總能通過各種手段投資出去,但對於父母這一輩人,多是存銀行,利息損也是一筆不小的錢,興業小金卡里,餘額超過1000的部分自動轉入京東小金庫理財,享受近似餘額寶利息,省去了在櫃檯買理財和在手機端買理財的操作。

目前各類理財產品限制越來越多,流動性也越來越差,且行且珍惜吧。


理財抵禦通脹是主要方面。但是對於每個個體中來說,通脹的程度都不一樣,很可能對你來說是通脹,對別人來說卻是收益,保險保障也一樣。


一分保險


沒有最好的理財只有最適合的理財,有理財的理念說明已經理了一半了,因為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理財,充分運用自己的資金,做好資產配置,才能保證正常生活的同時合理的理財。

理財都有哪些呢?我來告訴大家下邊這些:1、保守型理財,目前你如果去銀行存錢,可以存普通定期存款,最短3個月,最長5年,按照票面利率結算,比如現在1年期理財存1萬到期給付10195元。可以存儲蓄型國債,國家發行,安全可靠,一般只有3年期和5年期,利率大概在4%左右,每年的3-11月發行,每月固定的10號購買,有憑證式和電子式國債。憑證式國債有單子,電子式國債是存在銀行卡內購買。可以存保本型理財,本金受保護,收益率預期收益率,目前大概在3.0左右,期限短,中間不可支取到期自動到賬。2、穩健型理財。可以存非保本型理財,銀行的理財還是比較穩定的,目前標註的非保本理財也沒有出現過本來損失的,原來銀行都是剛性兌付,現在國家政策規定不再是剛性兌付了到產品形態都是沒有變化的。還是可以嘗試的。可以存基金,基金可以購買貨幣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等都是風險等級很高的,需要詳細瞭解後再購買,對於剛開始買理財的來說還是購買1說的吧。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大家購買前還是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然後再購買吧。


我的ASMY


現在最好的理財方式應該是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有懶人理財之稱,適合那些沒有時間的人和新手。

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具有類似長期儲蓄的特點,能積少成多,平攤投資成本,降低整體風險。

基金定投一般選擇指數基金進行定投。指數型基金是最適合定投非常受歡迎的一種基金,受基金經理的影響很小。一般會選則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和創業板指數進行定投,一般堅持定投2-3年以上會有不錯的收益,也可以定投增強型的指數基金,收益會更高,當然風險也很高。

為什麼基金定投比一次性買入基金好呢?

打個比方,投資者以基金定投的方式買入一隻基金,每個月投資1000元。第一個月:基金價格2.2元時,您買入454.5份;第二個月:基金價格2元時,您買入500份;第三個月:基金價格2.1元時,您買入476.2份;最後總計買入1430.7份,平均成本為2.1元。在第四個月上漲到2.2元時,投資者全部賣出盈利143.07元,相當於4個月的時間,以3000元的持倉成本盈利了4.77%。

這時投資者如果是在第一個月滿倉買入,那麼2.2元買入了3000元,在第4個月2.2元賣出時沒有賺到一分錢,還要虧損一部分手續費,這就是最簡單的基金定投對比後,所能帶來的實際收益。

2019年定投指數型基金收益前十排名

(數據來自南方財富網)

注意事項

不是所有基金都適合定投。

定投雖能平均成本,控制風險,但也不是所有的基金都適合。債券型基金收益一般較穩定,定投和一次性投資效果差距不是太大,而股票型基金波動較大,更適合用定投來均衡成本和風險。定投什麼基金是由你的投資時間決定,假如你的投資時間是3年以內的,建議選一些績效平穩的基金。如果是3年以上的選一些波動較大的,這樣的收益可能會更大。

定投基金不是穩賺的。

定投基金是有風險的。如果股票市場出現類似2008年那樣的大幅度下跌,即使是採用基金定投的方法,仍然不可避免賬戶市值出現大幅度暫時下跌。


學股談金


購買指數基金,尤其在中國股市還在低位的情況下,長期持有指數基金,會獲得不錯收益。

首先,我們的A股上證指數在2015年從5000多點一直跌到年初的2500點,調整了一半還多,不少個股都跌去了70%甚至更多。就算經濟環再差,後面上漲的概率還是要大於下跌。

另外,在我們的股市調整時候,全球外圍股市基本都在大漲,很多國家的股市指數上漲了五倍甚至更多。

其次,指數基金是專家理財。如果你認為自己的能力在一個基金公司之上,那就自己炒吧。何況,一個基金公司要配備研究員做調研,有自己的風險控制委員會。

第三,基金是分散投資,最大程度降低個股暴雷的風險。在基金的投資規則中,每隻股票最多是基金資金的10%,也最多能買到股票流通股的最多10%。

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尤其在股市不太好,上市公司業績整體下滑時,會控制風險。

第四,買指數基金最省心。指數基金對標的都是市場中最好的一些個股集合,如上證50中證500等指數。嚴格按照這個範圍挑選投資的股票。

能做的基金公司都給你做了,你需要的就是買入,或者是定投式買入即可。

時間是基金最好的朋友,投資也需要抵制誘惑,堅持正確姿勢。給指數基金更大的空間,長期持有優質基金,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關注“劉哥聊財經”,關注有意義的財經生活!


麥子財經


昨天有位朋友在我的文章下留言:股票格局大一點本身就不會虧錢,只做質地優良的股票,無數次的買入只為一次確定的賣出,持有才是賺錢的秘訣。@阿桶64354126

之後我補充了一點:對回報預期低一些,會更加簡單,財不入急門;盈利少好過沒有,更好過虧損。

對,2019年最好的理財方式就是買股票,買質地優良的股票。

為什麼要買質地優良的股票?

就像買質地優良的商品一樣,品質好將來有升值的空間。因為品質好將來一定也不愁賣。股市當中最大的風險是股票暴雷;質地優良的股票沒有退市的風險。當然這類股票不會是股市中漲幅居前的股票但也不會有很大的下跌的幅度。我們看重的恰恰是它的穩定性好適合長期投資風險小。

這類股票通常都有穩定的分紅,對於投資者而言這是一筆穩定的收入。

我今年佈局的股票是券商的龍頭中信證券;壹級銀行股的龍頭農業銀行和建設銀行;這所有的股票現在處於浮盈的狀態。

選擇對了股票怎麼買?

一:在低價的時候買入或者是低價的區域買入。

股市盈利最基本的邏輯就是低買高賣。質量再好的商品要講究性價比;品質好價格高的股票不符合我們選股的要求。因此我們要選擇性價比高的股票;股票的品質好,公司的基本面好而且股價還低。也就是股價被低估的時候買入,中國的股市牛市短熊市長;股價會長期處於熊市區域,或者底部區域。

說著簡單一些就是股票總是的下跌,我們有很多買入的機會。

二:分批次買入獲得更好的持倉均價。

既然股票下跌的時候更多。我們就應該在下跌的過程當中不停的買。因為股價越低性價比越好;我們就能夠以更低的價格獲取更有優勢的股票。

簡單的理解就是,雖然股價下跌,價格便宜了,但是股票的品質還是相同的。10塊錢的中信證券,跟20塊錢的中信證券的股票品質是相同的。但價值卻差了一倍。

買股票制之後怎麼賣?

請大家仔細考慮上證指數的k線圖,自2007年一直到2019年。12年時間只有兩次真正的牛市,每一段牛市延續的時間多久?不到一年的時間,其他10年時間股市的上漲都是結構性的向上反彈,所以說我們一定在獲利之後主動的逐步平倉;結構性的反彈之後,價格會跌下來,我們再買進去,不停的吸籌獲利。

以上就是股市投資的邏輯,第一:買好股票,第二:在便宜的時候買,第三,股價上漲之後分批平倉。

因為我們只有補倉的邏輯,沒有止損的邏輯,買入的股票又沒有退市的風險,這樣炒股當然不會虧損了。收益率可能不很高,但是平均年化15%以上,跑贏理財產品,跑贏通脹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更多金融知識 | 交易技術 | 財經資訊請關注我√


八位數花園


相信一定聽過一句話:“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在投資理財的角度,就叫:分散投資。


所以,沒有最好的理財方式,如果真的要有說,我覺得最好的方式是:長期養成理財的習慣。


目前大家瞭解比較多的理財方式有:銀行理財產品、國債、基金、p2p等。其實都可以參與,但還是那句話,分散投資。p2p不是不能買,是風險高但收益高,如果是保守型可以不考慮,但能承受一定風險,當然也能買入適當的p2p。


如果覺得不想投入那麼多精力,簡單理理財,找個不錯的理財方式,那可以重點了解基金定投:


1、基金

什麼是基金,專業術語的理解是: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


簡單理解就是:

一個小區有100人,隔壁要開發房地產項目,小區王阿姨覺得項目不錯,但是投資金額要100萬,她沒有這麼多錢。

於是她聚攏了小區100人,一起湊100萬,可多可少,最低要投1000元。

然後去投資地產項目,以後賺錢了,按照投入比例分紅。 如果虧了,大家對應比例承擔虧損。


我們常見的基金有: 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指數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基金。


(1)貨幣基金: 其實餘額寶就是貨幣基金,我們把錢放餘額寶裡,餘額寶就聚攏了很多錢,這個時候,馬雲就去和銀行談,我把這筆錢放你們這,給我高點利息,比如4%,然後餘額寶給我們3.8%,自己賺0.2%。

貨幣基金的錢是投向銀行存款/存根這類,穩定、低收益、靈活的

(2)債券基金: 政府和企業會發行債券,比如前段時間華為發了幾百億的債券,意思是像民間借錢,然後按照約定的時間還錢,還帶不錯的利息。

這個利息其實對於民間來說就是收益。

因為涉及金額高,華為要湊錢,不能幾萬幾萬的湊。 那這個時候有個中間人,將幾萬幾萬湊到一起,然後再去買華為的債券,華為只需要和這個中間人籤協議。

中間人就等於債券基金。

(3)股票基金:

這個比較好理解了, 股市跌宕起伏,個人買容易被割韭菜。

於是就有股票基金,散戶把錢給基金公司,基金公司拿我們的錢去投資股市,他們有專業的人士分析股市行情,買手投入賣出。

(4)指數基金: 也是投股市,但是是投特定指數,比如標普500指數,滬深指數300等。

這些都是比較好的股,但也是波動比較小的股。

自然收益高的概率沒那麼高,虧的概率也相對沒那麼高。

(5)混合基金: 那就是前面說的基金,混合投。

100塊錢, 10投股票基金,50投貨幣基金,剩下的投指數和債券基金。


那什麼是定投呢?


因為貨幣、債券、股票、指數等都會有波動,和經濟情況有比較緊密的聯繫。

定投就是定一個時間和金額投入,比如設每個月10號,固定投入500元。


通過定投,可以讓這個投資更平衡。

比如這個月投了500,但是這個月股市不是很好,虧了100,賬戶裡剩400。

但是下個月你又投500,賬戶就是900,但是這個月股市好,賺了200,上個月虧的100賺回來了,還多賺了100。


關於怎麼做基金定投:

要看你的性格和需求。

(1)比如你是保守型的,那就定投貨幣基金或債券基金,這個基本是穩賺不虧的,但是收益沒那麼高。

(2)比如你是保守帶點激進,那就投指數或者混合基金, 平淡中帶點刺激,收益比貨幣基金高,但也有可能會虧(概率沒那麼大)

(3)如果是激進型,最好就是股票基金,收益對應虧損風險。


智囊保


沒有最好的理財方式,只有自己理解認識到位的理財方式才是最好的:

銀行儲蓄到支付寶

以前支付寶沒有出來之前,剛畢業工資也不多,那個時候,各種理財方式也沒有那麼多,股市期貨也更加不會認識,那時候僅僅計劃著,每個月定期儲蓄幾百元,儲蓄半年,半年到期後再繼續存進去,每月每期的週而復始循環下去,當時想著這個理財方式蠻好的,堅持了半年,支付寶推出來了,然後轉投支付寶了。

支付寶到p2p

支付寶推出來後,廣泛受到人民的愛戴,人民把所有不用的叄仟前部存進支付寶然後轉到餘額到,享受到收益,結果支付寶存款太大引起監管的注意,只能限制每個支付寶用戶存多少錢,不能存太多,這個時候p2p剛剛開始興起,8%到30%的年利率不等,但是有個缺點就是,沒有到期不能取出,贖回好像也不行的,這個沒有監管,風險太大了,到現在都在不斷的暴雷當中,所以現在理財方式p2p是最危險的了。


購買基金、股票

工作幾年後有了一點資金,同時崗位的升遷,為自己認識更多的人才打下了基礎,對資金和過票有了一定的瞭解,結果衝進去,經歷了最嗨峰頂的時候,到現在谷底滿身傷痕啊,原來打算在股市裡賺錢的,結果每天高買低賣,典型的韭菜命,虧得褲頭都不剩,所以入市須謹慎,股市有風險!

總結

綜上所述,這幾個方式我都嘗試過,股票是虧得最多錢的,但是我仍然對人民幣充滿了希望,仍然想在股海里翻身,現在我只想每月存股,就像定投資金一樣,不頻繁的操作了,減少交易費用,堅持10年,每年都可以享受到股價上漲帶來的收益和股票的分紅,但是選股一定要選優質的白馬股,我相信,只要你有耐心,這就是最好的理財方式了。


老梁說財務


一、儲蓄是目前最好的理財方式

理財的方式包括了儲蓄和投資。目前的經濟環境甚至在未來很長的一段經濟復甦期,現金為王絕對是趨勢,甚至特殊的時間段黃金為王。不要聽信周圍所謂的“磚家”或者“大師”的蠱惑,如今各行各業的經營行為中,不缺的是庫存,缺的是客戶和現金流。市場的供求關係決定了,稀缺資源一定會越來越貴,哪怕短期會出現波動也不會影響它的長期趨勢。而把握現金流最穩妥的方式就是儲蓄,市場環境不好的時候,所有的投資只是一夜暴富遊樂場的進場消費購物券。

二、健康是最好的理財風控行為

每個家庭一生的收入中,絕大部分要投入健康的開支。如果把人生的財富積累當作一場理財的遊戲。那麼健康的管理就是最大的風險控制行為。任何自以為是的中產階級在重症病房裡也就是灰飛煙滅的結局。

三、增加見識是最好的獲利行為

所有的盈利方式就是買賣賺利差,靠的就是信息不對稱。只有投資脖子以上的大腦才是最靠譜的理財方法。不論是通過知識的掌握少去交智商稅,還是靠知識經濟獲取價值變現,都是最好的理財方式。

更多實體創業故事,請關注我陸續發表的文章。希望能給您帶來啟發與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