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邊看球邊看片,快私藏這個影單

今天晚上,俄羅斯世界盃即將拉開大幕。4年真快啊。

4年一度的球迷盛宴,無疑是接下來一個月球迷們最關心的話題。

伴隨著32強的廝殺角逐,我們還會看到身邊的朋友們一張張熬夜看完球后的惺忪睡臉,已經數不清的圍繞著比賽的故事段子,以及不同陣營的球迷和偽球迷們激烈的爭吵和撕逼。

一個好消息,這屆世界盃的大部分比賽,對於國內的球迷都算是十分友好,只有部分場次安排在凌晨2點,其它時間都很好接受,不用再忍受動不動凌晨三四點開球的煎熬。

但圍繞著“懂球帝”和“偽球迷”的撕逼,卻永遠不會停歇。

今天,就讓我們通過以下8部足球電影,來甄別一下你的球迷成色哦。

1

預 選 賽

少林足球

邊看球邊看片,快私藏這個影單

星爺自導自演的這部電影相信很少有人沒有看過。如果真的有,那隻能說你太不關心足球,也太不關心電影了。

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看過遠不止一遍,片中的很多段子和笑料,也是反覆被拿來使用。

比如趙薇和莫文蔚的經典小鬍子扮相;

又比如星爺那句著名的“做人如果沒有理想,和鹹魚有什麼分別”;

再比如功夫失而復得的少林隊,“回來了,我感覺到都回來了”。

《少林足球》浸潤了星爺的小人物勵志哲學,是最具代表性的個人作品。這部電影也獲得了當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那時的金像獎含金量不可與今日同語)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也算是他獲得業界肯定的一部巔峰之作。

球迷指數:★

如果連《少林足球》都沒看過,還是不要自稱球迷了吧。

2

小 組 賽 第 一 輪

一球成名

邊看球邊看片,快私藏這個影單

《一球成名》是好萊塢於2005年拍攝的一部足球電影。後來又在07年和09年拍了兩部續集,一部比一部爛。

眾所周知美國是足球荒漠,雖然美國隊在世界盃上不時有驚人的表現,但是在美國國內,足球就是一種不入大眾法眼的三流運動。

《一球成名》拍得只能說是相當中規中矩,整個故事是一個典型的好萊塢勵志片的套路,窮小子如何經歷挫折與挑戰,最後實現職業球員的夢想。

因為是足球題材,本片當初也贏得了不少球迷群體的關注,算是足球題材的入門級電影吧。

球迷指數:★☆

都說是入門級,當然是大部分人都看過了

3

小 組 賽 第 二 輪

我愛貝克漢姆

邊看球邊看片,快私藏這個影單

英國拍攝的一部足球電影,走的是通俗喜劇路線。但是起碼把故事背景放在了足球誕生的老家——英國,故事上更好讓人接受一些。

《我愛貝克漢姆》講的是一個印度裔少女因為瘋狂地喜愛貝克漢姆而加入女子足球隊,最終打破種種傳統的桎梏實現夢想的故事。

故事很歡脫,依然不免套路。但是由於有貝克漢姆這個因素加持,自然俘獲了不少女性觀眾。要知道,2000年前後的貝克漢姆不但是英格蘭的英雄和偶像,而是全球的流行符號。國內想必也有不少球迷(尤其是女球迷)是因為貝帥入了足球的坑。

球迷指數:★★

由貝克漢姆入坑一點也不丟臉

4

小 組 賽 第 三 輪

勝利大逃亡

邊看球邊看片,快私藏這個影單

說起足球電影的經典,大多數人可能都會拿出這部《勝利大逃亡》來說道一番。

這部電影的確有太多經典之處。導演是40年代就已成名的約翰·休斯頓,主演則是史泰龍和邁克爾·凱恩(蝙蝠俠的老管家年輕時帥的不要不要的),以及——球王貝利。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曾帶領英格蘭獲得1966年世界盃的博比·摩爾也參演了本片。

從卡司上來講,這應該是足球電影的巔峰。既有最頂級的球員參演,導演和明星也是最頂尖的。

至於故事,很多看過的朋友都知道,講的是二戰時被納粹德國俘虜的盟軍,在一場足球友誼賽裡贏了德國,大挫對方銳氣。最後更是通過球賽的契機,成功越獄逃亡。

每次看完這部電影,那叫一個暢快淋漓。

球迷指數:★★★

看過這部《勝利大逃亡》,才算是真正入了門。恭喜進入淘汰賽

5

1 / 8 決 賽

魔鬼聯隊

邊看球邊看片,快私藏這個影單

《魔鬼聯隊》的導演大家應該不會陌生,乃是《國王的演講》的導演湯姆·霍珀,一位典型的英國導演。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英國的傳奇教練布萊恩·克拉夫,他曾帶領名不見經傳的德比郡獲得了英格蘭聯賽的冠軍,在當時堪稱奇蹟。功成名就之後,他改投正處於巔峰的利茲聯隊執教,成績卻一敗塗地。

本片描寫的正是克拉夫一起一落的這個過程,兩者強烈的對比之下,凸出的是克拉夫自己的內心寫照。

湯姆·霍珀的這個角度,可以說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卻實現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魔鬼聯隊》也可以說是史上最優秀的足球電影之一。

球迷指數:★★★☆

不按套路出牌,往往能出奇制勝

6

1 / 4 決 賽

尋找埃裡克

邊看球邊看片,快私藏這個影單

《尋找埃裡克》出自另一位英國名導肯·洛奇的手筆,肯·洛奇老爺子自己就是一個鐵桿球迷,在他的電影裡,遠不止一次出現足球元素。在電影界,肯·洛奇則是憑《風吹麥浪》和《我是布萊克》兩度摘獲金棕櫚的頂尖大師。

《尋找埃裡克》的主人公埃裡克·畢肖普是英超豪門曼聯的鐵桿粉絲,尤其喜愛曼聯的傳奇巨星埃裡克·坎通納。畢肖普的生活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他自己出了車禍,兩個兒子也都陷入了糾纏不清的麻煩。失意的他借大麻和酒精麻醉自己,卻在精神恍惚時感覺偶像坎通納來到了自己身邊,逐漸幫組他走出了失意與困頓。

整部電影十分輕鬆可愛,坎通納親自主演,更是不改他在球場上的豪放灑脫本性。對於球迷而言,這可能是最治癒的一部電影。

球迷指數:★★★★

得坎通納一腳助力,恭喜你徹底撕掉“偽球迷”的標籤

7

半 決 賽

伯爾尼的奇蹟

邊看球邊看片,快私藏這個影單

在世界盃歷史上,傳奇的比賽有許多,但是傳奇到堪稱奇蹟的,大概只有1954年的決賽。

決賽雙方是天皇巨星普斯卡什領銜的匈牙利隊和剛從戰後復甦的西德隊。兩隊在決賽之前,曾在小組賽有過一場交鋒,匈牙利隊以8-3的血洗了西德隊。這個比分,差不多也是兩隊實力差距的體現。

那年的世界盃,匈牙利是明顯實力更勝一籌的王者之師,一路9-0贏了韓國,4-3斬落巴西,4-2贏下衛冕冠軍烏拉圭,最後來到決賽。但在決賽上,他們卻被西德隊3-2逆轉。西德隊的這場勝利,也被人們稱為“伯爾尼奇蹟”。

影片《伯爾尼的奇蹟》,借一個當年親眼在球場目睹這場奇蹟的球童馬蒂斯的視角展開,一方面是還原了這場傳奇的比賽,另一方面則是描寫了戰後德國的普通人的生活狀況。後者的意義,還要大於前者。

後來,有調查指出西德隊這次奇蹟般的逆轉,是得益於大量服用藥物,只不過當年的規則下,並沒有禁藥一說。西德隊的這場勝利多少帶有汙點,而更多人為匈牙利隊感到惋惜。

本來十分強大的他們,隊員們卻因為這場失利成了國家的罪人,很多隊員都遭到審訊與酷刑,門將甚至遭到流放,普斯卡什也不被視為國民。此後,匈牙利隊一蹶不振好多年,但那一年的他們依然是球迷心中的無冕之王。

球迷指數:★★★★☆

一場奇蹟般的世界盃決賽,改寫了無數人的命運

8

決 賽

馬拉多納

邊看球邊看片,快私藏這個影單

貝利與馬拉多納,誰才是足球史上首屈一指的球王,恐怕是球迷們撕逼最多卻永遠也撕不出一個答案的問題。

至少在我眼裡,這個王座屬於迭戈·馬拉多納。貝利的戰績更輝煌,但馬拉多納的傳奇更具神話色彩。

《馬拉多納》是庫斯圖裡卡用兩年時間拍攝的一部紀錄片,馬拉多納那記著名的“上帝之手”進球背後巨大的意義與影響,在片中反覆出現。除了足球,本片還記錄了馬拉多納足球之外的生活——與卡斯特羅的友誼,與查韋斯的私交,以及自己那段灰暗的吸毒史——馬拉多納都在庫斯圖裡卡的鏡頭下娓娓道來。

庫斯圖裡卡或許是最“瘋狂”的電影大師,兩度獲得金棕櫚大獎的他,電影裡盡是南美的魔幻現實主義氣息。而馬拉多納無疑是足球史上最瘋狂的天才,種種傳奇般的行為,無人能夠複製。

庫斯圖裡卡是馬拉多納的球迷,而馬拉多納則宣傳“只有庫斯圖裡卡的電影才是我的電影”。這樣兩位的合作,對於影迷和球迷而言,註定是難以複製的傳奇。

球迷指數:★★★★★

如果你看過並且喜愛《馬拉多納》,真·懂球帝和真·影迷就是你了

(本文的“球迷指數”純屬玩笑,如果你當真了,那就轉發讓身邊的朋友也來驗一驗真偽吧)

給球迷朋友們一個小福利:本屆世界盃賽程時間表。

邊看球邊看片,快私藏這個影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