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4大腫瘤急症,請牢記這些處理要點!

4大腫瘤急症,請牢記這些處理要點!

腫瘤本身及其治療均可出現緊急情況,迅速有效處理各類腫瘤急症,避免發生死亡或嚴重的永久性損害是腫瘤科醫生的一項高難度的挑戰。現總結常見急症併發症處理要點,以供參考。

作者丨JADE SNOW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一、上腔靜脈綜合徵

上腔靜脈綜合徵是通往右心房的上腔靜脈血流受阻引發的一系列症狀,為臨床最常見的腫瘤急症。

主要症狀:

呼吸困難、面部腫脹、咳嗽、頭痛、視物不清、聲嘶、鼻塞、舌頭腫大、噁心、頭暈和喘鳴;

主要體徵:

頸靜脈怒張、上肢水腫、面部和上身充血、球結膜水腫、精神狀態異常、嗜睡、昏迷、暈厥。

緊急處理:

• 患者應立即臥床、抬高頭部及給氧,抬高上肢,利尿劑和限制鹽的攝入能使水腫減輕,但一般不鼓勵採取脫水治療以避免引起血栓。

• 腎上腺皮質激素能抑制正常組織內的炎性反應從而減輕壓迫,可短期使用。

• 皮質激素對於氣道梗阻無效,必要時需要氣管插管或緊急氣管切開。

• 由於患者常處於高凝狀態,必要時可給一定的抗凝、抗栓治療。

• 患者需通過下肢靜脈輸液,以避免加重症狀及導致靜脈炎。

二、脊髓壓迫症

脊髓壓迫在是晚期腫瘤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急症,其中硬膜外腔腫瘤轉移所致的脊髓壓迫,極易造成永久性損害,應當儘快採取有力的急救措施,以逆轉已存在的神經損害及保護脊髓功能。

主要症狀:

90%的患者表現為疼痛,與脊髓受累的部位一致,開始為一側,呈間歇性,用力或改變體位任何引起神經根受牽拉的情況均可誘發或加重疼痛;

主要體徵:

脊髓半切綜合徵,即病變水平以上的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深感覺障礙和病變對側水平以下2~3節椎體的痛溫覺減退;感覺障礙,表現為束帶狀、肢體發麻、燒灼或針刺感。

緊急處理:

• 應立即靜脈內給高劑量的地塞米松,首次用10mg,靜脈衝入,然後每6小時靜脈內再給4mg,可以迅速緩解疼痛及改善神經功能;

• 之後採取放射治療或外科治療去除病因,同時逐漸減少激素用量,以避免高劑量激素引起感染、潰瘍等嚴重併發症。

三、高鈣血癥

高鈣血癥是常見且危及生命的代謝急症,高鈣血癥影響多器官功能,並引起許多病理、生理改變,甚至比腫瘤本身更危及生命,故需早期診斷及緊急治療。

主要症狀:

脫水、體重減輕、畏食、瘙癢、煩渴;疲勞嗜睡肌無力等神經肌肉症狀;噁心嘔吐等胃腸道症狀;甚至多尿、腎功能不全;心電圖異常。臨床表現幾乎包括各個系統,極易與藥物的不良反應或晚期患者的衰竭症狀,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轉移的表現相混淆,因此出現相關症狀必須進行實驗室檢查,包括血清鈣(大於3.7mmol/L可引起高血鈣危像)、磷酸鹽、鹼性磷酸酶、電解質、血BUN、Cr等。

緊急處理:

• 首先進行大量的水化(如250~300ml/h)增加尿鈣排洩並靜注呋塞米來減少鈣的重吸收;

• 使用2~8U/kg降鈣素,可以迅速降低血鈣,但同時需使用糖皮質激素,否則很快產生抗體,使用期間血清鈣如再次升高必須換用其他藥物;

• 每天使用40~100mg潑尼松,進行幾天的大劑量激素治療,直至出現明顯的降鈣效果;

• 使用唑來膦酸、伊班膦酸等雙膦酸鹽類藥物,是目前治療高鈣血癥最常用藥物。

• 如可能,儘量做些最小程度的活動,如完全不活動可加劇高鈣血癥;

• 儘可能停用抑制尿鈣排洩的藥物(如噻嗪類)或使腎血流減少的藥物及H受體拮抗;

• 此外,必須停止高鈣飲食,維生素DA或其他維A酸類藥物。

四、腫瘤溶解綜合徵

腫瘤溶解綜合徵是大量腫瘤細胞迅速死亡、細胞內代謝產物特別是尿酸和細胞內離子成分釋放入循環,超過腎臟排洩能力,導致代謝紊亂,最終發生急性少尿性腎衰竭。常見於全身化療時。

主要症狀:

常無症狀,僅在出現特徵性實驗室代謝異常時才偶然發現,包括高尿酸血癥、高磷血癥、高鉀血癥和低鈣血癥;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噁心嘔吐、嗜睡、虛弱麻痺、尿液渾濁、腎絞痛和繼發於尿酸水平升高的關節不適。需嚴密監測實驗室指標,以免延誤處理,發生腎衰。

緊急處理:

• 快速水化利尿,輸液200~250ml/h(2~3L/d),同時加入碳酸氫鈉以鹼化尿液、增加尿酸溶解,使腎小管內沉積物達最少,可給予袢利尿劑,以增加尿量,加速終末產物的排洩,但高磷血癥患者要避免過度鹼化尿液(避免pH>7.5);

• 可給予別嘌醇降低尿酸,用量為200~400mg/(m2*d),口服或靜脈注射均可(口服最大量800mg/d,靜脈最大量600mg/d)。

注:以上內容為緊急處理要點,以供方便記憶,總結自《臨床腫瘤內科手冊》第6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