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此人為滿足母親心願蓋了一座宅邸,三百年後成5A級景區

陳廷敬,出生於明朝崇禎時期,澤州府陽城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

此人為滿足母親心願蓋了一座宅邸,三百年後成5A級景區

陳廷敬自幼聰明好學,順治十五年(1658年),十九歲的陳廷敬考中進士。

康熙皇帝繼位後,陳廷敬擔任起居注日講官,累遷翰林院侍講學士,掌院學士,日值弘德殿講經,深受康熙的器重。

1676年,陳廷敬擢升內閣學士,充經筵講官,成了皇帝的老師。

陳廷敬一生除了長期擔任侍讀、侍講學士外,還擔任過很多部門的長官。

比如吏部、戶部、禮部、刑部,他都擔任過尚書,最大官職為文淵閣大學士,相當於宰相。

陳廷敬在任職期間,廉潔奉公,整治貪汙,進行了一系列的吏治改革,卓有成效,他也成為了康熙一朝不可或缺的重臣。

陳廷敬還編寫了很多著作,個人作品有《午亭文編》、《河上集》、《參野詩選》等。

還有他主持編撰的國家級典籍,有《世祖章皇帝實錄》、《鑑古輯覽》、《政治典訓》、《平定三逆方略》、《康熙字典》等。

其中,《康熙字典》成為了一部具有深遠影響的漢字辭書。

由於陳廷敬非常有才學,康熙皇帝就捨不得讓他離開朝廷,陳廷敬也沒有時間回家看望老母張氏。

此人為滿足母親心願蓋了一座宅邸,三百年後成5A級景區

張氏也非常想念兒子,就想到京城來看看陳廷敬,更想看看北京城是什麼樣子。

當時從山西到北京差不多要走兩個月的路程,張氏年事已高,陳廷敬擔心母親經不起長途跋涉。

於是陳廷敬就讓人告訴張氏,說不要來北京了,他會在老家建一個大宅院,會跟北京的紫禁城一樣。

接著陳廷敬就在北京找來工人,讓他們去到山西老家修建宅院。

這一來,張氏就打消了去北京的念頭,沒事她就看看這些工人們施工。

陳廷敬的伯父本在明朝崇禎時期就修建了一座很大的宅院,北京來的工人就以此為中心繼續擴建。

最終建成的宅邸,有十六座院落,六百四十間房屋,總面積為三萬六千多平方米。

裡面花園、書院、閨樓、亭臺等一應俱全。

此人為滿足母親心願蓋了一座宅邸,三百年後成5A級景區

張氏和家鄉百姓都沒有去過北京,更不可能看到紫禁城的模樣,以為紫禁城真就是這樣了,還奔走相告。

後來,山西有座紫禁城的傳言就越傳越遠,最終傳到了康熙皇帝的耳朵裡。

康熙心想,這個陳廷敬也太僭越了,敢在老家建紫禁城,就決定親自去看看。

當他去到陳廷敬的老家後,才知道這座宅邸離紫禁城還差著遠著呢,同時也被陳廷敬的孝心所感動。

由於康熙皇帝在此住過兩夜,所以這座宅邸就被叫做“皇城相府”了。

如今皇城相府已成為國家5A級景區,被專家譽為是“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