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有哪些寫夏商周歷史的書籍?

你好紅珠寶


在不少人眼中,中國的上古時代,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充滿著神話傳說的特殊時代,其中許多人物與事件,是缺乏可靠史料佐證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研究者。


比如“我們的朋友”胡適之講中國哲學史,開頭就從西周晚期講起,並稱這是“中國哲學的結胎時代”。

張蔭麟先生寫《中國史綱》也是從商朝講起,因為當時在河南發現了商朝都城的遺址,有了文物作證據,商朝的存在也得到了不少人認同,可是夏朝卻多少被迴避了。

那麼如何才能撥開神話傳說的迷霧,去接近真正有溫度的、有血有肉的上古歷史呢?

這些書也許會給你一個答案。


No.1顧頡剛《古史辯自序》 商務印書館2011年12月

顧頡剛先生曾提出,“中國古史為層累的構成”一說。而他所做的事情,正是要將神話傳說的部分從古史中相剔除。先生十幾年如一日的苦心求索諸史籍,對不少歷史事件的記述互相對照求證,首開以科學方法研究上古史之先河。

No.2李濟《安陽》 商務印書館2011年12月

作者是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他參與了一系列的考古遺址發掘,例如安陽殷墟遺址等,李濟先生試圖通過對考古文物的挖掘研究,來為世人展現一個不一樣的商代文明。

No.3楊寬《中國上古史導論》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

顧頡剛先生曾言,《古史辯》第七冊,最應注意的是一支生力軍的加入,而這支生力軍,便是楊寬先生的這部大作。在這部書中,作者並沒有迴避神話傳說中的人物,而是以傳說中的人物為中心,去研究其如何被“製造”出來,通過這種研究來還原那段歷史。(另:楊寬先生的《西周史》亦可一讀)

No.4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 長春出版社2007年1月

作者這部書中,不僅注意吸收一些新的考古研究發現,還對上古時代不同地域之間的物質文化交流進行了較全面的考察。先生在此書中所強調的“走出疑古時代”,也逐漸成為了學界的新思潮。

No.5許倬雲《西周史》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1月

在本書中,作者著重於考察西周如何由一個小邦成長為國家,並建立起超越國家的封建秩序的過程。該書對西周的官僚制度、經濟文化發展等都進行了全面的敘述,是海外研究上古史的典範之作。

No.6許宏《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認為,考古需要想象力。為了給自己大膽的設想提供可靠的證據,他的足跡遍及陶寺遺址與二里頭遺址等早期文明發源地。通過走訪,他逐步建構起一條時間的長線,以撥開蒙在夏王朝誕生問題之上的神秘面紗。

No.7孫慶偉《鼏宅禹跡》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夏文化不是沒有發現,而是用什麼方法去辨認它”。在“釋古”信念的支撐下,教授將考古材料提升為史料,以清晰的概念界定與可靠的研究數據等進行深度解讀。而他做這些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證明夏王朝的存在。

No.8李峰著,徐峰譯,湯惠生校《西周的滅亡》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2月

西周政權為什麼會崩潰?僅僅是因為“烽火戲諸侯”嗎?在本書中,作者認為,西周的滅亡不僅是因為其所處的特殊地理環境,還與西周自身的政治體系難以有效應對外部挑戰有著極大的關係。

夏朝到底是否客觀存在?二里頭遺址能否作為夏朝文明存在的可靠證據?商周時代的國家體制發展到了怎樣的高度?我們相信,通過這些書目的閱讀,身為讀者的你心中,一定會有一個答案。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期待更多研究成果的問世!


參考文獻:

顧頡剛《古史辨自序》 商務印書館2011年12月

孫慶偉《人人爭說夏文化是不嚴肅的!》 來自:三聯學術通訊2018年5月9日


歷史研習社


這幾天世界盃,小黑總是看球,雖然沒有看晚上兩點那場,但也是熬夜的,更重要的是,小黑最近買了幾次足彩,結果大家是知道的,那叫一個慘不忍睹,所以小黑的臉更加黑了。如果問題回答的不好還請見諒額。

夏商周歷史的書籍其實挺多的。古代文獻有《史記》、《尚書》、《戰國策》、《國語》、《左傳》

現代有中國社會科學院著宋鎮豪先生主編的《商代史》一共12冊(沒有記錯的話),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相當不錯,還有許倬雲先生的《西周史》、楊寬先生的《戰國史》。這些都是歷史學界的經典書籍。



當然小黑也要侃侃三代考古的書籍。鄒衡先生的《夏商周考古論文集》還有杜金鵬先生的《夏商周考古學研究》是三代考古的必讀書籍之二,而且兩本書觀點多有牴牾,可以代表兩大主流觀點。還有王立新先生的《先秦考古探微》





小黑侃大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