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有些農村出來的大學生混得比較差?

武漢裴sir樓市


這個問題我有些心得體會:

首先,農村出身,起點低於城市的是個硬傷,包括經濟條件,自信心,眼界和親朋圈子等,都欠缺一些優勢!其中最可貴的自信心資源,農村出身的大學生往往掌握不好分寸,要麼極度自卑,要麼相當自大,心態失衡情況較嚴重,即所謂的情商先天弱勢,這個在機會和風險多多的今天,影響是很大的!

以上算是內在原因或主觀原因!

接下來要分析社會環境原因!

自從大學生畢業不分配工作以來,大學生就業現象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裡的”神通”拼得就是各自的資源,而就業的環境基本上都是城市環境,農村出身的大學生在就業這一關上自然又落下了一大截,這一點相信大家也不會有異議!

最後要”敲黑板”的一點,其實也是最根本的一點那就是:國家最近這些年來的政策本質上也是“抑農興城”的,比如鼓吹城鎮化,實質上是強化城市人的既得資源和利益,盲從的農村人則基本上是赤手空拳去建設城市,獲得微薄的薪資餬口,城裡人都從城市資產裡獲得了最大化收益,就象馬雲前不久剛說的,現在的一二線城市高房價是對三四線以下城市人的剝削,同理,而且更慘的真相是,三四線城市高房價更是對農村人的剝削,因為農村的房子沒產證,不值錢,不能為農村人進城提供任何鋪墊!這僅僅是政策性不公平的一個例子!這樣的例了不勝枚舉!

當然啦,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任何遊戲都有玩膩的時候,城鎮化拉動經濟的遊戲已於今年被蓋棺定論了!逆城鎮化已拉開了序幕,下一個十年,農業農民農村會有更多的機遇和發展空間!借用一句話勸慰農村出身的大學生們:擠不進的城市空間就別再硬擠了!努力用現代科技和思維方式武裝自己,好好發展自己的家鄉,眾人拾柴火焰高,相信會創建出更美好的新農村,同時成就一群自尊自信自強的現代潮人!


Sugar131


有一個事實是大多數農村出來的大學生確實是比城鎮的大學生混得差一點,的確是這樣的,尤其是偏遠落後農村的大學生,以上說的是大多數,並不是全部的。甚至是有些家庭借錢供讀的,畢業後沒有很多能在大城市站穩腳跟,最後還是選擇回去發展。這是由於什麼原因呢?我認為是以下幾點:

  • 第一是社會競爭的壓力,大家都知道以前的大學生畢業之後,都會有工作分配的,而不是自己去找,壓力遠小得多。農村畢業的大學生,大部分和城鎮畢業的是有差距的,畢竟城鎮的教育水平要高很多,尤其是相對於落後的農村,是有農村畢業的大學生學歷等比城鎮畢業的高很多的,但是這個概率又有多少呢?畢業後,在大城市生活是需要成本的,剛開始畢業,自己的收入肯定不會多的,甚至要倒貼才能活下去,沒有成本,連活下去都很難,何來的今後發展道路?不得不有離開的想法,即便心中有多少的不捨。


  • 第二是關係和背景,農村畢業的肯定沒有很多的背景,走的彎路肯定是很多的,這個是很重要的,困難多了,有些甚至是無法解決的,只能選擇離開。


  • 第三是農村的學生,成家立業的傳統觀念比城鎮的要重,一個女生到了三十歲就一定要嫁人了,農村的丁克族遠沒有城鎮的多。等到了一定年齡還沒有混出自己的樣子,不僅社會的壓力,自己的家人也會催著回去的。

以上幾點就是我認為的原因,理想很美好,現實卻骨感的。

智聯校園 學生夏文峰迴答

智聯校園:求職 | 學習 | 活動 | 吐槽 | 故事 | 專屬大學生的聚集地


智聯校園


的確是這樣,尤其是那些比較落後的農村,好不容易培養出來一個大學生,有的家庭還是借錢供孩子上大學,但當孩子從大學畢業以後,很難在大城市落腳。有的混的還比較差,都不如那些曾經沒有好好學習的同學,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我也是農村的一名大學生,說實在的,混的真不如人。我覺得有以下這方面的因素

一是,農村畢業的大學生根本就沒有路子,一切要全靠自己來闖,這自然要走很多的彎路,雖然才華很重要,但現在的大學生太多了,根本就沒有什麼優勢,而這時候,關係的作用就顯現出來,同樣是用人,同樣是大學生,有關係的和沒有關係的就是不一樣,當然我說的是不發達的地區,也就是說起點就不同。所以,農村的大學生的待遇與前途就很一般,有的只能是掙的剛夠自己花

第二,大家知道,現在畢業的大學生都不包分配,都是自己給自己找工作,現在的工作壓力,就業壓力還是很大,很大的農村大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且在離家很遠的地方找工作,這肯定要花費很多的時間與金錢,而農村人的觀點是,我供你上完大學,就不可能還給你經濟支援,而農村大學生一旦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就面臨著失業,就面臨著回家,一切從零開始,但農村適應大學生的工作畢竟有限,這時農村的大學生更找不到好的工作

第三,也是因為農村的大學生,因為讀大學,自己的年齡大了,而沒有上大學的人已經在事業上小有所成,甚至結婚有了孩子,但農村的大學生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甚至還要面對別人的指指點點,農村的大學生真是壓力山大。未來的他們何去何從,還是先面對現實吧!

以上僅個人觀點,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


鄉村小二哥


題主說的這個問題的確是如今的普遍現狀,如果我們能換個角度來看似乎就不用看的如此悲觀,甚至說我們是處在一個最好的時代。從古至今中國都是階層高度固化的社會,就像金字塔一般不同階層的人想要實現跨越是難於上青天,古時候寒門學子通過科舉躍龍門總是鳳毛麟角,大都是人從一出生就註定了結局。但如今底層的人能通過各種途徑改變現狀,而寒門學子可以通過高考去最好的學府深造,最終實現階層的跨越。當然我們不可否認農村的大學生在很多方面混的會差,我認為有以下這個幾個原因。





資源匱乏,家庭背景決定你的起點。每個人從一出生就決定了自己的下限,相比於富裕人家,農村的大學生得到的家庭資源匱乏很多。說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你出生在一線城市父母就為你準備好了房車這些最基礎東西,同時父母能夠通過關係為你找到更好的工作機會。這點是來自農村的大學生無法企及的,甚至需要一輩子的努力才可達到,一切都得靠自己去慢慢拼搏,三分天註定這是沒法改變的!


心境禁錮住你的視野,決定一個人成敗的不是你現在擁有的,而是你的心胸。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接受的教育資源往往更匱乏,同時得到的各種人際交往機會更少。而此時自己心胸被狹隘住,進而你的視野也會被禁錮。如果自己內心被禁錮住,接下來所能做的事有能有多少。有志者事竟成就是這個道理,讓自己思維開拓出來,才能走得更遠。

安於現狀總是讓人沉淪,大學生相比於一般的農村人在就業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優勢,而這個優勢有時也會成為最大的劣勢。大學生很容易找到一個穩定的工作,但混的好的從來不是靠一份安穩的工作而獲,在該拼搏的時候奮力去博才是正道,而一般農村大學生會安於現狀,很可能一輩子就這樣了!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香蕉船兄弟


我剛畢業工作那會兒,找了一份工作,工資在6000左右,不算太高,但對於我這樣的小白來說,還是很不錯的。我是外地人,因為機緣巧合結識了當地的幾個朋友,平時經常出去聚會參加活動。平時也會談到買房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買房就跟買菜一樣,他們出於好心,勸我乘著現在房價不高的時候,趕緊買房落戶,這樣以後也方便找女朋友。當地房價在1.2萬左右,而我的工資連這一半都不到,我父母雖然做個小生意,但是都是血汗錢,對於他們來說能夠毫不費力做到的事,有可能搭上的就是我全家的性命和未來。



你要說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混的差,我有點不太認同。先天的出身條件,所處的地理位置也決定了你以後的發展。一個上海本地人即使剛畢業那個2000工資,也比外地人拿10000活的更加有尊嚴,更加滋潤。本地人不需要擔心房子問題,而外地人想要落戶買房就得耗盡三代有可能更多的代價才能立足。不是農村出來的就混不好,而是起點和平臺差距太大了,你用盡一生的努力,也許才能勉強達到別人一出生就擁有的東西。這不是他們自己所能選擇的。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職場領航


看到這個問題我真的內心是非常難受的。我是農村出身,就從我的教育經歷說起吧。小學在村小隻有一年級到三年級,那時候學校的老師大多都是找到一些上過高中的家在附近的農民。我至今仍然記得因為我二年級的時候我哥(當時在鄉鎮小學上四年級)在一個週末在村子裡玩把人家村小學校長的孩子打哭了,之後我接連遭到當時那個村小校長的刁難。記得有一次我們跑早操,我們班主任是外地的,跑早操時麼起床跟操(經常)。然後校長就讓我去班主任老師門口喊老師起床,第一次喊完之後班主任迷糊中說知道了,然後我就去操場,這時候這校長就讓我去班主任房間門口在喊,等著班主任起來了一起去操場。然後我就又去喊了,之後在班主任門口一直等著。終於班主任起來了,門剛開我就被暴打一頓(還什麼話麼來得及說),被打完之後甚至直接讓我給他跪著,當時小又很害怕捱打就給跪了。被打了大概五六分鐘吧,然後才問我為啥一直叫他。(問完之後才讓我去上課)

後來還有一次假期學校好像丟東西了,開學後校長就從我開始調查,連著三四天吧,每天一到學校就被喊他房間站著,有時候問我哥假期裡都幹啥了,讓我站著想,想清楚了告訴他。有時候還會揍我,期間有一次我從早上站到快中午,想大便也沒敢說,在那一次後面我被打出屎了(絕沒有假話)。我連著三四天沒有上課,每天就是站在他辦公室門口想,回憶假期我哥幹啥去了,然後就是捱打。有時候站的我腿都僵了。

終於在這樣的環境下我三年級讀完了,要去鄉鎮的中心小學讀四年級了。聽說鄉鎮中心小學在我讀四年級那一年要從三年級開設英語課了,然後我爸就讓我從新在鄉鎮小學讀了一年三年級。那一年我讀書的成績非常好,可能是因為多讀了一年三年級吧,我數學語文基本都是班級前三。而我們的英語老師是之前在中心小學教語文的一個男老師,每天就是提一個錄音機,來上課給我們放放磁帶。上課基本都是在聽錄音機。到期末考試考英語的時候老師會在黑板上寫出答案讓我們抄。雖然中心小學老師英語課比較水,但是那個學校的老師還大都比較有師德點吧。記得我讀到五年級的時候,(在學校住宿舍,宿舍冬天生火爐子取暖)由於晚上把爐子裡多放了點煤。老師來查知道了,罰我們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去她房間門口寫生字,因為是大冬天。(那時候農村的冬天特別冷,四年級時候學校沒有宿舍,我們每天騎自行車去上學,早上起來騎自行車到學校的時候頭髮上會有一層霜)。至今我也記得我五年級的那位女班主任,因為她教會了我感恩父母。因為那次寫生字我沒有去,然後她把我叫她房間,告訴我要好好學習,她哪個下雪的天在街上看見我爸媽還在街上不知道忙啥呢(那次我被她說哭了)。回來多謝中心小學我的每一位老師,讓我在中心小學畢業後順利的考上了我們縣城最好的初中(私立學校,學費比較貴),雖然學費比較貴,我父母還是省吃儉用的供我去了那所學校。剛去縣城裡的中學,我被分到了最差的班級(按小學考試成績分)。縣城的老師比鄉鎮中心小學的老師敬業,每天都會管著我們,讓我們按時寫作業,背課文。經過一學期我我以本班第一的成績順利的被調到了重點班。在重點班級裡因為我英語很差(鄉鎮小學的英語教學水平和縣城根本不在同一檔次。班裡面英語拔尖的基本都是縣城讀小學畢業的,還有很多參加過某橋英語培訓)所以我每一次只能排名在中間。我一直以來英語很差,所以在我讀初三的時候我媽給我買了個諾亞舟學習機,有一次在寫英語作業的時候,有一個給出漢語寫對應英語的題,給的漢語是“畫家”,我就查電子字典寫上了對應的“painter”。然而其他同學寫的都是我們剛剛學過的“drawer”,正好那個題的答案上給的也是“painter”,這時候英語老師就把我叫到辦公室問我畫家的英語是啥,我當初只是查的寫上去,並沒有記下。然後她就直接問我哪來的習題集答案(一般答案在發習題集之前老師都給沒收了)。我說我是查字典的,然後她就說你查字典能沒有記下。然後問我怎麼拼的我也沒記下。然後認定我是抄的答案,讓我把答案交過去,我說我沒有答案,然後她就給了我兩條路:要麼把答案交過去,要麼以後別在交英語作業了。就這樣我後面把作業交上去她也從來不批改。就這樣我初三整整一年的英語作業沒有被批改過,因為當時小這種事都不知道去怎麼解決。這樣我的英語成績越來越差。但是幸運的是中考時候我憑藉這我其他科目比較好的成績考入了市裡一所比較好的高中。

在高中報名那一天是我第一次去市裡,我爸帶著我,揹著被褥,我的高中在某市大學醫學院的對面是一所比較好的二本學院,好像還有幾個一本專業,在學校門口的時候我爸對我說,在高中好好讀書,以後能考上這所醫學院就好了。就這樣我帶著我爸的願望開始了我的高中生涯,因為中考成績比較好,我被分在了年級最好的一個班級(三十個班有三個最好的班)。周圍的學生都說市區的方言,我不會,所以我用普通話和他們交流,我得感謝那個學校,那個班級,感謝那些同學,和當時的那個班主任,他們讓我刷新了我對刻苦學習的認識。高中三年我基本除了寒暑假沒有回過家。因為我學習其他科目都比較輕鬆,所以我把很多時間劃分給了學習英語,可能是基礎太差,還是我本來就沒有學習英語的天賦,到最後英語還是我的硬傷。記得我在高一下學期的時候我爸給我打電話說是家裡下冰雹了,家裡幾年內應該沒有啥收人了,讓我好好讀書。然後我難過了好幾天,難過農民得看天生活,難過我還在花家裡的錢,而當初讀初中就不讀的同村的小夥伴都開始賺錢了。

經過高中三年的努力,我終於在高考中取得了高於一本線67分的成績,我爸說讓我去讀醫學,可是我覺得讀醫學浪費分數,就報了一所工科大學,並且幸運的被這所大學的王牌專業土木工程錄取(比這個專業錄取線高一分)。就這樣開始了我的大學生涯,

讀大學是我第一次進省城,學校比較偏僻,我全家人都來送我。(我們村幾年也就出了不到五個一本大學生)。剛剛來到大學,我以為我的人生就要迎來了春天。殊不知春天過後還有熱烈的夏天,豐收的秋天,寒冷的冬天。在大學平平淡淡,整天除了為不掛科而努力複習,就是和室友去打打籃球,(在大學學會的打籃球)。因為一開始不會打球,所以別人打球都不願意帶我,只有每次和室友去打球,室友願意帶我一起玩。就這樣在大學找到了一個愛好。但是終究也沒有培養出自己的特長。看著大城市裡的孩子能歌善舞,時尚帥氣。在這所工科院校像我這樣的找女朋友都是一件及其困難的事情。不過幸虧我有高中同學在一所師範類院校,高中關係非常好,後面也就成了我的女朋友。就這樣大學在複習,上課,打球,戀愛中匆匆而過。到大四了我的英語四級還沒有通過,面臨著找工作,四級可是很多企業的必然要求。在九月份秋招的時候還好因為院校優勢終於有一些企業願意要我,(都是某鐵)。由於我英語沒過四級所以很怕後面沒有好的單位要我,就匆匆忙忙的準備與某鐵某局簽訂三方,打電話問家裡,家裡說我們也不懂這些,但是是國家企業應該挺好的。你自己做決定就好了。就這樣我與這家單位簽訂了合約。後來還有很多好的單位來招聘我們專業,甚至都是來者不拒,但是學校不給毀約。我只能去之前籤的這家施工單位。大學畢業後我帶著我的夢想與抱負準備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祖國的建設事業。

到了公司報到後給我們安排的一家四星級酒店住下來,然後緊接著就是十來天的培訓,主要就是一些活動和領導的講話,因為單位在外地,領導講話都是當地方言我基本聽不懂幾句,還有各種培訓我基本都是不太懂,只能看著PPT來想象他們說的是啥。那幾天可能就是工作最快樂的幾天了吧。培訓完後我們二百多新人就被分配到祖國各地的項目部。我們是一個人被分到了重慶某普通鐵路項目部。坐了一天火車去報到,項目部派車來接了我們。到項目部後為我們開了歡迎會,介紹了領導。完了已經下午六七點了吧。我們中午煩都沒吃,緊接著就是陪領導去吃飯喝酒。剛到項目部的第一天,很多人都喝多了,甚至一個哥們在桌子上直接噴泉爆發。。。吃飯間領導各種教育我們好好幹。因為是剛開始進入社會,剛開始工作,第二天一大早起來的特別早。去食堂吃早飯,我滴天這早飯是什麼,饅頭,稀飯,菜呢?原來真有才,一盤泡生薑。就這樣昨天喝完酒今天難受著肚子吃了饅頭就泡生薑。有哥們剛吃一口就出去吐了。剛去的那幾天我們十個人有八個是工程部的,讓我們都擠在工程部先待著。就看看規範,翻翻圖紙,我沒有帶電腦,(我不知道去上班還得用自己的電腦)後面我就給家裡拿了幾千塊錢買了一臺電腦,用來工作。第一天就這樣在新鮮與無聊中度過。第二天項目安全大檢查,項目部從指揮部借了一量麵包車,帶著我們去施工現場瞭解一下,一個麵包車裡塞了十幾個人。那一天我們轉了項目部所有的工地,有一個長大隧道的進口和斜井兩個工點,和其他三個小隧道,還有一座橋,一段路基(主要是抗滑樁)。讓我見到了工地的真正面貌,領略了隧道里的昏暗與灰塵。剛開始感覺很新鮮也不累到處串。後來我們工程部的九個人,都分到了個工點,而我和另外一個哥們還在工程部。緊接著我就開始了我的打印機管理員生涯。每天的工作基本就是幫工程部其他人打印方案,表格,圖紙等等。打印完了再裝訂,拼接圖紙。空閒之餘我自己在網上看視頻學習midas civil工程軟件。就這樣我過完了忙碌的一個月,新鮮勁也基本過去了,項目部給我們第一個月工資發了四千五,感覺挺可以的,啥都沒幹就拿到這麼多工資。但後面得知隔壁分部見習生拿到了五千多,憑什麼,這時候我們幾個的不平衡感出來了。但是都壓在心裡,誰也沒找領導理論。有人去問財務,財務說是每個項目部財務算法好像不太一樣。第一個月工資發了之後我給我媽和我女朋友每人買了個手機,就花完了,因為我覺得我在工地也不花錢,第一個月的工資就給我媽和女朋友買個禮物了。沒想到接下來的兩個月都沒有再發工資,直到十月一和中秋節發了八百塊錢過節費。之前我窮的手機話費都得借錢交。十一的時候女朋友來看我了,我很開心,可算項目部不給請假讓我去陪女朋友去城裡玩。每天女朋友只能呆在項目部無聊著。之前也個同事女朋友來看他,然後去找經理請假,經理說來這是工作呢,不是讓你來這談戀愛了。就這樣沒假期也不給請假,女朋友在項目部吃飯每天還得扣22的伙食費。後來這個哥們是我們幾個裡辭職最早的一個。他在十月份就辭職回去考研究生了。十一就快要結束了,我給總工說了一聲,我去送女朋友去市裡的火車站,今天去明天回來。就這樣沒給項目經理說,偷偷的去送女朋友去市裡火車站。都沒有來得及陪女朋友在市裡好好玩一圈。第一天下午到市裡,第二天一大早就得送女朋友離開,然後我還得抓緊回項目部。到了十月中旬我們終於發了八月份的工資,但是這次只發了三千一百塊錢。還是比隔壁分部少幾百塊錢。問我們辦公室的老前輩有沒有工資條,他們說好幾年都沒有見到工資條了。就這樣我在工程部幹了三個月後被調到測量組學習測量。很感謝測量組的幾個老前輩教會我使用全站儀,還告訴了我我們項目部的真實情況。原來我們這個工程是個虧損工程,經常沒有績效工資。所以項目部里人都沒有幹勁,基本能拖就拖,能偷懶就偷懶。感謝測量主管經常組織我們吃飯,然後還叫上我,讓我能夠聽到他們的酒後真言。原來在我們這種公司,被分配到這種學不到東西,又苦,又累,又不賺錢,技術含量又低的項目的基本都是沒背景的。後來聽我一起去工地的校友說他們地鐵項目,每週一天休息,每月到手4800比我們將近平均多八百一個月,但是他要辭職,我問為啥這麼好的待遇你還要辭職,他說是他們一起去的七個人,只有他一個人不是子弟,沒有背景。這時候我才恍然明白了社會,原來我並不是運氣差才會被分到隧道項目,還是虧損項目,還是人心渙散,交通閉塞的項目,而是好項目絕大多數都是有背景的人,因為好項目容易出成績,出成績才會有理由升職。並且好項目都是技術含量高學東西快,有望衝擊獎項,給匹配的都是企業精英領導,在這種地方才能快速提升,才能有所成績。我好像明白了什麼。但是那時候我還相信不管別人怎麼樣,我一定要努力幹下去,提升了自己總會有機會的。後面聽說工點上缺人做資料,就將我調去了工點。到了工點,我才明白什麼叫瀰漫著退費的氣息,每天我早上八點到工點駐地辦公室,安排帶我的技術幹部還在睡覺,我打開電腦知識,等到九點半他起來了,帶我去工地轉一圈,在工地值班室一般沒有我坐的地方,我一般只能站著,或者靠著桌子。偶爾隧道里有什麼事情了,技術幹部會帶我進去。平均一天進去一次吧。在隧道里,工人都帶著防毒面具,我默默的拿出來項目部給我們幾個新人配的棉布口罩😷帶上。可能是虧損項目,都為了節省成本吧,從來不開通風機,完全靠隔壁隧道的火車(因為我們是複線隧道)帶進來的風來流通空氣。隧道里環境非常差,灰塵,潮溼,水流,各種噪音。我在裡面呆幾分鐘就嗓子難受,隧道外面冷,裡面熱,進去時候穿的棉衣,進去後熱的脫了,有時候火車過來就是一股強風,一開始這樣沒幾天就感冒了。每次進一次隧道出來後渾身的油煙灰塵味,鼻子裡全是黑。(有時候嘴裡也有)。在工地最怕上面來檢查。每次檢查前都要熬通宵趕各種資料,不知道為啥比平時就把資料做起來跟上。第二天還得陪領導去隧道里檢查(領導進隧道檢查前都會提前開風機通風而平時裡面基本不開風機)。有一次質量監督的領導來檢查,出來罵了項目經理一早上,至於什麼原因就不說了,以防查水錶。一個隧道口子有兩個電動車,為了進隧道方便,因為進去已經三四公里了。但是電動車經常壞,電動車壞了的時候裡面報檢什麼的,我就得走著進去了,運動量一大,進去呼吸的灰塵越多,進出加上檢查我得將近兩個小時。後來實在不行我花了一百多塊錢在網上給自己買了個防毒面具。但是進去帶著和工人交流很不方便,所以說話的時候我會摘掉,這樣比之前項目部發的棉布強多了。就這樣每天我的工作就是進隧道檢查,晚上做資料,早上一邊等技術幹部一邊學習。由於項目駐點經常停水,我連著幾天洗不成澡和衣服,每天隧道里進出身上全是灰塵味。經常晚上我睡下之後工地會報檢,我就得起來去現場。終於有一次我去現場檢查完回來後再也睡不著覺了,我細細的想了想我在這裡這麼長時間成長了沒有,學會了什麼,年輕人就該多奮鬥,但是我每天就是乾重復的工作,除了早上自己起來比較早的學習了一點東西外,其他時間都有什麼收穫。我開始怕了,我怕有一天我和現場的技術主管一樣,每天就是睡覺打遊戲,把手上的活全分給新來的人,自己能不進現場就不去現場。鹹魚似的每個月拿五千多的工資,沒有提升自己,沒有生活,只有遊戲與睡覺,捎帶著做點工作。我越想越睡不著覺,慢慢的就萌生了辭職的念頭。但是我的理智控制了我,因為辭職後我還能再找得到工作麼。就這樣在困惑中過了幾個月,聽說公司要新開一個高鐵項目會抽調幾個見習生過去,我多麼希望能把我抽調過去,可是後來調令上是另外兩個哥們,他們聽到這個消息一開始很幸福,車票的查好了。誰知項目領導給公司打報告不讓他們去新項目,這樣他們就只能繼續在這散沙一樣的項目部待下去了。而我的一點點希望也破滅了,這個地方不會放我走的,我走了每人願意來的,而我又是最底層的,也不像其他職位可以從其他地方調過來給升職還有人願意。後來我網上得知我家裡事業單位招人,於是我果斷報名,然後辭職回去考事業單位了。結束了我五個多月沒有周末的日子。可是噩夢才剛剛開始。回來考事業單位報名後,每天一起床就是複習,就這樣複習了一個月考試了,最後考了75分(100分的題)排名一百多名落孫山。就這樣我失業了。失業後的的找工作之路更是艱辛。(未完待續。。。。。。)

事業單位考試失敗後,我完全的陷入了迷茫中,不知道我接下來該幹啥能幹啥。然後我到處網上投簡歷,可是大多石沉大海。終於收到了一箇中建某局旗下某分公司的面試邀請,讓我第二天去省城面試。可是不幸的是在當天晚上發生了,當天晚上下了一夜的雪,我家人不放心就讓我別去了,我也怕爸媽擔心下這麼大的雪確實不能去了(家到省城四個小時車程)。就這樣我放棄了這次面試的機會。就這樣我在家裡呆到了過年,準備村節完了再找工作。上一次失敗的工作經歷讓我對施工單位很失望,所以我不想再去施工單位了。但是我不去施工單位又能幹啥,我又迷茫,又憂慮。因為農村畢業的一本大學生在家呆的時間長了,村子裡就出來了各種鄙視的眼神和言語。就有一些傳到了我媽的耳朵裡。一天吃飯的時候我媽給我說,隔壁大嬸在村子裡說她家女兒(和我同歲)初中都沒讀完上了個技校,現在在北京都買房了,一個月一萬多的工資。買的方增值了很多。而我讀了這麼多年書,還是一本大學生現在在家裡還不是沒有工作。聽完這話我竟無言以對,也是人家說的是事實,我現在就是沒有工作,還讀了這麼多年書,這時候我內心深處第一次有點後悔讀大學了,後悔從小學到高中一路那麼的努力去讀書。還不如早早的出來去努力打工賺錢多。同齡人已經有了自己幹了七八年的工作,而我現在還在迷茫與惆悵中。

過完年之後父母都開始了果園裡的活,於是我也去幫母親幹活,在那次幫母親乾果園活的時候我才真正的知道了父母這麼多年來的艱辛(小時候也幫忙幹過農活,但是體會不到父母的辛苦)。在幫母親的過程中有一個畫面讓我此生難忘,也讓我每次想起都會淚流滿面(絕不誇張),那就是我的手靠近我母親臉的一個畫面,我第一次清楚的發現我母親的臉竟然比我的手都要粗糙好多,我母親才剛剛五十歲啊。而我現在已經二十五歲了,還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還不能讓父母過的好一點。

在我對自己職業生涯很是迷茫的時候聽說一個大學室友要轉行去搞IT,就是通過五六個月的培訓,然後進入IT行業,培訓費用兩萬多點。然後我就找了幾個我高中同學(在IT行業上班)打聽了一下這個行業如何,同學都說這個行業前景很好需要一直學習,更新知識,但是工資確實挺高的,學好了有可以每個月拿到一萬以上。我開始心動了,我覺得我也可以去培訓完了進入到這個行業,我各處打聽最後決定了IT行業一個畢竟新興的方向,找培訓機構預訂了報名(交二百訂金)。就在這之後的幾天我買了這方面的書籍在自己學習。直到有一天我聽到我一個朋友說他大學畢業後就經過IT培訓班的培訓花了兩萬多,最後找了一份每月三千的工資在省城還不管吃住。這時候我猶豫了,萬一我學完之後也只能找這麼一份三千左右的工作,我每個月可能只夠自己花吧。我開始越來越害怕了,我開始準備放棄了。

(還沒完,後面的下一次寫完吧)

然後我試著在網上給幾個小設計院投遞了簡歷,有幾個收到了面試邀請,我也去面試了,基本上工資都是三千左右不管吃住,前一兩年基本是剩餘不下的。而女朋友這邊需要我在三年內買房結婚。這讓我陷入了深思,如果在省城工作,房價基本一平一萬二左右,首付款至少得二十五萬以上。在設計院工作的話是不可能完成的,家裡這邊也幫不了太多。我也不想難為家裡。於是我又去了校園招聘會,去找了施工單位,只有在工地每個月的工資都可以省下來。一年可以攢四五萬吧。三年下來家裡再幫點應該可以滿足女朋友的婚前買房的要求了。但是我是往屆生,直接工作了半年時間,相當於沒有工作經驗,並且沒有應屆生的優勢,找工作的過程中,屢屢碰壁。就因為不是應屆生,加之英語四級沒有通過。經過幾天的面試,終於有兩家家國企施工單位願意要我了,我選了一家比較年輕,近幾年發展比較快的單位簽訂了協議。經過辭職這麼一折騰我又重新去了施工單位,感覺白白浪費了一年的時間。在省城找工作的這幾天我真心的感受到了之前聽過的一句話“農村大學生畢業之後的狀態就是:回不去的農村,融不入的城市”。


卡仕達440


我就是來自農村的,我現在在北京,過的不能說多好,比一部分人還是可以的,我分享一下,我自己對自身發展的思考。


不可否認原生家庭會給我們很多影響,影響我們初期性格、行為的兩個關鍵點:模因遺傳、基因遺傳,都是來自原生家庭。


敲黑板,看清楚是“初期”。也就是說,在你脫離原生家庭,進入大學之後,如果你能從自身角度認識到自己的侷限,併合理調整自己。還是有機會突破自己的。


原生家庭帶給我們侷限的主要有兩個方面:1、視野。2、思維方式。


熊培雲說:“年輕的時候,要麼多讀點書,要多賺點錢。”我覺得這話對於我特別重要,我特別慶幸我大學時看到了這話,並且在圖書館和各種經濟類紀錄片拓展了視野,並且通過閱讀思維方式類的書,改變了原生家庭帶給我的思維方式。


這種開放式的思維方式,讓我得以迅速的提高併成長,在最好的時候,做了屬於自己的選擇。也是因為大學時讀的書,我找了自己的方向,通過學習,完成了自己的目標。


我給你的建議就是,從這一刻開始努力,就是這一刻,不要等第二天,不要等以後。通過大量的功利性閱讀來提高自己。


敲黑板一定要先學會功利性閱讀。在一片反對功利性閱讀的聲音中,沒人關心過我們農村孩子,因為基礎教育的缺失,連功利性閱讀還沒學會呢!是的,你們都已經開始討論功利性閱讀的弊端了,我們還沒有進行過大量的功利性閱讀,從而對自己的各方面水平進行系統性提高呢!


先推薦給你功利性閱讀的基礎書籍

《實用性閱讀指南: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


這是一本叫你功利性閱讀,把讀過的書,內化成自己的知識,自己能力的書。我個人覺得很有幫助。


其次不要陷入社交誤區,很多農村孩子進入大學生涯後,都會因為自卑,進入社交誤區。我推薦《精簡社交:用可視化圖譜解決人際關係難題》

所謂精簡社交,就是建立一個可視化的人際關係生態系統,幫你智慧應對身處的環境,看清周圍:誰站在你身邊(同盟關係),誰在背後挺你(支持關係),誰在暗中叫板(競爭關係),誰在背後捅你一刀(敵對關係),從而扮演好自己在各種關係中的角色。


開始你的海量閱讀,主要是針對幾個方向思維方式、溝通、自學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你需要書單,可以翻看以前的答案或者看我以前的專欄。


除了書,你還可以通過各種紀錄片拓展視野,下週我將更新幾個能夠幫你拓展商業社會視野的經典紀錄片。


鼴鼠的土豆


看到這個話題,忍不住進來說兩句。

去年曾跟南京某高校一招生就業處處長,聊起過農村學生就業問題,他透漏了一個據說是來自教育部的統計數字,說在畢業當年未能就業的應屆生中,有七成是來自農村的學生。另三成城市畢業生,還包括不願意就業的。


我們還討論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這位處長的觀點我還是比較認可的,農村學生綜合素質競爭力不強。

我和妻子也是農村出來的大學生,以我自己為例,雖然高中是在縣城上的,那時還沒發現有多大差距,進了大學一下子感覺自己瞬間成了剛進大觀園的劉姥姥,同學們談論的不少話題,居然連聽都沒聽過,根本就插不上嘴。高中之前幾乎出了學習其他都沒怎麼接觸,學校各種社團,也很少能參加。

畢業季,不少同學忙著感傷忙著分手,早早就確定了工作,我們農村的學生要天天為工作奔波。還不錯,靠自己努力考進了報社當了記者,那時的記者可不像現在的記者,靠複製粘貼就能完成一篇報道,記者是很能考驗人綜合能力的工作,真的是覺得自己的綜合能力不夠,對這個城市的瞭解也不夠。只能拼命努力去到處學看體驗跟人家聊,用了一兩年時間才基本消除了跟城市長大的同事間這種能力上的差距。

後來,到了國企,老婆在事業單位當財務主管,都要跟各種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發現自己在某些想法眼界等,還是受限。


不是看輕自己更不是自怨自艾,農村孩子當然也有自己的長處,獨立能力、責任感、堅韌不拔等,人只有清楚自己的短處和長處,才能取長補短不斷進步。

農村畢業生也不用擔心,不要看輕自己更不要放棄。現在的移動互聯時代,只要你有想法有行動,想賺錢並非多困難。最怕碰了幾次壁就縮回老家自怨自艾自暴自棄,那才是真廢了。

就說這麼多吧,我是凡塵往事,認同我的回答就請點個贊,活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感謝聽我囉嗦這一堆,但願不是廢話。


南京老張


農村出來的,懂得的信息太少了。我是04年上的大學,08年畢業,剛入大學期間,普通話說不完整,很多人聽都聽不懂我說的話。大學期間,除了本專業,也沒有學了什麼有用的東西。記得08年報名考公務員,要用建行網銀繳費,後來沒有繳上費放棄的。找工作也一樣,都要求考試,沒有信息,都沒有參加。實在沒有辦法,找了公司上班,覺得做行政管理好,結果在小公司做行政管理根本沒有前途。沒有辦法,只能亂找工作,結果找了份推銷員工作,幸運的是第二個月談了17萬定單,才算安定下來。畢業兩年後,做小本生意,剛有點成績,又想讓在農村的親戚過來幫忙,想報答他們下,結果凡來幫我的親戚都得罪了,還欠了一筆不小的債。經過十年的磨合,才在這座小城安定下來,貸款買了房子,開了家小公司,一年能掙30萬左右,希望自己能慢慢成長,這些年太難了,農村出來太難了,沒有平臺,沒有關係,只知道讀死書,除了考上公務員,否則想混得好,比天還難。現在我雖然有三十萬左右收入,可父母沒有養老金,農村人情事務多,小到生日,大到生老病死,都要做到位,一年回家的路費不知道多少,還有紅包錢,父母為了在村有面子,還要求建房,搞得現在無論收入多少都不夠用,有些收入不高的更困難


居得一


農村的大學生只是要更吃苦,因為沒有捷徑,必須一步一步去獲得別人的認可,才能有越來越多的機會!有時候農村的出身反而能給我們帶來城市缺少的韌勁。

我也是農村出來的,上學的時候拼命學,12點後睡覺,5點半起床,大學都經常在上自習,為了拿獎學金。

畢業以後在深圳工作兩年多,單休,經常周天還要加班,就是希望能學習更多,有更多的機會,當然也獲得了領導的認可,說實話能經常跟經驗比自己豐富,層級比自己高的人交流,進步很快。

也去過上海,冬天的上海太冷,上班要要一趟公交車➕地鐵三條線,經常為了等公交車被零下的風吹半小時,對南方的人來說,都懷疑會不會被吹傻了……

後來回到了二線城市,正是因為過去的拼命勁和學習的能力,加入一家創業期的公司,現在公司發展的很好,跟著公司一起發展,逼自己進步,不斷的去嘗試沒有做過的事情,雖然也不能說很好,但是慶幸曾經努力過。

剛過30歲生日,對於未來,保持勇往直前,閒暇的時候寫一寫文字,寫文字是從小的願望,嘿嘿😁

農村出身,只是起步低一點,堅持本心,正直,勤奮,都能慢慢走的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