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民間傳說中的殭屍,原來有18種,並非個個都凶殘無比

“殭屍,集天地怨氣穢氣而生,不老、不死、不滅,被天地人三界摒棄在眾生六道之外……欲來的山雨,驚醒了沉睡百年,殭屍中的極品,神秘莫測的殭屍王將臣!”

在看《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的時候,這一段開場白確確實實是很吸引人的,而後來的劇情發展、演員的演繹,也確實沒有對不起這段開場白。

民間傳說中的殭屍,原來有18種,並非個個都兇殘無比

殭屍,在很多人心目中,曾經是令人恐怖的存在,但經過這部電視劇的演繹,讓觀眾們認識到了原來殭屍也有情有義,也不一定要殺人吸血為生。

不過,其實殭屍也可以像人一樣具有情感,並不是這部電視劇的獨創,像之前的“殭屍道長”林正英的《一眉道人》裡,就已經將小殭屍刻畫成頑皮可愛、還懂得捉弄人的形象。

而事實上,在民間傳說中,殭屍也的確不是個個都殘忍無比;而且,本來原本傳說中的殭屍是並不吸血,只不過後來受西方吸血鬼的影響,中西結合就具備了這一屬性。

按照民間傳說和清朝一些文人的描述,殭屍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和不同等級,種類和等級不同,殭屍的性格能力也不一樣,有的是見人就撲過來,有的是根本動都不能動。

民間傳說中的殭屍,原來有18種,並非個個都兇殘無比

這種類統計起來據說有18種,分別是殭屍、血屍、蔭屍、肉屍、皮屍、玉屍、行屍、詐屍、汗屍、毛屍、走屍、醒屍、甲屍、石屍、鬥屍、菜屍、綿屍和木屍。

對人類威脅最大的,是殭屍和血屍。比如血屍,因為是吸收人血之類的屍變,有很大的煞氣;而且因為每月還有一次九竅大出血,之後便要彌補新穎血液,所以甚為恐怖。

怨氣最大的,則是蔭屍和鬥屍。據說前者要吃人,而且對象會是從自家子孫開始。

更為神奇的是,這裡面還有善良的種類,這就是肉屍和醒屍。

根據袁枚《子不語》中的劃分,殭屍還可以分為幾個等級,像紫僵、白僵、綠僵、毛僵、飛僵、遊屍、伏屍和不化骨。

按照等級來,是一個比一個厲害,比如說紫僵無法自由行動,而到了白僵則可以行動遲緩,但怕光,也怕火,怕水、怕雞、怕狗、甚至怕人。

再往上升,綠僵跳躍極快,不怕人,不怕家畜,但怕陽光。毛僵銅皮鐵骨、行動敏捷、縱跳如飛,開始不畏懼凡火,甚至還不畏懼陽光。

飛僵會飛,一般都是修煉千年之久,這種殭屍極其厲害,不僅不懼陽光和刀劍,還會使用法術,一般的道士無法將其降服。

民間傳說中的殭屍,原來有18種,並非個個都兇殘無比

到了後面的三個,其實感覺與殭屍關係不大。所以,又有另外一種劃分方法,將其劃分為六級,即白僵、黑僵、跳僵、飛僵、魃和僵神。這種劃分,道理仍然是相通的,越往上越厲害。

這樣看來,民間傳說,用來閒暇時間消遣娛樂,還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