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品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书记

品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繁琐着,忙碌着,却不知道为了什么。这大概是我的生活。夜深,慵懒着,放松着,想保持一份宁静的心来品读《生活的艺术》一书。品书本身是一件惬意的事,更何况是品读佳作。就该以最佳的状态来读。入其情,才知其味嘛。若一本佳作囫囵吞枣似的浏览完了,岂不是浪费了。

《生活的艺术》是每个深夜来品的。如品茶一般一天品一杯,耐心、细心的去品,香味怡人。不知道是不是我个人的现象,每次读完一本书,总是要发好长的呆。尤其是一本生活中深奥富有哲理性的书。这是我第一次看林语堂写的书。此书为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林语堂的思想和生活的经验,是一部哲理性的散文集。读起来,让我略感费劲。也许是兴趣、时代、性别的差异。我只钟情于那些古典凄美或今华丽忧伤的文字。现,品起林语堂先生的文字来别有一番风味。
品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书记

我一直认为写文字的人是对生活认真的人,是会生活的人。可见,把自己的思想与生活结合写成《生活的艺术》的林语堂,是多么的热爱生活的人。

林语堂写《生活的艺术》自序时写过 “当我写这本书时,有一群和蔼可亲的天才和我合作,我希望我们相互亲热。在真实的意义上说来,这些灵魂与我同在的,我们之间有精神生的相通,即我认为是唯一真实相通的方式——两个时代不同的人有同样的思想,具有着同样的感觉,彼此之间完全了解、、、、、、。”庄子与陶渊明的智慧已成为自然,他们的精神简朴纯正,非渺小人所能望期其项背的。那么,林语堂也大概如此吧!若不是,他有何必说“我和他们的友谊维持的越久,我的思想也就越受他们的影响。我在他们的熏陶下,我的思想就倾向于通俗不拘礼节,无从捉摸,无影无形的类型;正如做父亲对子女的施予良好的家教所产生的影响一样”呢?
品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书记

《生活的艺术》一书,是汇集了许多中西思想家的思想在经过林语堂熟思滤过写来自己的观念与真理的书。林语堂把中国人与西方人区别而来。告诉我们中国文化的最高思想人物是一种建于明慧悟性上的达观者。这种达观者丢开功名利禄,乐天知命地过日子,方有着自由意识,放荡不羁的爱好,傲骨漠然的态度,深切热烈地享受快乐人生。而西方人的生活就是用他们的性情、他们的物质观念和自己的头脑去观察。无疑,西方人与中国人都无法忍受各自的事物。我想西方人是会觉悟的现实主义者,而中国人是理想主义者。从书中也暗示出了林语堂在提醒中国人觉醒。从今看大跃进不就是典型的理想注意惹出的吗?事实求事,这个真理似乎永不变。
品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书记

林语堂写“关于人类观念”的这一章节,对于描述中国人的观念,写的深入透彻。让我颇有感触。中国人以为天或上帝也是一个颇为合理近情的人物,他们以为你只要过着合理近情的生活,依着良知办事就无忧了,良心的安宁是最大的福气,心地光明磊落鬼都不敢侵犯。这样的观念,是多么的可悲与愚蠢。从古至今,多少中过人认为是的。想想以前的自己,总认为凭心做人做事就好,大概不会招惹什么麻烦。哪懂,事事不如人愿。世态炎凉,你可安心本分做人,做事凭借自己的良心,可别人处处处心积虑,若你被别人陷害或欺负,能说上帝是合情合理的吗?你还相信上帝会给你一个合理答复吗?战争期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这也能合情合理吗?南京大屠杀也是合情合理吗?若不是,上帝或老天,他给了我们合理近情的答复无。我想“读书可以明智”在林语堂的笔下体现的淋漓尽致。因此他在书中写过“一个合理的自然主义者于是携带着兽性的满足在着世界声生活下去。目不识丁的中国妇人说:人家生我们,我们生人家,另外还有什么事可做。”
品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书记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说过,一个智者如充分长寿,在七十年的兴衰中,也尽够去视看习俗、道德和政治的变迁。他在那人生舞台闭幕时,也应该可以心满意足地由座位立起来说一生“这是一出好戏”而走开。我想,只有这样的人才不枉费一生。若人生真如一场戏,自己也要演出一场精彩的戏。

“我爱我的自由,我爱我的生命,我爱关心我的父母,爱我的朋友。我的生活简单,宁静,却透出一丝丝愉悦。”这是我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的一句话。我想,大概人类一切快乐都发自动物性的快乐,即属于感觉的快乐。这种感觉源于我们能否尽可能地少些理智多些情感,即率性而为,真情流露。不难想象,如果这世界没有情和爱,即便我们拥有财富,即便我们享受着自由和阳光,悠闲的生活着,我们也不可能感受到快乐,因为这个世界只会是一个毫无生气的,死寂的世界。就像一次我游览一个成功男士的博客写道一般“今天是我的生日,没有人记得,没有人祝福,有的只是这豪华的房里透出的冰凉和躺在床上的我、、、、、”因此,林先生说:“情是生命的灵魂,星辰的光辉,音乐和诗歌的韵律,花草的欢欣,飞禽的羽毛,女人的艳色,学问的生命。......这种东西给我们以内心的温暖和活力,使我们能怀恋地去对付人生。”


品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书记

我们只有将心灵深处的那份情感自然而然地,毫无阻碍地尽情释放出来,去拥抱世界,去感受大自然,去爱我们身边的人,去做自己喜欢的一件事,去读喜欢读的一本书,去听喜欢的音乐,去品味爱吃的美食......,毫无疑问,快乐都是自己给的。自己感觉的。

有人会说,我们整天在为稻梁谋养家糊口,除了烦恼,何来这种闲情逸致呢?在林先生看来,这种闲情逸致恰恰更多地为穷人所拥有,他说:享受悠闲生活比享受奢侈生活要便宜得多。只要我们丢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旧思想,不要效法“进亦忧,退亦忧”的先贤,过好今天,不想明天,快乐将会随影同行。

品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书记

林语堂先生的文字比起晚辈曾经看过的文字虽不唯美,华丽忧伤。却舒缓而有灵气,幽默而不乏睿智,平和而充满深情,实而不华深藏着哲理。《生活的艺术》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是一杯好茶,是一种良药。阅读此书能使我们被尘沙玷污的心灵洗涤,使我们能在嚣闹的城市中得到一宁静,使我们80后90后的年轻少一份轻浮,能使我们从庸俗走向优雅,从幼稚走向成熟,在苦难中找到快乐,在忙碌中找到闲适,让那些只为钱权欲望而活的人理解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生活,怎样活着才有意义。

品《生活的艺术》,真让我获益匪浅呀!品书若如品茶话,那么,我曾经品的只是普通的而已,而这本书应该是名茶,是碧螺春,龙井或铁观音、、、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让人回味无穷。

品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读书记

叙写平凡人的生活: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