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人生的三個覺醒

什麼是“覺醒”?

說通俗點,覺醒就好比我們人生路上的石頭,而我們的每一次覺醒,都是在摸著石頭過自己人生的河。

人生的三個覺醒

這是人的第一個覺醒。

小時候,我們認為父母說的都是對的,父母說什麼我們信什麼,從來沒有懷疑過。

但是,青春的叛逆期,讓我們開始質疑父母,開始有了自己的小機靈,開始想做一些與眾不同的事,尤其是父母反對的事。

其實,這就是我們覺醒的萌芽期,只不過還處在潛伏期。

隨著年齡的增長,覺醒也在慢慢冒尖,有的人可能出社會早,覺醒自然會因為出社會後的各種遭遇提前到來;

有的人可能出社會晚,接觸的環境比較純粹,覺醒也相對晚一點。

當我們被現實打擊,開始思考自己活著的目的,規劃自己的未來時,我們就已經實現了人生的第一次覺醒。

我們開始努力工作,努力掙錢,努力讓家人和自己過上好日子,也在努力的過程中不斷體驗人生的酸甜苦辣,收穫人生的幸福喜樂,這就是我們活著的最終目的。

人生路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是有崎嶇坎坷等著我們去跨越、去征服。

但是過程艱辛無比,沒有人會一直幸運,總會有被生活打擊、折磨到失意困頓的時候。

當自己面臨困境的時候,隨之而來的就是我們的第二次覺醒:我現在該怎麼辦?

比如說:

轉行後工作不順利,是繼續堅持還是迴歸老本行呢?

創業失敗,是該繼續創業呢是給別人打工算了呢?

家庭生活不幸福,是繼續將就過日子還是離婚呢?

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會面臨同一個未知:這樣做或那樣做,結局又會怎樣?

人生的三個覺醒

自己的自信被挫敗,面對接下來的未知走向,我們會心生恐懼,會困惑,會猶豫不決,甚至逃避現實。

但我們不能向小時候那樣,有困難就依賴父母,因為我們成人了,有自己的傲氣,有體諒父母的心,也有自己的判斷;

所以,我們最後又不得不獨自面對現實,堅持靠自己。

我們的覺醒,會不停地逼迫自己去直面內心的恐懼,做出改變,勇敢前行。

當我們認清了自己的現狀,想要改變時,首先會出現一種困惑心理。

即當人們害怕作出改變的決定時,都喜歡處在困惑的狀態裡。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激發自己的鬥志,揚起自己的激情,才能無所畏懼的去接受現實,改變自己。

作家芭芭拉《內在覺醒》中提到過這麼一句話:激情給它所觸碰到的一切帶來能量、活力和意義。

也就是我們的第三次覺醒:怎樣找回自己的激情?

當你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時,你就在人生的道路上又向前跨了一大步。

每個人的閱歷以及興趣、習慣等都不同,所以找回自我激情的方式也各式各樣,但有一點是想通的,就是敞開自我去生活。

一般而言,面對現實的打擊,我們通常有三種做法:一是適應,二是改變,三是離開。

很多人選擇了1和3,極少人選擇2而又成功了的。所以,我們得明智一點,一邊適應一邊做出改變。

雖然,我們無法預料未來,但是我們要有所準備,隨時應對生活中那些讓我們措手不及的事。

我們人生中的三次覺醒,其實就是三次蛻變。

對我們來說,當下的每一刻都是最寶貴的財富,不管世道如何變化,我們只需活在當下,抓住每一次機會,實現自己的再次蛻變。

-作者-兮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