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明朝兩位男神同時參加高考,一箇中榜當官,一個落榜賣畫

明朝兩位男神同時參加高考,一箇中榜當官,一個落榜賣畫

明朝兩位男神同時參加高考,一箇中榜當官,一個落榜賣畫

唐伯虎和王陽明絕對算得上是明朝兩位男神級的人物。他們同時參加高考,王陽明金榜題名,成為一代儒將,剿匪平叛,一生沒有敗績;而唐伯虎不僅名落孫山,而且還吃了一場官司,從此心灰意冷,不再考公務員,終生以賣字畫為生。

唐伯虎名叫唐寅,字伯虎,蘇州人。他爸爸叫唐廣德,開了一個小酒店,從小就鼓勵唐伯虎好好讀書謀個出身。唐伯虎也不負父望,16歲中秀才,28歲在鄉試中考中第一名,成為解元,故又叫唐解元。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把唐伯虎描繪成了一個家庭富裕、妻妾成群的風流才子,真實的唐伯虎的生活作風確實風流,但他的命運一點兒也不風流,家境也不富裕,反而是個苦命的人。他大概在十二和十四歲的時候分別認識了祝枝山和文徵明。二十四歲左右,他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子、妹妹都相繼去世,差不多就是全家死光光啦。後來在祝枝山等人的幫助下繼續讀書準備科考。然而,這位風流才子太過放蕩,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他在參加鄉試前的預科考試的時候,居然和好友張靈去嫖妓喝花酒,結果被提學御史方誌除了名。後來還是蘇州知府曹鳳愛惜人才,再加上文徵明的父親文林、沈周、吳寬等名士為他求情,方誌這才同意讓他補考。

明朝兩位男神同時參加高考,一箇中榜當官,一個落榜賣畫

唐伯虎考中解元的第二年,也就是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他和好友徐經一起去北京參加會試。會試是由禮部(國家教育部)主持的考試,其重要性與現在高考有相同之處,都是一考定終生,考中的稱為貢士;貢士還要參加一場殿試,就是由皇帝親自出題,再考中的就是進士了。其實,殿試只是排一下名次而已,基本上會試考中就算金榜題名啦!就要分配工作了,最低也是個縣長、副縣長什麼的。進士分為三甲:第一甲錄取3名,稱為進士及第,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第二甲稱為賜進士出身,錄取若干名;第三甲稱為同進士出身。

明朝兩位男神同時參加高考,一箇中榜當官,一個落榜賣畫

唐伯虎和徐經兩人太張揚了。那時唐伯虎已經聲名在外,每天來賓館拜訪他的士子公卿很多,而徐經這貨又帶了幾個漂亮的書童,唐伯虎騎馬奔馳在都市中,幾個書童就跟在後面,所以引起了其餘人的忌恨。當時的會試主考官為程敏政和李東陽。兩人出題十分冷僻,很多考生答不上來,只有兩張試卷答題貼切,且文辭優雅,程敏政脫口而出:“此兩張卷子定為唐寅、徐經所做。”在場人聽了後並傳了出來。會試三場結束,便鬧得滿城風雨,說“江陰富人徐經行賄預先買得試題。”戶科給事華昶便彈劾程敏政賣考題,連徐經、唐寅也被牽連其中。明孝宗讓李東陽會同其他試官對試卷進行復審,結果證明徐經、唐伯虎兩人並沒有被錄取。朝廷令錦衣衛對徐經、唐伯虎進行審訊,仍然查無實據,只是徐經進京晉見程敏政時曾送過見面禮,唐伯虎也花了一個金幣向程敏政求了一篇文章。最終二人都被開除學籍,發回縣衙當辦事員。唐伯虎認為這是對他的恥辱,死也不去上班,他老婆也跟他關係鬧僵了,最後離了婚,他弟弟唐申也跟他分了家。從此,唐伯虎開始以消沉,以賣畫為生,到處遊歷。正德十年(1514年)秋,寧王朱宸濠聘請唐伯虎當幕僚。去了三個月,唐伯虎才發現寧王原來是要造反,趕緊裝瘋逃了回來。

明朝兩位男神同時參加高考,一箇中榜當官,一個落榜賣畫

而王陽明卻在這次高考中金榜題名,考中二甲進士第七名。王陽明是寧波人,本名王守仁,號陽明,他比唐伯虎小兩歲。這次也是他的第三次高考了。他爸爸王華是狀元,時任吏部尚書。王陽明雖然考中進士、分配了工作,但一開始也不順利,經歷了一場危險,差點丟了小命。當時太監劉謹掌權,他得罪了劉謹,被髮配貴州修龍縣。路上這閹貨又派人來追殺,王陽明跳入水中假裝溺死才躲過一劫。

明朝兩位男神同時參加高考,一箇中榜當官,一個落榜賣畫

王陽明與唐伯虎不同,自律性極強,他自學兵法,常常用棗核來排兵佈陣,後來果然用上了捧場。他以一介書生來帶兵打仗,而且常常是以少量的新兵對付敵人的主力,一生沒有敗績。他開始在福建、廣東一帶剿匪,後來寧王朱宸濠叛亂,他只用了35天便平定了叛亂,生擒朱宸濠。後來,王陽明官至兩廣總督、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

王陽明可以說是“孔夫子掛腰刀,文也行武也行”,只是他的身體不好,57歲就掛了。

王陽明是軍事家、思想家,他的心學後來只有一個人學到了精髓,這個人叫曾國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