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8K就能挽回因低價受損的夏普高端形象嗎?

8K就能挽回因低價受損的夏普高端形象嗎?

晉寧//撰文

5月16日夏普宣佈計劃2018年內,推出全球首款8K電視產品。標誌著夏普8K戰略正式開始落地。那麼,在4K尚在普及如火如荼之際,夏普緣何要在此時大張旗鼓的宣稱要佈局推出8K技術產品?這與夏普去年以來低價衝擊市場有無關聯呢?

仔細分析當今的彩電乃至家電行業環境就不難理解了。首先,是在行業佔位。8K已經成為當下電視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作為曾經的全球液晶之父的夏普,豈能在下一輪的技術佈局上落後其他競爭品牌。要想繼續保持技術引領態勢,率先佔位是必須的;

其次,向競爭對手顯示實力。近幾年,包括三星、LG、創維、康佳、海信等彩電企業都對外展示過8K電視產品,但受制於產業鏈的不完善,距離真正市場化仍需一段時日。但作為行業技術引領派,領先於競爭對手發佈8K是出於市場競爭的需要;

第三,新東家的能力展示。眾所周知,每況愈下的日本夏普在2017年初,被中國電子代工巨頭富士康斥資35億美元收購。現在的夏普大股東已經為富士康,作為新東家收購了全球曾經的液晶之父,總不能一收購就陷入沉寂吧,展示新東家實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在技術前沿上有所展示,推出8K或許是最佳選擇。

8K就能挽回因低價受損的夏普高端形象嗎?

除了上述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富士康接手夏普2年多,雖然2017年在行業普遍遭受壓力的情況下,夏普依然交出了2位數增長的業績報表。但問題是,這2位數的增長是在富士康的主導下,背離夏普原有的高端、高價的風格和路線,以行業相對的低價在擴大銷量下所取得。

行業內對富士康作為工業製造企業來統領夏普這樣的高端品牌,在定位、政策、策略上是有疑問和擔憂的。畢竟富士康作為製造企業,以往經營是走的2B模式,而夏普經營是典型的2C模式,營銷模式的差異直接導致各自的思維方式就不同,所做的市場路數和策略就大相徑庭。

比如說,富士康治理下的夏普,為了儘快擺脫困境,直接用富士康慣用的低價策略,直接以市場最低價衝擊市場,銷售量迅速出現暴增。在電視行業低迷之際,不僅銷量沒有下跌,反而是出現逆勢暴漲。雖然在業內算得上一個奇蹟,但也飽受業內的詬病。

8K就能挽回因低價受損的夏普高端形象嗎?

可以想象,在人們的一貫記憶中夏普彩電是高技術高品質的代名詞,現在突然又成為行業的價格最低,這豈不是既買到行業最好的產品,有出的是市場最低的價格,可謂是性價比最高,何樂而不為。在此之下,銷量怎麼能不暴增呢?

因此,有人就議論,低價格是富士康的專利,夏普採用其策略與品牌定位不符。僅僅是短期為了逆轉頹勢,還是就此夏普就淪為低價產品。

再說回到8K,或許夏普就是繼續維護高端,擺脫一年來因低價而受損的形象,才在此時搶先在市場推出8K,以證明自己的技術領先實力,也向業界傳遞夏普不會放棄高端的決心。問題是,僅僅推出一個8K就能挽回夏普受損的形象嗎?顯然並不容易。

8K就能挽回因低價受損的夏普高端形象嗎?

顯然,面全面推廣8K的時機並不成熟。雖說進入液晶時代後,彩電技術的迭代加快,一年甚至半年就有迭代技術出現,但是8K的生態環境顯然還不成熟。中國有句古話,缺啥就咋呼啥。恐怕這也是夏普在發佈會期間提出要投資進行產業鏈的生態建設。

問題是,生態鏈不是一個品牌就可以搞定的,需要全行業企業的共同打造才行。當年,松下打造等離子不就是這樣。雖說等離子技術先進,但其他品牌卻選擇了液晶,最終松下的等離子戰略也是功虧一簣。

誠然,夏普一再強調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將實現8K視頻轉播,這為8K電視商業化落地鋪平道路。但仔細想想看,就一次活動提供8K信號源,那奧運會結束後呢?用戶不會不去想這個問題,片源解決不了8K就難以普及。況且現在年輕人都住不拋棄電視,都是在移動端看節目、玩遊戲、進行社交,誰還那麼在乎電視到了幾K了呢?

夏普現在最令人擔心,還不在於業務的增減,而是品牌定位的模糊與衝突。眾所周知,富士康是典型的代工企業,思維屬於2B式;而夏普一直以來則是高端品牌的象徵,並且思維屬於2C,在這樣一個衝突思維扭曲下的品牌定位,成功的可能有幾分勝算。

從產品層面來說,富士康能夠給蘋果代工,給夏普產品的品質應該是是無需擔憂的。這是人們的通常思維,但要知道富士康給任何人代工,那是給什麼樣的原材料做什麼樣的活。現在給夏普那麼低價的產品,品質能跟蘋果的比嗎?

8K就能挽回因低價受損的夏普高端形象嗎?

在從品牌來說,一個靠規模賺取利潤的模式去管理以高品質、高價值的品牌,從骨子裡的理念、文化是有衝突的。這或許才是業內不長期看好被富士康收購了的夏普,特別是最近一年來夏普靠低價起死回生的策略,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8K !只不過是夏普想用這一領先技術,來證明自己還有高貴的血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