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K線形態之雙頭(M頭)和雙底(W底)

雙頂顧名思義就是有兩個高度基本相當的頭部。在講雙頂反轉形態之前,要記住它的先決條件,一定是在它的左側必須先出現一輪上升的趨勢,這個才談得上是反轉。如果沒有一輪上升趨勢去做鋪墊,我們從從技術上不能稱之為反轉。所以我們看到在一組原始的上升趨勢之後,會產生第一個高點。在第一個高點之後它會有一個回調,回調之後再次上攻,當上攻到跟前一高點基本相等的高度的時候再次回落,並且跌穿前期的低點,我們就稱之為雙頭形態,也叫雙頂形態。這個頸線就是第一個頭部回調的第一個低點和第二個頭部之間的連線就稱之為頸線。

K線形態之雙頭(M頭)和雙底(W底)

根據反轉形態它有一個量度升幅,同樣的原理延伸到雙頂形態。測算一下從第一個高點到頸線測量一下它的高度。那麼這個高度有什麼含義呢?就是當第二個高點第二次跌穿頸線位的時候,它的一個計數的一個量度的跌幅。我們同樣假設,第一個高點假設是10塊錢,頸線位是8塊錢,那麼這個高點呢就是2塊,而當跌穿這個頸線位的時候,它的量度跌幅同樣是用頸線位的8元減去第一段的跌幅2元,那麼最終的目標位極有可能是要跌到6元。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出現雙頭或頸線的情況下,那麼作為交易者來說要麼獲利了結,要麼做一個技術性的止損,因為後面的量度跌幅我們還是可以去測算的。

K線形態之雙頭(M頭)和雙底(W底)

我們看一下中國石化的案例。2004年中國石化第一波行情震盪上攻之後,上升趨勢漲到了5.97元,隨後第一次回調跌到了4.78元,從這個低點開始向上運行構築第二個頭部5.84元,這兩個高點高度基本接近或者基本相等。那麼從這個點位再次跌穿頸線位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測算一下它的量度跌幅在跌破之後從頸線位算起,量度跌幅就是從5.97減去4.78,隨後的大幅下跌就是頭肩頂形態的一個殺傷力的體現。在實際過程中如果我們出現了一個雙頂的形態,而且跌破頸線位的時候,我們特別要小心,雖然隨後有技術性的回抽,但仍然要做賣出的一個動作,所以記雙頂的形態其實很容易,就想想我們經常去吃的麥當勞的logo,它就是一個雙頂的形態。

和雙頂相對應的就是雙底,所謂頂上一日,頂下千日。雙頂和雙底也跟頭肩頂和頭肩底是一樣的。雙底的區別就在於構築底部的時間可能會比雙頂要來得稍微長一點,這個是大家稍微要做區分的地方。那麼同樣的是前提條件先有一個下跌的趨勢,然後產生第一個低點,隨後反彈產生一個高點。這個高點讓我們畫一條水平線作為頸線,再下跌跌至第一個低點附近的時候構成第二個低點,那麼這兩個低點稱之為雙底形態。當雙底形態突破前期頸線位的壓制之後,這個地方的量度升幅就是從頸線位到底線到第一個低點的絕對幅度,就可以做一個數學上簡單的推算,這個就是雙頂的形態以及雙底形態的量度。

K線形態之雙頭(M頭)和雙底(W底)

看一個實際例子。回到上證指數,2016年在一波反彈行情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上證指數的第一波是跌到了2638.30元,隨後有一輪反彈,我們畫一條平行線作為它的頸線位,再次下跌後跌到了2636.96點,這兩個點位從數學上來講基本上是接近的或者說是相當的,這兩個點位構成了一個雙底形態非常標準,而頸線位我們也在這畫出來。隨後從第二個低點開始震盪反彈突破頸線位再回踩,再上攻。我們根據這個雙底形態測量它的一個量度的升幅,這就是2016年春季反彈行情所對應的。

雖然沒有反彈至量度升幅,但從形態學的角度上來講這個地方的第二個低點以及回調的低點,都是技術派該買入的地方。形態學中我們知道雙底之後對應的是下跌趨勢的一個反轉,也就是出現了向上的機會。所以在這裡出現了一個買點之後回調、突破,都是分別針對不同風格的投資者的一個買入機會。先知先覺的人如果學習了形態反轉理論,通常會在雙底的時候先知先覺的買入,稍微謹慎點的右側投資者會在形成回調低點產生上升趨勢線雛形的時候買入,那麼第三類最保守的會在突破頸線回踩之後再上升的這個時候買入。所以,這個就是雙底形態給我們在實戰中演練的案例。

K線形態之雙頭(M頭)和雙底(W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