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天使日記丨在抗疫一線被感染,治癒隔離期滿後,我又回到了臨床一線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有這樣一群和死神賽跑的人,他們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兒女……但在疫情面前,他們是身著白衣戰袍的“天使”。中國之聲《天使日記》第三十七篇,記錄“白衣天使”們的工作日常,捕捉“戰疫”最前線的點滴感動。

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

3月4日 湖北孝感 天氣晴

我是孝感市中心醫院危重症隔離病區的護士劉晶,這是我第二次進入危重症隔離病區的第七天,這一次,我沒有第一次的忐忑與害怕,因為我看到了許多治癒成功的病例,看到了醫護人員敬業的團隊的力量,也看到了全國人民對我們的鼓勵。

大部分時間,危重症隔離病區裡都是靜悄悄的,病人們已經不能說話,只有醫護人員走動、照顧病人的聲音,這種安靜對我來說非常安心,而我最害怕的,就是聽到儀器的報警聲,這就意味著會有危重症患者的病情惡化,我們一定會盡我們所能救治每一位患者。

五床的張阿姨2月21日從孝感應城轉入我們醫院,當時呼吸衰竭,經過10天的積極救治,效果卻並不理想。我院新冠肺炎救治團隊組織多學科會診,決定對她實行新冠肺炎康復患者的血漿治療,我們的醫護人員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包括輸血前各項檢查與交叉配血試驗、捐獻者血漿標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和特異性抗體效價檢測、血型配型,等等……目前張阿姨處於輸血治療後的鎮靜狀態,生命體徵穩定,希望她能夠早日康復出院。

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
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
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

3月4日 武漢 天氣晴

我是四川省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四川省人民醫院急診EICU醫生鄧磊,今天是我來武漢工作的第39天。

我們負責的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七樓重症監護室,收治的是整個江漢區病情最嚴重的一部分患者。前兩天上午,58歲新冠肺炎合併心肺復甦術後的官阿姨被成功實施ECMO撤機。當右側頸內靜脈置管拔出,整個病房異常寧靜,但是我們所有醫生、護士的內心卻無比激動,官阿姨是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通過ECMO成功搶救的第一例,也是武漢市成功實施的第三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ECMO撤機患者,這不僅僅標誌著我們在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救治中邁上了新的臺階,也給連日奮戰的兄弟姐妹們帶來了極大的鼓勵與安慰。

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
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

3月4日 武漢 晴

我是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老年病科醫生陳勁龍,來支援武漢已經2周了。

其實我老家就在武漢,住在武昌區雄楚大街。今年一月,老爹問我過年有什麼安排。我照例回答,過年可能要值班。年後請假回去。沒想到新冠病毒來了,武漢封城了。我也回不去了。可是,我還是回來了。只是這次不是來看望父母。

安頓下來之後,看了下地圖。離家不算太遠。正常情況下坐地鐵去到光谷廣場,然後騎共享單車就可以到家了。但現在回不去了。在我家隔壁的幾棟樓裡,都有了新發的病例。每天拖著步子外出溜達的老爹也被困在了陽臺裡。

前段時間,老孃還會絮絮叨叨,樓頂的暖氣漏水把我書架裡的書全部都打溼了。我到了武漢以後,他們不再提家裡的菜夠不夠吃,也不問我工作的情況。大家都彼此迴避一些問題,雖然近在咫尺,但我也沒法幫到他們。

或許一個月以後,我也能提著行李,和往常一樣,坐地鐵從光谷廣場洶湧的人潮裡擠出。在家門口的“老村長”帶著老爹老媽吃飯,晚上陪他們散步,然後去光谷廣場的德國教堂門口聽小哥夾著吉他歌唱。大家都要好好的。

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

陳勁龍(左)與廣東醫療隊隊員在武大中南醫院

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
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

3月4日 武漢 天氣晴

我是武漢市漢口醫院康復醫學科的護士鄒義,在抗疫一線被感染,治癒隔離期滿後,我又回到血液透析室臨床一線,現在是我返崗的第9天。

昨天,一位58歲的患者在透析的過程中腿腳突然抽筋,但他一直忍著沒有跟我們講,自己在病床上用腿蹬床尾,我發現後詢問他是否腿抽筋,並前去給他按摩腿。可患者一直跟我說他沒事,只是不舒服,活動一下。我說我幫你按按吧,患者一再強調他沒事。後來他的症狀加重了,才同意我給他按摩,我同時通知醫生為他處理,遵醫囑通過靜脈推注和用藥,調節透析參數,他的症狀得到緩解。後來我邊給這位患者按摩,邊和他聊天,得知他是因為看到我們醫護人員都很辛苦,實在不想再給我們添麻煩,所以就沒說他腿抽筋一事,這讓我心頭一暖。

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
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
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

3月4日

我是湖北省腫瘤醫院的醫生王健鍵,今天是我來到雷神山醫院的第29天。早上在更衣室穿防護服,耳邊又響起同事之間互相提醒的聲音:“脫防護服時,頸部容易汙染,這樣改進下是不是更好?”大家分享心得,不斷完善。進隔離病房前,護士為我再次檢查防護裝備:“防護服沒什麼問題,護目鏡要重新弄下。”

雖然已經記不清進了多少次隔離病房,但每次都能聽到這樣叮囑聲,幫我做好防護,為我鼓勁加油,這些“嘮叨”,帶來家人般的踏實和溫暖。開科以來,我們病區沒有一例同事感染。只有我們每個人都做好防護,明天我們大家才能一起回家。

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
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

3月4日 武漢

我是援助湖北武漢醫療隊隊員、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麻醉科副主任華福洲。今天是來到武漢的第19天了。

昨天一個女性重症患者突然間呼吸狀態惡化,一開始是面罩給氧,大概持續了一個小時,但是患者血氧在92%,呼吸頻率43次左右,心率也到了140次,呼吸維持不住。這個時候我們帶來新型的呼吸機裝置,患者答應,我們就給他試用了這個。大概一個小時之後,患者的血氧從92%、93%左右到了100%,呼吸頻率到了35次左右,再加上我們其他的治療,這個患者改善得非常明顯,到現在為止患者已經是不吸氧了,也避免了氣管插管。

現在我所在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的Z15病區,目前有17例需要氧療的新冠肺炎的重症和危重患者,呼吸症態均有改善和好轉,有兩例危重患者已經轉為普通型,15例的重型患者有8人轉為普通,7名患者呼吸症狀改善,這也讓我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對這個治療更有信心。

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
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

3月4日 武漢 天氣晴

我是安徽省第一批馳援湖北醫療隊員、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心胸外科ICU主管護師張芳靜。今天晚上,我又要回到熟悉的金銀潭醫院南六ICU,這也是我結束一週休整後的第一個夜班。

三月裡陸續有好消息:現在南六ICU收治的患者從一開始的30多位減少到了20位;我這兩天感覺有點不舒服,今天早上到醫院拍了CT,所幸一切正常。

細數來武漢的日子,已經有37天,每天的行動軌跡就是從金銀潭醫院到賓館。今天我欣喜地發現路面上有了好多車多了不少,就連酒店旁的小區門口,也停了幾輛車。

武漢漸漸暖和起來,路邊的柳樹也發出芽,金銀潭醫院門口的好幾株桃花都開滿粉色的花朵。所有的一切都在告訴我:春天來了,那些最難熬的每一天已經在慢慢度過。

天使日记丨在抗疫一线被感染,治愈隔离期满后,我又回到了临床一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