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幸福源于心灵的淡定

今天,偶然看了一篇四年前的文章《十年前后的强烈反差: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

内容讲述的是,1988年4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系博士,24岁的霍华德金森,为了毕业论文《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他向市民随机派发出了一万份问卷。历时两个多月,他收回5200余张有效问卷,仅121人认为自己非常幸福。通过详细的调查分析,他得出了结论: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一种是淡泊宁静平凡人,一种是功成名就的杰出者。

幸福源于心灵的淡定

21年后,也就是2009年6月,已经成为美国知名终身教授的霍华德金森。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又翻出了当年的那篇毕业论文。他很好奇,当年那121名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现在怎么样呢?他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对他们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当年那71名平凡者,除了两人去世以外,共收回69份调查表。

这些年来,这69人的生活虽然发生了许多变化。他们有的已经跻身于成功人士的行列;有的一直过着平凡的日子;也有的人由于疾病和意外,生活十分拮据。但是他们的选项都没变,仍然觉得自己“非常幸福”。

幸福源于心灵的淡定

而那50名“功成名就”者的选项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有9人事业一帆风顺,仍然坚持当年的选择——非常幸福。23人选择了“一般”。有16人因为事业受挫,或破产或降职,选择了“痛苦”。另有2人选择了“非常痛苦”。

通过认真思索,霍华德金森总结道:所有依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幸福源于心灵的淡定

这就是“幸福密码”,可惜能读懂它、运用它的人少之又少。

就如三十多年前,我的一位同事。我进厂时,他就是车间的书记,后来成为机关办公室主任,最后成为公司的书记(处级干部)。他为人十分和善,喜欢作文写诗,擅长书法、绘画。在工作期间,他清正廉洁,即使父亲去世,仍然坚持不祭奠、不收礼,在公司形成了一股清流,深得职工嘉许。

二十多年后,我在小区碰到他和夫人散步,除了清瘦一些,感觉并没有多大的变化。退休后,他经常陪着妻子,到北川、平武等地,寻找奇石。然后自己打磨、上漆,雕刻木座。他专辟了一个房间,全部摆放石头。他说,最宝贝的就是这些石头。

幸福源于心灵的淡定

这位同事,就是少有的幸福之人。他不用争名、不用争利,一生名利自来;他自求淡泊,知足常乐,一生精神富足。

反观其他很多人,一生忙于争名夺利,追求物质,永无止境,结果欲望越多,失落越大,致使一生郁郁寡欢,终难释怀。

幸福源于心灵的淡定

俗话说,幸福是相同的,不幸却各有各的不同。只要我们愿意在生活中做减法,在精神上做加法,相信,幸福自会来敲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