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供應商和亞馬遜賣家的利潤差距,究竟有多大?

供應商和亞馬遜賣家的利潤差距,究竟有多大?

“有先天優勢,後天讓別人努力!”

有兩種賣家

一種是直接對接海外客戶的亞馬遜賣家

一種是對接亞馬遜賣家的供應商

同樣屬於跨境電商行業裡的賣家

但他們的利潤率卻相差甚遠

有這麼一個戶外用品的供應商

他的一個做亞馬遜的客戶

第一年從他這裡每次的拿貨量是幾百件

第二年從他這裡拿的貨物要裝幾個集裝箱

這個銷量震驚了他

自己以批發價批發給客戶

客戶一轉手在亞馬遜銷售

利潤是自己的十幾倍,

多少有些“羨慕嫉妒恨”

回頭一想

為什麼自己不能也是這個賣家呢?

於是開始籌備在亞馬遜開店

供應商和亞馬遜賣家的利潤差距,究竟有多大?

這是一個真實的事件

這樣的事在亞馬遜賣家圈裡屢見不鮮

為什麼呢?

一是零售價的區別

供應商賣給亞馬遜賣家

價格是國內人民幣的批發價

而亞馬遜賣家的客戶群是歐美日中產階級

價格是針對歐美日中產階級的零售價

二是物流的突破

跨境物流體系的日益完善

讓跨境B2C成為可能

特別是亞馬遜FBA物流

讓跨境購物享受國內物流速度

中國製造得以直接對接歐美日C端中產階級客戶

但是真正勇敢從後方上前線的供應商卻很少

一方面顧慮沒有競爭優勢

一方面顧慮沒有經驗

這也是我今天想要討論的主題:

從後方上前線,供應商做亞馬遜有什麼優勢?

1. 貨源優勢

相比於單純的中間商賣家

貨源是供應商最大的優勢

產品是這場生意的主角

主角配好了

後面的戲也就精彩了

供應商可以把控好生產進度、質量、數量等

能夠靈活應對前線市場的變化

迅速捕獲良機

供應商和亞馬遜賣家的利潤差距,究竟有多大?

2. 成本優勢

供應商能夠從原材料採購、

生產效率、人工成本等方面

做好規劃調整,監督生產

從而把控好產品的成本

同樣質量的產品,成本更低

或者同樣成本的產品,質量更好

讓產品一“出生”就贏在起跑線上

3. 創新優勢

擁有自主研發設計的工廠

供應商能夠及時根據客戶的反饋

對產品的性能、款式、顏色等方面進行創新

更好的適應目標市場客戶的需求

從而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

有助於品牌的深度營銷推廣

4. 品牌優勢

沒有人比自己更瞭解自己的品牌

供應商對品牌的設計到生產全過程

都非常瞭解

對品牌知根知底

才能將品牌的理念、價值觀

準確地向消費者傳遞並且打動他們

此外,我們都知道

亞馬遜是重產品輕店鋪的平臺

流量向品牌賣家傾斜

具有自主研發設計品牌能力的供應商

從後方上前線做亞馬遜

通過申請品牌備案防跟賣

充分發揮品牌先天性優勢

增強自己在亞馬遜平臺的競爭優勢

供應商和亞馬遜賣家的利潤差距,究竟有多大?

有人說

先天優勢是有了

但後天沒有經驗從何努力

像這類供應商如果決心做亞馬遜

其實有兩條路可以走

一條是組建專業的亞馬遜運營團隊

可以挖掘現成的專業人才

也可以通過培訓的方式組建

另一條是將運營業務交給第三方運營團隊

供應商依然將精力放在產品與供應環節

取長補短,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這是目前很多缺乏經驗的供應商

上前線做亞馬遜常用的過渡方式

通過這種方式

供應商可以繼續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優勢

又能夠以比較快速、有效的方式實現轉型

供應商和亞馬遜賣家的利潤差距,究竟有多大?

我認為供應商從後方上前線

初期可以先走第二條路

亞馬遜現在正是發展的火熱時期

通過代運營的方式

供應商可以迅速進入亞馬遜賣家的角色

代運營團隊本身經驗就比較豐富

這樣就降低了供應商轉型初期的試錯成本

這個轉型過程中

供應商也可以結合第一條路

積累經驗逐漸組建自己的運營團隊

待條件成熟再實現自主運營

不過利用代運營服務能夠順利轉型的話

很多供應商也不願意再大費周章去自主運營

因為組建運營團隊的成本不比代運營成本低

所謂:放著陽光大道不走

為何偏走獨木橋?

供應商和亞馬遜賣家的利潤差距,究竟有多大?

無論你是供應商

還是運營不佳的亞馬遜賣家

想要抓住正處於紅利期的亞馬遜機會

而且又想找一條走得快、走得順的陽光大道

你不妨找提供亞馬遜代運營的首家上市公司

“亞馬霸略amazon86.com”

供應商和亞馬遜賣家的利潤差距,究竟有多大?

供應商和亞馬遜賣家的利潤差距,究竟有多大?

供應商和亞馬遜賣家的利潤差距,究竟有多大?

一年之計在於春

你的亞馬遜之計

這個春天定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