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文化習俗】婚禮習俗

在古代,婚禮被稱為昏禮,是因為那時的迎親在黃昏時進行;此時日月交替,有陽往陰來之意。現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舊的傳統慢慢消失新的形式層出不窮; 每個地區都有當地的結婚禮儀,難以一言蔽之。


但不管習俗怎麼變化,不管在南方還是北方,都可以將婚禮分為5個主要部分:1、提親 2、迎親 3、婚禮 4、回門 5、蜜月。

【文化習俗】婚禮習俗

一、婚禮之禮

結婚乃人生大事,前後往往要花一年的時間準備和實施,總體看就是兩個字“折騰”。被譽為“中國式管理之父”的臺灣著名教授曾仕強說過,結婚的“折騰”是為了婚後不敢“折騰”;只有大家感覺到了結婚很麻煩,才不會想再婚。

縱觀整個結婚過程,核心的東西是“禮”:禮儀和禮物。各地婚禮的差異主要就是“禮”的不同。結婚是個大工程,需要照顧到方方面面的事情。

【文化習俗】婚禮習俗

二、中國各地的婚禮習俗

1、北京婚嫁習俗

男女雙方經說媒、相親、訂婚後,男方往女家送彩禮,表明聘定女方為妻。女方在收到男方送來的聘禮後,在出嫁前某天下午將孃家陪送的嫁妝送往男家。有的人家陪嫁有還禮之意,比男方聘禮多一倍。吉期一到,孃家忙著打發上轎,夫家忙著迎娶進門。排場又大又隆重,禮數也多。新人拜堂後要鬧新房,新婚夫婦還要進行同吃子孫餑餑、喝交杯酒、撒床、上頭等一些儀式。婚後第二天一早,新婚夫妻要一同祭拜神、佛和宗親三代,並拜見父母等長輩,定名分、認大小。婚後第三天,通常新娘要回孃家與父兄親友行回見禮。

2、上海婚嫁習俗

男女相親滿意後,要請德高望重者來作媒人正式說合。女家表示同意後,男方便要行禮,並宴請親友,藉此向親鄰告之婚事已定。需要說明的是女方的嫁妝不是女家送去的,而是由男方去迎接的。

3、廣東婚嫁習俗

過程分為過大禮、回禮、搬嫁妝、上閣、安床、上頭。

婚禮前,男方要先到女方家送聘禮。聘禮的數量必須成雙成對,忌用單數。女家收到男家的聘禮並不是全部收下,其中屬於男家的物品,則需要回禮;禮品中不可送手帕,因為有分手之意。

4、香港結婚風俗

香港華人大多沿用傳統習俗,包含以下幾個主要環節:

文定、大禮。文定為小聘,大禮為大聘。

安床、上頭。安床是指男方的長輩在吉日將新人的床佈置妥當,說一些吉祥話並放上一些寓意美好的東西。上頭則是結婚當日凌晨,由長輩為新人梳理頭髮,邊梳頭邊說些吉祥的話語。

迎親、回門。結婚當日,由新郎親自到女家迎接新娘。傳統上,女子嫁到夫家後第三天由丈夫陪伴回孃家,但現在香港人已簡化成即日回門。

5、臺灣結婚習俗

納采、問名。納采是男方請媒人探尋女方的意願。問名是詢問女方的生辰八字。

納吉、定盟。納吉是測算吉日,定盟是進行訂婚。

納徽。就是完聘的意思,男方要準備豐厚的聘禮以表誠意,聘禮應為六件或者十二件。

迎娶。新娘離開孃家前先拜叩祖先,然後叩別父母。新娘在離開孃家時要將紙扇子拋出,意思是捨棄在孃家時不好的習慣。

婚禮。新人們在入門前要有過火、踩瓦片等儀式;希望消滅災難,迎接全新的生活。

【文化習俗】婚禮習俗

三、婚禮的一些禁忌

1、家有喪事,三個月內不宜辦喜事。

2、新娘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帶走孃家財運。

3、新娘出嫁時姑嫂均要回避,不能相送。因為姑與孤同音、嫂與掃同音,都不吉利。

4、結婚當天不可煽扇子,煽扇子意味著分離。

5、婚宴完畢後,新郎和新娘都不可說再見,否則有再婚的意思。

【文化習俗】婚禮習俗

四、中國婚禮的一些陋習

1、天價彩禮。“想娶我們家閨女,先來二十萬彩禮;三金鑽戒得備齊,紅包少了門別進”。現如今,有些地方天價彩禮成風不說,婚禮上還準備了各種討要錢財的手段企圖坐地起價。類似不給紅包不下車、不給紅包不開門的理由層出不窮,其行徑無異於賣兒販女。

2、惡搞新人。最早的惡搞新人大概起源於給新人喝五味茶,酸甜苦辣鹹同混於杯中讓新人喝下;寓意婚後要體會人間五味,經歷生活磨鍊。但不知怎的,有些地方逐漸演變起了一股惡搞新人的陋習:有的將新人綁在樹上、有的向新人潑灑汙穢物、還有的強迫新人穿上帶有濃厚侮辱意味的裝扮等等。凡此種種不勝枚舉,美其名曰本地風俗。

3、作弄公婆。子女結婚,作為長輩理應被奉為上賓,這意味著子女成人是時候反哺父母了。但有些地方卻給喜公公和喜婆婆穿上奇怪的服裝,化妝成小丑,還要求路人對其進行羞辱性的打罵;打的越誇張、罵的越低俗,竟然被當成了越熱鬧越喜慶的表現。

4、猥褻伴娘。一個年輕的未婚姑娘,出於對好友的祝福以伴娘的身份出席婚禮,卻遭到了十幾個異性的猥褻,下跪求饒都沒有絲毫作用,最後身心俱損地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這種名為圖喜慶實則耍流氓的惡俗,仍然在一些地方大行其道。有些主家甚至輕描淡寫的說,結婚嘛鬧一鬧就過去了,渾然不把她人遭受的侵犯當一回事。像這樣的婚禮,還是不去為好。

【文化習俗】婚禮習俗

五、國外的婚禮習俗

提到國外的婚俗,人們想到的更多是婚紗、教堂、牧師等。其實,由於民族和文化的差異性,世界各地的婚俗都有很大的不同。

1、美國婚禮,形式多樣。美國人來源於世界各地,婚禮形式也迥然各異。有熱鬧非凡的教堂婚禮、有根本沒有宗教儀式的世俗婚禮、還有在山頂上光著腳舉行的婚禮。但不管形式多麼怪異,仍然包含著一些傳統的習俗。在婚禮儀式後,經常會舉行盛大的婚宴。這個婚宴也叫招待酒會,一般都會在角落裡放置一個有著許多層且色彩繽紛的大蛋糕,新娘與新郎一起握著刀來切蛋糕。吃過蛋糕以後,新娘就站在房間中央的一把椅子上,把花束拋給那些未婚的姑娘。

2、德國婚禮,瘋狂摔碗。與德國人一直崇尚的理智與冷靜不同,他們的婚禮更多呈現出瘋狂的一面。應邀前來參加婚禮的客人們,每人都帶著幾樣破碗、破碟、破盤、破瓶之類的物品。然後玩命地猛砸猛摔一通,他們認為這樣可以幫助新婚夫婦除去昔日的煩惱、迎來甜蜜的開端;在漫長的生活道路上,夫妻倆能夠始終保持火熱的愛情、終身形影相伴、白頭偕老。

3、英國婚禮,貯放時間最長的蛋糕。傳統的英國式婚禮,新娘會手持象徵好運的馬蹄蓮。若新人住在郊外,則要與觀禮嘉賓步行至教堂,並於途中撒滿橙花。英國人的婚禮多在正午舉行,隨後安排午餐聚會,稱作新婚早餐。英式的結婚蛋糕由大量水果製成,並在蛋糕面上飾以碎扁桃仁。

4、法國婚禮,白色純潔。白色是法國婚禮的主色調,法國人眼中的婚姻應該是純潔無瑕的;無論是佈置用的鮮花、還是新娘的禮服、乃至所有的佈置裝飾都應是白色的。一般的法國人喜歡選擇在週末結婚,以便於更多的親友們前來觀禮。

5、日本婚禮,儀式繁複。日本人的結婚儀式有神前結婚式、佛前結婚式、基督教結婚式、人前結婚式等;現在較為流行的是人前結婚式和家庭結婚式。人前結婚式在公共場合舉行,不用受男女雙方家庭宗教信仰的約束;只需在親戚、朋友面前簽訂一個結婚合約書就行了。然後,新人一起大聲朗讀婚約書,宣讀自己對對方的愛,整個過程僅需10到15分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