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評價00後這一代人?

用戶126313620


70後嘲笑80後是“垮掉的一代”,80後看不上90後“非主流”,90後眼裡的00後是“腦殘、二次元”,可00後們卻常說:“我們的世界,你們不懂。”那究竟有什麼,是80、90的老夥伴們不懂的?

00後所生長的社會環境物質優越,他們的存款約為90後的3倍,除了有更高的消費力,還有更大的財務自主權;同時他們的家庭收入更高,很多人從小就擁有走出國門看世界的機會。

00後處於移動互聯和內容爆發的科技環境下,上網時間更多,內容更豐富。但這並不意味著00後玩物喪志,數據顯示,00後的課業負擔更重,參加課外班的時間達到90後的3倍,以至於娛樂時間被集中壓縮在了晚上和凌晨。

00後是獨生子女的獨生子女,是唯一一個集中擁有“獨二代”身份的群體。從上世紀70年代末計劃生育政策實施,到2015年二胎政策全面開放,兩代獨生子女在此相遇。

“獨一代”的家長對獨生子女教育毫無經驗,不免手足無措,相比起來,“獨二代”的健康成長不再是在黑暗中摸索,而是有了系統的教育方案。不僅如此,00後父母的教育水平普遍較高,這使他們擁有更加開放的心態,對於子女的養護,則寬容多過苛求。在更加平等的家庭關係中,00後擁有更平等的話語權,能夠在長輩面前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

然而,他們似乎更加孤獨,相比起來,第一代獨生子女至少有幾個姑姑幾個姨媽,而00後甚至連表親都沒有了。但往好的方向看,從小享有整合的家庭資源使他們較早擁有成熟的心智。正是出於這種孤獨和早熟的碰撞,00後更渴望被同齡人認同,更願意花更多時間和朋友在一起。

處於移動和互聯網內容大爆發的時代下,00後能高效地發現並學習興趣領域,能早早的認定自身所長;他們傾向以領域的知識深度、甚至是創造來代表自己。他們有更大的財務自主,習慣自己做決定,對自我的認知強,66%的00後表示,“很多決定都是我自己做的”。

多了自主自立,少了過度依賴,原生家庭對於00後而言不僅是溫暖的港灣,還是資源的來源,他們會積極地向家庭獲取資源以發展自己的興趣領域,從這個角度來看,00後是空前現實的年輕一代。

00後是獨立的一代,他們習慣表達想法,對於權威感低,認為有些事情專家也未必掌握。他們包容,接受同伴和自己的差異,尊重他人不同,就算意見不一,他們也能玩在一起。

當一個時代陸續成年並進入社會之後,社會的文化甚至經濟生活,將會隨著這批年輕的力量改變流動的方向。年輕消費新勢力的喜好永遠是流行的導向之一,在當今,00後的意見對於品牌而言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特定的成長背景、不同的生活態度造就了00後獨特的價值觀,父母提供他們充裕的經濟條件,贊成他們去深挖自己熱衷的領域,他們便會對生活多一點自主意識;在幾年前,電視廣告靠多重複幾遍廣告詞就能促進銷量,而當今的00後已經不吃這一套了,只有背後有故事、有態度的品牌才能引起他們的注意。

社會環境影響著一代人,一代人又造就著社會環境,當今中國發展飛速,變化翻天覆地,致使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鮮明個性,一代代人與各個社會環境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地向前發展著,進化著。總而言之,別總拿自己的眼光看下一代,他們原比我們想的優秀的多。


新晚報



這是一個我覺得應該怒答的問題。我接觸過的00後不多,家裡有幾個,一個是我侄女,都快10後了,還有是接觸的一些中學生。

我的感覺是我很羨慕他們,我自己是80末。我從小就是聽著“垮掉的一代”的論調成長起來的,家長常常說我這代人多麼幸福。講他們小時候多麼艱苦,說我們是蜜罐裡泡大的一代。

我覺得,我永遠不會去說90後不可理喻,00後不靠譜,10後是垮掉的一代。歷史就是在“一代不如一代”的罵聲中進步的。作為一個80後,我的覺悟就應該是轉變這種觀念。

為什麼這種觀念是應該被消滅的?因為這是一種落後的文化現象,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建立在崇尚經驗主義的尊老文化上的,百善孝為先就是這個意思。為什麼?很簡單,古代老人的經驗對於超穩定結構下的黃土文明有著超越一切的重大實用意義。這也是封建家長制形成的內在邏輯,歸根結底是來自中國黃河流域的地理條件造成的農耕文明土壤。

但是這一切都被現代文明衝擊了。現代的信息傳播方式和教育,註定了老人經驗的用武之地越來越少,人越老越落伍的傾向越來越明顯。尤其是90年代,伴隨網絡進入中國,這種轉化的速度加劇了。我敢說,互聯網將是真正改變中國的革命力量,造成的影響遠比五四運動深遠。即使在80年代,如果你遇到什麼事情,向年紀大的人或者有經驗的人詢問,都是天經地義的首選。但是現在,你的選擇是百度google知乎,這就是革命。我相信我們這代人已經沒有什麼資本去在年輕一代人面前炫耀了。你會去說00後不可理喻嗎?當年有些80後曾經這樣評價90後,但是事實是無情的,90後註定比我們先進,註定會掌握未來的話語權。無論如何,未來歸根結底是他們的。

我現在才25歲,但是我已經感覺到00後的思維方式、知識面、觀念都比我們和他們一樣大的時候要高級、寬廣。這是很正常的,我小學的時候打電話要到傳達室去撥號碼盤,我小學聯繫我爸還要用BP機,我小學三年級才學電腦學英語,我上高中才有手機……我高中讀生物奧賽的時候啥叫iPS細胞?沒這種東西。現在的中學生來我們實驗室已經在玩CRISPR了。10後呢?我的小侄女幼稚園就在玩ipad的了,小學開始寫APP我覺得靠譜吧?

總而言之:後生可畏

野哥戶外


還記得2000那會兒互聯網興起時間不久,網上有人開始說80後是垮掉的一代,那會我覺得主要就是60 70 那夥人在說的,後來過了兩年又開始有人罵90後是腦殘。這會就感覺有點像壓力轉移了,一開始罵80,後來90後來了,三代人合起夥來罵90後,畢竟80後被罵過自己也有點不太爽,不過這會兒00後已經出來了好一陣了,我發現罵00後的還真不多。


講真的 ,我覺得這有不少原因是90後沒有在帶頭罵,60後那夥人都老了,玩不動電腦了,80後也過過癮罵90後了,70後那夥人在忙著廣場上跳舞,80,90也都不跟著他們玩罵人這套了。這也歸功於時代和改革開放的好處,大家思想上開放了,對新一代越來越包容了。我記得我上初中那會迷周杰倫和陳奕迅,80後用Beyond鄙視我們腦殘,70後說他們比不過上一代天王,火不了幾年。後來他們做的還不錯,上一代天王也熱度依在,時代總是在打臉當年那些守著自己一塊土地侃侃而談的人。


現在00後來了,90後幾乎沒罵過,也說明義務教育和互聯網確實提高大家對的素質和對新時代變化的適應,00後迷鹿晗,易烊千璽,那會我們也迷過周杰倫。現在00後熱衷於COSPLAY,我們也有過殺馬特和葬愛家族。有人說00後早戀,不務正業,嚯,那你們是沒見過我們迷古惑仔和聖鬥士那會嗎?


如果說90後是感受到了時代變化的一波人,那00後從出生起就已經處於這種變化之中了,信息的發達和傳遞,讓我們見識到了越來越多的可能。以前還說直播網紅阻礙社會發展,現在都快成一種職業了,連GDP都能帶動了。你去問問00後以後想做什麼,前一段時間我剛上初中的小侄子居然說想當醫生,還想出國留學,哈哈,我那會初中畢業了都還不知道以後要幹嘛,留學這種事更是沒想過,他都出國遊學過了。現在信息的透明化,知識的傳遞,讓一個孩子接納的信息變得無比龐大,當然好壞摻雜。但人總是越走越好的,我是不相信現在孩子看看網紅直播以後就三觀不正了,也不相信成天看喜洋洋,熊大熊二以後就會變傻,人總會一天天長大。而且現在80,90這些當了爹媽的思想也越來越開放了,很支持孩子的想法,當然也會適時把關,我爹媽到現在還希望我好好當個公務員呢(不好意思,沒有鄙視的意思,只是我興趣真的不在這)。


相信00後以後的思想和眼界都會無比的寬廣,社會制度也在不斷完善(希望你們沒打到假疫苗),在一個更加完善的社會體制下,他們一定會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王大夫的深夜門診


江山代有人才處,一代新人換舊人!

00後最大的一批今年才剛剛成年,距離成為社會主流還有一定時間,但毫無疑問,未來屬於他們。

至於他們這一代人如何,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擔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個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務,他們會逐漸承擔起屬於他們的責任。

以年代劃分一代人始於上世紀80年代,由此誕生了第一個年代群體叫法:80後。由於他們是獨生子女的第一代人,因此湧現出許多熱門話題,比如說:小皇帝,小公主,許多人擔心這代人會因為家庭的溺愛而迷失,三十年過去了,80後已經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屬於他們的不平凡時代大幕已經打開,事實證明,當初的擔心並沒有變成現實,80後的成長上限遠遠超出大家的設想。

與80後相比,90後是網絡時代長大的群體,他們的家庭條件普遍要好於80後,也更加開放,更加有個性,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也出現過類似80後的問題,但是現在最大的一波90後已經28歲,上學、就業、結婚、創業,他們正在融入成年人的社會並逐步承擔起社會責任。

社會在進步,環境在變化,80後的社會環境來自於50後,60後,00後的社會環境來自70後,80後,前一代人給後一代人做了良好的示範,提供的良好的教育,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一代會比一代強!



日慕鄉關


這個問題問得很廣泛。總的來說00後和7080差別還是很大的,畢竟生活的時代,背景都截然不同。今年剛好是00的18歲成年禮,因此應該也是一個熱門話題。

00後顯然更加個性,因為他們沒有生活在艱苦環境,大都在小康以上的家庭裡成長,沒有生活的壓力,更加追求物質生活,甚至相互攀比。工作上,他們有時比老闆過得還瀟灑,很多忍受不了加班,老闆稍微批評一下就辭職,反正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心態。





00後也是很具備創造力的,我們公司很多好的營銷點子都是他們想出來的,總能跟上時代的潮流,時刻保持創新的學習,這點是值得守舊的人學習的。

總而言之,對00後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


多樂星鮮肉貓糧


怎麼評價00後呢?其實我覺得沒有錯,他們是新世紀的第一批花朵說00後最大的他都已經高考了,也不是八九歲的小孩子,很多人在網絡上會說00後說作業太少了,為什麼會出現在網絡上?其實沒必要背這麼多的鍋。\r \r \r 但是著重要說的一點是,00後和90後,呵呵,80後都是不一樣的,很多人說這是不一樣的,狠狠放蕩不羈。我們90後的人基本上都是在長大了之後才敢做一些小事,我根本就不敢想的事情,但是事情卻不是沅陵後就會跟個社會人一樣到處的盲目從眾。\r \r 現在我們看到了很多變形記,其實就是越來越多的00後去參加他們的素質和教養真的是差一點的,而且很多人會把他的一些舉動當做一個笑點去看待。我覺得他們實在是一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一群人,\r \r 現在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要求比較嚴格,而00後的父母也會這樣,但是他們基本上都是很自私的,而且很叛逆的。我認識零後他們還是小學生,但是現在就已經25級帶到教室上網,抽菸,打架,真的,已經是個日常,而且他們已經把玩遊戲打排位,稱為一個引以為豪的事情,其實真的讓我們哭笑不得


坤180905945


不得不說現在是00後的天下了,像我這等90後,已經開始慢慢的淡出青少年的時代了。

之前朋友圈被十八歲刷屏,最小的90後,也已經成年了,00後已經要粉墨的登場了。在朋友圈當中,時常會看到這樣的文章,某某00後現在月入多少了,但是90後還在考研的路上。

其實每個時代都會有當代的人出來主領著這個時代,不必太多的苛責也不必過於的歌頌。畢竟時間會檢驗,每個時代都有它自己的特色,人都是會經歷不同年齡的。

現在的00後經歷的,也許是我們已經經歷過的,必須要受得住社會的評論。


夜不白98484


我來說下吧:

一、首先我要說下“00後”出生的背景:

“00後”出生於21世紀頭十年,出生時正值社會上普遍說“90後”非主流時期。同時,“00後”出生時,我國正處於“傳統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智能手機尚未問世。我國還處於“諾基亞”時代、臺式電腦時代、電視機時代等。同時期,我國正處於“非典時期”前夕、北京申奧成功不久等。

二、然後我要說下“00後”的童年時期:

現在的“00後”,又劃分為“前00後”和“後00後”。“前00後”大多繼承了“95後”時代所留下的大部分特徵,比如:和“95後”一同見證了“非典時期”、“後洛基亞時代”“北京奧運會”、“5.12汶川大地震”、“09大雪災”、“上海世博會”、“第一代IPHONE”智能手機等。“前00後”和“95後”一樣,共同經歷了“傳統互聯網與互聯網+時代的過渡”、見證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開啟”等。

而“後00後”的童年時期現在大部分還沒有結束。他們童年所經歷的,正是“前00後”少年時代所經歷的。也就是現在的世界。

三、“後00後”與“前00後”的區別:

由於2010年“第一代IPHONE”智能手機的問世、“微信”的出現,標誌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而“後00後”的童年時期正好處於這個時間段上。所以他們自懂事時就已經知道了“智能手機”、就已經接觸“移動互聯網”。他們甚至還不知道“PC電腦”為何物就已經學會使用“智能手機”。所以“後00後”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原著民。

四、“00後”所處的時代:

“00後”自懂事後所處的時代,正是我們現在所經歷的時代。“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正處於頂峰時期,“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已成為年輕一代的不二之選。同時,隨著“人工智能”、“5G”等的問世,“00後”所處的時代將更為與眾不同!

同時“後00後”更是“人工智能”、“5G時代”的直接受益者。他們一旦長大,將是創造一個別具特色的時代。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聖之子


怎麼評價,為什麼要評價?

00後就是繼我們90後的下一代接班人啊...


之所以想著如何評價00後,無非是:

1.感覺到自己正在退出社會這個舞臺,對後輩的羨嫉。

2.喜歡以過來人的姿態來尋找存在感。


與其如此,不如想想自己還能做什麼?能做好什麼?怎麼去做好?


你我沒什麼資格去評價一代人,唯一能做的是,儘量的去成為一個標杆,被後來人超越。


遊人說


首先我作為一個80後,沒有資格去評判任何一個年齡段的人,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優缺點,00後作為一個正在迅速成長的群體,嫣然已經成為了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80後已經老了,社會需要新人來發展,00後有自己的思想,對事兒有自己的認知,有自己的想法,不論怎麼樣都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