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江蘇徐州某農業休閒生態園規劃案例

江蘇徐州某農業休閒生態園規劃案例

一、項目概述

項目地點:江蘇省徐州市

項目規模:2000餘畝

項目類型:生態農業、休閒農莊、文化產業園

項目簡介:

本項目位於徐州市東北、蘇魯兩省交界處,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本項目最初選地面積約為1400畝,後來擴大到2000餘畝,地形平坦,為農業用地。

休閒農業、生態農業以及循環經濟對本項目的意義非同尋常。當前,人們對食品健康的關注以及對自然迴歸的追求,使特色鄉村休閒以及生態旅遊成為本世紀旅遊的核心賣點。

本項目由設施農業向觀光農業過渡,契合紫莊鎮上位規劃,在項目規劃設計分析過程中,認為結合徐州本地深厚的兩漢文化底蘊,打造獨特性亮點項目,結合徐州旅遊的發展機遇以及高端市場的優勢,可以打造成江蘇頂級農業品牌。

二、項目特色及定位

1、找差異

在項目特色發掘過程中,對項目周邊景區景點進行了調研,發現在兩漢發源地徐州周邊有潘安湖、督公湖、茱萸寺、大洞山(賈汪一山一寺兩湖)等旅遊資源,而站在農業的視角看,人文資源很少融入到當地休閒農業項目中,本項目可以形成具有人文休閒體驗的農業項目與周邊旅遊形成互補,距離潘安湖景區三分鐘的車程,六分鐘到茱萸寺或白集漢墓的優勢,融入賈汪一山兩湖旅遊格局。

2、找特色

結合農業缺少與文化結合的差異,認為可以將本地文化注入到休閒農業當中,成為其特色。在此我們以兩漢時期為背景,男耕女織農業生活為線索,本地文物記錄為依據,發掘了兩漢時期的"牛郎織女"的故事,賦予項目以文化內涵,整合打造本項目。

3、找定位

項目地能不能被激活,能不能成為引人注目的農業休閒項目,還需要主題定位鮮明,利用地方特色文化來提升生態園的品味,利用文化來整體串聯休閒遊樂項目,增加項目市場吸引力,成為頂級生態、觀光農業體驗地,實現政府和農民的效益最大化。

項目主打中國的情人節"七夕"愛情主題,再從故事中提取各種情感加以演義,使故事情節在項目中活靈活現,充分體現休閒農莊的主題色彩。"織星園"是一處以愛情為主題的田園莊園,是一處頂級休閒農業體驗地,是一處兩漢愛情文化和農業休閒結合的夢幻莊園。

三、主要板塊

產品分佈圖

江蘇徐州某農業休閒生態園規劃案例

1. “織星”農莊綜合服務片區

主要用於整個區域的接待服務和主題展示,滿足遊客的集散、停車、換乘(電瓶車自行車換乘點)、餐飲、少量住宿、生態體驗、農產品超市、新農村展示等。

同時,在該區域形成一個農莊的標誌性景觀,如莊園大門、水車等。

2. 主題娛樂區

主題娛樂區主要是莊園的主題文化展示、親子娛樂、科普教育的區域。

此區作為主題展示,是“牽牛星、織女星、金牛星三星匯聚象徵之處。還具有兒童遊玩、原生態農業趣味展示、農業科普、DIY等功能。

同時擁有一些主題水娛樂,形成一些活水體驗項目。

3. 生態農業體驗區

是農莊基本農業區域,主要是生態農業體驗園,以種植有機果蔬為主,包括有露天種植和大棚種植,用於生產,以保證平時對餐廳和客戶的供應。形成小型的種植配套設施,如灌溉水井、有機肥料袋、農作物工具等等。

4.農莊休閒養生區

農莊休閒養生區具有住宿、會議、養生食療、溫泉康體等功能,同時配套有景觀帶,有婚紗攝影等功能。此區域展示主題意象中具有農家情趣的牽牛星。

5. 田園運動區

田園運動區擁有戶外運動等功能,有景觀種植、低碳運動道路等設施。是一處實實在在的田園生活勞作場景,原生態的景觀。同時,是一處生態田園運動的場所,在這裡享受智慧人生。

田園運動區設計將以田園小遊憩為主,結合農耕文化打造與自然相互融合的鄉村風光,還包括金牛星雕塑等景觀。

四、項目潛力剖析

通過本項目的開發,可以促進農業項目的多樣化種植、促進農產品的生產,而這又為園區提供了食品供給、生態景觀效果,促進園區遊覽、休閒服務產業發展,而園區服務業的發展又反過來刺激農作物的種植與農產品的生產。通過項目的運營還將拉動地方民眾就業、推進城鎮化進程、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示範作用;促進當地的生態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涵養水源,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因此,通過本項目的運營將帶來生態、經濟、社會三方面的綜合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