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018年至2020年房地產價格走勢是漲是落?

快樂人159007291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除非發生什麼特殊的事件,不然2018-2020年的房地產市場一定是上漲的。

關於房地產市場的大趨勢分析,我這幾天連續編髮了好幾篇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看一看。

為什麼說2018-2020年的房價一定是上漲的呢?主要基於以下幾點理由:



第一是,限購一年來的效應,可以看出目前房價的剛性。限購政策實施一年多來,事實上大部分城市房價的實際下跌幅度非常小,不少城市反而還穩中有升。

這一年多來的限購政策,實際上大部分城市的下跌幅度很小,有不少城市的,房價還反而有較大幅度的上升。這足以看出當前房價的剛性,可以預見,只要限購政策放鬆,立馬就會有較大幅度上漲。



第二是,推動房價上漲的最主要因素,仍然還沒有改變,因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房地產市場實際上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力量。

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房地產市場還會繼續保持目前這種上行的趨勢,隨著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這種推動力會顯得越來越重要。



第三是,物價一直在上漲,錢一直在貶值,針對房地產市場的開發成本也在上升。成本的上升,反而希望它價格逆市下跌,可能性不大

大家也許都感覺到了,這幾年經濟領域讓普通人感受最深的,也許就是錢的貶值和物價的上漲。房地產市場的漲幅這麼高,跟錢的貶值有很大的關係。隨著物價的上漲,整個房地產市場的開發成本在上升。因此希望房價,反而逆勢下跌,可能性很小。



小編長期致力於分析最新的財經市場和房產市場信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多一份信息,多一分機會。


尚舍書院李延唐


我國城市區分都是一二三四等區分,根據城建規模,經濟指標,科教文衛等來區分城市等級。房子本身沒有多大價值,之所以貴是因為房子背後代表的城市地位價值體現。


首先是資源,資源才是根本,沒有資源的城市註定會落寞。那麼有哪些資源呢。

首先是城建規模等硬實力,城市建設,交通樞紐,山水城林。有了這些基本的硬件,本身就有了吸引人口的能力。這些可是城市骨架,支撐了城市的發展。

然後就是科教文衛軟實力,這些都是城市發展的血肉,豐富了城市的內容,科技,教育,文化,醫療等都是吸引人口的必備要素。


然後才是政治地位,國家給你的政策傾斜,政治導向,這個是決定城市持續發展的穩定性因素。也是發展的靠山。

最後才是經濟發展水平,有了以上的條件才能談經濟發展,經濟發達,財政富裕,才能更好的輔助城市發展,在未來城市化進程中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小編想說,對比以上各條再來看房地產,這些城市的房地產必降繼續上漲,反之沒有資源的城市必將落寞。上漲的城市都是國內一二線,經濟發達,交通便捷,科教文衛高速發展的城市。


這些城市全部是人口淨流入城市,有了人還愁沒有人買房嗎?國家定調房地產是居住的,可是也說了要保持房地產穩定發展,要弄清楚國家用意,穩定發現才是重要的,什麼是穩定,那就是不要大起大落。所以說隨著通脹,房地產在部分城市依然是上漲的。

以上,感謝,小編拋磚引玉,希望大家一起討論,喜歡可以關注小編。


晚來風生活百態


“滾滾房客如潮水,房價折煞英雄。 漲跌賠賺轉頭空。 樓市依舊在,幾度眼圈紅。”——為回答這個問題,小編大狀先篡改下詩句。

一、未來三年房價還能漲嗎?

住房涉及民生問題,不能完全交由市場,這也就是房住不炒的道德出發點。現在我們的房價畸高,房價收入比嚴重不合理,未來房價還能持續上漲嗎?






如上圖,房價收入比意味:在房價不變情況下,按當前家庭收入,需要花費多長時間才能買得起房。標準值是4-6年,但是我們呢?深圳需要39年,石家莊15年,濟南是9年…相信很多人的可支配收入還不到表中的平均值,那結果可想而知了。

二、未來三年房價會下跌嗎?

中國房價確實到了要調整的時候,這也是國民經濟發展到今天,必然要做出的選擇,泡沫是遲早要擠出的。但是,泡沫不能硬擠,必須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穩步進行。

另外,有人買不起,有人還想買,市場的需求還依然存在甚至還比較強勁,那房價會跌嗎?

這樣看來,漲跌真難辨。小編大狀給個判斷:溫和上漲不崩盤,保障剛需住房。 跑輸物價就是跌。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文言狀語


2018到2020年房價走勢怎麼樣呢?個人感覺預測這個東西,我們的市場,只能說是一種心理分析,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以往的經驗,我們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很好的干預市場,對於開發商來說,漲了,就是一路的瘋狂跟進,至於風險管控,基本是說著玩的,跌了,就去老北哪裡跳樓。



2017年是樓市漲幅驚人的一年,很多三四線城市單價都突破了萬元,買了房的美滋滋,沒買房的很失落,剛需族可能更是恨的牙癢癢,什麼是剛需,應該就是農村考大學考出來的學生,再就是農村做生意成功的要搬到城裡這部分人,其它的城裡人肯定不是,已經紮根農村的願意搬出來的基本沒有。真的有點同情這些農村的學子,壓力好大啊!給點建議,買房子量力而行,不要總關注哪些高價盤,位置區位各方面都很好的樓盤,也可以關注下郊區盤和老市區二手房。以滿足自己的需要!是不是感覺房子如美女!



廢話少說,我們先來分析一下2017年房價為什麼漲的這麼兇。2017年房價的瘋長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就是成本上漲帶來的驅動,第二就是大家瘋狂跟進,開發商瘋狂拿地帶來的溢價。

第一部分成本的上升,人工成本大家都能感覺到,施工涉及的各個工種工資有了普遍上漲,市場行情看漲,材料來看,最主要的就是稅制改革去產能,造成主要材料價格基本是翻翻。特別是現在大家很重視環保,造成沙石料價格上漲,其實沙子石子照樣採照樣幹,只不過白天干的活換成了夜間幹,然後大家一緊張,一吆喝都跟著玩提價。再就是一些協會的作用,協會定製市場價格,不允許低價出售,報團提價。其次,現在來講,拆遷成本愈來愈高,越來越困難,這也造成地面價上漲,這些都造成了成本的上升。



第二部分就是溢價出來的價格,大家的心理都是買漲不買跌,跌的時候房子沒人問,本人買房都是在房子下降有優惠的時候買的,房子行情不好的時候,去看一些郊區盤,三四千的價格,售樓部冷清的不得了,去看房子一堆人伺候你,那時候沒人買啊,現在是定時開售然後開搶,這就是心理作用。其次就是開發商,行情好了,提價提的真是瘋狂,一天一個價,定的房子明天就毀約不賣了,要加價,追求超額利潤把資本的特性暴露無遺。



這些是成本帶來的上漲因素,至於需求沒什麼好分析的了,其實我們對房子的需求非常多樣。對於城裡的,大部分就是改善型需求,或者是分戶兒女結婚,再一部分就是投資,投資的需求還是比較多的,無非出於保值的目的,不過這部分現在再入場感覺有點不明智了。沒有接盤的投資何年何月能收回。

金融層面目前來說是對房價有一定壓制的,主要是貸款利率的提高,普遍提高了15%,再加上兩年內出售增加的稅額,交易環節和銀行貸款層面對買房都是不利的。



至於說新的2018,房價將如何走勢,這個每個城市有每個城市的特點,無法一概而論了。不過個人感覺象2017年瘋漲的情況是不會有了,畢竟大家的貸款額現在也是創出了新高度,當然,也可能大家都瘋了,繼續瘋狂一把。現在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動輒一二百萬,實在是歎為觀止,就目前的房價,個人認為會如下發展。

第一就是如果地方經濟發展的好,那相應的租賃市場可能會繁榮,大家可能慢慢培養出租房住的習慣,其實在一些地方,租房也是相對划算的一種選擇,畢竟房子折舊50年也就沒人想住了。到時候拆遷是否象現在如此這般如火如荼就很難說了。



第二房價缺乏上漲動力的刺激,但在成本的支撐下,可能出現小部分的陰跌,明的很少有敢的啊,一降價馬上有人拆了你的售樓部,開發商到時候也得死撐。



第三將可能出現逆城市化發展,這一點一些有錢的老闆們給我們做了很大的榜樣,蓋個大別墅總是比樓房要住的舒服,有錢再把別墅做一些功能化,畢竟一套農村的別墅才花幾個錢,頂不上一套樓房一半的價格,這樣當然蓋個別墅更划算。當然長遠看,還是樓房價值更可靠。以後的社區在農村,這話還是有點道理的。多少農村出去發財的又拼命的鑽回了農村,對不對。


一元視頻


  那麼也就是說,房價漲速低於通貨膨脹或工資漲速的話,那麼相對而言,房價就是在走跌。即像購買餘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看上去資產是在增加,但實際上增加抵不過通貨膨脹,資產是在不斷折損的一個過程。

  但房產佔GDP比重又那麼大,又不能過分的抑制房價,如房價大幅下跌將會直接影響到實體經濟,不利經濟發展。那麼其應當只能緩慢增長,而這漲速可能會低於通貨膨脹或工資漲速,也就不易出現炒房客,因為其他投資理財能帶來更大的收益。

  例如最近銀行的資金短缺,直接抑制了房價,因為商業銀行紛紛上浮了房貸利率,更有甚至上浮40%。如以40%計算,那麼房貸利率4.9*140%=6.86%。想想以後房價漲速還能平均10%的漲嗎?如不能,其風險是大於收益的,因為即使是每年10%的漲速那收益也只不過3%,但卻要承擔漲速低於7%時的風險。

  不過房產價格具有區域性,總體漲速放緩,不代表全部地方都會放緩。例如最近的一二線城市基本出現小幅回調,而三四五線城市由於棚改和回鄉購房等原因倒漲起來了。

  總而言之,如果購房是進行投資的話,本人是不建議購買的,風險大於收益,投資理財產品那麼多,沒必要去趟那渾水。而如果是自住的話,自己又比較寬裕,購房不會影響到生活質量,那麼就買吧!可如果購房會直接影響到生活質量,那還是緩緩吧!畢竟租房比購房實惠。


三人聚眾


2018年的房地產是先升後降,主要是因為上半年二線城市搶人才,三四線城市要去庫存和棚戶改造貨幣化安置,也就是說,各地方都沒有嚴格執行中央的房地產調控政策,除了一線城市之外,其他城市的房地產調控並不積極,都在瞻前顧後。

但是現在的情況有所不同了,這次住建部先後約談了12個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的負責人,要求控制高房價,堅決去槓桿、抑制投機的態度很堅決,並且也體現在行動之上,相信後續將會有更多的城市將開始正式加入到房地產調控的軌道上來,這樣要不了多久,房地產價格走勢開始平穩,成交量將會回落。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住建部除了房地產調控要繼續執行之外,還讓多地嚴打房地產中介的炒作行為。於是乎海南、成都、哈爾濱、重慶等地都出臺嚴格房地產中介管理,對擾亂市場秩序的房地產中介機構給予嚴厲處罰。

未來中國的房地產在去投機化、降槓桿後,首先會逐步開始降溫,然後多空雙方進入到僵持階段,隨後房價開始小幅下跌,最後進行較大跌幅。這是指一二線城市。而三四線城市如果一旦出現下跌就基本上是斷崖形的,因為當地購買力不濟,投機者一旦轍退,那就是一地雞毛。所以,三四線城市的2019-2020年時風險較大,作為普通民眾不要去那邊投資性購房,當然你去三四線城市養老購房自住,那還是不錯的選擇。


不執著財經


2018年至2020年房地產價格走勢是漲還是跌,其實趨勢已經非常明確了。首先,從國家的政策上已經清楚地告訴大家,房住不炒,堅決遏制房地產泡沫,七部委嚴打炒房,北京成立打擊治理炒房的專門小組,金融各部門嚴禁各種資金進入房地產,提高房貸利率,再到最近的取消預售房制度等等,這些政策肯定是能讓房地產迴歸住房的本質,從政策上炒房的時代結束了。

其次,所有的地產大佬都在拋售房地產,先知先覺的地產大佬早已拋光了房地產,例如,李嘉誠及金融傢俱樂部的富豪們。後知後覺的地產商們現在也明白了,也在拋售房地產,恆大及碧桂園等房企的打折促銷。

其三是炒房中介也反映過來了,想活命的炒房客們開始的拋售房產救命的措施,炒房客們終於明白了,這次房價下跌是真的,而且還會持續多年,再不逃命,會賠光所有身價。

其四是,所有的房地產上市公司都在計提房價下跌的損失準備,房價下跌已成房地產商的共識。

其五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房地產行業的風向標的北京燕郊,還是北京的副中心,房價已經腰斬了。

其六是炒房時代結束了,大量的房產賣給誰,現在的中國,最窮的家庭也有一套房,多套房的家庭多的是,大量過剩的房子賣給誰,中國的房地產需求已經很少了。

其七,大量的房地產企業手裡的土地夠蓋上五年的,現在已經是滿山遍野都蓋滿了房子,再蓋房子還有需求嗎,不蓋買的地怎麼辦?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2018年至2020年房價肯定是下跌的,而且還是大幅下跌。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什麼財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資資本運作的難題也歡迎私信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我的頭條號專欄開通了,有關於投資理財的最新音頻和文章,幫助您提高理財技能,歡迎關注。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2018年起,房產將失去投資價值。這句話是我說的。

房住不炒,這是國家說的。

如今房價已經達到階段性高點,堪比股市6000點高位,是漲是跌,不言而喻。

當然了,房地產市場實質已經綁架了國民經濟,社會財富大半席捲其中,利益糾葛極其複雜。

市場經濟規律決定泡沫終會破裂,但是在不同的地方,泡沫破裂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無形之手力量強大,有形之手強力護盤,本該斷崖式下跌或者陰跌不斷的房價,在2018年到2020年的階段,可能會相對平穩的緩慢下跌。

鋼筋水泥建成房子,能解決居住問題,但是不會產生新的財富。

而建設房地產會佔用天量的耕地,實質是在消耗經濟體糧食自給自足的能力。

而過高的土地成本,過高的房價,則是以透支了經濟未來發展潛力為代價的。

漲,是漲不動了。紙上財富,漲了如果不能變現,都是虛幻。

跌,是不可能直接猛跌,就如前面所說,跌的姿勢很重要,要符合各個層面的心理預期。

但是跌勢已成,無法阻擋。

在嚴重的金融危機和房產熄火兩者之間做選擇,任何人都會做出理性選擇。

壯士斷腕,尚能斷臂求生。

堅持不摘綁在脖子上的套索,再一腳蹬掉腳底的石頭,後果不言而喻。


財智成功


你好,嗨住租房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要分開來看,畢竟支撐房價的城市之間的基本面不同。接下來我會具體做出分析:

首先,一二線城市基本面良好,維持房價的動力依舊存在

2016年可謂是一二線城市房價突飛猛進的一年,北上廣深市郊房價都實現了翻倍,此外更帶動了周邊衛星城市的房價猛漲。這一波上漲行情,讓投資客殺紅了眼,剛需客急白了頭,新盤開盤時價格比認籌時高出好幾千,二手房房東臨簽約寧願賠償幾十萬的違約金也要毀約再加價掛牌,整個樓市一片欣欣向榮。

到了2017年,一輪接一輪的調控開始給狂飆猛進的一二線樓市加壓,從限購限貸都限售限價,熱點城市終於開始慢慢冷卻,成交價格逐漸趨於平穩,成交量也出現了回落。

雖然限購限貸一定程度遏制了真實的需求量,但一二線城市維持房價的基本面是好的:強大的經濟競爭能力、對人口和人才的吸引、雄厚的產業基礎,這些都是維持房價的根基。

可以預見的是,一旦政策鬆綁,一二線城市短期內還能釋放出大量需求。但目前來看,鬆綁的可能性不大,房價應該不會出現太多波動,比較相對穩定地維持在目前的水平。

其次,三四線城市有價無市,套現風險已顯

繼一二線城市需求被鎖後,三四線城市和一些小縣城都迎來了發展契機,貧困縣房價破萬是2017年底不少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但與一線城市不同的是,三四線的新房和二手房市場可以說是冰火兩重天。受益於一二線城市限購限售等調控政策帶來的資金溢出效應,短期內湧入的大量資金太高了當地房價,但這個房價上升只是表現在新房市場上,二手房價格幾乎不為所動。

但二手房的價格才是經歷過時間和市場考驗的,相比新房更能反映一個地區的真實房產價值。

三四線大量買入新房,當地人要改善,投資客割韭菜,但最後想要將手裡的房產轉出去發現就沒那麼容易了。因為當地的有效需求基本都被新房吸收掉了,誰又會在二手市場做接盤俠?

最後,炒房的黃金時代已經遠去,買房需量力而行

這個建議是給那些在大城市打拼,在調控下暫時買不起房的年輕人的。不少在一二線的上班族,手裡有點閒錢但是又不夠一線城市的首付或不滿足購房資格,轉身選擇了三四線的房子。

任何選擇無可厚非,但我們在做買房決策時,一定要謹慎權衡自己的真實需求與當地樓市的風險。樓市投資回報率最高的時機已經過去了,在看似繁榮的三四線樓市背後,能夠笑到最後的又有幾個?

除了新建商品房,現在各類政策也在大力鼓勵租賃住房的發展。在外打拼,暫時買不起房子也沒關係,下載嗨住APP,全城海量真實房源,更有新年租房優惠,拼搏的同時也別忘了給自己創造美好的生活。


嗨住租房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9月份房地產市場的有關數據,市場成交量不如預期,高位的房價無論是價格、還是漲幅都開始出現回落。即便是樓市最火爆的北京和深圳兩市,國慶期間一天也才賣幾十套出去,這與過去的“金九銀十”旺季形成了鮮明對比。可以預測,房價或將開始步入回落時代,迴歸到合理的價格。

1、銷量不如預期,房地產市場開始降溫

具體數據顯示,9月單月全國商品房住宅銷售面積為1.68億平方米,同比下調了3.6%。這也是最近5個月首次出現同比成交量下調的現象。

具體到房價而言,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由8月上漲0.3%轉為下降0.1%。31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分別上漲1.1%和0.8%,漲幅比8月分別回落0.2和0.5個百分點。35個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分別上漲0.9%和0.8%,漲幅比8月分別回落1.1和0.6個百分點。

2、房地產調控全面鋪開,次數同比去年增加82%

光從銷售面積和房價來看市場的走勢,可能還不夠準確,還需要結合我國房地產各個參與主體的最新動向。這次房地產市場“遇冷”與我國加大房地產調控有很大關係,值得一提的是,這輪調控無論是力度、還是範圍都是空前的,房地產市場升溫自然受到一定抑制。

根據中原地產統計數據,9月單月,全國各類型房地產調控政策發佈次數高達70次,再次刷新了歷史紀錄。年內累計房地產調控次數更是高達385次,同比上漲幅度達82%。隨著“房住不炒”的定位更加明確,調控還有進一步收緊勢頭。

3、去庫存已經完成,房地產流動性將進一步收緊

也許有人會疑惑,為何偏偏選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呢?因為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去庫存週期基本完成,這意味著房地產市場的流動性將收緊。從2015年開始,我國開始大力推行棚改貨幣化政策,有效消耗了房地產過剩的庫存。資料顯示,2016年和2017年,大約有3.6萬億的資金流入了棚改項目。

現在房地產庫存消耗得差不多了,自然要逐步收緊流向市場的資金。日前,國家已有表態“要因地制宜調整完善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商品住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市縣要儘快取消貨幣化安置優惠政策。”

4、房企融資壓力不斷增大,部分被迫降價賣房

除了政策方面的原因,隨著融資渠道的不斷收緊和房企償債高峰的來臨,房地產企業融資的難度越來越大。今年以來,已經有多家房企的融資被按下停止鍵。如雅居樂80億元公司債被兩度叫停,合生創展百億元租賃債也已經被交易所終止審查等。

從房地產信託項目的數據也可以得到印證,用益信託數據顯示,2018年9月房地產信託規模為564.76億元,而8月這一數字為684.17億元,9月集合信託投入房地產資金淨減少近120億元,環比下降17.5%。房企資金壓力吃緊,也使得近來不斷出現房企降價賣樓遭老業主維權的事件。

總的來看,國家貫徹“房住不炒”的態度很堅決,未來一年多整個房地產市場的價格都會出現明顯回落,最終回到合理水平。不過,由於經濟發展的差距問題,不同城市的反應會有所不同,一二線城市經濟發達,流入人口較多,房價頂多出現小幅回落,而三四線城市堅挺房價的壓力很大,或大幅回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