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如何打造醫療平臺,吸引醫生和專家來執業

導讀:共享醫療需要解決的一個核心問題是--“如何打造醫療平臺,吸引醫生和專家來執業”。

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人才是目前乃至未來幾年中國社會辦醫發展中面臨的一個非常嚴峻的課題。”對於社會辦醫發展的困境,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閆東方一語道破,而這也正是共享醫療需要解決的一個核心問題--“如何打造醫療平臺,吸引醫生和專家來執業”。

如何打造醫療平臺,吸引醫生和專家來執業

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閆東方演講

對此,全國各地的共享型醫療機構也在探索自己的破解之道。6月2日~3日,在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指導、《看醫界》傳媒、上海市浦南醫院、醫森商學院主辦,上海禾新醫院、瑞慈診所、東方膽病醫生集團、杏仁診所聯合主辦, 張強醫生集團、冬雷腦科醫生集團、上海壹博醫生集團等協辦的“第二屆共享醫療實戰研修班”上,多家平臺型醫療機構和醫生集團們共同探討了他們的“共享經驗”。

聯新國際醫療集團上海醫療中心執行院長徐衛卿介紹了他們在上海禾新醫院的一大特色--與醫生集團的合作。

如何打造醫療平臺,吸引醫生和專家來執業

聯新國際醫療集團上海醫療中心執行院長徐衛卿授課

目前禾新醫院已經引入了包括張強醫生集團、英華兒童骨科醫生集團、精英消化醫生集團等在內的多家知名醫生集團。醫生集團的醫生在平臺上開展醫療服務,醫院提供執業場地、設施和護理、行政支持服務,包括預約、費用核算等。

在合作關係上,醫生集團與醫院之間類似合夥制,而在利益分配上,禾新醫院會與醫生集團共同討論,將診療收入分為醫院收入項目和醫生收入項目,其中醫生收入項目大部分收益由醫生集團獲得。

如何打造醫療平臺,吸引醫生和專家來執業

第二屆共享醫療研修班學員參觀禾新醫院

除了醫生集團,禾新醫院也歡迎更多體制內多點執業的醫生以及醫療服務相關資源,如遠程醫療、器械製造商等前來合作。徐衛卿表示,禾新醫院願意在共同目標的基礎上成為一個開放的平臺,開展各種合作。

與禾新醫院不同,瑞慈醫療所“共享”的人才主要是知名三甲醫院的體制內專家,據瑞慈醫療診所事業部總經理周璐靖介紹,截止到2017年,瑞慈已經簽約了130多位專家,其中將近90%的醫生為副主任及主任醫師。

如何打造醫療平臺,吸引醫生和專家來執業

瑞慈醫療診所事業部總經理周璐靖授課

隨著主動加盟的醫生越來越多,瑞慈還設置了專家評選委員會,來評估某位醫生是否適合入駐瑞慈平臺。周璐靖表示,對於專家的選擇,他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就是首診專家會使用互聯網工具或者有品牌建設的意識。

“現在已經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了,再好的專家如果不去使用這些互聯網平臺,走出體制也可能面臨患者斷崖式下滑的困境,任何平臺都希望找到自帶流量的專家。”她說。

除了三甲醫院的專家,瑞慈也簽約了多家活躍的醫生集團。周璐靖指出,醫生集團更願意主動推廣平臺,這是對平臺品牌的加持,是一個互惠互利的過程。

如何打造醫療平臺,吸引醫生和專家來執業

第二屆共享醫療研修班學員參觀瑞慈小櫻桃診所

對於維護和留存專家,周璐靖也提出了一些建議,比如:把專家當成平臺的“客戶”;與低活躍度專家保持互動和溝通;加強專家所在單位的溝通聯繫等。其中非常重要的是要正確“宣傳”和“推廣”專家,要了解專家的訴求:一些專家希望看更多病人,一些希望做好患者教育,還有一些到企業做健康科普,平臺在和專家合作的時候就要了解清楚。

杏仁醫生:醫生合夥人制

與側重簽約合作不同,杏仁醫生選擇了一條不一樣的“共享”路徑--醫生合夥人制度。截至目前,杏仁醫生已經在瀋陽、廣州、深圳、成都、上海5地建立了醫生合夥診所,每家都有50-70名合夥人,醫生群體出資50%,杏仁醫生出資50%。

如何打造醫療平臺,吸引醫生和專家來執業

杏仁醫生創始人兼CEO馬丁分享

杏仁醫生創始人、CEO馬丁將他們的模式成為“共享醫療WeWork”,即醫生共享門診/日間手術中心。他介紹,杏仁門診在各地的裝修都是標準化的,一般由10-15個診室和2間日間手術中心組成,醫生可以根據需求在不同時段預約診室,靈活安排出診,隨用隨走。在定價方面,杏仁則採用醫生自主定價模式,診費由醫生決定,其他所有檢驗、檢查、藥品等費用標準都和三甲醫院相同。

日間手術中心同樣採取預約制,醫生預約後可以帶患者來開展手術。2017年10月開業的深圳門診,運營4個月就完成168臺手術。

如何打造醫療平臺,吸引醫生和專家來執業

第二屆共享醫療研修班學員參觀杏仁診所

馬丁強調,杏仁門診的核心在於醫生,而非基礎設施和設備,對於共享醫療中心的選擇他尤其談到了幾點,比如交通方便,靠近大醫院,方便醫生和患者看診,再比如裝修要高端,要區別於公立醫院的就診環境。

馬丁認為,合夥診所的模式大大降低了醫生和平臺的成本:醫生0成本拎包入駐,杏仁不僅不需要承擔全職醫生的人力成本,也通過標準化建設節省了籌建和運營成本。據他介紹,杏仁門診開業4個月,就實現了單店的收支平衡。

正如閆東方所說,在探索共享平臺的建設方面,每家醫療機構都有各自的經驗,但核心就是聚攏人才。

不過閆東方也指出,“共享”的概念雖然火爆,但很多平臺並沒有做好準備,他建議平臺需要從六個維度思考:第一管理的科學規範,必須提升,信息化的建設非常重要,信息化不建設不可能搞共享;第二醫療體系的建設;第三人文服務的人文關愛問題;第四一些醫療機構的設備還不行;第五環境一定要溫馨;第六價格必須是誠信為先,唯如此共享平臺建設才可能取得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