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5歲自閉症男孩失蹤,幾天後劇情反轉,父親承認殺子

5歲自閉症男孩失蹤,幾天後劇情反轉,父親承認殺子

一早又看到一則悲劇:

據《華盛頓郵報》4月7日報道,4月4日(週三),美國田納西州迪克森縣一名5歲男孩喬·克萊德·丹尼爾斯(Joe Clyde Daniels)被報告失蹤,在整個城市搜尋了3天后,4月7日(週六),警方稱,他的父親承認殺了他。

5岁自闭症男孩失踪,几天后剧情反转,父亲承认杀子

週三,喬的父母告訴調查人員,當天早上5點20分左右,他們去叫醒他上學,發現他不見了。他們說喬以前也溜出去過,但從來沒有在半夜溜過,也從來沒有這麼久。他們通常會在房子附近找到他。但週三早上,他們找了一小時都沒找到,然後報了警。

這次報警引發了一場大搜索,整個社區都參與了進來,吸引了數百名志願者,他們都在尋找一個從不說話的自閉症5歲兒童。

28歲的約瑟夫·雷·丹尼爾斯(Joseph Ray Daniels)是喬的父親,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他很擔心兒子會感到“孤獨、疲憊、害怕和困惑”,他們希望得到最好的結果,但他們還是“非常害怕”。

就在搜尋幾天後,警方稱,搜尋行動變為了謀殺調查,因為男孩的父親承認殺了他,他告訴田納西州調查局的調查人員,他殺死了自己5歲的兒子,然後藏匿了他的屍體。

警方表示,約瑟夫·雷·丹尼爾斯已被捕並被控殺人罪。他被關進監獄,保釋金達100萬美元,目前還不清楚他是否聘請律師。

自閉症孩子被親生父母殺害已經不算新聞,不論國內還是國外,幾乎年年都會看到這樣的新聞:

1997年,十七歲的凱西.奧博利被母親用浴袍繫帶勒死了。此前母親命令她跳橋自殺,但是她拒絕跳下去。她的母親這樣告訴警察:“她與全世界都格格不入。人們全都害怕她,因為她與別人不一樣。我希望我下手的時候還能更利索一些。很久以前我就應該這麼做了。”

2001年,六歲的加百列.布里特被父親悶死並且拋屍湖中。

2003年,二十歲的安吉麗卡.奧利瑪被母親葉安娜淹死了。此前葉安娜還試圖讓她觸電而死。葉安娜後來聲稱“我整天擔心,都快要瘋了。”

2010年2月,吉吉•喬丹在半島酒店的一間房中將自己8歲的自閉症兒子裘德•米拉殺死。

2014年4月2日,合肥母親張婷(化名)心情煩躁,竟將只有2歲半的自閉症兒子溺死。她說:“我希望能為他解除痛苦,來世做個健康快樂的孩子。”

2014年6月,據香港《明報》報道,27日晚發生一起父親砍死自閉症兒子的慘案。被街坊稱讚是“好爸爸”的59歲蔡姓男子,撫育自閉兼智障的長子15載,蔡某4個月前失業後全職照顧長子,有感自己將踏入花甲之年,擔心自己與兒子俱成妻子負累,遂寫下遺書,計劃砍死長子後自殺,稱“對這個家會好的”。

2016年1月4日,5歲的自閉症男孩靈靈(化名)被親生父親勒死在他的老家——赤壁神山鎮的荒山裡。

2016年3月8日清晨,鎮江教師殺死自閉症女兒。

……

然而,這些還不是全部,

為什麼傷害總是伴隨著這個群體?

為什麼家長們要走上這條絕路?

5岁自闭症男孩失踪,几天后剧情反转,父亲承认杀子

卡米.麥加文是一位自閉症患兒的母親。她在《紐約時代》的卷首社論當中這樣寫道:“將自閉症的康復神秘化很有害處。我恐怕我們設置了無法企及的標杆,致使全國五十萬自閉症患兒的父母覺得自己十分失敗。”我想過高的期待,和現實地方沉重打擊,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

當發現孩子出問題的時候,幾乎所有人的關注點都在孩子身上,而沒有人去關心父母經歷了怎樣的創傷,甚至連父母自己也忽視了。很多父母認為,所有的問題都來源於孩子的自閉症,只要自閉症好了,我們就好了。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的縮影,自閉症孩子也不例外,只有父母好了,孩子才可能好。

此外,自閉症孩子的父母往往存在睡眠不足。康復費的壓力不可小視,自閉症孩子還需要不間斷的看護,很容易就會被孩子的需求壓倒。一部分父母可能會離婚並且孤立於社會之外。他們可能不得不放棄工作,因為經常需要應對各種危機。與鄰居的關係可能不佳,因為自閉症孩子往往伴有攻擊行為和特殊的自我刺激……重壓之下的人們會做出各種極端行為,極端重壓會使得人們突破最深重的社會禁忌,例如殺死自己的子女。幾乎每一個自閉症孩子的父母,都或多或少存在焦慮情緒,長期的焦慮對身體、心理和社會生活,都會產生負面影響,這也是這些案件發生的主要原因。

有些殺死自閉症子女的人們聲稱自己是出於愛,也有些人承認自己是出於恨或者憤怒。黛博拉.L.懷特森試圖殺死自己的兒子。事後她對警察解釋道:“我足足等了十一年,只為聽他說一聲‘我愛你,媽媽。’”激情往往令人困惑。絕大多數行兇的父母們全都受到了壓倒一切的強烈情感的驅使,無論將這股情感稱作愛還是恨都有些意猶未盡。就連他們自己都說不清自己的感受是什麼,只知道這份感受多麼深切沉重。

在所有遭到謀殺的兒童當中,一半人死於父母之手。這些父母當中又有一半人聲稱自己是為了子女著想。但是社會輿論對於這個標籤的接受已經產生了顯而易見的毒害。犯罪學家們一直主張,生物倫理學家使用“利他主義”這個詞的行為不僅增加了殺害子女案件的數量,而且還會增加虐待子女案件的發生頻率,使得原本就有暴力傾向的父母更加無所顧忌。每當發生知名度較高的謀殺自閉症子女案件並且兇手的利他主義動機得到普遍認可之後,模仿犯都會層出不窮。法庭的寬仁判決向全社會、其他父母以及自閉症患者群體發出了錯誤的信息,即自閉症患者的生命不如其他人的生命那樣寶貴。

也許更應該做的是:

承認和麵對自己的情緒

父母要承認焦慮的存在,然後才能有效地去處理焦慮。可參考《星兒的父母,你多久沒有停下來愛自己了?》

獲取支持

可以聽聽過來人的經歷,和同是自閉症孩子的父母組成團體小組,共同成長。尋找心理專業支持,用專業的力量解決內心的衝突。當然,不是每個家長都會選擇專業的心理諮詢,可以嘗試跟親友傾訴,傾聽本來就有治癒的功效,當然,不能對他們預期過高。

康復目標不要定的太高

正如前面那位家長分享的:“將自閉症的康復神秘化很有害處。我恐怕我們設置了無法企及的標杆,致使全國五十萬自閉症患兒的父母覺得自己十分失敗。”過高的期待給了父母過高的壓力,父母應該考慮到孩子症狀的嚴重程度,客觀評估孩子的狀態,接納孩子很緩慢的進步,也有利於父母的健康狀況。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對於普通孩子,經常會聽到“教育建立在良好的親子關係之上”,這對自閉症孩子同樣受用,不能因為自閉症而忽視這一基礎。很多父母同時承擔著康復干預師的工作,這對親子關係是有一定影響的,當父母總是去評判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感受不到正常父母給予的關注。如果父母可以把訓練交給別人去做,對孩子的訓練結果沒有有過高要求,自身也可以放鬆下來。

我們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再發生,首先能做的就是從你我開始,面對自己的真實需要,和孩子和平相處,接受孩子原本的樣子,不要強求TA成為另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此外,也期待有更多的社會力量,真正關注到自閉症群體及家庭的需要,最重要的是予以接納和尊重。

1、封面新聞報道《5歲自閉症男孩失蹤 全城搜索幾天後劇情反轉 男孩父親承認殺子》;

2、知乎,wnkk《24,針對自閉症子女的謀殺與“利他主義”話術的危害》

5岁自闭症男孩失踪,几天后剧情反转,父亲承认杀子

恩啟,讓康復更有效!

5岁自闭症男孩失踪,几天后剧情反转,父亲承认杀子
5岁自闭症男孩失踪,几天后剧情反转,父亲承认杀子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恩啟社區APP”-孤獨症行業資訊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