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中國酒文化:酒與詩詞(一)

中國酒文化:酒與詩詞(一)

小編 此次向大家推薦的是 —— 中國酒文化:酒與詩詞

酒與詩詞 的關係源與流長,親密無間,以至於翻閱中國詩歌史的章章節節,隨時都能聞到撲鼻的酒香。酒與詩歌結合,既是中國美酒的靈魂,也是中國詩歌的靈魂。

“形同槁木因詩苦,眉鎖愁山得酒開”酒成了詩人靈感的源泉,創作的催化劑。與時相呼應,酒也成為詩人創作不可缺的題材和表現手段,詩是美的,酒是美的,詩酒交融產生的酒詩則更美。

先秦

先秦是酒的產生時期,同時也是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第一個里程碑,當然也是酒詩發展的重要階段。先秦詩歌主要包括古謠諺、詩經和楚詞。

漢代

作為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的《詩經》,它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的社會現實,涉及到酒的詩歌就有50篇,這些酒詩就內容而言,國風中多是為了抒憂解愁的,雅詩中多寫祭祀宴請活動和統治者奢侈的生活,頌詩中則多為統治者歌功頌德。

魏晉南北朝

經歷了漢代詩歌低谷後,魏晉酒詩再次崛起,這時期的代表作和名詩人輩出。

曹操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詩人,他雖然下過禁酒令,但他自己就很能喝酒,詩歌中涉及到酒的也不少。

"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若多 慨當以慷 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此詩詳溢著高昴的情緒。

到了竹林七賢時期,酒幾乎成為他們生活的全部,但他們涉及到酒的詩歌並不多,如阮籍的95首詩歌中,酒詩僅有3首。

在兩晉南北朝詩人中,陶淵明成就最為突出,他寫在大量的酒詩讚頌隱居生活"親戚共一處 子孫還相保 觴弦肆朝日 樽中酒不燥"。

唐朝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也是詩歌創作最繁榮的時期,酒詩的成就也是最為突出,唐代三大詩人都寫有大量的酒詩,其中李白206首,杜甫232首,白居易595首。

李白斗酒詩百篇,作為中國詩歌浪漫主義代表的李白,被人稱為酒仙,他喝酒、寫酒。他認為:"天若不喝酒,天上無酒星,地若不喝酒,地應無酒泉"為喝酒,李白千金買一醉,甚至不惜

五花馬 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好酒的李白還頻頻:舉杯邀明月,以至於最後人也在酒酣捉月中而仙去。

詩史杜甫,嗜酒不亞於李白,兩人的感情深厚,有酒同醉,有被同蓋,攜手同遊"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他的《飲中八仙歌》形象地描繪了當時長安八位名家的性格特徵和藝術成就,白日放歌須縱酒的杜甫,沒有潦倒新停濁酒杯,70多歲時依舊日日典當衣服醉酒。由於經歷了安史之亂,杜甫目睹了社會黑暗和人民生活的艱辛,發出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千古長嘆。

晚於李杜的白居易是個醉吟先生,由於家道富裕,他喝酒比李白杜甫容易多了,而且喝的多是美酒:"綠蟻新醉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喝酒注意勞逸結合,認為可以用一天的醉酒解除九天的疲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