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北方娶老婆通常需要花費幾十萬的彩禮,而在廣西通常一個形式,你怎麼看待彩禮問題?

大頭聊三農


本人廣西人,實在話廣西人在彩禮方面確實不怎麼講究,很多隻是一個形式,有時候孃家人反而是倒貼的,陪嫁的錢物比彩禮多的多。

為什麼廣西人彩禮要求這麼少呢。這可能跟廣西人的性格和傳統有關係,廣西人重情義,近親情,希望自己女兒嫁的好,不在乎彩禮錢的多少。我結婚的時候,象徵性的給了5000的彩禮錢,後面丈母孃給的陪嫁東西也比這個要多。

北方娶老婆,彩禮那是一個比一個多,一個比一個豪,形成了攀比心理和不良風氣。我覺得這種相互攀比行為非常不好,嫁女兒不是賣女兒,更不是一次性買賣。

所以婚姻嫁娶,以感情為主,彩禮為輔,合適就好,沒有必要攀比。




廣西新視野


北方的婚俗習慣筆者不是很清楚,但是我想,不管是北方、還是南方,娶老婆需要花費幾十萬彩禮的應該只是一部分現象而已,而不是普遍情況。

作為一個南方人,作為一個兩廣地區的南方人,我覺得在廣西,娶媳婦確實沒有那麼講究彩禮,很多時候,彩禮確實只是一個形式而已。

說說我身邊的例子。前幾年,堂姐結婚,女方家並沒有要求男方家給多少彩禮,一切都隨他們,看他們自己的經濟狀況給。於是,結婚時,男方家彩禮給了1萬多,而堂姐家陪嫁過去的東西並不少,包括洗衣機、電冰箱、衣櫃等,每件物品都好幾千,可以說陪嫁的錢比彩禮錢還多。

去年,我的一個大學朋友結婚,雙方都是廣西人,因為男方家裡經濟不好,可以說窮得叮噹響,家裡還住瓦房,家中基本找不出幾件電器產品。好在,女方父母不嫌棄,當時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女孩的父母也沒有給男方多大的壓力。女孩的父母都是開明的人,認為沒錢可以一起掙,男女結婚,重要的是情感,人品,雙方看對眼,能過日子就行,沒有必要為彩禮多少而鬧得雞飛狗跳。

其實,說實在的,開明的父母還是佔絕大多數的,雖然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跟一個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過一生,但是假如真的沒有那個條件,大部分父母也都是接受的。

在廣西,攀比現象也存在,只是沒有那麼嚴重,尤其是在婚俗上面。廣西人比較重情義,比較勤勞淳樸,也許是艱苦的生活條件造就了他們的寬厚、淳樸、善良的心態,他們深知彼此之間的不易,所以很多時候都是相互理解,包容。

嫁女不是賣女,嫁出去的女兒終究還是自己的女兒,家的大門永遠為女兒敞開,女兒想什麼時候回家就什麼時候回家。在廣西,經常看到,家裡有什麼好事,父母總喜歡叫女兒回來一起享受那份喜悅,逢年過節,嫁出去的女兒總喜歡往家跑,因為那是一份割不斷的血緣關係。

總的來說,嫁娶是兩家的事情,兩家都是家,沒有必要分得清清楚楚,孩子自己過得幸福就好,父母不應拿彩禮來干涉孩子的幸福。




【以上僅個人觀點,若有不同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一木MU。】

讀書文史


本人廣西人,結過兩次婚,前妻四川的,現任湖南的。兩次婚姻都只象徵性的給了幾千元。很不符合老婆那邊的風俗。老婆娘家人都嫌本人小氣。當時我就一句話,我們廣西沒這種動輒十幾萬幾十萬的彩禮風俗,愛嫁不嫁。現一兒一女,婚後本人的收入都是給老婆的,就連卡號密碼本人都懶得記,每次用錢都電話問老婆😃,老婆都嫌煩😃😄。反正家裡的錢就一個原則,確保家中日常開支,應急處理,孩子教育,雙方老人的生活費。其他的,她愛咋用就咋用,如無節制,就活該過窮日子。現在,老婆的友女閨蜜都羨慕她,她孃家人個個都說她找了個好老公😎😎。都說本人大方。


定居者


廣西白話地區基本都是按禮儀辦的,俗話說得好!嫁女是虧本貨,近年男方過聘金3萬左右,但是女方出嫁妝,又送集窿錢(陪嫁銀)幾萬塊,所以女方父母基本都是拿聘金買嫁妝辦嫁女酒席。窮點女方父母按送來的聘金多少辦嫁妝,陪嫁銀是女方親戚送給女出嫁的紅包,一般父母全部給女兒陪嫁帶走,算下來還算平本。一般就老母親賺得兩個幾百塊錢的乳金也叫奶資的封包。

廣西白話地區結婚費用不高,有10萬元足夠娶老婆了,車房有無高端丈母孃是不硬要求的,女願意嫁就行,一句話,嫁乞隨乞,嫁佬隨佬,貧富嫁過去都是自己選擇自己擔當。等到女兒坐月子,父母還要送雞,送東西,說真的女方父母都是掏錢的。俗話說,十個女九個賊。就是這樣說來的。

廣西白話地區不重男輕女,男得家產女得嫁妝,生男是為了有男人繼承香火,因為女人嫁了不回來拜祖先的,生女給帥哥做老婆,習俗按禮儀辦婚嫁,丈母孃開價賣女是非常失禮很醜的。嫁出去的女兒同樣要孝養父母。

白話地區的女人嫁了,父母叫外家,外家很有分量的,婚喪喜慶,都要恭恭儀禮迎接外家的人,一直到日後女的百年去世,所有晚輩還要跪著迎接外家。

俗歌雲: 人生在世都是雙父母,後生有得成雙千般好……後面省略你懂的。圖片有車有房,只要超級帥哥,女的都願意出嫁了😄




鮑姑艾火


你這個提問,嚴重有問題,我給你糾正下,在北方的東北黑龍江(哈爾濱有味嚴重)、西北甘肅、陝西(南部)娶媳婦要花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在南方的雲貴川渝,以及兩廣、兩湖等地,娶媳婦基本不要彩禮,不花錢。同時,在沿海的福建、中原河南,以及江西、安徽、浙江等地,彩禮要幾萬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等。

所以說,不要彩禮的,不僅僅是廣西,要彩禮的,也不全是北方,北方的新疆、內蒙、青海、寧夏、遼寧、吉林等地,要彩禮非常少,大多數都不要。

那麼,為何會出現廣西等地不要彩禮,而北方如甘肅、黑龍江等地要彩禮比較嚴重?原因在於:

1、南方相對來說,沒有要彩禮的傳統,除了像江西這樣的特殊地方外,西南等地基本沒有彩禮的傳統,這些地方社會風氣比較好,風俗正,人比較正氣,反過來,甘肅、黑龍江等地方地區,以及江西、福建等地受傳統風俗,特別是彩禮濃厚文化影響比較重,導致彩禮要的比較高。

2、部分地區貧窮落後導致。甘肅是典型例子,甘肅大多數農村彩禮在十幾萬,18萬是標配,還有十來萬或者二十多萬的,主要是這些地方經濟欠發達,人們收取低,思想比較陳舊,封建禮儀思想比較厚重,地方風氣不是太好,反過來,很多地方不要彩禮的,特別是城市裡,不要彩禮,那是城市人受到開明思想的洗禮,不再把彩禮這種落後風俗帶到城市裡,因此,相對來說,城市經濟發達,人們思想比較開明。

雲貴川渝廣西等地雖然經濟也不是太發達,但人們的思想比較開明,不像彩禮比較厚重地區,甚至依靠彩禮發家致富,相對來說,這些地方的民風民俗比較好、社會風氣比較正。

3、攀比心嚴重導致彩禮流行。不管是北方的哈爾濱、甘肅,還是南方的福建、江西等地,相互攀比比較嚴重,人們覺得,誰家女兒出嫁,男方彩禮給的多,就有錢,女兒就受到男方的重視,正是這種比較滯後思想,以及相互攀比,導致這些地方彩禮文化比較厚重,說白了,就是攀比心、愛慕虛榮害死人。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題主這標題簡直就是挑事,北方指哪?你說出來啊,中國大半個版圖你都算上了?廣西算南方吧?那南方某些地區結婚人民幣都是論斤稱的,你咋不說啊…女方不要彩禮那是通情達理,要彩禮那是天經地義,要多要少看男方的本事,娶得起就娶,娶不起就不娶,沒人逼著你非得娶,實在娶不起可以倒插門,自己有本事就找個不要彩禮的或者倒貼的,自己沒錢沒本事怪人家要彩禮了,還滿口酸話說人家賣女兒。買賣人口犯法的…各個地區經濟不同,有些地區三十萬能買一套房子,有些地區三十萬連一個衛生間都買不了,有些地區平均工資兩三千有些地區平均七八千上萬,這能比嗎?一個生活在平均工資兩三千的地方人非要娶平均工資上萬地方的姑娘,那你可不得說人家賣女兒?門當戶對是有道理的。問的問題就是挑事…


半熟期待


在中國大大小小的地方,彩禮作為結婚很重要的一部分,一直以來都是很多人頭疼的問題,或者說是男人們頭疼的問題,結婚娶媳婦兒,彩禮錢如果給不夠,不符合對方家鄉風俗的話,心裡難免會感到挫敗感。

在你的家鄉,結婚彩禮錢是多少?



在《愛情保衛戰》的一期節目中,一對情侶上節目吐槽,兩人在一起4年,打算結婚了,可是在婚期的前一個月,都沒有談好彩禮的事情,男生覺得,自己的父母已經為了自己的婚姻付出了很多,給錢買房,裝修,他不敢跟自己的女朋友談彩禮錢,而女生在婚期前一個月跟他提了,老家的風俗是彩禮需要10萬塊錢,希望男生可以給出一個好態度,而不是一昧地地覺得自己的要求是過分的,不合理的。



在男生的心裡,10萬塊拿不出來,對方的要求太過分了,一點都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兩人因為這個問題,爭吵了一年都沒有結婚!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如果女方的父母一定要多少數目的彩禮錢,那跟賣女兒沒有太大的分別,兩個人之間的感情最重要,最重要的是男方的態度。而節目的兩位嘉賓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男生的心裡是不想給這一筆錢,即使他的藉口是不想父母那麼辛苦。



其實女生不是一定要這10萬塊錢的彩禮,她在意的是對方的態度,介意的是對方認為這10萬塊錢是過分的要求。而不是和她一起商量,把數目降低,或者是兩個人一起努力,說服雙方的父母,共同解決彩禮錢的問題。而且,一定要糾結這個彩禮的問題,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男生在死撐,不如和自己的女朋友一起商量,兩個人好好地去面對父母,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彩禮,其實只是男方對待這門婚事的態度的表現,是否真誠地想要與對方結婚,不是一昧地覺得對方的要求是否過分,而是要拿出你的態度。讓對方明白,你是誠心地想要與她結婚,會好好努力,給她幸福,如果男生都能這樣想,並且用行動證明,我想,父母也不會刁難的。

最後祝願所有的人,愛情甜蜜,白頭偕老!


北漂海濤哥


反正你覺得不合適就不娶或不嫁,沒必要糾結這點事的。從古至今,都有“有錢嫁女,沒錢賣女”的說法,然後也是“富養女,貧養子”。很多人家為了女兒嫁過去不至於“吃苦”,都會置辦“豐厚”的嫁妝,讓女兒以後在婆家有一定的話語權。當然了,也有很多人家就靠嫁女兒索要“天價”錢財,就像“賣女”一樣,好聽點就叫做彩禮錢了。

反正不管人家索要多少彩禮錢,雙方總是有得商量,也可以“討價還價”的吧。只要雙方都同意了,表面上起碼也是皆大歡喜了,至於婚後家庭生活和不和諧,幸不幸福,那就不知道了。

索要“天價”彩禮錢結婚的,有過得幸福的,也有過得不幸福不恩愛的。不怎麼在乎那彩禮的,大部分也有過得很幸福很恩愛的,畢竟一開始就決定了在一起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愛情吧;當然了,過後可能日子過得沒那麼好,會有點小後悔也是有的,畢竟對比別人什麼都圖的人的生活,差距就出來了。也就是沒對比就沒有傷害吧,現實一點,物質一點都是沒有錯的,畢竟更高品質的生活都是需要物質基礎的。

彩禮不彩禮的,最終還是要選一個適合自己的人吧,選對了人,彩禮就好說了吧。


煙雨松筱


北方也沒有幾十萬吧,至少我們山東這邊我還沒聽說過,十幾萬的倒是有。南方的不太瞭解,不過中國南北方文化本來就有差異,就彩禮有這麼大的區別也不奇怪。

彩禮,是中國的傳統習俗了,就像女生要有嫁妝一樣,都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東西,代表了中國的特殊文化,沒必要做什麼改變,只是這個金額上真的不需要再漲了。

現在的人要彩禮或者給彩禮,就好像給的越多,面子就會越大,日子就會越好,這個還是要和自己的家庭情況保持保持一致的。錢都付了彩禮了,日子還過不過了。


小爺亂糟糟的生活呀


廣東廣西真正的嫁女兒,有的娶了個老婆還賺了嫁妝。。北方卻在爭論女兒該賣多少錢,辛辛苦苦養大女兒,就應該賣個好價錢。管他婆家的人品,誰出得去高價就賣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