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綠地控股市值為什麼只有萬科的四分之一?

楊森鴻


綠地和萬科,都是國內房地產行業的知名公司,它們都是A股市場的上市公司。


我是雄風投資,20年投資實戰經驗的老司機,在中信證券工作期間,曾獲騰訊2012中國最佳投資顧問。


分享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和分析,讓我們瞭解事情的真相和本質,為大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綠地和萬科的股票市值


1,綠地在A股市場,上市時間比較晚,還是借殼金豐投資實現上市。


綠地控股,證券代碼600606,目前股價7.35元,股票市值894億元。

綠地旗下的另外一家公司,綠地香港在港股上市,目前股價3.71港幣,市值103億港幣。

2,萬科的股票情況。


萬科,證券代碼000002,目前股價31元,市值3429億元。

萬科還有一家海外上市公司,萬科置業海外,目前股價4.95港幣,市值19億港幣。


二,綠地只有萬科四之分一市值的原因


1,兩家公司的利潤不同。


綠地在2017年前三季度,淨利潤是60多個億人民幣,萬科在2017年前三季度的淨利潤是110億元人民幣。綠地比萬科的淨利潤少一倍,所以市值就會比萬科少很多,這是資本市場的估值方式。


2,兩家公司的品牌不同。


萬科在品牌在國內房地產行業,排名是前五名,綠地排名在前十位,排名不同也是品牌的區別,品牌對公司市值有很大的影響。


3,兩家公司的團隊不同。


萬科的團隊是職業經理人團隊,非常優秀的強大團隊,萬科王石和鬱亮都是萬科的火車頭。綠地,還是家族企業的管理模式,職業經理人團隊沒有萬科那麼強。


4,兩家公司的商業模式不同。


雖然,都是房地產行業,但是,萬科的戰略獨步全行業,已經率先完成轉型和佈局。


現在萬科不再是傳統的地產商,而是住宅地產+商業地產+物流地產+軌道地產的綜合多元化地產商,也是城市服務商。但是,綠地還是一家傳統的地產商。


三,定位和人生。


綠地和萬科的市值區別,就是定位不同的區別,也是公司戰略的不同區別。


在我們的人生之中,定位決定地位,戰略決定未來,所以,我們要對自己清晰的瞭解和定位,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過上自己想過的人生。



雄風投資


這是因為兩者的炒作方法不同,綠地控股一直都有關注,股價經過了一波的上漲又跌回來了。.

然而就目前的價值預估來說,綠地控股的質地比萬科的好很多。萬科股價高是因為有人炒作的原因,而我們看到的綠地控股基本上都沒怎麼炒作過。但是我相信以後應該是有的。

其實現在沒有爆發也是因為6月份有一個解禁的大潮,好像差不多有50%的股票。而且增發價格好像是5塊多,所以現在股價應該是很難上去的。而萬科不同,一系列的動作,讓投資者們蜂擁而至,股價高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相比較估值來說,綠地控股和萬科應該差不了那麼多,解禁期將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長線機會。


羽軒王者


這個問題非常好,這可能是包括綠地控股股東在內的很多股民都很難弄懂的一件事。

今天我就這個問題談一談我的看法,希望對大家的投資有所幫助。如果把這個問題理解透徹了,相信以後的投資也會一路順風。


綠地控股和萬科A都是上市房地產公司,都是銷售額達幾千億的全國排名前十知名品牌公司。可能綠地控股的利潤和品牌稍微遜色一點點,但是市值卻只有萬科的四分之一,的確有點不正常,看看他們月線圖走勢,一個趨勢向下,一個趨勢向上,真是天壤之別啊!
在A股市場投資其實就是投資風向。沒有風的時候,一片樹葉都會掉下來;有風的時候,豬都可以飛上天。

萬科在前海人壽姚振華投資以前,在十塊左右盤整了很多年。那時候的散戶可能也很納悶,一個全國鼎鼎有名的品牌房地產公司股價怎麼這麼低,怎麼老是不漲。

直到姚振華買入萬科的那一年,大家也都知道,還有恆大也大量買入萬科。幾個腰纏萬貫的人物入場,市場其他各路資金也來跟風搶一杯羹,所以萬科股價就這樣炒起來了。姚振華和恆大幾百億資金大舉買入極其所來的跟風就是所謂的風向。
綠地控股董事長張玉良曾經接受媒體採訪,投資者提出了股價低迷問題,對媒體做出了正面回應,他表示有三方面原因:1綠地控股2015年借殼上市之後,2016年第一批獲得解禁之後,有戰略投資者以資管資金進入,因集中兌付壓力而退出;2這兩年綠地控股處於深度調整週期,多產業效應沒有在報表上體現出來;3與投行溝通尚待加強,綠地的淨資產回報每年都在15%以上。

總結一下,從一個較長的時間來看,推動股價漲跌的還不是價值而是風向,所謂“風去金如鐵,風來鐵似金”。優秀的股市短線高手都是捕風的高手,捕捉市場的風向的變化是他們的一個重要目標。在風格切換的過程中不斷變化所持股票,價值投資並不是要持有很久很久,更不是一輩子。

謝謝大家的越讀!


小王子338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