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果華為、騰訊、網易等強強聯合,能否打破無優秀國產遊戲主機的尷尬?

存在感不足


這裡是喜愛遊戲的小白

主機遊戲,原名console game,又名電視遊戲,包含掌機遊戲和家用機遊戲兩部分。是一種用來娛樂的交互式多媒體。通常是指使用電視屏幕為顯示器,在電視上執行家用主機的遊戲。

在美日歐,電視遊戲比電腦遊戲更為普遍,由於遊戲軟件種類多、設計也較親切、容易上手。主機遊戲比電腦遊戲更有可玩性。但在亞洲地區電腦網絡遊戲的蓬勃發展,再加上電視遊戲的語言大多並非母語(通常是日語或英語),這些地區的電腦遊戲比主機遊戲更為發達。主流的遊戲主機目前包括了任天堂的“Switch”、微軟的“Xbox One”、索尼的“PlayStation 4”。

如果華為、騰訊、網易等強強聯合,能否開發出優秀的遊戲主機?答案當然是可以的,中國作為電子元器件組裝大國,在硬件實力上是毋庸置疑的,基本上游戲主機所需要的的零配件都可以自行生產,即使不能生產的CPU通過採購的形式也可以實現生產自己的主機的。其實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幾款不同型號的國產遊戲主機了,但是為什麼不溫不火呢?

其實遊戲主機,硬件配置是一方面,遊戲主機遊戲主機,重點應該在遊戲之上。國產遊戲主機尷尬的在哪裡,不是在沒有實力造主機,而是尷尬在沒有遊戲玩的地步。首先你要生產主機,在遊戲方面要麼你有實力自己做遊戲,要麼你主機銷量夠,讓製作廠商找你在你的主機上發行遊戲。可以參照XBOX的崛起路程,從剛最開始的不被看好,到現在和PS4平分秋色,最開始微軟起步也是沒有什麼遊戲的,人家大廠都在PS上出遊戲,微軟就自己出遊戲為自己的主機護航,同時去找遊戲廠商出錢讓他們在XBOX上上游戲,遊戲和主機是相輔相成的。

那麼回頭來看看國產主機,你製造一款性能優秀的主機,必然要有優秀遊戲護航,國產單機遊戲市場基本就是一潭死水,多年的盜版導致單機開發商紛紛倒閉,目前國產單機遊戲基本上沒有一款能拿得出手的作品,更不要說在主機遊戲上運行的了。而國外遊戲廠商,即使你花錢請人家在你的主機上上游戲,如果不是獨佔,別人為什麼不去買PS4或者Xbox而來買你的?如果是獨佔,你主機銷量都沒有的前提下,怎麼和開發商承諾呢?或者自己砸錢買斷,那要多少成本?完全得不償失。

另外,就投入產出比來說,中國國內遊戲市場基本上大部分份額都屬於手機遊戲。而手遊開發週期短,開發成本低,資金回籠快,盈利能力強。相比之下PC單機遊戲對企業家來說都沒有任何吸引力,更不要說從頭開始做一款遊戲主機了,完全是逆勢而為的舉動。

所以總結一下,如果華為、騰訊、網易等強強聯合,能否開發出優秀的遊戲主機?答案是可以,不是不能而是不想,畢竟開公司都是為了盈利去的,他們要為股東負責,不會為了情懷而買單的,製作國產遊戲主機,完全看不到贏利點,這樣的事應該沒有人會去做吧。

這裡是喜愛遊戲的小白,歡迎大家關注小白,小白會推薦好玩的遊戲給大家哦~

喜愛遊戲的小白


有玩過主機遊戲的朋友都清楚,目前在這個領域,任天堂和索尼是絕對霸主地主。微軟的XBOX都是在夾縫中求生存。

為什麼這樣說?實際上主機遊戲是一種文化的競爭。

我國主機遊戲起步其實並不是很晚,記得80年代的時候,最早在百貨商場賣的FC紅白機要1500塊錢,由於太貴基本上沒有什麼家庭購買。到了90年代,小霸王的紅白機做到了400左右一臺,那個時候就會有不少家庭可以購買了,80後的同學們基本上都玩過。實際上這個也是山寨任天堂的。在我印象中,最早是臺灣晶技的小天才把任天堂搞得很是頭疼,那個時候在任天堂沒有涉足的市場,就可以看到小天才。

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就算你有了主機,你玩的經典遊戲總是日本的。

什麼魂鬥羅,馬里奧、口袋妖怪、最終幻想、塞達爾、街霸、拳皇、重裝奇兵、三國系列等等等等,都是耳熟能詳的主機遊戲。而國產在這些主機的單機遊戲卻是鮮有。

來自美國的科技巨頭微軟於2001年推出XBOX系列主機,據機構評估投入不少20億美金,而推出之後就在持續虧損,但是它的出現打破了索尼和任天堂兩家獨大的局面,形成了三足鼎立。

很多玩家也對實況足球、使命召喚、戰爭機器、惡魔城、黑暗之魂、輻射、生化奇兵等遊戲有過體驗。

如果國產主機要在市場上有競爭力,必須至少要滿足一下條件。

1、硬件上不輸這幾家公司產品,用戶體驗和設計等。

2、提供玩家可競爭力的遊戲。

3、持續不斷地輸出中國風內容遊戲。

4、專利方面要有儲備。

硬件性能和設計或許通過這幾家公司的努力,可以在不久的時間內研發出來,最好是可以加上西山居和HTC,因為隨著5G和VR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雲VR遊戲會成為主流。


如今索尼的PS5將提供革命性的家用VR體驗,而Xbox“Scarlett”則將以微軟的xCloud雲技術為核心。

當下主機市場的情況是,索尼的PS4在當代主機壽命週期中是當之無愧的王者,累計銷量達到9100萬臺,而目前微軟Xbox One在2018年的銷量則落後於索尼和任天堂。

國外媒體也一致認為,索尼目前的統治地位將讓他們繼續製造出業界最一流的主機,搭載一流硬件和VR。而微軟則將嘗試吸引另外一批玩家群體,提供訂閱付費制的雲服務,讓Xbox遊戲通過手機和平板實現雲端串流遊玩。“索尼的策略重點是提供優秀的遊戲內容,對VR的進一步投資是這個目標的延伸。微軟則將會將重點從硬件轉移向服務。雲遊戲很有可能會觸及最廣泛的受眾群體。”

實際上主機行業的水是非常深的,國內目前遊戲玩家雖然多,但是主機這塊卻是小眾。

1、購買主機比較貴。

2、國人比較喜歡網絡遊戲,有更多人互動。

3、主機遊戲的研發費用高、其投入產出比讓廠商望而卻步。

4、華為和騰訊都發布過自己的主機,效果不太明顯。

5、三座大山(索尼、任天堂、微軟)實力太強勁,以形成很高的行業壁壘。


趣物聯


就算中國所有一流it企業聯合,也打造不出抗衡御三家級別的主機。中國遊戲地位太低,遊戲在大多數人眼裡就是不務正業玩物喪志的代表,而在國外遊戲地位和影視接近了,號稱第九藝術。遊戲在中國審核機制下,條條框框太多,中國為啥沒3a,其實就是被審核掐了,想想如果話幾億開發遊戲死在審核上,哪家公司受的了。所以國產遊戲都是撈錢為主,開發大作算了吧,克金才是王道。除了政策軟件外,硬件開發也是大坑,御三家歷代中都有大坑,微軟初代xbox花錢賺吆喝,整個遊戲主機其實就是靠錢撐著,但地位是御三家墊底。sony表面風光,但在ps3 cell開發中失誤,導致把ps2錢賠光不算還差點破產了。任天堂fc時代領軍人物,但ps崛起使地位喪失,再wiiu這代主機又慘遭滑鐵盧,完全靠掌機撐到swich才緩過一口氣。由此看出做遊戲主機非常不容易。我們國家軟件 硬件 政策 環境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沒有一個佔有,所以遊戲主機就算了吧。


調度人員


不可能的,先不說計算機這東西本來就是國外先發明的。

先說這幾家公司,首先是華為,華為財大氣粗,以前做的是通訊領域的,不做手機的,結果隨便拿出了一點資源做了個手機,現在做的相當好,然而龐大的企業,管理上必然會有漏洞,大家懂得。

再說騰訊,臭名昭著了已經,一邊玩著他的遊戲一邊罵,騰訊其實都沒有說的必要,知道的玩家都清楚,騰訊根本沒有開發遊戲的能力,出的遊戲一個比一個垃圾,不是代理就是收購別人團隊。

最後是網易,網易遊戲做的可以,奈何宣傳力度一直不給力,缺乏一款類似qq微信的聊天工具。

這三個企業如果一起聯合,可以說還沒開始就結束了,具體參考以前的萬達京東騰訊聯合對抗阿里





雕兄說世界


重點不是遊戲機[捂臉]重點是遊戲 索尼和任天堂手下一大批頂級第一方工作室可以不計成本開發獨佔遊戲



遊戲老貓


不會,因為中國遊戲 遊戲性差不是中國設計師沒腦子,而是在這個不懂遊戲的人管控的遊戲市場漏洞百出,各種圈錢遊戲手段、各種誘導消費手段早就讓這些開發商忘記了什麼叫遊戲

要想中國出好有戲,監管第一一定要到位

其實出一個政策就可以改變現狀,但是肯定會打破很多利益團體

1:所有遊戲只允許有:免費、時間收費或月卡、一次買斷三種收費模式

2;所有遊戲不允許有任何形式的內購市場內購充值等

只需要做到以上兩點,那現在的遊戲運營商才會知道,現在要取勝靠的是遊戲品質,而補再是當年那些各種誘導、套路、圈套式內購圈錢。

也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中國的遊戲市場變得健康,從而才會有真正的好遊戲出現


郭恆76


得了吧,你想想,華為再牛逼,騰訊網易配嗎?他們做的哪一款遊戲不是垃圾?我寧願所有的錢打到蒸汽和橘子裡面買遊戲也不會往他們做的遊戲裡面充值!下等貨就是下等貨,沒法和精品比。


牛頓你別鬧


不能。騰訊、網易之類的公司說到底都只是以模仿為主的遊戲公司,自助創新能力幾乎沒有。日本的遊戲產業是一個相當完善的產業,每個環節環環相扣。說到底這就是底蘊。金錢和技術是可以短時間積累的,但是底蘊就需要深耕細作。

在沒有底蘊的情況下,無論是國產遊戲還是動漫,都不可能發展到日本的那種地步。


梧桐月柳杉


cpu,主板芯片,操作系統,遊戲sdk等,請問這幾家除了華為有個芯片,其他的誰有?sony,微軟,任天堂他們有的東西不是靠合併幾家大公司就可以做到的,就好像你要造大飛機,靠合拼全球的最大鐵路公司是沒用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國內政策條例其實等於不讓你做遊戲,因為審核門檻過高,也就沒有了多樣的遊戲類型,做出來了,也買了,請問玩什麼呢?看看主機國區的遊戲商店區,你就知道了~


無膽俠


主機售價估計會6000上下還不包括遊戲,一個遊戲起碼要賣200左右,但是這只是你賣了一個遊戲,裡面的裝備啥的還要再次購買,總之想要玩得開心就要不停氪金,就這樣五個月過後主機會明顯變卡的,開機卡一卡,選擇遊戲卡一卡。不要懷疑這證明你買的是正版主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