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耗時23年!80歲老人再造了一座“西安城”

耗時23年!80歲老人再造了一座“西安城”


完整的城牆

巍峨的古建

“一座城、十三朝”盡顯方寸之間

耗時23年!80歲老人再造了一座“西安城”


這是梁德懷耗盡畢生心血

完成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作品

沒用一根釘子、一滴乳膠

10萬個竹木組件全都是榫卯合口

全景微縮竹木雕“西安城”

讓人歎為觀止


耗時23年!80歲老人再造了一座“西安城”


不費釘膠

全榫卯結構打造“西安城”

現年八十高齡的梁德懷,家住在長安區內苑村。1990年,他從古建公司退休後,便開始嘗試用竹子和香椿木來建一座微縮版“西安城”


耗時23年!80歲老人再造了一座“西安城”


在精心創作過程中,梁德懷用4年時間完成了8000個大組件竹雕鐘鼓樓,又用7年時間完成了數萬組件構成的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及城樓,後又完成城牆牆體、敵樓、角樓、城垛子等,前後共耗時23年


耗時23年!80歲老人再造了一座“西安城”

梁德懷在物件上沒用一顆釘子,一滴乳膠,在兩個構件上採用凹凸部位相結合的連接方式,俗稱“榫卯”,來加固物件。柱、梁、枋、墊板、桁檁(桁架檁條)、斗拱、椽子、望板等這些基本構件,相互獨立,又嚴密扣合,達到了“天衣無縫”的程度。在古代,通過榫卯的結構就能清楚地反映出工匠手藝的高低,體現出中國古老的文化和智慧。

精雕細琢

200:1微縮城池樓宇

小布現場看到,這座全景微縮竹木雕“西安城”,長8.3米,寬5.3米,周長27.2米,面積近44平方米,按照200:1的比例進行微縮。

耗時23年!80歲老人再造了一座“西安城”


鐘鼓樓佇立其中,鐘樓高18釐米,鼓樓高17釐米,雕花門窗的鏤空處僅有1毫米左右大小,更奇妙處,城樓上的小門還能開合。

鐘鼓樓樓角都懸掛著長約0.3釐米,寬約0.1釐米的竹製“小鈴鐺”,精巧可愛。鐘樓的西南角還懸著一個寬不到1釐米,高不到2釐米的“鍾”,“鍾”左右兩邊還隔著小小的薄木板,細緻入微,匠心獨具。

城牆南門吊橋、南門甕城及城樓上的飛簷廊柱,“瓦片”“牆面”“地面”均由一根根0.75毫米寬的竹篾組成,精巧繁複,令人震撼!

18處小城門、70個城門洞、44個馬面、44個敵樓、4個角樓(一圓三方)、2500個城垛子、2500多個箭孔……圍成了27.2米的“城牆”。由於用竹子組建工程量大,牆體採用了竹木混合結構。箭樓高16釐米,城牆高6釐米。

耗時23年!80歲老人再造了一座“西安城”


整個微縮竹木雕“西安城”需要6個木箱才能將零部件裝下,每個零部件背後都有編號,可以拆卸組裝。在梁德懷家裡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屋子,是他每天工作的地方。打眼、開榫、打磨、下料……親力親為,每一個步驟都是自己獨自完成。

耗時23年!80歲老人再造了一座“西安城”


匠心傾注

述說對一座城的熱愛

如今,80歲的梁德懷老人行動不便,走路、說話都很費力,但他還在對作品進行局部加工、打磨,這一切除了對這項技藝本身的熱愛,還有對西安這座城市無比深厚的情感


梁德懷的老伴倪阿姨講,梁德懷曾經因為長期的勞累,他的雙腿都累成了“紫色”,血液難以循環,但仍在堅持工作,後來在家人勸說下,休息了幾天之後,又投入了工作,在他的心裡,一竹一木打造出來的不僅僅是個微縮的作品,更是這一生牽掛的故土。

耗時23年!80歲老人再造了一座“西安城”


從苦學資料、徒步觀測到閉門造“城”,23年間,梁德懷省吃儉用、沒有報酬,一個人一輩子心無旁騖就只做了這麼一件事,所有堅持只源於兩個字:熱愛!

“他就是希望這座‘親手’造出來的‘西安城’,能讓更多的人瞭解西安、熟悉西安,愛上西安,愛上中國的古老文化。”倪阿姨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