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地球智慧生物是太空人的後代

第四章 天地異相

第一節 史前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本文是中長篇章節連載,前後內容關聯。若要更好理解文章內涵,敬請翻閱前後篇章。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月球順著崑崙山脈低地勢東南方向滾翻滑落,遇“載天”之山橫斷山脈上的岷山、邛崍山、大雪山等山脈的微弱阻擋,盤古抓住這唯一機會駕駛月球順勢緩慢飛離。經四川盆地上空飛行至東南方向上的東南海域之外與馬裡亞納海溝之間上空一定高度後,突然順勢加速飛向天空。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月球的直徑是地球的1/4,質量是地球的1/81,相對於所環繞的行星,它是太陽系已知的質量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內密度第二高的衛星,僅次於木衛一。

在月球順勢飛離過程中,由於突然加速,沿月球順勢飛離方向引起地月兩大星球引力瞬間變得無比強大,巨大的順勢牽引力,使地球地軸在太空中的指向發生改變,異常紊亂,晃動不已。“四極廢”,不能具體確定地球上東南西北方向。

《淮南子·覽冥訓》: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復,地不周載。

由於突然加速,巨大的順勢牽引力造成整個地球突發一系列強烈的地質變化。

無數山體傾刻滑落,幾乎所有的人為建築瞬間倒塌,地表被撕裂成一道道溝壑,大地在顫抖中呈現無數塌陷……古人類文明在特大災難面前血肉模糊,在大自然瘋狂咆哮中幾近消失淨盡。

2000年,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南部黃河流經的官亭盆地喇家遺址東北角的高地上,發掘出4座公元前二千多年齊家文化房址。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令人震驚的是在3座房址內發現了人骨遺骸,在4號房址裡發現了14具人骨,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屋內一角5個拳頭大的小人頭擁在一起,一位成人擋在前面,雙臂護著驚恐的小孩。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而在相對的方向,一位母親,依偎在牆壁上,全身縮成一團,懷裡緊緊抱著一名嬰兒。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如此震撼的情景,與特大地震時地動山搖、巨大山體滑坡、雄偉建築倒塌又何其相似,定格了史前地質巨大災難突發的瞬間。

在遭遇共工與顓頊大戰核輻射之後,生活在古印度摩亨佐達羅城的古人類瞬間死去(詳見前面篇章《遠古核大戰“共工怒觸不周山”》),緊接著也在地質突變中,屍身被塌翻的城市建築和山體所掩埋。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共工怒觸不周山,月球遭襲 之後,月表萬年冰殼破碎霧化,和著月球內部從月表遭襲破損而產生眾多大小不一的“窟窿”中狂湧而出之水,飛瀉而下,引發地球局部暴雨。

之後在月球急速飛離過程中,巨大的順勢牽引力產生了一場席捲全球的無與倫比的特大風暴與特大海嘯。

月球表面的萬年寒冰在與空氣劇烈磨擦與陽光照射下快速融化,形成全球暴雨。瞬間大地洪水肆虐。

狂風瘋狂卷飛著動物、人為建築、樹木、沙石、海浪…與雲層共舞,與暴雨相伴,與巨雷聲、地裂巨響聲、萬物悽慘聲呼嘯共鳴。

驚心動魄,神哭鬼嚎,極度恐懼成為一代又一代地球智慧生物抹不去的痛苦記憶。

英國的民族學家弗雷澤曾指出:在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的130多個印第安種族中,沒有一個種族沒有以大洪水為主題的神話。事實上,記錄大洪水的並不限於美洲的印第安人,在世界各大陸上生活的民族中幾乎都有關於大洪水的記載。

《吉爾伽美什史詩》:洪水伴隨著風暴,幾乎在一夜之間淹沒了大陸上所有的高山,只有居住在山上和逃到山上的人才得以生存。

《奇馬爾波波卡繪圖文字書》:天接近了地,一天之內,所有的人都滅絕了,山也隱沒在了洪水之中......

瑪雅聖書:這是毀滅性的大破壞......一場大洪災......人們都淹死在從天而降的黏糊糊的大雨中。

在有關於亞特蘭蒂斯覆滅的記載中,古代墨西哥著作抄本(即《梵蒂岡城國古抄本》)也記錄著人類文明毀滅於巨浪滔天的大洪災,亞特蘭蒂斯沉沒於大西洲。

中國古籍《淮南子·覽冥訓》: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泱泱而不息。

……

在盤古開天前,地球上則有一塊最大的陸地,叫盤古大陸。北美洲北面連著北亞大陸,日本諸島是北美洲的一部分;中美洲在馬裡亞納海溝一帶,馬里亞納群島是中美洲的一部分;南美洲連著大洋洲,在大洋洲湯加海溝一帶,新西蘭是南美洲的一部分;大洋洲連著南亞大陸;非洲連著南美洲,也是南美洲的一部分。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東亞大陸上正是整個盤古大陸的中心區域。所以 生活在東亞大陸中華大地上中華民族,其之“中”字,有其實際意義上的真實內涵,而非憑空捏造。東亞大陸的東面與南面是東海和南海,在遠古時代是個真正意義上的內陸海。

在前面“天帝與三皇五帝”等章節中已推導出如今西半球上的南美洲和中美洲(或許北美洲)已是少昊之國的領土,所以少昊被後人稱為五方天帝之一的西方天帝。然而在遠古時代的南美洲和中美洲及北美洲並非是當今西半球的位置,從《山海經》中記載,也證實了其在當時的“東海之外大壑”的位置上,屬於當時地球的“東半球”。

《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儒帝顓頊,棄其琴瑟。

而且,據考證《山海經•東山經》記載的山川地理正是北美洲。

美國學者墨茲博士研究了《山海經》一書,根據經上所說《東山經》在中國大海之東,日出之處。他在北美,試著進行按經考察,幾經失敗,他一英里一英里地依照經上記載的山系走向,河流所出和流向,山與山間的距離去考察,結果成功了。

他查出美國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脈,喀斯喀特山脈,內華達山脈,海岸山脈的太平洋沿岸,與《東山經》所記載的四條山系的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動植物、山與山的距離等,完全吻合。

在地球儀上以陝西長安(今西安)為原點而作劃分的東半球(原因後續章節述及),並確定東南西北方向。在地球儀上通過東半球原點朝東南方向貼上一圈方向帶,可知西半球的東北朝向正是東半球的東南朝向的延伸,並環接成一個圓形方向帶。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這條封閉的環形方向帶上的箭頭所指方向,正是月球順勢飛離的方向,和因之形成的特大風暴、特大海嘯進發方向,以及美洲大陸板塊、非洲大陸塊飄移方向。

由於盤古開天時月球順勢在東半球朝東南方向到達東南海之外與馬裡亞納海溝之間上空,然後順勢往西半球東北方向突然加速飛離,形成一道東半東南朝向或西半球東北朝向巨大的引力,引起的劇烈地質運動,造就了一條大致東南朝向的巨大海溝帶。

眾所周知,一輛勻速行駛的大客車,由於突然加速,靠前排座位上的乘客,可以最短時間內與客車速度同步。但越是坐在客車後排座位的乘客,上身更容易感覺到向後的力,使上身突然間往後倒。實際上並非存在一個向後的力,只是人的上身仍處在原先即有的速度上,不能快速與突然加速行駛的客車同步。

同理。由於盤古開天時月球順勢在東半球朝東南方向到達東南海之外與馬裡亞納海溝之間上空,然後順勢往西半球東北方向突然加速飛離,處在月球飛行方向靠前的美洲大陸,在月球巨大的牽引力作用下,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欲與月球運行同步,可月球身後的亞洲大陸,不能快速與月球運行同步,造成陸地板塊之間的斷裂。

從太平洋西北部沿日本群島東南方向,連接馬里亞納群島,直至新西蘭一帶,洋底被月球飛離時順勢牽引力撕裂成一道道海溝,形成縱貫東南朝向的世界洋底最大最長的海溝帶。從西北向東南依次形成連貫的千島海溝、日本海溝、小笠原海溝、馬裡亞納海溝、新不列顛海溝、新赫布里底海溝和湯加海溝等。其中馬裡亞納海溝更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溝,最深處達到11034米,即使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高度8844米)放入,也不能露出水面,仍會有(11034—8844=2190)2190米海洋深度。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在當時地球東半球,東南朝向的海嘯的巨大力量,加上更大的月球順勢飛離的牽引力,首先將盤古大陸的南美洲與非洲大陸組合板塊撕裂,形成湯加-克馬德克海溝。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緊接著南美洲大陸與大洋洲陸地板塊撕裂,形成新赫布里德溝與新不列顛海溝。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中美洲與北美洲組合板塊,以北美洲最北部陸地為支點,同時與亞洲大陸板塊淺海域撕裂,從東南向西北依次形成連貫的馬裡亞納海溝、小笠原海溝、日夲海溝、千島海溝等。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在北美洲北部,由於其地下是堅硬巨大的岩石構成,在飄移中勾勒出東西方向的環形阿留申海溝。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其北面受堅硬深厚穩固的一環形大陸基石影響,成為北美大陸飄移的支點,沒有隨北美大陸整體飄移。僅出現地表的下沉,形成白令海和一環形阿留申群島。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北美洲與中美洲的飄移,遺留的陸地碎塊,形成堪蔡加半島、千島群島、菲律賓群島等。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南美洲與非洲的飄移,遺留的陸地碎塊,形成澳洲東面的眾多島嶼。如新西蘭等。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所以說,在太平洋西北、正西、西南方向上的這些島嶼,正是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撕裂飄移之後留存的陸地碎塊。

太洋洲大陸板塊與南亞大陸的撕扯,造成南亞與大洋洲板塊之間的塌陷,形成南亞眾多島嶼和澳洲大陸。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東亞大陸東南沿海地帶,隨著北美洲、中美洲大陸的漂移,出現了地基沉降,拓寬了海域面積,形成當今的東海、南海等。

許多中華沿海遠古城市及雄偉建築,因此沉睡在東海、南海之下。

在1990年,潛水人員在中國臺灣宜蘭附近的海底,發現了龐大的金字塔,其型結構寬183米、高27.43米,由五層巨石組成,附近還有很多小型金字塔,距今已經有1萬多年曆史,而埃及金字塔距今也才4700多年。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不光是金字塔,還有很多貌似祭壇和神殿的史前遺址,雖然被厚厚的珊瑚覆蓋,但考古人員還是找出了柱穴、拱門、瞭望塔、街道等建築,美國波士頓大學地質學者研究後表明,這些建築很明顯是人工產物,由水的自然腐蝕不可能產生這樣的結構。而遺址中還存在幾何圖形的海龜和刻在石牆上的“象形文字”,與古代與那國島流傳的象形文字很相似。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後來新發現的巨大人頭雕像,其五官清晰可辨。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除了中國臺灣附近,像琉球群島、沖繩等海域下面,近些年也是發現不斷,日本海洋學家木村政昭帶領琉球大學海底調查隊,花費數年時間,找到很多巨大的石砌遺蹟、人物雕像、看不懂的紋樣等等,無不說明這裡曾經存在過一種神秘的文明。而有專家認為,這種文明和瑪雅文明很像,但發源的更早,比亞特蘭蒂斯還要先進。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由於眾海溝的形成,海水傾刻灌湧而入。

巨大的海嘯沿著月球順勢急速飛離方向,擁推著非洲大陸、南美洲大陸和以北美洲北部為支點的北美洲大陸板塊,朝西半球東北方向上快速飄移,這些大陸板塊的快速飄移,又順勢摧動著巨大海嘯的形成,形成的更大海嘯反過來又促使非洲大陸以更的速度狂奔而去,最終形成如今全球大陸板塊分佈格局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如此,又加上特大順勢風暴助勢,西半球的海嘯朝東北方向規模越來越大,形成幾千米巨浪。巨大的海嘯,沒過美洲大陸、非洲大陸,沿著西半球東北方向一路經過地中海、黑海、裡海咆哮而來,飛向高空,撲沒高山,淹沒了整個歐洲及西亞、中亞地區及印度一帶的南亞地區,終將海拔五千多米高的土耳其亞拉臘山淹沒在海浪之下。

波濤洶湧的西方特大海嘯,止於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西南面喜馬拉雅山脈及地勢最高的高原帕米爾高原西面及北面。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造物主(太空人)創造地球智慧生物之後,地球智慧生物的聰慧與愚蠢,無私與自利,奉獻與貪婪、雄偉大略與膽大妄為均遠遠超出上帝的預計和控制。上帝百感交集,欣喜若狂又闇然神傷,憤怒與憐憫同在,失落與焦慮並存。遠古時代每一次智慧生物之間的爭鬥,都會有魔獸的參與和神靈的干預。

據聖經記載,神人大戰之初,天上的神靈(太空人)指示西方善良的諾亞提前打造方舟,以備不測之需。諾亞前後化了十二年(聖經上說是120年)的時間,造好一長133米,寬22米,高13米的歌斐木方舟。帶上地球上一切植物的種子動物公母幼仔,備好一切生活之需,躲進方舟。七天後,雷電大作,大雨傾盆,泉水湧溢,很快淹沒了大地。大雨狂下四十餘天,水勢狂漲不停,洪水淹沒了平原又撲沒了高山,所經之處,地球上一切生物被淹死了,地球智慧生物與其他動物蕩然無存。諾亞方舟順著水勢在洪水中安穩漂浮,唯有方舟中的人和活物躲過了肆虐的洪水,留下了西方文明種子。一百五十餘天后,洪水才逐漸退去,諾亞方舟擱淺在今土耳其亞拉臘山。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再過六個月洪水完全消失。再過一個月,大地全乾。這就是諾亞方舟的神話故事。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因此,除了諾亞方舟上的人及活物和高原、高山上零星倖存的智慧生物及其他動物等,西方地球智慧生物與其他動物幾乎遭受了全部滅絕的災難。

而在東半球的中華大地,由於帕米爾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擋住了從西方呼嘯而來的特大風暴和咆哮而來的巨大海嘯,使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減弱了狂風襲擊和免受了海嘯海浸等等的特大災難。

但除此之外的中華其他地域,卻不同程度地遭遇了特大風暴和由東南方向特大海嘯過後往相反方向巨大回頭海嘯而引起的回潮海浸等等特大事件。特大風暴與特大海嘯回潮等等所經之處,地處低地勢的中華文明,如杭州良渚文化、山東大汶口文化、寧波河姆渡文化等等全部被此次特大風暴、特大海浸等等及其他特大地質事件而完全消失。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據中國考古發掘研究記載,中華大地的此次諸多低地勢遠古文化消失時間,與公元前2500年左右“共工怒觸不周山”事件與史前海嘯大洪水諾亞方舟傳說時間高度吻合。

遠古時代,中華大地青藏高原的西藏和崑崙山是“帝之下都”,神人聚集之所,是地球智慧生物政治文化交流中心。世界各地的國家,在不同時期,都會派代表前來西藏朝聖。世界各地民族,也會在不同時間來西藏從事經貿、旅遊走親訪友等活動。

所以,在盤古開天時停留或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各國先民,卻成了遠古時代的倖存者。在史前特大海嘯大洪水之後,走出高原,回到各自的國家和城邦,再續文明。如在古印度摩亨佐達羅城文明、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古埃及文明等。

正是這些文明在全球特大海嘯之後奇怪的延續性,難倒了眾多有名學者。他們徘徊在即有的思維模式之內,百思不得其解。

原先就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中華先民,其中一部分翻越高山雪地,逐漸遍佈青藏高原和西域外圍廣大地域,如今緬甸、不丹、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爾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蒙古等國全部或部分區域。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其中相當一部分往東和東南方向遷徙,在長江、黃河流域廣大區域繁衍生息,之後逐漸遍佈中華大地。與中華大地其他區域內零星倖存的高山中華先民一起,共同發展壯大中華民族。

因此太空人所創造的地球智慧生物及其他生靈們,在盤古開天之際,遭受了一場幾乎滅絕的大災難。

月球飛離地球時而產生巨大的順勢牽引力,導致了巨大的地質災難和隨之而來的侵襲全球的海浸事件等等,使地震頻發,地貌改變,滄海桑田,面目全非。古希臘文明因此消失,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沉沒於大西洲。

依據聖經記載推斷,公元前2500年左右肆虐全球的特大風暴、特大海嘯、特大洪水伴隨著月球飛離成為地球衛星之後而逐漸平復:月球歷經四十餘天高空飛行後,月表萬年冰層融化淨盡,而因之形成的特大瀑雨同步停止。一百五十餘天后,隨著月球成為地球衛星有著較為穩定的軌道,飛離地球時引發巨大的牽引力也隨之不復存在,由此引發的特大風瀑、特大海嘯也逐漸退去,歷時十一個月後特大風瀑、特大海嘯全部消失。

但在陸地板塊上的江河大洪水,雖然隨著瀑雨的停止,規模驟降,但仍然肆虐不止。

在中華,就有關於這場席捲全球的特大海嘯之後的後世洪水記載。“盤古開天”、月球飛離地球成為地球衛星之後,中華大地上長年累月的洪水,主要原因是“地陷東南”,使中華大地由原先靠近北寒帶常年冰雪地帶(續章節述及)向東南方向偏移,地軸北極朝向偏向太陽方向導致北極光照時間增長,北極圈範圍縮小,氣溫上升,青藏高原四周山脈萬年冰川融化加速,空氣變得潮溼,降雨量加大,河流流量增大,歷時幾百年。從顓頊時期公元前2500年左右至300年後的大禹時期(約公元前2209年之後)仍水患不斷。

另類解讀神話(修訂版)之十三:全球特大海嘯與大陸板塊飄移


《山海經·海內篇》:洪水滔天,鯀竊息壤以湮洪水。

《尚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

《孟子•滕文公》: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勵精圖治的傳說,在中華大地廣為流傳。

未完待續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