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同樣是音樂,歌手比演奏家受歡迎的多?

2536771




如果說歌手比演奏家受歡迎,也不是絕對的。如果像朗朗、李雲迪、呂思清這樣的演奏家演出,估計音樂廳門前人們也會擠破頭。但是一般情況下,可能歌手會更受歡迎些。這種情況大概有這麼幾種原因。

1.音樂在我國的普及程度還不是太高,普通民眾對音樂、世界著名的樂曲、演奏家指揮家、樂團等知道的並不太多。我在的省會城市,也很難聽到著名樂團的音樂會,不用說更小一些的城市了。人們喜歡朗朗也主要是對人名聲的仰慕,他彈肖邦、勃拉姆斯有幾個人能聽懂?



2.作為歌曲,更容易在民眾中傳播流行。一個吸引人的電影電視劇,一臺晚會,其中的插曲,就很容易在社會上流行起來。歌唱祖國、難忘今宵、九九豔陽天流行了多少年,經久不衰。可以說無人不知,人人會唱。

3.唱歌是入門容易,唱好難的藝術形式,民眾中多數人都能來兩嗓子。特別是流行歌曲,年輕人有幾個不會唱?就算年齡大些,對傳統歌曲有幾個不喜歡?一種藝術形式喜歡的人多,演員當然更容易被接受。

4.在我國,有一大批歌唱家、著名歌手深受民眾的喜愛。劉歡、韓紅、戴玉強、宋祖英,相信很多人不喘氣能說上幾十個。再加上港臺歌星王菲、張學友等等又是一大批歌唱家。他們唱的歌曲很多人也是耳熟能詳。即便是音樂比賽中湧現出來的歌手,人們也很熟悉。一個農民歌手都能紅遍全國,可想而知,他們的演出能不受歡迎嗎?

我們國內的這種情況,就決定了民眾為什麼更喜歡歌手的演出。所以,一旦有著名的歌手舉辦音樂會,人們會趨之若鶩,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仰望星空


一個是,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對比。

歌手是以演唱歌詞曲目為業的專業人士,古稱優伶,現為歌手。又因唱腔、表演等方面的優異表現,很容易為人所欣賞,故容易出名,歌手出名後即為歌星。因為歌手所表達的,不僅僅通過音樂,還有作詞,歌詞配上合適的曲子,更容易引起人的共鳴。


而現代人,越來越喜歡快餐文化,喜歡熱鬧,有的甚至喜歡跟風,明星的演唱會,應該可以算是老少咸宜。所以,更多人喜歡去追自己的喜歡的明星,跟風去蹭個熱度,等等。

真正能靜下心來去欣賞音樂的人太少,而能真正聽懂音樂的也很少,本來不懂又不想去懂得人卻很多。


第二個,明星用各種方法吸引粉絲,而演奏家不屑於去討好粉絲,而純粹為了表達自己。

所以明星的粉絲效應,遠遠高於演奏家。而作為粉絲對自己的偶像的崇拜的力量,可以看看微博中各種明星間的大戰就可以看出來。

對沒有粉絲的演奏家,只能靠作品去吸引有共同興趣的人。


路人觀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