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山西、陝西、內蒙中部有好多地方的人叫父親是“大大”?

平凡的世界1584819792


這個問題特別有意思,它牽涉大我國非常有趣的方言。據筆者調查統計,我國有很多很多叫“大大”的地方,可是如果你僅僅以為“大大”是爸爸的話,你就大錯特錯了!



筆者歸納了一下,管爸爸叫“大大”的地方有山東臨沂、泰安,山西呂梁、汾陽、陽泉,安徽池州等(沒說到的地方小夥伴們補充!)

有的地方稱呼爸爸的哥哥或弟弟為“大大”,如陝西、河南,江蘇揚州,安徽舒城等地。有的地方稱呼父親的姐姐或者妹妹為“大大”,如湖北,四川等地。

有的地方稱呼大伯的妻子為“大大”,如山東、河北等地。

有的地方稱呼爺爺為“大大”,如上海浦東,福建長汀等地。有的地方稱呼奶奶為“大大”,如福建浦城等地。

更為搞笑的是,有的地方叫你“大大”,不是尊敬你,而是說你就是個大傻瓜! 比如湖南茶陵一帶,叫你“大大”千萬別高興,那是在罵你呢!

你們當地“大大”還有不同稱謂嗎?歡迎交流哦!


極樂看世界


從古到今,我們對父親的稱呼,數不勝數,從阿父,阿爹,阿伯,阿公,阿翁,阿耶,爹爹,爹,爸爸,無不體現我們對父親的尊敬和眷戀。時代不同,各個民族民風民俗文化不同,地區歷史演進不同,大家都有自己的語言風俗習慣。



猶記得上大學時,有一位來自山西運城的舍友每次給家裡打電話,都會說,“屋裡阿大怎麼樣”我們猜了半天才知道他在問候他的爸爸最近生活怎麼樣,那時才知道,原來大(二聲)是爸爸的意思,後來我查了一下,有的地方稱父親也叫大大,這種稱呼主要集中在北方,隨著向南而出現遞減的趨勢。另外大大也不一定就是父親,也有的北方地區叫爺爺,大伯,比自己父親年紀大的叔叔,也叫大大,更有甚的還叫姑姑為大大。所以這個大大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每個學者都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有的說是母系社會母親為尊,父親的地位比不過母親,但是比孩子要大,所以有這個稱呼。有的就說是波斯語的音譯,所以回族稱父親為大大。還有的說跟元朝蒙古韃靼【dada】有關。今天我們來說說你三種可能性。


叫父親或者長輩為大大,有的認為跟北方少數民族韃靼有關,韃靼也稱“達達”“達靼”,是居住在呼倫貝爾的蒙古族部落之一。宋朝滅亡,蒙古族建立元朝,為了更好的統治漢民族,他們實行鐵血政策,比如老百姓不允許有鐵製品,每五戶要一個內蒙人看管,並供養這個蒙古人。這個蒙古人可能來自韃靼部落,韃靼部落的這個蒙古人給老百姓的肯定是威嚴,有氣勢大家長印象,他們是最大的,老百姓不可以抵抗,他們來自韃靼,地位又高,這個稱呼就慢慢形成,隨著時間流逝,民族的融合,這個稱呼也在漢民中間盛行起來。所以您看,威嚴,有氣勢不一定都是父親,所有長輩都可以這樣,因此有的地方稱父親為大大,也有的稱呼爺爺奶奶,姑姑爸爸舅舅為大大。為什莫說北方叫這個的多,當時南方太原,他們人少,鞭長莫及,北方離他們近,有些政策更好實施。

不管怎麼來的,不管我們怎麼稱呼我們的父親,我們不僅要叫在嘴裡,更要叫在心裡。


曉蕊31


這個確實如此,本人老家在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在我們那裡70/80後,或者是再往前都稱呼父親為“大”。時至今日仍然保持這樣稱呼。對於這個問題,本人也是一直想要探究其起源,但沒有發現任何可參照的資料。

個人感覺應該是起源於山西,因為凡是以此稱呼的大多數人都是祖籍山西省,當然本人祖籍也在山西。老輩人都是走西口走出來的。

按照我的理解,之所以稱父親為“大”。應該是基於地位的考慮。父親在每個人心目中都是一座可以依靠的大山,除了天地之外,父親最大。除了能想到這一層,真的是不知道還能有何解?

其實說白了只是一個稱呼,老祖宗傳下啥叫啥,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認同,尊重其地位。


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居住著幾十個民族,各地方言不同,習俗不同,稱呼也各不相同。最近這些年地域間交流廣泛,來往頻繁,逐步在趨同,有時候真的是感覺缺了點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本人也想知道真正答案,大家有什麼見解,都來討論一下吧!


呼市老賀


父親是尊稱,大或者大大是口語,爹是方言。古代漢族統稱父親為“大大”,隨著社會發展,人口遷移雜居,各種叫法混雜,比如後來的“爸爸”。娘是口語,母親是尊稱,“媽媽”是新近叫法。


舊報紙


北起遼瀋大漠,南界江淮荊楚,東抵青兗徐揚,西至回疆河湟,大致在這個廣大的範圍裡,都有用大大稱呼長輩的叫法,包括父親,伯父(母),叔父等,大多數是稱呼男性父輩,尤其特指父親。大和爹(da, die, dia)在古漢語裡屬於同一音系的字,而父和爸(pu, pa)也是同一音系的字。在我的家鄉,爹和大大(或者一個字大)是通用的叫法,是80後以前的人通用的父親稱謂。至於回答裡面很多提到什麼蒙古韃子都是後人的附會,雖然我們不排除漢藏語系會受到臨近的阿爾泰語系的影響(維哈兩族過去稱呼父親也是阿大,別忘了土耳其的國父阿塔圖爾克,哈哈),但是在固有詞上,一般很少出現藉詞的可能性。


寧寧2082


漢獻帝劉協被下臺以後,曹丕安排他到山陽縣做了山陽公,看透世態炎涼的他不再過問政治,專心行醫,懸壺濟世,他們夫妻被當地百姓視為父母。山陽這個地方就是今天的焦作,到現在焦作農村裡的一些風俗據說都是從劉協那裡傳下來的。針灸拔罐草藥都不收費,當地百姓很是敬重,但不知道該稱呼他們什麼,是稱呼皇上呢?還是山陽公呢?後來就按當地習俗稱呼劉協為大人,皇后為美人,尊他們為父母,慢慢關係親密了就稱為大和美,直到現在,這個稱呼還是沿襲至今。劉協不是一個成功的皇帝,做了一生的傀儡,但他對得起良心,對得起“不負蒼生”這四個字,這就足夠了!


琦恆謙


爸爸一詞是外來語,而在漢語中,早期稱父親大部分地方稱爹,伯,大,大大,等。現在大部分人稱父親為爸爸了。就一般而言,父輩父兄多的,老大華陰縣人叫爹(或叫du0爹),二爹,大大(或二大三大)主要看自已的父親排行是幾。臨渭下吉一帶老大叫大伯,二伯,大大或二大三大等,自己的孩子叫大,其它子侄則稱大大的。


夕陽西下一老牛


我聽老輩人是這樣講的,晉,陝,蒙,察(哈爾)等地在宋元之際受蒙古人統治。蒙人為了防止漢人造反,在每村派幾個蒙人統治,城市據說是每街或每院一個。這些蒙古人,負責農具,菜刀的管理,由駐地人家供養,誰家幹活(做飯)得去領工具(刀),聚新媳婦兒要先讓蒙人睡。那麼生下孩子不知道是誰的,主家要麼殺死頭胎,要麼管父親叫“大大"。後來百姓乾脆管蒙古人都稱“大大"。由於百姓不堪壓迫與侮辱,相約"中元節"送麵人兒,中秋節殺"大大”。送麵人兒是互相在麵人兒裡留紙條,相約一起行動,推翻元朝統治。這個對男人帶有侮辱的稱呼,現在較少,但在一些地區,至今對叔叔稱"二大”,“三大”的仍不少。


白176881508


把父親輩稱呼叫大,並且按年齡大小叫二大三大……!被自己父親年齡大的家族堂兄,則叫大伯二伯……。這種叫法已沿襲了幾千年。傳統古戲的戲文這樣講:天大地大,國王大,國王下來數須家。這裡的須家便是主庭的老大。父親!從地緣來講把父親叫大應該是秦始皇哪裡開始,他從甘肅來,雄居陝西。擴張疆土,滅六國,統一斗量衡,錢幣等。一統獨大,萬民皆順。在陝西及周邊區域稱家族男丁為大大。這就像城裡人叫爸爸一樣。文化多樣性才能體顯地域差異,風俗的傳承。



柿園風情


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因為爸爸媽媽大大等這些詞語的發音最好上口,孩子從第一句話開始,就能學會!baba mama dada,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比如英文中爸爸是dad,媽媽口語是mam,和中文比起來都有d和m這個音節!拉丁語中爸爸是papa,希臘語是papas,意大利語是babbo,保加利亞語是baba,其實還有很多,好像全世界的爸爸媽媽的發音都簡單相近,這個和小孩子小時候舌頭尚不能自由移動,聲帶也還未發育完全,張開口時只能發出a的原因。所以最初嬰兒發出的都是pa和ma的音。所以叫大大也很容易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