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平邑縣保太鎮:小苗木大市場 打造經濟新支柱

平邑縣保太鎮花卉苗木產業形成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經多年規劃和培育,依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市場優勢和資源優勢,現已發展成為經濟發展新支柱。一是面積大、品種全。全鎮花卉苗木種植面積2.45萬畝,苗木品種有蘋果、桃、金銀花、冬青等幾十種,花卉品種有紅掌、蝴蝶蘭、仙客來等3000多種。二是覆蓋全、輻射廣。形成了以保太、李白壤、羊城為中心的三處批發集散基地,組建專業合作社6個、營銷中介23處,有30多個村經營相關產品,從業農戶和專業技術人員1萬餘人。三是數量多、產值高。年銷售各類花木5000萬株,年產值過億元,暢銷30多個省市區。四是有規劃、有特色。建有高檔花卉大棚92處、特色苗木示範基地5000畝、特色林果生產基地1.2萬畝,“廣清”牌石榴在1998、1999年國際農業博覽會上獲金獎,2001年獲得農業部綠色產品認證。

平邑縣保太鎮:小苗木大市場 打造經濟新支柱

近年來,保太鎮黨委、政府圍繞“突出特色、創建品牌”的思路,以打造綜合性集散市場為目標,結合農戶種植習慣,因勢利導,鼓勵農民從事花卉苗木產業,採取政策指引、資金援助、招商引資等全方位措施,不斷加大對花卉苗木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

抓產業園區建設。保太鎮黨委、政府重點向花卉苗木產業傾斜進行招商引資,2017年底,成功引入臺資建成集交易、生產、研發、經營於一體的耀佳苗木花卉綜合性產業園。市場總投資5.8億元,總規劃用地1600餘畝,分三期建設,規劃有果苗區、綠化苗區、花卉區、電商區、展銷中心等多個功能區。同時,還將配套建設苗木花卉科研基地、物流中心等。現項目一期已經建成,果苗區可入駐1800個攤位,電商區可入駐1000戶,盆景花卉區可入駐80戶。

抓產業擴面提升。保太鎮以土地流轉為抓手,以規模效應為帶動,發展現代農業,引導農戶向經營苗木、花卉轉變,加快新興花卉發展區建設。結合省扶貧開發項目實施,規劃建設了堤後村、西子宿村等蔬菜、花卉大棚示範種植區,土地流轉面積400餘畝,形成了“一菜一花”產業雛形。同時,加快提升生產模式和品質,推進高端花卉種植區、高檔花卉提升區、盆景發展區等特色區域建設。

平邑縣保太鎮:小苗木大市場 打造經濟新支柱

抓產業科技研發。保太鎮把科技創新作為全鎮經濟“科學發展、綠色振興”的助推劑,保持與中科院、山東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所長期合作聯繫,依託羊城村源通中藥材科研基地引進先進技術,促成農村合作社與科研院校建立產學研合作項目,完成多項產學研合作協議,在丹參種植、蝴蝶蘭品種更新等方面成效卓著。

抓產業鏈提升。構建“互聯網+”平臺,發揮農村電商示範點作用,依託物流中心的輻射作用,進一步拓寬苗木花卉銷售渠道,加強對外包裝、宣傳,延長農業產業鏈和農產品價值鏈,由“種得好”向“賣的好”轉變。

抓產業轉型升級。保太鎮積極探索市場轉型升級,把發展花木定位在名、新、優、特品種上,大力引進各類名優品種,建成名優花木示範園,建立培育研發中心專門從事品種繁育和技術開發。鼓勵經營戶註冊商標,提高花木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下一步,保太鎮黨委、政府將搶抓鄉村振興的政策優勢,把苗木花卉列為重點扶持的農業主導產業,提升產業品牌效應、地區效應。整合資源、擴大種植面積,增加優惠力度,提供優質服務,協調構建展銷平臺,走規模化、集約化的科學發展之路,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為建設新時代下的新農村奮力前行。(李天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