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美國痛失全球第一寶座,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核能技術大國!

世界上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它周圍的電子構成的。輕原子核的融合和重原子核的分裂 都能放出能量,分別稱為核聚變能和核裂變能,簡稱核能或核電。據美國的一家機構的一向最新調查發現,美國在核電方面的影響力已經有所衰退,核電的科技力量可以說已經發展的非常緩慢,而作為全球另外兩個主要的核電國家中國和俄羅斯最近在核電方面的進步非常的明顯,大有超過美國取代美國的趨勢。火力發電站利用煤和石油發電,水力發電站利用水力發電,而核電站是利用原子核內部蘊藏的能量產生電能的新型發電站核電站大體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利用核能生產蒸 汽的核島、包括反應堆裝置和一回路系統;另一部分是利用蒸汽發電的常規島,包括汽輪發電機系統。

美國痛失全球第一寶座,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核能技術大國!

核電站用的燃料是鈾。鈾是一種很重的金屬。用鈾製成的核燃料在一種叫“反應堆”的設備內發生裂變而產生大量 熱能,再用處於高壓力下的水把熱能帶出,在蒸汽發生器內產生蒸汽,蒸汽推動氣輪機帶著發電機一起旋轉,電就源源不斷地產生出來,並通過電網送到四面八方。這就是最普通的壓水反應堆核電站的工作原理。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利用,對人類生存、發展、進步產生過巨大的影響。進入21世紀後,人們更加註重生存環境和生存空間的質量。大量燃用化石能源產生的溫室效應、酸雨現象對人類生存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同時,化石能源經長期開採,其資源日趨枯竭,已不足以支撐全球經濟的發展。在尋找替代能源的過程中,人們開始越來越重視核能的應用,而核能最主要的應用就是核能發電。

美國痛失全球第一寶座,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核能技術大國!

中國採用CNP300壓水堆技術,裝機容量1×30萬千瓦,設計壽命30年,綜合國產化率大於70%,1985年3月澆灌第一罐核島底板混凝土(FCD),1991年12月首次併網發電,1994年4月設入商業運行,1995年7月通過國家驗收。經過十多年的管理運行實踐,實現了周恩來總理提出的“掌握技術、積累經驗、培養人才,為中國核電發展打下基礎”的目標。秦山核電站營運一臺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機組。方家山擴建項目竣工後,秦山核電站將形成一臺30萬千瓦機組和兩臺100萬千瓦機組的“1+2”群堆運行格局,其營運管理也將實現從原型堆到商業堆的重大跨越。採用中國CNP650壓水堆技術,裝機容量2× 65萬千瓦,設計壽命40年,綜合國產化率二期約55%,二擴約70%,1#、2#機組先後於1996年6月和1997年3月開工,經過近8年的建設,中國實現了由自主建設小型原型堆核電站到自主建設大型商用核電站的重大跨越,為中國自主設計、建設百萬千瓦級核電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將對促進中國核電國產化發展,進而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美國痛失全球第一寶座,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核能技術大國!

中國對於核電的發展已經開始放寬政策,長期以來,中國官方一直強調要“有限”發展核電產業。而在2003年以來,中國出現了全面性能源緊張。在這種情況下,國內關於大力發展核電產業的呼聲日益強烈。高層關於發展核電的這一最新表態無疑是值得肯定的,因為它確立了核電產業的戰略性地步,不但對解決中國長期性的能源緊張有積極意義,而且也是和平時期保持中國戰略威懾能力的理想途徑,可謂“一箭雙鵰”。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正在制定中國核電發展民用工業規劃,準備到2020年中國電力總裝機容量預計為9億千瓦時,核電的比重將佔電力總容量的4%,即是中國核電在2020年時將為3600-4000萬千瓦。也就是說,到2020年中國將建成40座相當於大亞灣那樣的百萬千瓦級的核電站。現在美國所面對的主要問題不是來自於技術或者資金方面,恰恰是來自於美國自身的一些程序的設定方面中國和俄羅斯要簡單許多,美國建造核反應堆深受各種細節和環境汙染問題的困擾,美國建造核反應堆的審批程序就要繁雜很多。這就影響了時間和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