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河北承德市營子區創業社區疫情防控典型經驗作法

  今日國土訊 2020年新春將至,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打亂了人們的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舉國上下,全員投入,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戰鬥的號角已經吹響,河北省承德市鷹手營子礦區創業社區全體工作人員和區委派駐的同志們服從指揮、積極響應,嚴格按照區委、區政府的部署,紮實推進各項工作落實。工作中,精心謀劃,勇於創新,規範管理,精準施策,時刻把握、踐行、力達和貫穿一個“實”〔1〕字,取得了實實在在的良好成果。他們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一、反應迅速,把握關鍵,突出一個“快”字

  創業社區是承德市營子區鐵北路街道下轄的一個居民社區,以創業小區為主體,包括7棟居民樓、750戶、常住人口2300多人。面對疫情,社區防控工作的核心任務是“管住人,防傳染,防擴散”;把居民的真實情況搞清楚、摸明白,是基礎,是關鍵。

河北承德市營子區創業社區疫情防控典型經驗作法

  2月5日,派駐社區的包聯領導和機關事業單位幹部報到後,立即與社區工作人員“合兵一處”。一是根據小區實際,發揚集體智慧,創立了“三聯”登記法〔2〕。安排全體工作人員迅速分組入戶,連夜推進,至2月6日中午,實現見面登記式入戶全覆蓋,詳細登記居民情況544戶;對未能見面登記家庭,根據物業信息、一輪摸排檔案、鄰居親友查訪等方式進行核查補登,截止2月6日晚,細緻摸底登記工作基本完成,登記在住居民 591 戶,確定未裝修、未居住及明確表示疫情結束前不返回居住居民 121 戶。2月7日,市防指6號令明確要求入戶見面摸排登記時,創業小區的詳摸工作已經完成。二是緊急研究實行小區全封閉管理的人員限行措施,制定了“創業小區疫情管控出行規範”〔3〕。經過與卡口管控包保部門和物業公司積極溝通協調、無縫對接,2月7日,創業小區“出入證制度、全封閉管控措施”在全區率先實施。首個24小時居民出入量控制在人員217人次、車輛42輛次。這對於一個擁有750戶2300多人的小區來講,應該說取得了實實在在的防控效果,也為全區的社區居民管控工作帶了一個好頭。

  二、超前謀劃,解決問題,突出一個“智”字

  大災大疫面前,社區工作絕不同於以往的一般性服務,而應彰顯“自治”的優勢、水平,要有超常規的辦法、手段,把“自下而上”的治理創新與“自上而下”的治理安排結合起來,不能等、不能靠、更不能拖。疫情防控工作自始至終是一個動態管理過程,必須隨變而動,超前謀劃。

河北承德市營子區創業社區疫情防控典型經驗作法

  根據春節延長假期的結束和企事業單位的復工復產、返鄉返程人員大幅增加的實際情況,他們進一步集思廣益,探討各種假設,研究確定了相應處理辦法。一是研究設計了“返回人員報告處理卡”和配套的制式承諾書。制定了針對外地返回社區生活人員的審核安置處理流程,明確了是否需要隔離、什麼情況自行居家隔離、什麼情況報告集中隔離、生活飲食如何處理等,在沒有任何現成舉措可以借鑑的情況下,有效避免了“突然襲擊、措手不及、無言以對、束手無策”混亂局面的發生。二是積極撰寫了關於“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召回人員管控措施”、“往返營子區人員管控要求”的建議。針對企事業單位開工復產、人員集中迴流的情況,率先提出“三三制”工作法,針對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和自由擇業三種人員,一直留居、偶爾外出和完全離開三種情況,採取書面報告個人15天行程軌跡、如實承諾、手機漫遊查詢三種方法篩查核實,建立檔案。同時把上述措施,報區防控指揮部和督導檢查組研究參考,進一步明確了創業社區的應對方向。三是完善制定了一個比較符合實際又易於操作的“創業社區復工復產人員出入暫行規定”〔4〕。

由此,居住在創業小區的企事業單位復工人員,特別是外地召回返鄉人員的流動出入問題得到較好解決,同時也為其他社區類似的疫情管控工作提供了一個方案借鑑。

  三、群策群力,因勢利導,突出一個“情”字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高效做好社區“人”的管控工作,不能只靠法律規範、行政命令,有“堵”必有“疏”,要做到疏堵結合、因勢利導,要帶著感情做好群眾工作。

河北承德市營子區創業社區疫情防控典型經驗作法

  一是抓住社區宣傳的主陣地作用,營造濃厚氛圍。除了大喇叭長期廣播、宣傳欄和各單元門口張貼市區疫情防控的命令公告及發放明白紙等常規宣傳外,他們在醒目位置、重要地點懸掛橫幅1條、製作展板7塊、粘貼標語30張。此外,社區研究的各項措施儘可能從居民利益出發,實現心中有民。實施每一項新舉措,都在第一時間公佈,先讓廣大居民瞭解預熱,做到家喻戶曉、人盡皆知,力求人人理解、事事配合。二是實施“創業小區居民告知書和購物生活信息發佈制度”。針對居民大幅減少出行、生活信息不靈通的現實情況,社區不定期提供蔬菜食品和藥品器械採購、通訊和金融機構網點營業等購物及生活信息,方便居民合理安排時間,滿足基本生活需求。三是,開展流行性感冒預防等知識宣傳活動。根據冬春換季、氣候變化異常的實際,提醒居民關注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服,注意生活衛生防止交叉感染,積極預防感冒。同時,大力協調物業和環衛部門,對小區公共空間做到勤保潔、勤消毒,生活垃圾做到及時清運、日產日清。

四是向社區廣大居民發出倡議書。號召大家注意個人衛生、大搞環境衛生、拒絕病毒、遠離危險,“管住我自己、帶動身邊人,爭做踐行者、不當局外人”,積極行動起來,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而共同努力。

  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夜以繼日的入戶忙碌,貼心細緻的周到服務,贏得了大家的認可與讚揚,拉近了居民與防控人員的感情,保障和促進了社區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居民楊大水主動擔任宣傳志願者,穿著紅馬甲、挎著小喇叭,一遍一遍穿行於小區的各個角落,宣傳政府命令公告,勸導居民戴口罩、不扎堆;居民王建英先後兩次把自己親手做的飯菜送到社區辦公室,只為讓連續奮戰的工作人員吃上一口熱乎飯、可口飯;居民李立新出資500多元購買方便麵、火腿腸、礦泉水,親自送到社區,以表達她對一線防控人員的敬意。

  四、持續跟進,善始善終,突出一個“細”字

  大疫來臨,人命關天,防控工作來不得絲毫懈怠,出不得半分閃失。從具體實踐看,新情況、新問題隨著時間推移會不斷出現,那就需要不斷有新的應對措施加以跟進。已經實行的辦法舉措中,效果好的要延續和加強,存在瑕疵不足的則需要調整和完善。只有通過深入細緻的持續用力,才能保證疫情防控任務的有效落實。

河北承德市營子區創業社區疫情防控典型經驗作法

  一是有關數據的補充、採集。每天定時對小區人員、車輛出入情況進行數據採集,及時瞭解居民出行動態,通過分析比對為針對性決策提供依據。對陸續返回社區居住人員,及時進行基礎信息補登,對經兩次入戶、電話及親友查訪等仍不能掌握信息的“無主房”採取“二日一登門”和“房門便條告知提醒”的方法進行跟蹤摸排,儘可能提高基礎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因原始留存數據詳實、準確,創業社區在第三次入戶摸排、實施電子數據採集中完成速度最快,登記人員最全,差錯率最低。

二是相關配套制度的建立、完善。針對來社區諮詢、辦證、報告情況等人員流動性大的問題,實行社區門崗登記、分流、體溫檢測制度。除了人員檢測登記以外,還建立了特出車輛登記,實現送水、液化氣、郵政、快遞和救災搶險車輛管控。細化居家隔離管控措施,制定實施了居家隔離人員食品物品採購辦法、垃圾收集辦法。三是有關服務措施的細化、延展。堅持居民購物生活信息發佈常態化,由專人負責瞭解相關情況,不定期更新發布內容,方便居民有針對性出行。開展對在外暫住人員的電話提醒服務,制定“電話提醒一般流程”,明確詢問內容,統一告知口徑,一方面勸導非因工作等特別需要返回人員,儘量取消回程計劃,減少流動,降低風險;另一方面告知必須返程人員,做好相應準備事項,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四是相關證件的調整、更換。根據居民出入證件損壞、丟失、到期情況,制定創業社區補辦出入證件須知。研究製作“紅藍雙色”居民出入和特崗人員出入證件,進一步豐富完善登記信息,增強實用性和可辨性,更加方便居民攜帶。五是有關工作的總結、思考。
及時對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回顧總結,不足的地方進行改進提高,亮點的地方進行梳理提煉,建立一套完整的檔案資料,通過全方位的實時監測和動態處理,實現立體管控長效機制。另外,李東風同志撰寫的工作紀實性文章《疫情防控中的“創業人”》分別在河北共產黨員網和中國承德網全文刊載,“三聯登記法”工作經驗在承德日報刊登。王海濤同志根據一線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實踐,進行了深入研究思考,撰寫的《基層社區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應急處理的思考》在民主與法制時報公開發表。

  五、加強領導,凝心聚力,突出一個“能”字

  在疫情防控這樣一個極端急難險重的任務面前,沒有強有力的組織就沒有戰鬥力。當然,這僅僅依靠社區既有的組織和力量肯定是不夠的。實現防控目標,必須統一指揮,集中力量,整合資源,協同並進;實現防控效果,也需要領導幹部有勇、有智、有擔當。

  一是疫情防控工作伊始,迅速成立社區專門工作領導小組。紮實開展了首輪入戶調查,嚴格落實了自湖北返回和非湖北返回人員“四包一”機制,前期工作有條不紊,積極推進。

二是區委政府派駐人員到來後,及時成立社區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臨時黨支部在原社區黨總支的基礎上建立,增設支部特別成員5人,分別由疫情防控包社區領導、駐社區區直機關事業單位幹部、街道辦同志擔任;特邀支部工作指導員1人,由區包聯社區領導、區法院院長王海濤同志擔任;臨時黨支部在疫情防控期間,負責組織領導本社區的防控各項工作,研究制定防控重要舉措,解決防控重大問題,協調上級組織、職能部門及社會各方面關係,動員社區居民全員參與。三是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細化成立“信息傳輸、聯防聯控、綜合協調、後勤保障”四個工作組。社區包聯領導、駐社區幹部職工、社區工作人員、社區樓宇長、老黨員、志願者等全體防控人員一併納入,既明確分工、各負其責,又服從任務、交叉使用,有力保證了創業社區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得以正常有序開展。

  疫情防控工作檢驗著基層社區的治理能力,廣大黨員幹部必須要服從指揮、親臨一線、挺在前面。要通過實踐不斷培養深入瞭解基層、把貫徹中央的指示與地方實際結合的判斷力;培養聽取專家建議結合區位特點採取措施的決策力;培養各級幹部身體力行務求效果的執行力;培養宣傳發動實現群眾自覺參與的響應力;培養打破常規求同存異共同推進的協調力。經過奮戰在社區一線的全體人員的團結奮鬥、不懈努力,創業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顯著成效,得到了市、區大督查和區委、區政府領導的多次肯定與表揚。特別是在2月21日的督導檢查中,得到了省大督查領導的高度認可和評價。這對於創業社區、對於“創業人”是最好的獎賞與激勵。成績已經過去,疫情還在繼續,“創業人”將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負眾望、再接再厲,最終奪取疫情防控戰爭的全面勝利。

  〔1〕所謂實,即真實、實際、客觀準確,現實、實用、管事兒,紮實、堅實、牢靠……

  〔2〕“三聯”登記法:對全小區總計750戶居民設立唯一編號(001-750),逐一入戶摸底問詢登記;以戶為單位填寫“家庭人員基本情況登記表”,弄清全部成員詳細情況,留社區備案歸檔;以唯一編號對應同一家庭、住址,填寫家庭成員組成情況與上表完全符合的“居民出入證(登記表)”,發放給個人作為居民出入憑證;居民憑出入證接受門崗核查出行,由工作人員填寫“小區居民出入登記表”,內容包括唯一編碼、姓名、去向、出入時間等;“三聯”登記一環套一環,相互關聯,相互印證,既詳摸了底數、做到心裡有數,又為下一步嚴控人員流動、在全區率先實行居民出行“出入證制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創業小區疫情管控出行規範”:宣告從即日起對小區實行全封閉管理,只在小區正門留一個出入通道,並設門禁。疫情防控工作人員憑工作證出入;小區居民憑“出入證”登記出入,並限定每戶每天一人(限一次)出行;在小區居住的公安、衛生、環衛、交通、水電暖等機關企事業單位需頻繁出入的特崗人員,持單位證明到居委會開具“臨時出入證”,並憑證出入。強調門崗守衛人員堅決履行工作職責,要求廣大居民和有關人員自覺遵守出行規定,積極配合體溫檢測和信息登記,嚴肅指出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我行我素,影響疫情防控工作的,將依法依規嚴肅追責。

  〔4〕“創業社區復工復產人員出入暫行規定”:明確要求,企業復工復產人員,有證據表明1月25日以來一直在社區居住的,本人書寫15天個人行程軌跡報告,並簽署承諾書,由社區審核派發臨時出入證;不能證明1月25日以來一直在小區居住,但在辦證前已在小區居住且入戶調查中確有記載的,由復工復產企業負責篩查排查並出具書面證明,連同個人行程軌跡報告、承諾一同交社區審核後,派發臨時出入證;其中,新近由外地返回人員,由復工復產企業予以篩查排查,並安排食宿管理,暫時不得進入小區居住,15日後由企業出具封閉或隔離期滿的證明,再由社區辦理臨時出入證件;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以及特殊需要辦理臨時出入證的,參照執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