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人類天生嚮往自由。

在一個地方呆久了,也許每個人腦子裡都會有過某種設想——

不顧一切的去流浪。

因為拋開責任,誰都有顆流浪的心。

今天,鋪子就給大家講述一個流浪者的故事——

《荒野生存》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影片上映於2007年。

主人公名叫克里斯托弗,他家境優越,畢業於名校,前程似錦。

他的生活,在任何人看來都是人生贏家。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然而,他卻走出了讓所有人都無法理解的一步——

將自己的獎學金捐給慈善機構,剪掉自己的身份證,燒掉僅存的現金,拋棄家人,遠離社會,進入荒野生活。

兩年來,他行走在那片土地上,沒有電話,沒有泳池,沒有寵物,沒有香菸······

也無拘無束。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他拋棄了父母給的“克里斯托弗”,給自己起了一個超酷的名字:亞歷山大·超級流浪者

腳下的路就是他的家。

不可否認,無疆行走總是讓人振奮,因為在我們的心中,它意味著忘記過去、擺脫壓力、逃離法律與繁瑣的義務,這是絕對的自由。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他是一個追逐美的旅人,也是一個極端主義者。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走到這一步呢?

原生家庭,是影響他的主要因素。

一切都起源於克里斯托弗的尷尬身份,一個私生子。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父親出軌,媽媽是小三,在他出生以後,父親還與原配妻子生了一個孩子。

他們虛偽的(或者說是根本就不存在的)婚姻,和父親對另一個兒子的拒絕承認,對克里斯托弗來說,抹殺了每一天的真實。

他覺得他的人生變了,就像河水突然倒轉,改變了流向,瞬時逆流回溯而上。

這些披露的真相直擊了克里斯托弗內心的身份感,使得他的整個童年看起來荒誕不經。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別小看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

也許不是那麼轟轟烈烈的,但卻能一點一滴的滲透你的思想,影響你的行為。

就像克里斯托弗,路上遇到的朋友問他:

——你爸媽在哪裡?

——在某處生活在他們的謊言裡。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縱然,原生家庭是影響克里斯托弗的誘因,不可否認的是,三觀才是主因。

現代人最看重什麼?

無非是金錢、工作和人際關係。

但這些在克里斯托弗看來,都不值得一提。

“我不需要錢,錢讓人畏手畏腳,身無分文讓我的日子過得更加刺激。”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我覺得職業是二十世紀的發明,我不想要。”

一路上,他並不是沒有機會迴歸社會。

在加州北部,他遇到了簡和雷尼,一對在房車裡生活的情侶,他們熱心的和克里斯托弗交流和分享經驗;

到達南達科他州,他在韋恩的農場裡幫助其收割小麥,和凱文學習怎麼打獵······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這些朋友無論認識時間長短,都是真心待他,也都邀請他留下來。

然而,克里斯托弗並沒有停下他的腳步。

在石板城,一個叫特蕾西的女孩對他動了情,可克里斯托弗拒絕了她的好意。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羅恩是克里斯托弗在安沙波列哥沙漠某溫泉營地遇到的一位老人。

孤獨的羅恩捨不得克里斯托弗那段時間的陪伴和鼓舞,分別之際,他小心翼翼的、哽咽著問克里斯托弗:我能不能收養你做我的孫子?

那一刻,克里斯托弗略有遲疑,但他還是堅定的回答:等我從阿拉斯加回來後再做決定。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友情、愛情、親情,他都遇到了,他也都放棄了。

不為什麼,只是心中的一個執念罷了。

就像他喜歡把自己沉浸在托爾斯泰、傑克·倫敦和梭羅的作品中,尋找自由和簡單的美好。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就像他把《荒野大鏢客》的海報貼在衣櫃門上,永遠期待自己能離開那個脆弱不堪、物慾橫流的世界。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不再受俗世文明毒蝕,他遁世而逸,獨自行走在路上,隱沒在荒野中。

他是一個孤獨的探索者,一直在探索自己內心的風景,追尋著與大自然更確實可靠的關係。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難熬的冬天還是來了。

克里斯托弗很幸運,他找到了一輛廢棄的巴士,利用裡面的一些簡單工具,開啟了他的“冰川時代”······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他見到過最極致的美好世界,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就像影片開頭引用的拜倫的詩:

無徑之林,常有情趣;

無人之岸,幾多驚喜;

岸畔崖間,鼓濤為樂;

無人駐足,是為桃源;

吾愛世人,自然甚之。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也經歷過最惡劣的生存環境。

遺憾的是,克里斯托弗沒能熬過這個冬天。

因為誤食有毒的植物,他身體變得虛弱,最後飢餓而死,死在了那輛“魔法巴士”中。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不難看出,這又是一部具有極大爭議的影片。

爭議,起源於真實。

影片改編自喬恩·克拉考爾的同名小說,而喬恩的小說卻是取材於真實事件。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最後,電影放出了人物原型的照片,來致敬故事的主人公。

克里斯托弗死後兩週,獵人在巴士上發現了他的屍體,並在他的相機裡找到了這張自拍照。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演員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原型

相信,每一位觀眾看到最後照片裡那個笑容,都有一種會心一擊的感覺。

有人認為,克里斯托弗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他才是活得最精彩的人。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也有人不理解,為什麼一個逃避社會的人會讓大家如此歌頌和敬佩。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小說的創作者喬恩曾經表達過他的立場:

“我創作這部小說的絕大多數動機是認同克里斯托弗,並嘗試從我的視角描繪出真正的克里斯托弗。他不是一個凡夫俗子,他固執己見、衝動,但內心純潔。他最出色的地方是不願妥協,他相信生活的目的並不是沿襲捷徑。很多人認為他準備不足、不計後果和愚蠢透頂,對他為何不帶斧頭和無線電設備充滿疑問。克里斯托弗認為自己的蠻荒之旅並非野外探險,在當今信息完善的時代,他毅然決然的將地圖拋到了一邊。”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原型

相對於喬恩溫和的表明自己的立場,導演的言辭就犀利多了:

“總有許多人要給一部電影加上什麼明確的道德指向和是非觀,而從不在這樣一個閃光的生命面前,審視一下自己生命深處的無聊和卑瑣。”

如此直來直去的諷刺觀眾的導演不是別人,正是好萊塢著名的“壞小子”——

西恩·潘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有兩屆奧斯卡影帝和歐洲三大電影節影帝大滿貫的頭銜加持,他的才華,毋庸置疑。

與其才華相對應的是他的脾氣。

他與麥當娜的那場充滿“戰爭硝煙”的婚姻,在頒獎典禮上公然對著奧斯卡評委口出狂言,以及毆打記者等事蹟,至今還在圈內流傳。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當時好萊塢流行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你看見某個人揮舞拳頭追打一個記者,這個人可能是邁克爾·泰森;如果你看見某個人舉著一條凳子追打兩個記者,這個人可能是約翰尼·德普;如果你看見某個人拎著一把手槍追逐一群記者,這個人一定是西恩·潘。”

很難相信,就是這麼一個脾氣暴躁的人,竟然會為了這部電影等待十年。

當時的潘讀過小說之後立刻被克里斯托弗的精神打動了,他試圖聯繫克里斯托弗的家人想取得拍攝權,卻一再被拒。

十年來,他沒有放棄,一直與其家人保持聯繫,堅定的等待著他們的同意。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克里斯托弗的家人表示,他們完全走出了失去親人的陰影,願意將導筒交到潘的手上。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拍攝權如此來之不易,對於男主角的選擇,潘當然是慎之又慎。

埃米爾·赫斯基的氣質很乾淨,在他身上有種男孩般的純真感,非常吸引人。

潘在敲定埃米爾之前,對他考察了四個月。

直到確定他能接受在艱苦的環境中表演,以及他對克里斯托弗這個人物有足夠深的瞭解,才將角色交給他。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接下這個角色,意味著埃米爾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挑戰包括但不限於:

在湍急的河流中駕駛皮筏艇;在冰冷的溪水中裸體漂浮;快速學會攀巖技巧;先快速減掉40磅,然後再增肥;面對一頭龐大的灰熊與自己幾英尺的距離不能卻步······

不負眾望,埃米爾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可以說,埃米爾瞭解克里斯托弗,他對他有自己的看法。

然而,小說和電影只是再創作。

真實的克里斯托弗死於1992年,他的內心世界究竟是怎樣的我們不得而知。

而作為觀眾,我們能感受到主創團隊對其心路歷程的描繪:

從逃避,到迷惘,到寬恕,最後釋懷。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鋪子印象最深的就是羅恩告訴克里斯托弗的一句話:

“你只有學會原諒,才能去愛,只有你去愛了,上帝的光芒才會照耀在你的身上。”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克里斯托弗是微笑著、含著眼淚走的。

他哭,或許是因為生命的消逝,他對這個世界還有留戀與不捨;

他笑,或許是他已經和社會、家人以及自己和解了,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心之所向,他不後悔。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死之前他留下了一句話:

“只有分享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真實的克里斯托弗寫下的是:

“我度過了快樂的一生,感謝這個世界,別了,願主保佑你們。”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這些,不正是印證了羅恩告訴克里斯托弗的那句話嗎?

克里斯托弗到死也沒有放棄求生的念頭,或者說,他死的那一刻是快樂的,只是,他倒在了完成夢想的路上,他已經不再逃避了。

與其說這是一個逃避與追尋的故事,不如說這是一個接納自我的故事。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聊到這,鋪子不禁想到《曉說》裡高曉松和吳秀波的一段對話:

高:那未來你的能量密度拿什麼去滿足呢?

吳:我就是流浪。

高:流浪,你覺得是一種能力嗎?

吳:說能力,說淺了吧?

高:你流浪要找的是什麼東西,能滿足你內心的那些能量密度?

吳:我覺得,流浪不是去抓住什麼,而是扔了什麼。我不知道你老的時候是準備死在床上還是準備死在路上。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鋪子表示認同。

如同克里斯托弗,他扔掉了仇恨,拋下了迷茫。

其實,和克里斯托弗一樣,我們都是半途而廢的流浪者,區別只在於週期。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心經》裡說: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無牽無掛、無慾無求的活著,太難。

但如此練就一顆強大的內心,才能不妨礙我們熱愛這個世界。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

認清這個世界,然後愛它。

每個在朋友圈「假裝生活」的人,都該好好看看這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