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楚漢英雄第十三篇·悼武王所屬·權傾朝野·建成侯·呂釋之

楚漢英雄第十三篇·悼武王所屬·權傾朝野·建成侯·呂釋之

呂釋之,大漢帝國高皇后呂雉的二哥,呂氏家族中僅此於呂澤的人物。

以呂后兄初起以客從,擊三秦。《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如上,按照史書的記載,呂釋之在開始之初,便是跟隨其兄長呂澤一起加入到了劉邦麾下,而後一路破敵入關中。

漢王入漢,而釋之還豐沛,奉衛呂宣王、太上皇。《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漢一年,劉邦成為漢王,率軍入漢中。而此時的呂氏家族,則兵分兩路,一路是以呂澤為首和劉邦一起去漢中,而另一路則是以呂釋之為首去豐沛二縣,護衛呂宣王和太上皇,這裡的呂宣王就是當時的呂公。

從這段話中的兩個名字的位置就能看出,呂釋之此次帶兵去豐沛,主要還是為了護衛呂公,而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基本屬於捎帶。所以,這也就能解釋了為何劉太公會被項羽有機會擒拿,而呂公卻一直都是安然無恙的。當然,這也在側面印證了呂家所領之軍,確實不受劉邦統管,具有高度的自主權。

而後,結合筆者之前寫過的《呂澤篇》、《王吸篇》和《薛歐篇》,圍繞豐沛的幾次軍事行動就好解釋了。

漢一年,劉邦去漢中時,呂釋之首先帶兵去沛縣護衛呂氏家族,並將劉太公及劉氏家族的人接到了沛縣。而後,同年,當劉邦重新攻入關中,並在剛剛平定三秦後,或許是劉邦主動,或許是豐縣子弟的強行要求,遂有了下面的記載:

令將軍薛歐、王吸出武關,因王陵兵南陽,以迎太公、呂后於沛。楚聞之,發兵距之陽夏,不得前。 《史記·高祖本紀》

很顯然,薛歐和王吸是知道劉太公就在沛縣的,所以他們二人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出武關直抵沛縣,從而接回劉太公。但,熟料事出突然,莫名其妙西楚就接到消息了,然後導致薛歐和王吸的行動只能是以失敗告終。

此後,劉邦遂正式領軍出關東征,並在洛陽正式發佈討伐西楚的宣言,而後便是集結五諸侯之力直撲西楚國都彭城。或許劉邦知道,或許是劉邦不知道,總之,在劉邦去往彭城後,呂澤遂領軍入駐碭郡,而碭郡和汜水郡接壤,尤其是沛縣,緊鄰碭郡,故而,在此時呂澤去這裡的目的,很顯然就是為了接回呂公。

但,有一個問題就是,當時的呂澤很有可能並沒有去接劉太公,但這樣是沒道理的,只是筆者不明白,如果是接到的話,那劉太公又是怎麼被項羽給俘虜的?

又或許,應該是這樣理解的。劉邦在去彭城的路上,順便就把劉太公和自己的妻兒接到了身邊,但是,隨著彭城兵敗,劉邦全軍崩潰,而也就是在這裡,劉太公及呂雉和劉邦遂再一次失散。

故,也就是在這裡,項羽遂抓住了劉太公和呂雉。而呂太公,則早被駐紮在碭郡的呂澤接回到了軍中。如此,也就解釋清楚這前後的關係了。

總之一句話,劉邦的彭城之戰真的敗得太慘了,而要不是駐紮在碭郡的呂澤軍的護佑,或許劉邦這一次就真的是一蹶不振了。

天下已平,封釋之為建成侯。《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很顯然,呂釋之並未參與對楚之戰,所以,也就沒有任何軍功。好吧,或許是有,但史書再無記錄。而史家這裡描述呂釋之的情況,感覺也很無奈,就是天下已平,呂釋之遂被封侯。

只能說,呂釋之能封侯,更多的還是因為其兄長呂澤的功績,以及呂氏家族在漢軍中深厚的影響力所致。一句話,就憑他是呂澤的弟弟,他就應該被封侯。

六年正月丙戌,康侯釋之元年。《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漢六年正月丙戌日,和呂澤被封侯的時間是同一天,呂釋之被封建成侯。

其實,呂釋之這個人,怎麼說呢,或許是其大哥呂澤的聲望太高了吧,他其實一直都是活在他大哥的身影裡。所以在之前,呂家的一切,尤其是隨著漢四年呂公的逝世,呂氏家族便全都由呂澤把控,而呂釋之自然也就只能一直默默的看著。

直到漢八年,呂澤逝去,呂釋之才有機會代表呂家,成為呂氏一族新的掌門人。而又因為呂氏家族強大的勢力,所以,即使呂釋之的能力不如他大哥,但是也一樣可以左右漢庭。

漢高帝劉邦最後的那幾年裡,一方面是對內平定各路諸侯王的戰爭,另一方面,就是和以太子劉盈為核心利益的呂氏家族的鬥爭。

平定諸侯王的戰爭這裡就不說了,關鍵是和呂氏一族的鬥爭。

其實,於劉邦而言,至少就筆者認為,在當時那個情況下,如果不是太子劉盈和呂家的關係無法分開,劉邦大幾率上是絕對不會有更換太子的想法,為何?

因為當時真正適合當太子的就兩個人,一個是長子劉肥,一個就是嫡子劉盈。而至於其他皇子,三皇子劉如意在當時也才十歲左右,而其他皇子只能是更加年幼,所以,就當時那個情況,筆者真的不認為劉邦會不明白。

而長子劉肥已經被派往山東最關鍵的齊國坐鎮,以威懾山東其他諸侯國,所以是肯定動不了的。如此,說到底最合適即位的還是劉盈。

所以,對於劉邦晚年的那些行為,筆者只能說是劉邦的一時興起,其實他就只是想試探試探呂氏家族的勢力到底有多強,但是,他試驗的結果,只能說是把他自己都給嚇了一跳,為何?

眾所周知,劉邦這輩子最為倚重的人,除了沛縣的那幾個人外,就是張良了,包括其在評判漢初三傑之時,也是以張良為首,所以都能看出劉邦對於張良的依賴。

但,偏偏劉邦在通過假意換太子事件對呂氏家族進行試探之時,卻得出了一個他幾乎是難以置信的結論,張良居然也成了呂家的人:

上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大臣多諫爭,未能得堅決者也。呂后恐,不知所為。人或謂呂后曰:“留侯善畫計筴,上信用之。”《史記·留侯世家》

如上,劉邦想要廢太子劉盈,立三皇子劉如意為太子。然後,隨即引發的就是一眾大臣對劉邦的勸諫。而呂后知道後,自是很恐慌,不知道怎麼辦,於是有人說,可以請留侯張良幫忙,因為皇帝劉邦最信任的人就是他。

然後,呂后是怎麼請動張良的呢?

呂后乃使建成侯呂澤劫留侯,曰:“君常為上謀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臥乎?”留侯曰:“始上數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筴。今天下安定,以愛慾易太子,骨肉之間,雖臣等百餘人何益。”呂澤彊要曰:“為我畫計。”《史記·留侯世家》

首先需要註明的是,上述記載中的那個呂澤應該指得就是呂釋之。

呂后遂讓建成侯呂釋之去和張良商議,然後,看太史公是如何敘述的。首先建成侯呂釋之劫住了張良,這裡的一個“劫”字就說明了張良並不是很情願的,但是迫於呂家的權勢,也很無奈。

然後,呂釋之遂對張良說,你是陛下的最為信任的謀臣,如今陛下要換太子,那麼,你就能高枕無憂嗎?

大家說,呂釋之說的這話不就是廢話嗎?不管是誰當太子,關張良啥事?人家不高枕無憂,還能咋?但,偏偏呂釋之這麼說,就很明顯是帶有威脅的意味,意思就是,怎麼,要是我呂家倒黴了,你覺得你能好過嗎?

然後,張良無奈的說,陛下在危機的時候,確實是聽我的話,可如今天下都已經平定了,而陛下換太子也是他個人的意思,別說是我了,就算是再多的人勸諫,也無用啊。

很明顯,張良這話的意思就是,我也沒轍,您老還是找其他人吧。

但是,孰料呂釋之卻更加強勢,直接就對張良攤牌了,一句話,你,張良,必須要告訴我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然後,張良是聰明人,自然明白避是肯定避不過去了,遂為呂釋之出了計策。而這個計策的主要內容,就是找來四位大才之人來為太子劉盈壓陣,然後,也就是因為這四人,才讓劉邦真正感到了對於呂家的絕望:

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后真而主矣。《史記·留侯世家》

可以說,也就是到了此時,劉邦才真正明白了呂家的權勢是有多麼強大。而自己身邊的那些人,連張良都給呂家獻計了,更不要說是其他人了。

總而言之,雖然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呂釋之當時擔任過什麼重要官職,但只因為他是呂家當時的掌門人,故而,也就讓其有了可以左右朝政的能力和實力,當然,這同時也為他以及他背後的呂家帶來了他認為的美好未來。

三年,侯則元年。《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漢孝惠帝三年,呂釋之逝去,漢庭為其諡號,康侯。

而呂釋之死後的呂家,則重新回到呂澤那一脈所掌控。直到孝惠帝死後,呂后當政時期,呂家遂迎來了真正的輝煌時期,一個接著一個的封王,幾乎可以說是呂和劉共天下。

只是,理想終究是理想,現實還是要更殘酷了一點。當年在呂后時期,周勃和陳平以趕走王陵而得到了呂家的信任,但是誰都沒有想到,呂后剛一死,周勃和陳平為首的沛縣子弟便聯合一眾劉姓諸侯王合力誅滅了呂氏全族,甚至包括孝惠帝劉盈的子嗣在內,一個不留,全族盡沒。

而呂家,便也是徹底沒了。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