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放學後》&青春期那些不可說的祕密,一旦公之於眾勢必反撲

高中時期,是一段怎樣的回憶呢?是青春躁動,是夢想放飛,是一群狂妄無知的人做著一場想改變世界的夢。

文|98木子

《放學後》&青春期那些不可說的秘密,一旦公之於眾勢必反撲


“對她們來說,最重要的應該是美麗、純粹、真實的東西,比如友情、愛情,也可能是自己的身體或容貌。很多時候,更抽象的回憶或夢想對她們來說也很重要。反過來說,她們最憎恨企圖破壞或者從她們手中奪走這些重要東西的人。

這段文字是本書中的點睛之筆,正是作者瞭解青春期少年少女的特性,才能使裡面的青春氣息鮮活起來,即使存在著陰謀,可這不就是惠子對前島說的那樣,處於這個年齡段我們就是如此。


青春年少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過程,有些人在光明中茁壯成長,有些人在黑暗中步履蹣跚,但終究是長大了。回頭望,曾經的稚嫩和不可一世還有多少呢?

《放學後》&青春期那些不可說的秘密,一旦公之於眾勢必反撲


那個時段的羞澀美好依舊存在於內心深處,等到一個合適的時機它會再次展現的淋漓盡致。那就是年少的我們所幻想的世界。


陪伴不僅僅是老人小孩所需要的,花一樣的年紀亦需要

高原家境富裕但得不到父母片刻的愛,他們忙於生意,無暇照顧她,從始至終陪伴她的只有家中保姆。缺少父母的關愛,卻有大把用不完的錢,這是人們腦海中存在的壞小孩固有印象。確實如此高原她高二時期開始變了,叛逆,享受著摩托飛馳的刺激,是無比的愜意。

曾經的高原因為“我”前島的一次關愛,便對我產生了異樣的情懷。我想當遇到“機器”般的老師,是會從心底認為他是和其他老師是不一樣的,會覺得他較為正派,似乎對未來有了一種憧憬,但“我”拒絕了她的邀約,因為我只當她是學生。而她卻因此墮落,亦不在正眼瞧我。那些動作表情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似乎是我令她成為如今模樣。

《放學後》&青春期那些不可說的秘密,一旦公之於眾勢必反撲


高原在暑假期間到底經歷了什麼,我們無從得知,但知道的是,“我”是她唯一的曙光,但“我”並未引導她往前走,反而走上了深淵,褪下稚嫩成為眾望所歸的大人。

有人說,成長是在一瞬間的。既來源於一件突如其來的小事,亦來源於某個未知的點。高原的成長就在那未知的瞬間,想象中的美好都化為零,從來沒有人真正的關心我,問過我想要什麼,只知道一味的責備我為什麼要這麼做,但卻從未有人教過我,為何不能這麼做,他亦如此,我最後的希望。

在成長的路上,我們被期許的太多,以至於都忘了是為自己而活,在家父母期望你聽話懂事學習好,是一個好女兒、兒子,似乎乖巧成績就代表了我所存在的意義;在校老師期望我能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為了讓老師多關注自己,似乎只有成為好學生;這一切都告訴我們人們都只關注在意那些美好的事務但從未有人告訴過我們,那些不美好的事務為什麼就遭人嫌棄呢,它們依舊存在於每個人的身上,為什麼就不肯多花點時間多多引導引導我呢?

我們都是被時間推著走的人,不願說的透徹,大概是統一的認為時間會為你解釋一切吧!

“汙濁”令人厭棄,但人人都熱衷

還記得初中生物課本上男女生殖器官的那一章節嗎?當有一位同學看這些圖時,總會有一個聲音突然大叫起來說,某某同學在看這些圖,然後一片起鬨聲從四面八方傳來,而你在一片嘈雜聲中羞紅了臉不知所措。

《放學後》中的謀殺來源於男女都存在的生理需求,只是那是高中時期,這個時候的生理需求是不可說的,亦不可窺探。因為它們是黑暗的,是齷齪的,是會被千夫所指的

《放學後》&青春期那些不可說的秘密,一旦公之於眾勢必反撲


惠子深呼吸了幾下,漸漸又恢復了剛才的冷靜:“那天晚上,我和你在餐廳,對吧?當時惠美在房裡睡覺,她說,好像有人往房裡偷看,門開了一條縫,外面似乎有人。她慌忙去關門,看見村橋和竹井從走廊走過。”“偷看……”我茫然地把手從她肩上拿開,“那就是……動機?”


“在你們看來,這也許沒什麼大不了,因為你們覺得現在的女生還有出賣身體的。但這完全是兩碼事有一段時期我也想過去出賣身體,卻絕對不願在毫無戒備的情況下被人偷看,那就像有人穿著鞋闖進你心裡一樣。”


“但……也不至於非得殺人吧?”


“是嗎?但如果被偷看時,惠美正在自慰呢?”這話直刺我的神經,令我不禁反問:“什麼……”“惠美又羞又悔,想自殺。我不能責怪她,如果是我可能也會這麼做。我進屋時,她全身是血,求我讓她去死,說只要那兩個老師活在世上,她就沒勇氣活下去……我沒說什麼安慰的話,說什麼都蒼白無力,只能抱著她的肩膀,哀求她不要死。


我等著她停止哭泣,不管多久。她總算放棄了尋死的念頭。”我做夢也沒想到那天晚上會發生這種事。第二天見到惠子她不露聲色,隻字未提。“可她的不幸並未就此結束,不,是剛開始。”惠子幾乎是在壓低聲音叫喊,“第二學期開始後的一天,惠美給我打她說:‘現在氰化物就在我眼前,喝下去行嗎?’我大吃一驚,問她為什麼,她哭著說已經忍受不了了


你知道是什麼讓她無法忍受嗎?是那兩個老師看她的眼神。她說,他們看她的眼神和看其他學生的完全不同,那眼神分明是在回想她那天晚上不堪回首的樣子。一想到在他們腦中自己是怎樣地被玩弄和蹂躪,她簡直要發瘋。她說,這種心情就像每天都在被視線強暴。”“視線強暴……”

就像惠子說的的一樣,對於歷經世事的“我”來說,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我們還處於懵懂時期,好奇時期,最重要的是,這一切都是內心的秘密,輕易說不得,因為一旦被暴露在太陽底下,是那麼的令人難堪,彷彿我生來下賤,可以讓你們戴上高尚的帽子來指責我的種種“不堪”。正因如此,惠子才會對“我”說:

奇怪,心裡會湧上一種冷靜的殺意。我能理解她,因為我們有拼了命也要保護的東西。”

這也解釋了東野圭谷對《放學後》 的引言:我想寫的是出於普通人無法理解的動機而 行兇的故事。這個書名引發了一些討論,可我至今都覺得不錯。——東野圭吾

《放學後》是

東野圭吾成名作

東野圭吾的一切都從這一本開始,夢開始的地方

人終此一生值得珍惜的到底是什麼?

什麼時候,人們在意的不是錢,而是友情、愛情、身體、容貌、回憶和夢想?

獲第31屆江戶川亂步獎 《週刊文春》推理榜年度第1名

本書還有對於人性的其他解讀,摘抄如下

村橋扶了扶金邊眼鏡接著說:“大概當女中老師本身就是失敗的開始。不管你怎麼標榜現在是職業女性的時代,大多數女人還是一結婚就會走進家庭。在這所學校裡,有幾個學生希望將來進入一流企業,幹得比男人還出色,去出人頭地?幾乎所有學生都只想升入隨便玩玩就能畢業的短期大學或女子大學,畢業後隨便上幾天班,一旦找到合適對象就馬上結婚。對這樣的學生來說,高中也只是她們的遊樂場。拼命教這樣的學生做學問……我究竟為什麼要念到研究生畢業……越想越覺得人生無趣。”他越說越激動,說完後又借酒消愁似的一飲而盡。

我想說,所有的所有都會朝它本身去發展。

抓著車廂裡的拉環,我一邊看著車窗外流逝的夜景,一邊又開始想村橋的死。他不久前還在身邊話不饒人,現在已不在這個世上。


人的一生就是如此,只能一聲嘆息,可生命結束得也實在太倉促,沒有留下一點生的餘音。

我想說,然而本該如此不是嗎?

《放學後》&青春期那些不可說的秘密,一旦公之於眾勢必反撲


簡書&小李子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