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快訊!今年廈門教育要增4.3萬學位 開學時間未定

今年教育要做什麼大事?今天下午舉行的全市教育工作視頻會議說了!這是全市教育工作會議首次採用視頻方式進行也就是說,各區教育局、直屬校在各自地方通過視頻收看。

  當前大家最關心的是:學校什麼時候開學?

  會議說:

  2月27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強調,大中小學、幼兒園等開學時間原則上繼續推遲。根據2月24日教育部會議精神,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大學生不返校、高校不開學,對中小學的開學指導意見是由各地,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科學研判評估。

  會議還說:

  我市開學的時間由省教育廳統一安排,並會提前一週公佈,目前還沒有收到開學時間安排通知。

  這類會議每年都舉行一次,一般說兩件事:去年做了什麼?今年要做什麼?

  顧名思義,全市教育工作會議要講到方方面面。

  簡而言之,今年廈門教育將重點抓好“十項重點工作”和“十項改革攻堅行動”。

  十項重點工作

  切實加強黨對教育全面領導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精心做好教育規劃建設

  高位嫁接開展教育招商

  持續高質量發展基礎教育質量

  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

  深化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構建

  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

  維護校園安全穩定


  十項改革攻堅行動

  企業辦園新模式構建行動

  初中教育質量發展性評價改革行動

  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攻堅行動

  教師發展學校改革推進行動

  教師職稱改革推進行動

  中小學勞動教育提升行動

  “互聯網+教育”創新行動

  提升學生體質改革攻堅行動

  全面實施績效管理推進行動

  高中學校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行動

  不過,我們今天只講一些要點,明天的廈門日報會有詳細解讀。

  今年要編制學位和普高規劃

  今年廈門教育的工作重點之一仍然是解決“有學上”“上好學”問題。

  下午會議提出,今年要編制“三項規劃”,分別是:

  編制《學位緊張區域學校改擴建專項規劃》,加快補建一批學校;

  編制《普通高中專項規劃(2019-2023年)》,解決高中“有學上”問題;

  精心編制好《廈門市“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專項規劃(2021-2025年)》,適當超前規劃好學校佈局。

  解讀

  之所以要編制普高專項規劃,原因是就學高峰來到中學,即隨著中考人數增加,要維持原來的普職比,必須有更多的普高學校和中職學校。

 新增4.3萬個學位

  實施“補短擴容”行動,全力確保完成56個學校建設項目,預計新增學位數約4.3萬個,具體分佈是:

  公辦幼兒園項目26個,新增學位9090個;

  小學項目19個,新增學位24060個;

  初中項目9個,新增學位9300個;

  普通高中項目2個,新增學位200個。

  不過,會議沒有公佈具體新建學校名單。


  兩名校島外校區今年建成

  在實施名校跨島發展行動上,今年廈門要推動建成雙十中學翔安校區初中部和實驗小學翔安校區,序時推動雙十中學翔安校區高中部、外國語學校集美校區、同安一中濱海校區施工建設;

快訊!今年廈門教育要增4.3萬學位 開學時間未定

  雙十中學翔安校區初中部

  全力推進廈門二中、廈門六中的島外校區、島外各區各1所高中學校建設的前期工作。

  解讀

  雙十翔安校區初中部和實驗小學翔安校區建成,從目前看,應該來不及秋季招生;

  至於廈門二中、廈門六中島外校區要建在哪裡,目前也沒有消息;

  此外,各區1所高中學校的籌建,按照此前公佈,是島外四個區要各增加一所普高。


  10所小區配套幼兒園要轉制

  在實施學前教育拓展行動上,今年確保按期完成剩餘10所小區配套幼兒園整治工作。這裡應該指的是小區配套幼兒園轉為公辦,或是普惠性幼兒園。至於是哪10所,目前也沒有消息,密切關注廈門招考吧。

  不過,這不是說不辦私立幼兒園,市教育局說,今年要探索和構建企業辦園新模式,讓更多社會力量參與辦園。

  縮小城鄉學校差距

  在實施農村義務教育質量提升行動上,今年深入開展城鄉學校結對幫扶,加強農村優秀校長和骨幹教師培養,以“全覆蓋”的標準讓農村孩子同步享有優質教育資源。

  舉辦高端民辦高中

  在實施招商行動上,今年出臺鼓勵和促進民辦教育優質發展的若干措施,加強教育招商,推進已有項目儘快落地辦學,加快引進2至3所境內外高校到廈合作辦學。

  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國際化現代化優質高中(幼兒園)。

 提高教育質量

  聚焦優質均衡,全力促進各級教育提質增效:

  促進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加大公辦園建設和示範性幼兒園創建,努力完成全市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比例達50%以上、各級示範性學前教育資源覆蓋率達40%以上的工作任務。同時,要保持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在85%以上。

  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其中,要在九年一貫制學校總結推廣五四學制改革經驗,此外,要減輕學生過重負擔。

  優化招生片區,進一步做好積分入學工作。

 讀中職可上廈門理工學院

  在職業教育方面,增加中職與高職“3+2”聯合培養計劃,推動中職與廈門理工學院等應用型本科高校“3+4”聯合辦學,擴大“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X)制度試點。

快訊!今年廈門教育要增4.3萬學位 開學時間未定

  圖片來源廈門理工學院官網

  解讀

  “3+2”,就是五年制高職,指的是“三年中職,兩年大專”,即中考考入中職,畢業後拿大專文憑,從去年開始,五年制高職的招生計劃已經增加了;

  同理,“3+4”指的是考入中職,畢業後拿本科文憑。

  要招更多編內教師

  減輕老師負擔

  在師資方面,市教育局說,今年要更高水平、更高起點地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具體做法大體是:

  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在教師評優評先、職稱評審、績效考核等方面持續強化師德的正向激勵,同時要加大查處教師違規違紀問題,對師德失範行為保持零容忍。

  提高教師培訓培養水平。今年要創建20所教師發展示範學校。加強校長定級後的管理考核,促進校長專業化發展。

  優化教師編制管理。要加大編內教師招聘力度,進一步降低編外教師佔比。落實銀髮計劃,招聘更多優秀退休教師補充人員不足。

  深化教師非教學任務負擔治理,全面清理和規範校外針對教師的各類督查、檢查、考評,為廣大教師營造潛心教書、靜心育人的良好環境。

 思政老師每三年至少一次脫產學習

  會議說,今年要加快壯大思政教師隊伍,其中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每3年至少一次集中脫產培訓、每年至少2次實踐教育。

  高中學考也要考體育

  將高中體育科目納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推動課間操改革,提升“陽光大課間”質量。

  不過,高中學考要考體育,這是新的高校招生考試改革要求,即現在高二年及以下年級學生,學考都要考體育。學考關係能不能拿到高中畢業證書。

  要實施“肥胖干預”

  市教育局還提出,實施“亮眼工程”和“肥胖干預”的“1+1”活動,升級學生視力檢測儀器,落實每學期不少於2次的視力、體重監測制度,及時為家長提供預警提示。

  學生勞動情況要作為升學評優參考

  今年廈門教育將強調學生的勞動教育,提出:

  勞動要進課堂,即開好勞動與技術教育課、通用技術課程,統籌綜合實踐活動、技術、實習實訓、社會實踐等課程資源,培育30門勞動實踐教育精品課程;

 勞動要進活動,即開展“愛勞動 勤勞動”系列主題活動,通過手工製作、電器維修、文明創建、志願者活動等勞動實踐,培養學生熱愛勞動、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品質。

  建立30個市級勞動實踐基地,培育30個勞動實踐特色項目,創建50所示範學校,評選50名優秀導師。

  最引人注目的是,勞動要進評價,即要把學生勞動情況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並作為升學、評優的參考。

 中級職稱評審下放

  推動午餐工程

  在教育治理方面——

  積極穩妥推進教師職稱改革工作,開展中級職稱評審權下放改革試點工作,由學校自主評審、自主評價、按崗聘任。

  強化服務。實施“互聯網+教育政務服務”,推動更多事項“網上辦”。

  繼續深化課後延時服務,開拓更多特色服務項目,大力推動午餐工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