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滿族發源地在吉林省長白山,為啥遼寧省的滿族自治縣最多?

銳銳CC


普遍認為:東北的"白山黑水"是滿族的故鄉。

在《金史·世紀》中記載:“生女真之地有混同江、長白山。混同江亦號黑龍江,所謂‘白山黑水’是也。” 也就是長白山、黑龍江是滿族的發源地。



發源地不一定就會是以後的居住地。因為居住地會隨著歷史的發展,受到生活條件,政治文化的影響等等,所以來說說歷史的變遷吧!

滿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以及後來的挹婁、勿吉、靺鞨和女真。久遠的肅慎、挹婁、勿吉、靺鞨等還屬於遊牧民族階段,比較分散,有機會再探討。

遼寧省目前的滿族自治縣最多與女真的關係最大,所以我來說說關於女真族。

1.女真的發展

五代時期,女真的稱呼開始出現並取代了靺鞨。遼代女真族發展壯大,遼代女真居住在三個地方:遼東地區的熟女真,松花江以北的生女真,以及兩者之間的回紇女真。


生女真中的完顏部,由於鐵的傳入和使用,生產發展較快。在首領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起兵反遼並建立金朝。後與北宋聯合滅了遼。但是因為實力強盛,又南下滅了北宋,取代北宋王朝,形成與南宋並立的局面,然後遷都燕京,實行南遷北徙政策,女真人沿途遷徙定居到燕山一帶,開始與漢族融合。

到明朝,統治者為了方便統治,在廣大的女真地區設立了380多個羈縻衛、所,又在黑龍江與恆滾河匯合口對岸的特林地方,設立奴兒干都指揮使司,封女真各部首領為都督、都指揮、千戶、百戶、鎮撫等職,開通了六條交通幹線,設驛站40多座,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進一步促進了女真與漢區的經濟文化交流。使得女真族的實力日漸壯大。

明朝中期以後,女真族內部分裂,互相殘殺,女真人民苦不堪言。清太祖努爾哈赤順應了歷史潮流,逐漸的統一了女真,並建立了八旗制度便於管理,還採取了一系列經濟發展措施,使得女真越來越強大,人口相對來說,愈加集中。


2.清代,遼寧的盛京成為滿族的政治、文化、人口中心

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建立大金國,自稱“英明汗”,史稱後金。後在統一女真各部和對明朝的戰爭中,先後將都城遷至遼陽東京城和瀋陽,皇太極繼位以後,改國號大清。

清順治時期,大清入關,逐步統一了全國。但是遼寧的盛京,也就是瀋陽市,一直都還是大清的陪都,滿族人心中的皇城,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

大清統治期間,大部分的滿族人還是集中生活在原來地區。大清滅亡以後,部分在關內的滿族人也撤回到原籍,使得遼寧地區的滿族人越來越多,越來多集中。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滿族的社會經濟發展得到了大力支持,成立個滿族自治,發展也是日新月異。

綜上,因為歷史的發展,和經濟政治的原因,導致遼寧的滿族自治縣最多。

個人愚見,歡迎探討……


葉夕小先生


孫慶國試答:滿族發源地在吉林省長白山,為啥遼寧省的滿族自治縣最多?

我相信很多像我一樣的理工男,自從開設《地理》、《歷史》課程開始,就只發教科書,有老師,沒課時,考試開卷,畢業證成績單上的分數還很“好看”。史地知識全憑興趣掌握。

我是在東北遼寧撫順上的學,剛入學的時候,全班同學在個別活躍分子的鼓動下,利用星期一休息日(煤炭系統,星期一是休息日),找個“好地方”集體出動。一位女生說去她的老家撫順新賓縣的“赫圖哈拉”老城,這裡是老祖宗的發祥地。包括我在內,很快就否定了 ,大家多數人意見是高爾山及高爾山下的撫順戰犯管理所。

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我不但瞭解了戰犯的來歷和去向,也初步知道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故事”。回來之後,我立即找到女生“刨根問底”。

原來如此,清朝的起事、起家的地點在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老城村的“赫圖阿拉”。

畢業之後,我公出再次回到撫順與幾個好友,利用半天的時間遊覽了“赫圖阿拉”老城。實地看了清朝的起源地,知道了清朝是如何由一個人口很少的民族,闖進山海關,“坐江山”260多年,經歷了十二帝,末代皇帝溥儀又“回到”他的家鄉撫順。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再造”成為中國公民。

回到如問,清朝未入關的時候,滿族同胞的祖先一直在東北地域繁衍生息,長白山一帶是主要聚集地之一,經過遼寧撫順新賓的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整合”之後,滿族人的核心地帶轉移到了遼寧中東部及鄰近的吉林一帶。


孫工的文話旅行筆記


滿洲的發展是存在地理變遷,最早可能是在黑龍江流域,越往北越寒冷,所以滿洲人是不斷向南遷徙的地方,緯度低的地方總的說要比緯度高的地方暖和,所以滿洲人的遷徙一般就是往南發展。到清朝建立前夕,建州女真就居住在今天的遼寧,海西女真則在今天的吉林。東海女真人口比較少,主要生活在黑龍江地區。

清軍入關,大多數都隨龍入關,還留在滿洲本土的非常少。進關以北京為首都,今天的瀋陽為陪都。

在清朝其他年代,陸續有一部分滿洲人回遷。回遷到各地都有,但因為今天的遼寧省的瀋陽是清朝陪都,是清朝在滿洲地區最發達和繁榮的城市,所以在瀋陽及周邊的遼寧省的滿族比較多,又是清朝皇族老家,旅遊資源豐富,對外也方便宣傳,所以遼寧省的滿族自治縣字多。


滿族文化網


亞洲遊牧民族,多以白為吉祥和順,以黑為兇猛險惡。所以白山黑水,或黑山白水,並不以其自然顏色,而是這些民族的祈望甚或是詛咒。

八十四歲老蠹贅言。


用戶3253102189658


滿族建立的清朝統治了中國200多年,後裔遍佈全國各地。很多人的印象中,滿族的發源地在長白山,其實滿族人最早的聚集地在長春。

根據史料記載,滿族歷史最早可以追述到7000年前的肅慎新開流文化和茶啊衝文化時期。肅慎、挹婁、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是現代滿族一脈相承的祖先。

公元前22世紀,肅慎文明的中心在喜都,早期肅慎王國的第二代王室開始在此修建土坯城牆和宮殿,此時已有人口約千戶。喜都就是現在的長春。有學者認為,發源於長白山的滿族人,有著積極開拓的精神,當他們走到長白山下的時候,發現長春最適宜居住,所以就住了下來,且開闢了肅慎王國。

在中國歷史上,滿族人曾經建立多個王朝,比如說金國、渤海王國等,皇室都是滿族人的先祖。不過,直至滿清王朝的建立,讓滿族人走到了巔峰。滿族在與漢民族的交融中,失去了很多民族特有的生活習性,現在全世界上會說滿語的人,經寥寥無幾。語言也即將消失,為了保護滿族文化,新中國成立後,建立了11個滿族自治縣,分別是豐寧滿族自治縣,隸屬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隸屬於河北省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隸屬於河北省承德市;伊通滿族自治縣,隸屬於吉林省四平市;寬甸滿族自治縣,隸屬於遼寧省丹東市;桓仁滿族自治縣,隸屬於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隸屬於遼寧省本溪市;岫巖滿族自治縣,隸屬於遼寧省鞍山市;清原滿族自治縣,隸屬於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隸屬於遼寧省撫順市。

為什麼遼寧會有六個滿族縣呢?

努爾哈赤崛起後,逐步統一了北方各部落,在今日的遼寧瀋陽建都。這樣,滿族人的政治中心就從長春移到了遼寧省,所以很多滿族人遷移到遼寧省。

在滿清入關前,一直認為自己是蠻族,未必能夠統治得了地大物博的中國,所以很心虛,蓋了柳條邊禁止漢人進入東北。相反,遼寧省的滿族人卻很多。為啥呢?主要是滿清皇陵在遼寧省,不少人留在遼寧,也是為了守衛皇陵。

滿清覆滅後,很多滿清人回到了東北。居住地自然選擇了遼寧省,因為那裡還有同宗。這樣,導致遼寧省的滿族人多了起來。所以,新中國成立後,遼寧省有了6個滿族自治縣。





青雲器


長白山山脈是貫穿,黑,吉,遼,的。

發源地是那裡不代表他們以後也會在那裡。遼寧氣候好,更早的有文化交融。所以慢慢的都去遼寧了。


深藍yn


發源地不見得就是後期的居住地。


轅門二哥


滿族建立的清朝統治了中國200多年,後裔遍佈全國各地。因此,中國有11個滿族自治縣,但是在遼寧省就有6個,這是為什麼呢?
很多人的印象中,滿族的發源地在長白山,其實滿族人最早的聚集地在長春。
根據史料記載,滿族歷史最早可以追述到7000年前的肅慎新開流文化和茶啊衝文化時期。肅慎、挹婁、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是現代滿族一脈相承的祖先。
公元前22世紀,肅慎文明的中心在喜都,早期肅慎王國的第二代王室開始在此修建土坯城牆和宮殿,此時已有人口約千戶。那麼,喜都是哪呢?其實,就是長春。
有學者認為,發源於長白山的滿族人,有著積極開拓的精神,當他們走到長白山下的時候,發現長春最適宜居住,所以就住了下來,且開闢了肅慎王國。
在中國歷史上,滿族人曾經建立多個王朝,比如說金國、渤海王國等,皇室都是滿族人的先祖。不過,直至滿清王朝的建立,讓滿族人走到了人生巔峰。
不過,滿族也是一個悲哀的民族,雖然得到了中國,但是卻失去了整個民族。在與漢民族的交融中,民族特有的生活習性,正漸漸遠去。在今天,全世界上會說滿語的人,已經寥寥無幾。
為了保護滿族文化,新中國成立後,建立了11個滿族自治縣,分別是豐寧滿族自治縣,隸屬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隸屬於河北省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隸屬於河北省承德市;伊通滿族自治縣,隸屬於吉林省四平市;寬甸滿族自治縣,隸屬於遼寧省丹東市;桓仁滿族自治縣,隸屬於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隸屬於遼寧省本溪市;岫巖滿族自治縣,隸屬於遼寧省鞍山市;清原滿族自治縣,隸屬於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隸屬於遼寧省撫順市。
細數這些滿族自治縣,我們會發現,遼寧省有6個,這是為什麼呢?
努爾哈赤崛起後,逐步統一了北方各部落,在今日的遼寧瀋陽建都。這樣,滿族人的政治中心就從長春移到了遼寧省,所以很多滿族人遷移到遼寧省。
在滿清入關前,一直認為自己是蠻族,未必能夠統治得了地大物博的中國,所以很心虛,蓋了柳條邊禁止漢人進入東北。相反,遼寧省的滿族人卻很多。為啥呢?主要是滿清皇陵在遼寧省,不少人留在遼寧,也是為了守衛皇陵。
滿清覆滅後,很多滿清人回到了東北。住哪呢?很多人選擇了遼寧省,因為那裡還有同宗。這樣,導致遼寧省的滿族人多了起來。所以,新中國成立後,遼寧省有了6個滿族自治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