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靜山是全球最矮的山,僅高0.6米,為何無人敢登?

---劉通曉---


在山東壽光有一座山叫靜山,它是全世界最矮的山,高度僅0.6米,之所以無人敢攀登,是因為它的來歷不簡單。



靜山是壽光縣境內唯一的一座山,長度1.24米,最寬的地方0.7米,最高離地0.6米。這在常人看來就是一塊普通的石頭,為何被稱壽光人稱為山呢?

關於靜山的來歷版本有很多,又隕石說、假山說等等。不過當地人最主流的說法是:靜山與秦始皇有關。

相傳秦始皇在泰山封禪時,聽聞開創中華文明的“文祖”倉頡的家鄉壽光沒有山,他覺得有些不妥,於是一鞭子把泰山附近的一座山,抽到了壽光縣。

不過奇怪的是,山到了壽縣劉家集時僅一塊小石頭那麼大,而且不再增長。秦始皇沒辦法,還是把它御封為靜山。




當然這只是流傳在民間的一個傳說。不過古代當地的老百姓,並不希望靜山增長,因為會佔用他們的土地面積,或許還會帶來什麼災難。

正因為如此,附近的村子名前都加了“高埠”二字,有“壓住靜山”的寓意。僅僅這樣還不夠,元代時,當地百姓還建了一座河山寺,希望藉助佛的力量鎮住靜山。

到了近代,隨著思想的進步,劉家集人不再相信迷信。由於嫌靜山在田裡太礙事,曾計劃將靜山移走。

不過挖掘了兩次,山體越挖越大,深不見底,最後不得不放棄。

後來據地質學家說,靜山本身應該是大山,經過幾千萬年的地表沉降,最終完全被大地掩埋,僅露出了峰尖。不過這種說法並沒有被證實,目前還僅僅是推測。


至於說這麼小的靜山,為何無人敢攀登,其實有兩個原因。首先,靜山已經被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法律上嚴禁人為破壞。

不過一塊普通的石頭被列為文物,也算個奇談,難道里面隱藏著什麼秘密嗎?

靜山不敢攀登還有第二個原因:當地村民自發將它保護了起來,他們計劃以後將靜山打造成旅遊景點。所以外人如果敢攀登,估計當地村民就會跟你急。

試著設想一下,現在如果有人攀登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瑪峰,發朋友圈絕對火爆。但如果是攀登世界最矮的山會是什麼效果呢?你覺得劉家集百姓的計劃能成功嗎?



花木童說史


世界千奇百怪,無人敢登,自然是有無人敢登的理由的。

靜山位於山東壽光市境內,其實就是一塊大石頭,全長也不過1.24米, 寬也不過0.7,高只有0.6米。

這樣一個小石頭,怎麼會被人稱之為山呢?

原來在這塊石頭背後有一個故事,故事是說在很多年前,有個農民在自己的田地裡,發現了一塊巨大的石頭,當時這個農民就很不開心,因為本來自己的地就不多,還出了一個這麼大的石頭,非常妨礙他種莊稼,還佔地方。

農民伯伯也不管他是哪來的了,就打算把這塊石頭挖出來砸碎,然後運出去,這樣就可以繼續種地了。

可是它越挖越深,越挖越深,都把地挖出泉水了,這塊石頭竟然還沒挖出來,他驚奇不已,就去報告了村裡的老人,然後又找到政府的人,政府派專家們來考察,確認這並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而是一座隱形的山。

之所以說它是山,是因為它每天都在長,而且下面其實有很大的一片,而所謂露出來的這塊大石頭,並不是孤立的石頭,而是山巔。

最有意思的是這塊山每天都在長,但卻只漲到0.6米的高度,不知道為什麼就保持住了,變得很安靜,不再動了,人們就稱它為靜山。

其實從我們現在學的地理知識中就可以闡述這個問題,以前之所以這個山沒有出來,因為它藏在了地下,但是後來由於地殼運動,不斷的長,不斷的長,也就逐漸的露出頭,形成了現在的模樣。

那為什麼說沒有人敢登上去呢?

當然不會有人敢登上去了,因為現在進山已經是壽光的一個著名的景點了,而且被保護了起來,如果有人敢於毀壞這個景觀,是要觸犯法律的,所以自然沒有人敢登上去。

畢竟還要靠它來拉動遊客,增加旅遊收入,帶動當地GDP發展呢,算是一個比較寶貴的東西了。

但事實上靜山到底是不是一座山,目前並無確切的定論,事實上只是大家的猜測,只是因為越往下挖石塊露出的面積越大,所以人們想當然的會認為下面肯定就是巨大的山體。

但是真相到底如何,還需要未來的實踐驗證。

反正目前是不準對進山進行深挖,不準再進山附近搞建設,防止個別人砸山取石,促進旅遊觀光。


歷史好奇怪


這個靜山還蠻有意思的,說是一座山,可能會刷新三觀,因為我們對山的印象是“高山仰止”,不說一定要高大巍峨,至少也得有個百八十米高才能叫山吧,可這座靜山,相對海拔僅僅48米,如果要細究這座山的高度,那麼它的最高峰距離地面僅僅0.6米,差不多就一個嬰兒的高度。

靜山為什麼是山?

靜山位於山東省壽光縣,山勢北高南低,東西最長1.24米,南北最寬0.7米,最高處0.6米,最低處0.1米其上有水紋4條。按照這個規模,還不如一個墳頭大,頂多就是一塊石頭,為什麼人們稱之為山呢?

據《壽光縣誌》記載:

縣城西南8公里孫家集與馬家莊之間,有一山石露出地面,名靜山。

《壽光縣誌》修書始於明崇禎年,成於清康熙年,也就是說,即便按照成書年算起,這段記載也有數百年曆史了。可見,至少在明末清初年間,靜山就已經被認為是一座山了。

相傳,當年有個農民,在耕地時遇到了一塊大石頭,剛好位於自己農田上,田地面積無端端就少了這麼一塊,這位農民想把石頭移走,可想了很多辦法,這石頭非常頑固,紋絲不動,於是農民又找來鄉里鄉親幫忙,還是搬不動,揮鋤頭想把石頭挖出來,結果越挖越深,石頭下面也越大。

這件事引起了當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他們派人到當地勘察情況,結果證實這確實是一座山,只不過深埋地下,露出來的一部分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

當地村民也對此感到十分新奇,因為壽光本無山,千里平野,一個小山巔露出頭角顯得十分突兀,能引起很多遊人的好奇心,由於此山一直靜靜的躺在那裡,不哭不鬧不長高,於是乎,人們就稱之為靜山。

靜山可能是古潛山?

潛山,顧名思義,就是潛在地下的山。一座山之所以會潛入地下,這是由於地殼運動或沉積物覆蓋形成的,靜山以前可能是個龐然大物,經過幾千萬上億年的地殼運動,它慢慢地沉入了地下,之留了一個腦袋在地表,形成了古潛山。

但靜山究竟是不是古潛山,還有待地質學家進一步考證研究才能得出結論,目前只能是猜測啦。

靜山和秦始皇有關?

一座如此神奇的小山,老百姓自然熱衷於給它賦予各種美麗的傳說啦。

一種說法是,秦始皇當年統一六國後,為了讓全國人民交流起來比較方便,他統一了六國文字,秦始皇對漢字的創造者倉頡非常敬重,相傳倉頡的家鄉是山東壽光。於泰山封禪的時候,他就問丞相李斯壽光有沒有山,李斯說壽光那一馬平川,一塊石頭都足以傲視一切了,哪有什麼山啊。

始皇帝略一沉吟,說聖人的家鄉怎麼能沒有山,他拿起鞭子在泰山上一抽,泰山山峰的一角就被抽到了壽光,始皇帝賜名靜山。

這當然是一個傳說,但從中也可以看出,中國古人瑰麗的想象力,以及古人對文字的尊重。

靜山為何如此“靜”?

這是另一個傳說了。

話說當年,壽光並沒有山,有一天地下突然冒出了一個石塊,這石塊每天都在不停地增長,長到“靜山”這麼大的時候,有個年輕媽媽抱著孩子路過,這孩子尿急,便撒了一泡童子尿于山上,從此之後石塊停止了生長。

這是童子尿的神奇力量,之前不是說靜山上有四條水紋嗎?相傳,那便是童子尿留下的痕跡。

傳說歸傳說,誰也別抬槓。

無人敢登靜山?

這純屬胡扯了,珠穆朗瑪峰都能被人類征服,別說這個0.6米的小山坡了。靜山之所以無人登,一是這山實在太小了,讓人沒有登臨的慾望,另一方面,靜山現在是壽光縣縣級重點保護單位,還專門制定了保護措施。這誰還敢去登啊?

再者,靜山因其小巧玲瓏的身軀,也會吸引很多遊客觀光,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當地村民肯定不會讓人隨意踐踏這座搖錢山啦。

如下圖這個老爺子,就是有幸登臨過靜山,見證過歷史的人。



也可自話


並非無人敢攀登,應當是“無從攀登”。

此山位於山東省壽光境內。從外面看,最寬的地方只有0.7米,全長只有1.24米,最高處距離地面只有0.6米。多年來未見其長,故而得名“靜山”。

但此山深埋地下的部分非常的大,沒有人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所以,又怎麼有人“敢”去攀登呢?

(配圖來自網絡)



小魚丸丸666


在人們的印象中,山都是又高又大的。但是大千世界,就是這麼奇怪,在山東壽光市境內,有一座山叫“靜山”,被稱作是全球最矮的山,僅0.6米高。雖然這麼小的山,但是卻無人敢登,這是為什麼呢?

一、靜山的來歷

這座山跟我們平時看到的山不同,與其說它是一座山,倒不如說它是塊石頭。我們不放看看它的“廬山真面目”。

可能大家看了都會說:“這不就是一塊石頭嗎?怎麼會叫山呢?”是的,沒錯,它看起來的確像一塊普通的石頭,但是它被當地人稱作“靜山”。

它為什麼叫“靜山”呢?有書君現在就給大家講講關於靜山來歷的故事吧。

1、據說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壽光有一個農民,耕種土地時,發現地裡有一塊石頭,就想把這塊石頭搬走。

於是,這個農民找人幫助他搬。但是幾個人怎麼也搬不起來。他們才發現這塊石頭,土裡還埋著一部分。

他們就開始挖掘,想挖出底部,然後把它搬出農田。可是,他挖啊挖啊,發現下面的石頭的面積特別大。這樣挖下去,根本就挖不出來。

鄉親們知道這件事後,都紛紛過來觀看。這件事情傳到了當地政府官員的耳朵裡,就派人前來人查看。最終證實地下確實都是石頭,就是一座地下的山。

雖然山在地面的部分很小,但那就是“山尖”,而且這座山“不顯山不露水”,安安靜靜地就在那裡佇立著。於是有人乾脆就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靜山”。

《壽光縣誌》也對靜山做了記載:縣城西南8公里孫家集與馬家莊之間,有一山石露出地面,名靜山。

這是發現靜山的經過,目前流傳最廣的一個故事。

2、一個有趣的傳說

傳說在幾百年以前,由於地殼運動,壽光一帶的地下有座山體慢慢抬升出來。就在它剛露出頭來時,正好有對母子經過這裡。

恰好男孩有泡尿,在撒尿過程中,母子倆發現腳下一震顫動,有塊石頭從地下冒出來了。被男孩的尿一澆,土地竟然靜止不動了,一塊石頭安靜地出現在面前,上面還留著孩子的幾道尿痕。

母子倆回去跟大家一說,大家都爭相圍觀。人們不相信她們說的話,但是大家一起動手準備搬開這塊石頭,才發現根本就搬不動它。人們想看看石頭埋在土裡多深,結果根本就挖不出來它的根。

老話說山是沒有根的,所以人們相信這塊石頭不是一般的石頭,它就是一座山。要不是因為男孩撒尿,惹怒了山神,也許它會成為一座大山呢!

古代人敬畏神靈,就給它取名叫“靜山”。

二、為何無人敢登?

壽光地區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沒有山區丘陵。俗話說物以稀為貴,當人們發現了靜山以後,就對它格外重視它的存在。

於是,人們就有意識地把它保護起來了。當地人不讓任何人破壞,包括有人想登山也不可以!

因為大家都好奇的去登山,可能時間久了會對山體有有損傷。所以當地人約定俗成的不去登山,直到現在,幾百年過去了,如此小的靜山,一直都存在。

目前靜山海拔48米,東西最長1.24米,南北最寬0.7米,最高處距離地面0.6米,最低處距離地面0.1米。雖然它沒有進吉尼斯世界記錄,但也許它確實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座山了吧。

靜山如今被壽光市定為重點保護單位,制定了三條保護政策:一不準對靜山深挖;二不準在附近搞建設;三不準砸山取石。

靜山是座很多故事的山,而且人們也對它充滿了好奇,所以它早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景點。如果朋友去壽光遊玩,不妨到靜山一遊,親自欣賞一下靜山吧。

朋友們,您還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奇特的山呢?歡迎與有書君交流,讓我們一同感受大自然的奧秘。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在別的大山面前,人類顯得很渺小。但在靜山面前,人們只需要一抬腳就能站上山巔。

(靜山仰拍)

首先,糾正一下題目中的說法,並非無人敢攀登,這麼一點小陡坡,抬下腿就站上山頂了。只是因為太矮,沒有攀登的樂趣,大家也就不想登頂而已。

這座高出地面0.6米的山,位於一篇農田之中,還沒有田裡的小麥長得高。但是,靜山不僅是重點文保單位,還是山東壽光的制高點,也是壽光境內唯一一座山(說的好可憐,O(∩_∩)O哈哈~)。

千萬別被假象迷惑了,因為這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這是一座很大的大山的山巔。只不過,大山深埋在地下,只有山尖上這塊石頭露出了地面。

大自然是不是很神奇?在很久遠的古代,這裡原本是一座大山,由於地殼變化,山體逐漸下沉,最後被埋進了地底下,這跟那些海底凸起形成高山的現象正好相反。

至少在百餘年前的清朝,這種現象就已經形成。康熙年間編的《壽光縣誌?記載,“縣城西南8公里孫家集與馬家莊之間,有一山石露出地面,名靜山。”據說,之所以叫靜山,是因為這座山幾百年來都沒有變過,就像停止生長一樣。

(老人屁股下坐的就是靜山)

曾經,有當地人不相信這是一座大山,因為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於是組織了一些人想挖出石頭,結果越往下挖石頭越大,設計的範圍越廣,最後只得乖乖把土填了回去。如今,靜山已經是當地重點文物保護對象,壽光文化局制定了三項保護措施:一是,不準深挖;二是不準在附近搞建設;三是禁止砸山取石。


南京老張


地球上的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而地球上最矮的山峰是靜山海拔高度48米,而漏出地面的就更矮了,最高處才0.6米、東西最長處1.24米、南北最寬處0.7米左右,所以表面上看去這就是一塊大石頭。
就非常類似於下圖一樣的概念,雖然漏出的少,但是底下卻是龐然大物。

有網友說我讀書少,你不要拿著一塊大石頭來騙我。起初大家也都以為這就是一塊大石頭,由於處在田地的正中心,有老農想要搬出去省著妨礙種莊稼,但是據說老農找了很多的幫手挖了很深,這塊“大石頭”一直都沒有見底,這個時候大家才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座埋在地下的小山。

這座山有一定歷史了早在100多年前就有記載,據《壽光縣誌》記載:縣城西南8公里孫家集與馬家莊之間,有一山石露出地面,名靜山。這個位於山東濰坊下一個縣級市區的小山包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景點,並且成了縣級保護單位。三項保護措施分別是:不準深挖靜山;不準在靜山附近搞基建;不準開山取石。



所以對於靜山當地政府是保護它的,大家可以去觀看遊覽但是登山就不必了,萬一不留心踩掉一碎片那還不得攤事啊?關於這座山還有一個傳說中的故事,據說古代的時候這座山是突然出現的,像是一顆小苗想要鑽出地面,後來一對母子經過在此休息,小孩就在靜山上方便了一下,至此靜山就被童子尿澆的不再長高了,而在靜山表面也被澆出了四條南北方向的水紋。



科學黑洞


靜山是山東濰坊壽光境內的唯一一座山,這座山海拔48米,東西最長1.24米,南北最寬0.7米,最高處距離地面0.6米,最低處距離地面0.1米,是壽光市最高點,所以題主所說的此山高0.6米是有歧義的。

可能大家會有疑問,按照上面這些數據的描述,這根本就是一塊觸手可及的石頭,怎麼可能是山?山在我們的認知中應該是高大險峻,高聳入雲的形象,那麼“靜山”又是怎麼回事?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大家可以先看看這座山,如下圖

圖中老大爺屁股下坐著的就是“靜山”,是的你沒看錯,老大爺輕而易舉的就征服了靜山,所以不要再說“靜山為何無人敢登”了,不是不敢登而是根本沒有登的慾望……。

那麼靜山到底是不是一座山當然目前還沒有一個定論,但毫無疑問的是它肯定不是一塊石頭,或者說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因為你根本搬不動,不僅你搬不動,誰都搬不動,曾經有不少人試圖將它搬走,但都失敗了。後來又有人使用工具想把這塊所謂的“石頭”挖出來,可是挖的越深人們發現這塊石頭被掩埋在土下的部分越寬,根本無法挖到底!也就是說這塊所謂的“石頭”只是冰山一角,它龐大的身軀其實都在地表以下,具體被掩埋在地表之下的那部分體積有多少,縱深有多少,具體高度有多少到目前都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但可以確定的是它真的很大,而且相關文獻對此也有記載。


《壽光縣誌》裡記載著,縣城西南8公里孫家集與馬家莊之間,有一山石露出地面,名靜山。《壽光縣誌》修成於康熙年間,距今已有四百年,所以靜山的歷史也算悠久了,可以斷定它應該不是人為堆造起來的,況且那時候的人們應該也沒這麼大的能力更不會這麼無聊的去埋一座“山”吧?

我們都知道,“山”是由於地殼運動,板塊擠壓導致地面抬升從而形成的,那麼“靜山”如果是山的話,應該也是這個原因形成的,只不過在抬升的過程中因為某些因素的影響而完全停止了。

而關於“靜山是不是山”的爭論也由來已久,爭執雙方也都各有說辭,其實判定它是不是山並不麻煩,找權威機構用專業設備對其地下部分進行探測,然後進行比對,確定它是否符合“山”的基本條件就可以得出結論了。


只不過現在靜山已經是壽光市重點保護對象,壽光文化局對此還制定了三項保護措施:一是,不準對靜山進行深挖;二是,不準在靜山附近搞建設;三是,防止個別人砸山取石。

所以因為第一條規定的限制導致對靜山的探測遲遲不能推進,因而靜山是不是山目前是無從知曉了,也許它真的就是一座山,根本沒必要再去探測了吧!


鹹魚閒聊


題目有誤,靜山海拔48米,0.6米是其頂峰相對地面的高度,而相對地面的高度最低的地方僅有0.1米,也就是10公分,這哪裡是座山?分明是塊不大的石頭。

說到世界最高峰,大家都知道是珠穆朗瑪峰,海拔達到8848米(也有884.43米之說),那世界上最矮最小的山峰呢?就是位於山東壽光的靜山。

壽光位於平原地帶,地勢平坦,無山無陵,但在壽光市的孫家集與馬家莊靜兩個村子之間,卻有一處山,這座山是壽光境內惟一的山,也是壽光最高峰,東西最長1.24米,南北最寬0.7米,海拔僅48米(相對海平面),山勢北高南低。如果從地平面開始測量,這座山的最高處僅0.6米,最低處僅0.1米,絕對是世界上最矮的山,幾個月的幼兒都能爬上去。

這座山為什麼叫做靜山呢?有一個有趣的傳說。

話說很久很久以前,壽光一點山都沒有,不知何故一座山突然從地下冒了出來。這座山剛冒出個頂,正巧一個婦女抱著孩子路過,孩子尿急,便在這塊“石頭”上撒了泡尿,結果這座山被一泡“童子尿”壓住,停止了上升,數千年來沒有長高一分,故名“靜山”。

現在靜山的表面上有南北向的四條水紋,當地人說就是“童子尿”的痕跡。

這個故事只是一個段子,不足為信。大家都知道山是由遠古時代的地質運動形成的,這座靜山也不例外,它應該是一次輕微而短暫的地質運動形成的。如果允許開挖,靜山或許只是一座大山的峰頂,地下應該有一個龐大莫測的山體,或許在無數年後再有地質運動,地下的山地會破土而出,形成一座新的高山,比泰山更高也說不定呢!

不過現在的靜山已被壽光市確定為重點保護單位,一不準對靜山深挖;二不準在附近搞建設;三不準砸山取石, 靜山也憑著最矮最小的山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景點。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世界上最矮的山僅高0.6米,它的名稱是“靜山”,最矮的山為何無人敢登?而像珠穆朗瑪峰不但高還很危險,卻有很多人爭先恐後的去呢?

每個人對山都只有一個印象,那就是又高又大,但是在這個大千世界,總是會發生一些很奇怪也很不符合常理的事情,就比如坐落在國內山東省壽光的一座山“靜山”,它的高度就只有0.6米,是全世界有史以來最小的一座山,這時候大家或許就會問了,才0.6米的高度這也能被稱作山,被稱作石頭還差不多。

確實,單憑它的外表而言是算不上一座山的,然而事實就是如此,它不僅在地理學上被稱為“山”,而且直到至今也無人敢攀登,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我們來講一講靜山的來歷,它跟我們平常在外面看到的山不同,它屬於是一座外表類似於石頭的山,要是不知情的人,還以為它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即便是有學問的地理學家來了,在不知道的情況下,也很容易看錯,因為它看上去跟一塊普通的石頭確實沒什麼區別。

但是,“靜山”怎麼可能會有這麼簡單?它之所以被稱作是“靜山”,也是有一定的歷史緣由的,那麼下面就為大家講解一下。

這個事情說到底,還是發生在一百多年以前,那時候在山東省內有一個農民,名字叫做大力,他在耕種自己的土地時,發現地裡面有一塊石頭,就想著把這塊礙眼的石頭除掉。

然而,不管大力怎麼去“搬”和“弄” ,就是不能把這塊石頭給挪動半分,大力被搞得頭暈眼花,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奇怪的石頭,於是趕緊去叫身邊的幾個朋友來幫助他搬。

結果幾個人過來也是怎麼搬都搬不起來,他們漸漸的發現了,原來這塊石頭在土裡還埋著一部分,暴露出來的僅僅只不過是表面現象罷了。

大力也不信邪,堅持的每天都對他進行挖掘,畢竟這塊石頭在自己的田地裡不僅會影響到田地的生長,而且還極為的礙眼,於是,他便想著挖出底部,然後把它搬出農田。

只是文化他怎麼去挖,他都發現下面的這塊石頭根本挖不出來,因為他的面積真的特別大,好像無邊無際一樣,要是一直這樣挖下去,只怕是得把人給累死,因此大力沒堅持幾天,最終還是選擇放棄。

鄉親們在得知了這件事後,紛紛過來觀看,這件事情到最後也是傳到了當地政府官員的耳裡,他們派人來查看一下情況。結果證實了這塊石頭其實是一座山,不過由於這座山暴露在地面的面積很小,一直以來都是安安靜靜的在那裡佇立著,所以,當地人便將它稱作為靜山。

這便是“靜山”這個名字的由來和大家發現他的經過,當然,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這是真的,只不過當地人都在流傳這個故事而已。

那麼,為何這座山到如今都是無人敢登呢?

這跟它的珍貴程度有關,靜山所在的這片區域說到底就是一個一馬平川的大平原,除了“靜山”之外就沒有別的山了,於是當地人便對這座唯一的山極為的重視,俗話說的好,物以稀為貴,再加上“靜山”在全世界都很出名,是最小的一座山,所以當地人們對它都非常重視,不允許任何人去攀爬和破壞他,不過在它旁邊卻種植了很多玉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