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俊美少年離開13年,初戀已是寡婦,影響中國三代人的外國小說,愛情中的隔閡和復仇被刻畫得淋漓盡致

俊美少年離開13年,初戀已是寡婦,影響中國三代人的外國小說,愛情中的隔閡和復仇被刻畫得淋漓盡致

俊美少年離開13年,初戀已是寡婦,影響中國三代人的外國小說,愛情中的隔閡和復仇被刻畫得淋漓盡致

《牛虻》,作者愛爾蘭女作家艾捷爾·麗蓮·伏尼契。講述一個男人的愛情與革命,而牛虻,指的就是這本書的男主人公亞瑟。

《牛虻》曾在上個世紀50、60年代風靡於大陸,在那個充斥著高大全英雄形象的年代,牛虻這種另類英雄,成為了很多青春期少女眼中痴迷的對象。

他的冷峻和熾熱,反叛和無畏,那種深切隱忍的愛和激烈的恨與報復混雜在一起,鑄就了一顆迷人的滾燙靈魂。

俊美少年离开13年,初恋已是寡妇,影响中国三代人的外国小说,爱情中的隔阂和复仇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青梅竹馬的亞瑟與瓊瑪從小就是默契的,自打母親去世以後,亞瑟一直忍受著名義上的異母兄嫂的苛責;而瓊瑪卻始終是他的一個安慰,他親切地稱呼她為“瓊”。

不知何時起,瓊瑪的關懷讓生性敏感的亞瑟漸漸產生了依戀,他對她的愛情也就由此開始了。

但是,那時顯然還不是吐露愛情的季節;即使吐露了,也會令瓊瑪手足無措的。再說,過於靦腆的亞瑟輕易也不會吐露的。

他將這份感情在心中一直珍藏到了18歲,仍然讓瓊瑪一無所知。不過,這份感情到了這個時候,亞瑟已經看得非常清楚了。

見到自己心愛的瓊瑪同那個革命啟蒙者波拉待在一起,並聚精會神地聆聽著他的演講,亞瑟心裡隱隱有了妒意。

也就是在這時,他和瓊瑪第一次因為他們共同嚮往的革命事業發生了爭執。針對瓊瑪拯救意大利的澎湃革命激情,他反駁說:意大利需要的不是恨,而是愛。

瓊瑪沒有注意到,說到“愛”這個字眼時,亞瑟的額頭都漲紅了。她當然意想不到,亞瑟同她的爭執可能多半正是由於這愛而滋生的妒意。

俊美少年离开13年,初恋已是寡妇,影响中国三代人的外国小说,爱情中的隔阂和复仇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她的內心遠遠不如亞瑟那樣複雜和細膩,因為她的內心尚未被愛的深情全盤佔據。

當她將亞瑟一人留在門外時,她更是沒能看到,亞瑟從地上拾起她身上掉落下來的那枝柏樹葉,端詳了良久。這恰是一個有情人愛的凝視啊。

不快的分手並未使陰影籠罩住亞瑟的心頭,他馬上便快樂了起來。

那是一種絕對純淨的快樂,是隻有瓊瑪才能給予他的。他一直深愛著瓊瑪,瓊瑪如今又成了他的革命戰友;他們將要一道為即將誕生的共和國而奮鬥,甚至有可能為此死在一起。

想到這裡,亞瑟的心頭是陣陣幸福的顫慄。此刻,他還不知道死亡的恐懼,就像他還不知道戰鬥的殘酷一樣;這一切在他心中激起的,都只不過是充滿詩意的幻想。

愛情和革命實際上距離他還很遙遠,他並不真的瞭解它們。他在對瓊瑪的愛情裡,注入了許多超然的成份。

所以,他真正渴望的不是要得到瓊瑪,而只是同她一起為意大利的自由而並肩戰鬥。

他眼睛裡的瓊瑪是聖潔的,是他們所致力的革命事業的高貴祭品。他不敢去觸碰她,惟恐自己的手會將她玷汙。

他不敢對她說出胸中的愛,擔心這情感會破壞他們之間的戰友情誼。共有的革命理想使亞瑟感到了深深的滿足,他因為敬仰這一理想,也敬仰起了獻身於這一理想的瓊瑪。

他想像不到革命勝利之後的情景,他只能想像到他將和瓊瑪一道在革命勝利之際英勇犧牲。

與心愛的人兒一同成為革命勝利的祭品,對亞瑟來說是最富有浪漫色彩的幸福結局。毫無疑問,亞瑟的愛情是高尚的。

但這高尚的愛情也是脆弱的。亞瑟能夠在獄中挺受住敵人的逼問,卻挺受不住愛情點燃的妒忌之火。

俊美少年离开13年,初恋已是寡妇,影响中国三代人的外国小说,爱情中的隔阂和复仇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僅僅是由於波拉誤解了他,他便孩子氣地撒了謊,故意讓瓊瑪以為他真是個叛徒。

瓊瑪哪裡接受得了這個事實,她給了亞瑟一個耳光後憤然離去。她無法料到這一記耳光對於亞瑟會造成多麼沉重的打擊。

它徹底摧毀了亞瑟的信心,倘若不是兄嫂及時闖入他的屋裡,他已經帶著一顆破碎的心,去了另一個世界了。

加之恰在這時他知道了蒙泰尼裡神父竟是自己的生身之父,便愈發厭惡眼前這個虛偽的世界了。

俊美少年离开13年,初恋已是寡妇,影响中国三代人的外国小说,爱情中的隔阂和复仇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不過,亞瑟忽然又改變了尋死的主意。

他留下一張字條,來到河邊,把帽子扔進水裡,然後買通一個水手,藏進一艘貨輪,遠離了這個國家。

亞瑟應該能夠想像得到,天亮時,瓊瑪和蒙泰尼裡神父面對著河水會有怎樣的一番哭泣。但這正是他想給予他們的一個幼稚的報復。

可能連亞瑟當時也不會想到,這次報復一下子就持續了13年。

當他和瓊瑪因為革命事業再次相逢時,彼此已經成了陌生人。

亞瑟已不再是當年那個俊秀、羞澀的翩翩少年,而是個一臉疤痕、跛腳、手殘的滄桑漢子了。他也不再叫亞瑟,人們都稱他為“牛虻”。

俊美少年离开13年,初恋已是寡妇,影响中国三代人的外国小说,爱情中的隔阂和复仇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瓊瑪現在的身份則是波拉太太,不過她的丈夫已撒手人寰,愛子也已夭折。

13年來的多舛歷史更多的不是寫在她的臉上,而是銘刻在了她的心裡。所以,亞瑟很容易便認出了她。

但是,他並沒有與她相認,因為他已不是亞瑟,他是牛虻。他只是用咄咄逼人的目光上下審視著這位波拉太太,有意製造出令對方不悅的氣氛。

很明顯,亞瑟還無意就此終止他的報復。

儘管此時的亞瑟掌握著主動權,但他依然無法將13年前的愛情繫下的那個心結立刻打開。這不是緣於恨,恰恰是緣於愛。

它說明此時的亞瑟仍舊深愛著瓊瑪。如果單純是恨,亞瑟本可以謀求更有力的報復;或者至少拒絕與瓊瑪的革命合作。

可他沒有這樣,相反,他在儘量以冷落和迴避的方式,掩飾著自己對於瓊瑪的愛。既然他不可能即刻向她表示自己的愛,那便只能通過招來她的厭惡從而引起她對自己的重視了。

不難看出,多年坎坷的生活磨礪,並未使亞瑟的情感態度變得成熟。他依舊是任性的,對於當年自己因情感衝動犯下的錯誤似乎還是缺乏反思。

這種任性從他與那位吉普賽女郎伊達間的關係中,同樣可以看得出來。他從來就沒有在乎過伊達的愛情,她僅僅是在形式上填補著他情感的空虛。

俊美少年离开13年,初恋已是寡妇,影响中国三代人的外国小说,爱情中的隔阂和复仇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事實上,一直就沒人能取代瓊瑪在他心目中的位置。但他卻因為自己的心情,眼睜睜看著這樣兩個愛他的女人為他承受著痛苦。

特別是當他知曉了瓊瑪還在為她過去的那一記耳光難以釋懷,併為此付出了一綹白髮的代價時,他仍然沒有打算消除她的痛苦。

不過,這時已經不能再簡單用任性抑或狹隘來解釋他的心理了。實際上,事情至此變得已經有些複雜了。

當亞瑟終於證實了瓊瑪對他的愛時,他又變得不知所措了。

這份愛的苦澀滋味,令他壓根無從辨析其中的歡喜與悲傷。伴隨著這份愛的,是一系列永遠揮之不去的辛酸回憶。

也許寬恕瓊瑪並不是很難,但那需要首先撫平那段可怕往事給他留下的心理創傷,而這又不是他個人力所能及的。它需要的是時間。

況且,在這個時候,亞瑟已經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她了。他只知道,她已不再是他的瓊瑪,她是在為波拉守寡的妻子。

他們是否還能夠回到過去?他們的愛情是否還能夠重新開始?他統統無法知道。因此,他不能朝瓊瑪徑直走去,他只能在原地裡躊躇徘徊。

為愛所傷的亞瑟要重新開始自己的愛,必須恢復以往那種愛的勇氣。而他此刻所深陷的痛苦,說明的正是他還無力恢復那種勇氣。

但看到瓊瑪流淌著淚水,為過去懊悔得恨不能砍掉自己的右手時,他還是情不自禁地吻起了她的這隻手。

俊美少年离开13年,初恋已是寡妇,影响中国三代人的外国小说,爱情中的隔阂和复仇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這一冒失的親吻不單驚嚇到了瓊瑪,也暴露出了他壓抑在內心的愛情。

儘管瓊瑪在一開始非常不喜歡這位新來的同仁,但她對他的善意始終是掩飾不住的。這一點可能連她自己也沒有意識到。

從那次秘密討論會上,她為他看見窗外雜耍班子時的失態所做的遮掩,已經見出了她對他不由自主的愛護。

這愛護當然不是因為他是牛虻,而是由於他讓她想起了亞瑟。她懷疑他就是亞瑟,卻又不敢希望他就是亞瑟。

因為牛虻所遭受的那些令她不寒而慄的苦難,在她看來,還不如索性就讓亞瑟死掉為好。為亞瑟的死常感覺到近乎崩潰的瓊瑪,這時又面臨著一個更為恐怖的陰影。

然而,她卻不知不覺地在朝著這個陰影靠近。這不,她又獨自一人在夜晚來到了牛虻的住處。正巧,這也恰是牛虻最需要她的時候,伊達終於離開他,同另一個男人遠走高飛了。

看見瓊瑪,牛虻像一個孩子似的跪在了她的跟前,把臉埋在了她的裙裾裡。他再次流露出了對瓊瑪的依戀。

俊美少年离开13年,初恋已是寡妇,影响中国三代人的外国小说,爱情中的隔阂和复仇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這時,只要瓊瑪肯俯下身來,親手撫摸一下他的頭,擺出保護他的姿態,讓他從此不再受到任何委屈和傷害,那麼,他便會即刻變回她當年的那個亞瑟的。

可是,她沒有。她僅是在心裡想著情願以一切代價消釋他的痛楚,並且為不能用實際行動給他以安慰感到了同樣的痛楚。

而他,除去聽到她最後輕聲問了一句“我能替你分擔一些痛苦嗎?”之外,根本不可能體會到這句問話背後所蘊涵的莫大傷悲。雖然她在向他漸漸靠近,但卻無法迅速逾越彼此之間的距離。

瓊瑪對於牛虻的情感是矛盾的,但它卻影響了她和馬蒂尼之間的關係。這個一直忠實地追隨著瓊瑪的單身男人,多年來只是在行動上表達著對她的愛。

我們能感覺到另外一種感情。

他們之間沒有任何承諾。當牛虻出現時,馬蒂尼的愛很快便發生了危機,因為他覺察到了牛虻同瓊瑪間的微妙感情。

那麼,瓊瑪和牛虻最終能否跨越這一切?牛虻能得到他的愛情嗎?

【本期話題】你曾因愛情挫折產生過報復心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路文彬,作家、學者、翻譯家;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北京語言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版長篇小說《流螢》《天香》《你好,教授》,隨筆《閱讀愛情》《是誰傷害了我們的愛》《被背叛的生活》《當教育遇上電影》等。譯著《女性與惡》《迷失的男孩》《動物英雄》《安琪拉的灰燼》等。

俊美少年离开13年,初恋已是寡妇,影响中国三代人的外国小说,爱情中的隔阂和复仇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俊美少年离开13年,初恋已是寡妇,影响中国三代人的外国小说,爱情中的隔阂和复仇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俊美少年离开13年,初恋已是寡妇,影响中国三代人的外国小说,爱情中的隔阂和复仇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俊美少年离开13年,初恋已是寡妇,影响中国三代人的外国小说,爱情中的隔阂和复仇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本期插圖

俊美少年离开13年,初恋已是寡妇,影响中国三代人的外国小说,爱情中的隔阂和复仇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