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怎麼判斷是不是得了肝癌?

丹溪心法


怎樣判斷是不是得了肝癌呢?普通人一般不會發生肝癌,會發生肝癌的多數是那些高危群體,所以的高危群體,包括乙肝、丙肝、肝硬化、長期酗酒、家裡有肝癌病史的朋友,這類朋友,一定要警惕肝癌隨時進攻進來。


如果能早期發現肝癌,通過手術切除肝癌,是可能治癒肝癌的。所以早期發現肝癌非常重要。哪些檢查有助於及早發現肝癌?

1. 甲胎蛋白(AFP) :這是一個抽血項目。是體檢常見的一個腫瘤標記物,常用於早期篩查肝癌。一般如果有乙肝、丙肝患者, 尤其是沒有治療的患者,發現甲胎蛋白升高的時候,一定要警惕肝癌,進一步檢查。


但是,甲胎蛋白升高不意味著一定就是肝癌,因為肝炎、肝硬化等也會有一定程度升高,但肝炎的升高有波動性,2-3周經干預後可降低。而肝癌是呈持續性升高,因此如果有異常升高者,需增加檢查頻率。當其大於400ug/L,持續8周,排除妊娠、生殖腺胚胎瘤等,就需警惕肝癌的可能。

2. 腹部B超:B超是無創檢查,可以反覆做,價格低廉,是不可多得的好檢查。物美價廉來形容並不過分。腹部B超是腹部臟器常用的檢測方法,而且B超對於肝臟病灶較為敏感,可發現肝臟上25px的病灶,如果經驗豐富的B超醫生,甚至可以發現更小的腫塊。而對於肝臟的其他病變,如肝囊腫,肝血管瘤,肝癌等鑑別上有其一定優勢。

有乙肝、丙肝的患者,一定要定期做B超檢查,可以每半年做一次。包括要做甲胎蛋白,目的是為了及早發現肝癌,如果能儘早發現肝癌,手術切掉肝癌是可能治癒肝癌的。

3. CT、MR:B超常用於肝癌的篩查,但B超畢竟是篩查而已,如果發現問題,還要進一步檢查,CT和MRI都是常用的手段。肝癌在增強CT的特徵性的表現可以幫助我們早期診斷肝癌,特徵性表現時快進快出,這個是影像學術語,普通人可能無法理解。

MR可以幫助我們發現CT及B超未發現的更小的肝癌,顯示病灶與周圍肝組織的關係,還可以提示癌栓等。


4. 肝臟穿刺:上述方法都是無創的,如果做出的結果有問題,只能說高度懷疑肝癌,要想確定是肝癌,需要病理診斷。畢竟病理是癌症診斷的金標準,但臨床上較少以診斷為目的常規肝穿刺獲得病理。日常工作中主要以腫瘤標記物聯合影像學表現做出肝癌的臨床診斷,而只有對於影像學特徵不明顯者採用穿刺手段。


穿刺比較簡單,就是在B超的引導下,醫生拿一根穿刺針直接從皮膚刺入肝臟,在腫塊部位拿出少許肝臟組織來化驗,如果看到有癌細胞,那就明確診斷是肝癌。

肝癌預後差,病死率高,如果有乙肝,一定要記得抗病毒治療。戒酒,不要熬夜。只有這樣才能最大可能避免肝癌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