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孩子書法好了畫畫同樣也會好嗎?

甲殼蟲1


首先我們來看趙孟頫 在題《枯木竹石圖》中說:“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須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也就是說書畫同源,淺層次的理解就是說書法中的運筆、構圖和美感,跟繪畫時的運筆、構圖和美感是共通的。書法與作畫既在本源上共同,又在應用上共通。

當然,這裡的畫主要指國畫。就拿畫寫意竹葉來說,書法中的撇、捺和畫竹葉是一樣的。不同風格的書法,則會有不同個性的筆劃,在畫竹葉時也會有不同的韻味。同樣,書法中講究的諸如釘頭鼠尾這些工筆畫中的勾線法上也同樣講究,原理也是一樣的。更深層次的關於國畫研究的論文談到的就更多了。包括氣韻、骨法等等的共通與共用之處。還有更多更深入的理解。

但是繪畫的種類非常多,除了國畫還有素描,油畫、水彩、雕塑、版畫、等等。這麼多種類雖說美學理論相通,但是實際的區別也很明顯,工具材料就有很大的不同,不同材料的特性差異很大,比如說水彩和油畫都屬於色彩類,但水彩是以水為媒介在紙上作畫,油畫是以油為媒介在布上作畫,很多水彩畫家不會畫油畫,很多油畫家不會畫水彩(這裡主要是說不擅長畫)再說雕塑有木雕、石雕、泥塑、玉雕、骨雕、漆雕、冰雕、鑄銅雕塑等。雕塑從形 式上看有圓雕、浮雕和透雕。會做木雕的不一定做的好石雕,做的好石雕的也不一定做好木雕,其它亦是如此。版畫更不用說了,版畫分為平凹凸漏四種版種,也就是石版、銅版、木版(總體是木板這種材質,也有紙版、膠版、雕刻橡皮)、絲網版,並且四種版種技法方面相互都是不同的。另外還有一種綜合版,是凹版和凸版的綜合體,是一種新興的版種,材料豐富,效果多樣。 大多數版畫家都是專攻一種或兩種版種的,專業人士也只是專攻一兩種何況非專業的呢?

綜上所述,說書法寫的好了畫畫就好了,這是從大的方面來說的,只能說具備了一些條件,從我個人的經驗上來看,確實是字寫的好看,畫是不會差的,教學多年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如此。但是也不能說畫畫就不用學習了,不要誤解書畫同源,我認為恰恰相反,是更需要去學,因為你具備學好的條件,不學反而是一種浪費。

最後說一句希望大家都能書善畫。。











琅琊久石


書法和繪畫這關係並不是很大!雖然趙孟頫有說過“書畫同源”,但大家不要斷章取義,這裡說的“源”即為根源,並非會書法必然就會繪畫!

德風堂 在畫史上,以先秦諸子的所謂:"河圖洛書"為書畫同源的依據,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敘畫之源流》中說,"頡有四目,仰觀垂象。因儷鳥龜之跡,遂定書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此為最早的"書畫同源"說。《殷契》古文,其體制間架,既是書法,又是圖畫,近人鄭午昌說"是可謂書畫混合時代"。

書畫也有共同的特點,都講究質感、架構以及墨色等!我個認為它們雖有關聯,但卻都是相互獨立的,並非是附帶產品,所以還是不要偷懶,該學的就去認真學!當然想練一下筆畫質感,又接近繪畫線條質感,可以練練篆書!





閒人書法


很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應該說學好書法對畫畫有很大的幫助。

1.因為書法要臨帖,會鍛鍊一個人的觀察能力。

2.學書法可以提高一個人的模仿能力,這也是畫畫所需要的能力。

3.古人云:“書畫同源” 中國書法和繪畫關心密切,兩者的產生和發展相輔相成。

4.書法訓練的要求比繪畫要高得多,因為必須要根據你所觀察的字形線條一筆完成。經過這麼高的要求訓練之後,對學畫畫來說會容易很多 尤其是國畫。




一直在夢想回家的路上


常言道,書畫同源。從這個角度看,書法好的孩子,其畫畫同樣不會差的結論應該不會錯。

首先,從書畫史的發展進程看,很多書法大家,同樣也會是給畫巨擘。比如蘇東坡丶米元章丶文徵明丶唐寅還有董其昌等等,不勝枚舉。近代的張大千、齊白石丶吳昌碩丶啟功等等。很難想想,一個書畫大師,其氣貫磅礴大作,題款處的字不忍卒讀,或請人代題。舉目處,畫作和題畫多相得益彰,錦上添花,更顯現出大師的學養深厚。其次,從書畫的發展脈絡看。書法和繪畫都是與線條有關的藝術。以點成線,以線帶面,書法是無言的繪畫,而繪畫又是書法的漫延。草蛇灰線,氣象賁張。特別從漢字的演變看,其起源就是畫,是簡筆畫。描述生產生活,表達情感恩仇。是從畫到文字的演變,或者說書法是一淌大河的支流,才有書畫同宗同源的共識。第三,從書畫學習的實踐看,筆者研習書法廿載,軟筆和硬筆,皆有練習,雖小有收穫,但越來越覺得書法可能是世上最難的藝術門類。有機會涉獵了工筆畫,練過書法的經歷產生的優勢,在白描的過程中,與沒有書法系統訓練的人,差距是明顯的,自信心也會更足一些。

話又說回來,不論何種藝術門類,不下一番苦功,不經數載寒暑,得師得法,要取得進步都是很難的。所以,書法好的該子,在畫畫上也並不一定會怎樣怎樣,但一定會有某種程度的優勢,僅此。


快慢有序


  中國書畫,講究書畫同源,彼此不分開。分開了,也就不叫書畫了,這與西方對於繪畫美術的理解有很大區別。

中國古代的讀書人,最早進私塾學堂,第一件事便是拿著毛筆寫字。因此古代讀書人一般寫的毛筆字都很好,而讀書人除了寫字,也常愛畫畫,很多讀書人並沒有經過專業化訓練,但畫畫一樣很精彩,這主要來源於書法的用筆用墨上的功夫。

中國畫不管是山水,花卉,宮廷建築,或人物仕女等題材,都深深打上了書法線條與用筆上的烙印,尤其是寫意山水畫,很多線條筆墨,都是用草書,篆書的筆意來畫。若是從來沒有學過書法的人,他拿著毛筆畫畫,很難表現出那種筆意。這就是,大凡學習中國畫,老師都會讓學生學習書法的原因。

既然,你提到了“書法很好,繪畫厲害?”這個繪畫沒有特指“中國畫”。那麼,這個繪畫,也可以將水粉,水彩,油畫等包括進來了。筆者認為,書法很好的人,不僅在學中國畫方面佔有很大優勢,在學習西方繪畫方面,也有優勢。

書法表現的豐富性,從某種意義上說,要比繪畫更加高級。用一句比較不合理的話講,那就是沒有深厚學養的人,想要看懂書法藝術,根本不可能。書法的楷書,隸書,篆書,草書,章草,表現出來的線條,做到精細了,運用到繪畫上,可以解決油畫上的構圖線條的剛與柔。書法藝術的虛實陰陽向北,運用到繪畫上,可以解決繪畫畫面的陰與暗,晦澀與明晰。書法藝術的墨色分了枯,燥,溼,幹,潤等,運用到繪畫上,將解決繪畫上的墨色搭配問題,並且可以提供給繪畫者很大的發揮空間……

總之,中國書法藝術,天生就帶有繪畫的元素。書法厲害的書法家,很多都能畫畫,水平還不低,對繪畫的理解,並不弱於專業畫家。


生活很有料


對毛筆的控制力會大大提高,畫國畫的線條,就隨心所欲了,幫助還是挺大的



靈魂墨客


客觀說是可以的。書法講究的是線條美、結字美、章法美,給人一種美的享受。畫,不論是工筆,還是寫意,也都講究一種美。從審美角度看,二者的濃淡、疏密,都要作者匠心獨運、胸有成竹,書畫同源嗎!書畫不分家,所以說孩子書法好了,畫畫同樣可以有所進步的。。


墨香倩影


一般來說,孩子書法好畫畫同樣也會好。

第一,書法好的孩子能靜心,坐得下來,這也是畫好畫的必備素質;

第二,書法好的孩子臨摹能力強,從臨摹到對臨再到背臨,直到創作,書法與畫畫都有同樣的要求;

第三,書法好的孩子造型能力強,畫畫需要比較高的造型能力;

第四,“書畫同源”,特別是中國畫的用筆、用線等,都是書法的用筆用線技法;

第五,中國歷史上眾多大書法家同時也是大畫家。歷史證明,書法好畫畫同樣也好。

綜上所述,書法好的孩子學習畫畫,綜合素質高,進步快,畫畫自然就會好。

個人見解,希望對你有幫助。順祝安康!


溯心齋主


不一定,我家小朋友繪畫較好看(如下圖:一筆畫,不塗改,有股子精神。[微笑]),但字卻寫得不咋樣。古時士代夫多有“琴棋書畫”四絕的本領,現在社會少見了,可能是浮躁的原因,耳目心靈被電子產品及其中的快餐資訊所充斥,能有一樣傳統文化學的過得去就阿彌陀佛了,畢竟這兩種文化首先都需要“靜”的,還要有一些天份。





用戶9449923024029


有書法天賦的人,學習畫畫接受力也強。書畫界有書畫同源的說法。書法與畫畫有這麼幾個共同點:一是線條,用筆是線條的基礎。二是協調,書法講結體,就是字的間架協調,畫畫也需要局部協調,協調了就美觀。三是佈局,書畫作品都有佈局的要求,道理相通,字寫的好,作品整體佈局不好,作品也是不好的,畫作亦是如此。如果你孩子書法天賦好,有基礎,而且也想讓他學畫,我認為是不錯的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